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硬膜外镇痛麻醉在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硬膜外镇痛麻醉应用于心血管手术的主要优点在于增加心肌供血,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心肌供氧/需氧平衡,减弱心血管手术及体外循环的应激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用于术后镇痛有利于术后早期拔管和减少并发症。为静脉阿片类复合麻醉下心血管手术提供了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重症法洛四联症矫正术前应用体肺侧支血管栓塞术的价值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评价体肺侧支血管栓塞术在重症法洛四联症矫正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心血管造影证实诊断的5例成年重症法洛四联症病人,在施行外科心内畸形矫正术当天先送导管室,行体肺侧支血管栓塞术。结果:造影发现体肺侧支血管16支,对其中的12支(75%)侧支血管进行了成功栓塞,共用弹簧栓子18枚。外科术中术野显露较好,回血量不多,体外循环灌注压稳定。术后4例痊愈,1例因左心室重度发育不良而死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结论:对伴有丰富侧支血管形成的复杂紫绀性先天性心脏畸形病人,在外科矫正术前通过造影指导下栓堵体肺侧支血管,可简化手术过程,减少因手术野限制结扎体肺侧支血管的困难,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的非巴比妥类静脉全麻药,它对心血管有负性肌力、负性传导及负性变时的作用;对外周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对肺循环影响不明显;使肺灌注压及脑氧代谢率下降,降低颅内压。异丙酚对心血管系统副作用有几种作用机制,目前针对其副作用产生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使异丙酚更安全、有效应用于临床。本文综述异丙酚的心血管作用的表现、作用机制,以及副反应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HepaSphere微球栓塞治疗高流量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epaSphere微球血管内栓塞治疗高流量动静脉畸形(artefiovenous inalforma-tions,AVM)的疗效.方法 HepaSphere微球吸水后膨胀变软、直径大小可控制.13例AVM患者采用HepaSphere微球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3例栓塞后联合手术治疗.随访3个月至3年,根据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影像学检查资料评价疗效.结果 13例共进行28次栓塞治疗,10例单纯栓塞、3例(2例颌面部、1例肺部AVM)栓塞后手术完全切除,弥漫性AVM多次栓塞后症状均有所改善.组织学显示HepaSphere微球充填血管导致血管腔阻塞,血管壁炎性反应轻微.结论 HepaSphere微球血管内栓塞治疗高流量AVM安全有效,对弥漫性AVM需要联合多种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5.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中心血管功能及其维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中心血管功能及其维护王永光*徐建国*管忍*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的终末期肾衰病人常伴有肾性高血压、水钠储留、左心室肥厚、严重贫血等,大大增加了麻醉及手术期间心血管风险,临床上因心血管功能衰竭导致肾移植失败的病例屡有发生。因此,如何维护心血...  相似文献   

6.
异丙酚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的非巴比妥类静脉全麻药,它对心血管有负性肌力、负性传导及负性变时的作用;对外周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对肺循环影响不明显;使脑灌注压及脑氧代谢率下降,降低颅内压。异丙酚对心血管系统副作用有几种作用机制,目前针对其副作用产生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使异丙酚更安全、有效应用于临床。本文综述异丙酚的心血管作用的表现、作用机制,以及副反应的预防。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可大大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动脉粥样硬化中血小板的崩解、聚集、黏附可导致血管壁梗塞,这是大多数缺血型心脑血管疾病的预警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中,许多血管结构完整性及开放系统被破坏,包括血小板、内皮功能、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的形成。因此,正常止血平衡系统被血栓形成所替代,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本文旨在阐述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起的促进作用,揭示怎样利用抗血小板治疗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缺血性事件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外科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学科,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卫生事业的巨大进步,建国50年来,我国心血管外科学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成为我国医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良好的开端建国初的15年,是我国心血管外科创建和兴起的时期,我国老一辈的心血管外科专家,在被封锁和被禁锢的国度里,克服了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困难,紧跟国际心血管外科的前进步伐,在经历了心外手术、闭式心内手术、低温心内直视手术并很快即进入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阶段,为我国心血管外科学的创建和兴起,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相似文献   

9.
急症体外循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回顾最近2年急诊体外循环病例,分析其特点并总结经验。方法:收集1998-1999年间共97例急诊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临床资料,其中动脉瘤2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5例,粘液瘤17例,心瓣膜置换术16例,先天性心脏病急性缺氧发作18例,大血管破裂出血6例,心室辅助3例,主动脉窦瘤破裂2例,涉及多种体外循环方法的应用。结果:早期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血量、出血、短时间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共20例,占20.6%,死亡8例,占8.2%,其余患者顺利出院,目前正接受长期随访。结论:急诊体外循环在心血管急诊手术中非常重要,快速建立体外循环,针对不同病情采取相应措施是手术成功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手术患者具有病情危重、合并症多,异体输血率高等特点。在血制品供需不平衡的前提下,异体输血可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心血管手术围术期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有望为心血管手术围术期患者提供更好的血液和器官保护管理。本文就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心血管手术围术期临床应用价值和局限性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师在心血管手术围术期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依托咪酯与咪唑安定在心血管手术麻醉诱导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依托咪酯和咪唑安定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镇静作用强且起效迅速、平稳,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心脏手术的麻醉诱导。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药物在心血管手术麻醉诱导过程中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如合并有冠状动脉疾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将增加。手术前心血管功能评估有助于发现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高危患者,并随后进行冠状动脉重建术,以达到改善围手术期甚至长期心血管转归的目的。但与药物治疗相比,冠状动脉重建手术的适应证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性仍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分析已发表的文献,探讨与保守的药物治疗相比,手术前行血管重建术在择期血管手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碳--心血管系统的新型信使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是一种小分子气体物质.近年研究表明,CO是一种新型的信使分子,具有舒张血管平滑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中性粒细胞的粘附,参与循环系统的神经、体液和内分泌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在心血管系统中,CO的生物学效应在维持血管张力和心肌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美托洛尔预防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麻后拔管时可引起血压剧增、心率增快和心肌耗氧量增加等强烈的心血管反应。这些反应使心脏做功增加,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过高的血压还可引起手术部位出血、拔管时所致心血管反应,但效果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15.
骨科围手术期镇痛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科手术后病人的镇痛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一般来说,麻醉医生负责术中的镇痛,而术前、术后的镇痛则主要由骨科医生来完成。积极的围手术期镇痛可以降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肺不张、肺部感染,以及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发生,促进功能锻炼,加快康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α_2肾上腺素受体和咪唑啉受体激动药,具有良好的抗焦虑、镇静、镇痛作用,但其会引起心血管效应,包括短暂性高血压、低血压和窦性心动过缓等。右美托咪定心血管效应的机制目前存在两种学说:α_2肾上腺素受体学说和I_1咪唑啉受体学说。心血管效应可能是右美托咪定激动血管平滑肌的α_2肾上腺素受体和中枢α_2肾上腺素受体、I_1咪唑啉受体的综合作用导致的。本文就右美托咪定引起心血管效应的机制做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经尿道电切术中不同温度冲洗液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35,自引:1,他引:134  
目的 探讨经尿道手术中不同温度冲洗液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方法  87例经尿道电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应用低温和等温冲洗液 ,监测冲洗液温度对中心体温、生命体征和心功能的影响。 结果 低温冲洗液组 48例术中体温平均下降 2 .1℃ ,平均动脉压升高 ,心排出量下降 ,系统血管阻力增加 ;等温冲洗液组 39例术中体温下降 0 .3℃ ,心功能稳定 ,生命体征平稳。 结论 低温冲洗液可导致体温下降 ,降低心排出量和显著增加系统血管阻力 ,增加老年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 ,而等温冲洗液则可有效维持心功能的稳定 ,提高经尿道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颈丛阻滞虽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并广泛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但由于易引起心血管不良反应,对心脏血管疾病的病人存有潜在的危害。本研究采用乌拉地尔(利喜定)和利多卡因配伍施行颈丛阻滞,以观察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变化,探讨其对颈丛阻滞心血管应激反应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介入栓塞椎动脉在颈椎横突部肿瘤的术前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针对临床上处理颈椎横突部肿瘤术中椎动脉所采用的解剖、结扎的方法尚存在着许多并发症,提出并应用血管内介入技术于术前栓塞椎动脉,为临床处理椎动脉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对7例颈椎横突部肿瘤病人,术前1周行血管内介入可脱性球囊+钨丝弹簧圈进行椎动脉栓塞,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结果:7例均获成功而且无任何并发症发生,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经术中证实,血管内栓塞椎动脉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可避免术中椎动脉损伤后的致命性大出血,从而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难度,利于肿瘤切除及避免神经系统并发症,是一种临床处理椎动脉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舒芬太尼是目前临床镇痛效果最强的麻醉性镇痛药物,与“阿片受体亲和力高,为芬太尼的7~10倍,镇痛持续时间为芬太尼的2倍,临床效价为芬太尼的5~10倍。对心血管功能影响更小,适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舒芬太尼用于小儿心血管手术的麻醉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通过对舒芬太尼复合吸入异氟醚用于不同年龄患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的麻醉效果回顾性总结,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