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低场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华 《河北医学》2009,15(6):656-659
目的:探讨低场MR 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价值。方法:对38例56个股骨头经临床证实股骨头坏死患者X线平片、CT及低场MR 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期及敏感性对照。结果:全部患者X线平片诊断早期ANFH共35个部位,其中Ⅰ期占15个,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及骨硬化;Ⅱ期20个,表现为骨硬化和囊状低密度区。CT发现早期ANFH共43个部位,其中Ⅰ期占17个,表现为组成骨小梁星芒结构消失,骨质疏松变和骨硬化;II期26个,表现为囊状低密度区及骨硬化。低场MR I发现38例56个部位,I期25个,表现为斑点状T1W I低或高信号;Ⅱ期21个,表现为T1W I、T2W I序列呈不规则低等高信号;Ⅲ期12个,在T1W I及T2W I序列呈片状低信号,并可见高信号环绕。三者比较差异较大,意义显著。结论:低场MR I诊断ANFH具有高度敏感性,能准确反映坏死的部位及分期,对ANFH的敏感性及诊断价值高于X线平片及CT。  相似文献   

2.
唐士军 《西部医学》2003,1(2):161-162
目的 探讨X线和CT检查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病变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X线摄片和CT扫描,并分别进行影像上分期,进行早期ANFH敏感性对比分析。结果 X线检查:75例中共发现I、Ⅱ、Ⅲ期早期ANFH106个部位,其中,单侧32例,双侧37例,其X线表现为I期为轻度骨质疏松和骨小梁模糊,Ⅱ期为囊状透亮区和斑片状骨硬化,Ⅲ期出现“新月征”。CT检查:75例中发现早期ANFH117个部位,其中,单侧29例,双侧44例,其CT表现为I期骨小梁星芒状结构增粗、变形及斑片状骨硬化和骨质疏松;Ⅱ期表现为星芒状结构消失并骨硬化和囊状透亮区;Ⅲ期出现“新月征”、关节面微陷。结论 CT与X线相比,在病变显示上优于X线,在骨小梁结构改变上,X线不能显示微细结构,难以发现早期病变。因此,临床上怀疑早期ANFH而X线表现正常(0期)病例,应进一步行CT检查。有条件的可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X线与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阅读经X线诊断并做了CT平扫的48例成人早期ANFH的X线平片与CT片,分析其影像学改变及诊断可靠性,结果全部患者X线平片均诊断为早期ANFH,共60个股骨头,表现为斑片状骨质硬化、小囊状透亮影等改变;CT诊断43例早期ANFH,共56个股骨头,主要征象为星芒状、斑片状骨硬化、囊状透亮影。结论股骨头高密度硬化是本病的早期征象,CT可准确显示早期ANFH,X线仍是诊断ANFH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早期CT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126例双侧股骨头行CT扫描,并对其CT表现进行分期。结果CT发现早期ANFH 126例共198个部位。其中Ⅰ期81个,表现为星芒结构变形、骨质疏松和骨硬化;Ⅱ期65个,表现为骨硬化及囊状透亮区;Ⅲ期52个,以“新月征”为特征。结论CT特别是高分辨力CT能清楚显示早期股骨头坏死范围并准确地进行分期,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早期诊断及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 (ANFH)的早期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CT诊断的 5 3例早期ANFH的CT表现 ,并据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期。结果  5 3例发现 72个股骨头出现早期缺血性坏死。其中Ⅰ期 2 3个 ,坏死股骨头内表现为骨小梁星状征变形及斑片状骨硬化或 (和 )骨疏松。Ⅱ期 2 8个 ,表现为星状征消失 ,斑片状骨硬化及囊状透亮区出现。Ⅲ期2 1个 ,表现为新月征及轻度骨碎裂和关节面微陷。结论 CT与X线对Ⅰ期ANFH的发现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确定病变范围等方面也优于普通X线  相似文献   

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磐石 《吉林医学》2008,29(24):2316-2316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早期CT征象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005年8月~2007年12月期间临床疑诊ANFH的病例均行X线平片及CT检查,分析ANFH的早期CT表现。结果:早期ANFH的CT表现:40例58个股骨头,其中18个股骨头骨小梁呈放射状高密度的“星状征”,骨小梁境界清楚、锐利,属Ⅰ期;34个股骨头表现为骨硬化,骨小梁结构消失、模糊不清,骨密度减低及囊性改变,属Ⅱ期;并有6个股骨头在Ⅱ期影像学改变基础上出现软骨下骨折及轻微塌陷,属Ⅲ期。结果:Ⅰ期行钻孔髓内减压术,Ⅱ、Ⅲ期行钻孔减压植骨术。经随访大部份症状减轻或延缓发展。结论:CT可以诊断早期ANFH并分期,较X线平片诊断率明显增高,并且能很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资料确诊的62例90个早期ANFH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2例早期(Ⅰ~Ⅱ期)ANFH中单侧34例,双侧28例;Ⅰ期33髋,Ⅱ期57髋。早期ANFH的X线平片、CT及MRI的确诊率分别为28.89%,46.67%和100%。结论MRI与其它影像学检查相比较,能更早发现病变,而且敏感性和准确率高于CT和X线平片。  相似文献   

8.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CT征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早期CT征象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临床疑诊AN-FH的全部病例均行X线平片及CT检查,分析ANFH的早期CT征象。结果:早期ANFH的CT表现:31例38个股骨头,其中13个股骨头骨小梁呈放射状高密度的“星状征”,骨小梁境界清楚、锐利,属Ⅰ期;25个股骨头表现为骨硬化,骨小梁结构消失、模糊不清,骨密度减低及囊性改变,属Ⅱ期;并有5个股骨头在Ⅱ期影像学改变基础上出现软骨下骨折及轻微塌陷,属Ⅲ期。治疗结果:Ⅰ期行钻孔髓内减压术,Ⅱ、Ⅲ期行钻孔减压植骨术。结论:CT可以诊断早期ANFH并分期,而且能很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周忠学  黄建宁  张爱华  王大成  陈炯 《广西医学》2009,31(12):1791-1793
目的 探讨低场MR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40例53个股骨头早期缺血坏死的X线、CT、低场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53个早期ANFH中,X线平片显示:32个正常,21个有骨质改变,表现为骨质疏松及骨硬化.CT显示:13个正常,24个表现为星芒状结构变形、骨疏松和皮质变薄,16个表现为轻度骨硬化和小囊状透亮区.MRI显示:3个正常,50个有异常信号,其中表现为T1WI斑点状低信号22个,T1WI、T2WI序列上斑片状或不规则形低、等、高混杂信号28个,23髋出现典型"双线征".结论 低场MRI可以更准确显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病变,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及CT在股骨头坏死(ANFH)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69例138髋中,x线平片正常,全部行CT、MRI检查,3例(6髋)全部为阴性,11例(17髋为Ⅲ~Ⅳ期ANFH.55例(72髋)确诊为早期ANFH.其中Ⅰ期18髋,MRI:T1WI表现为小斑片状及线样低信号,及股骨头及颈部的大片状长TI长T2信号.Ⅱ期54髋,CT主要表现为股骨头的骨硬化及囊状透亮区.MRT表现为线样征及囊状长T1长丁2信号,其中有45髋出现髋关节腔积液.比较CT、MRI对早期ANHF的阳性检出率;分别约72%和85%,MRI略优于CT.结论 MRI较CT能更敏感地检出早期ANFH,是诊断股骨头坏死特别是早期坏死较为可靠且必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小庆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3):450-451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理基础、CT动态改变及早期诊断。方法 35例患者双侧股骨头行CT扫描,并进行CT分期。结果 35例共发现股骨头坏死49个,其中Ⅰ期16个,表现为星芒状结构变形及骨质疏松和骨硬化;Ⅱ期15个,表现为骨硬化及囊状透亮区;Ⅲ期及Ⅲ期以上18个,表现为骨硬化、骨碎裂和关节面塌陷,髋臼缘增生、关节间隙狭窄等。结论 CT特别是高分辨率CT能清楚地显示早期股骨头坏死病变范围,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直观真实的影像学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X线和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典型X线和CT表现并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 33例成人股骨头坏死的早期X线和CT片 ,分析其征象和变化。结果  33例共 5 6个关节受累 ,X线平片上 10个关节出现骨小梁模糊 ,骨质疏松 ;2 8个关节出现斑片状骨硬化及不规则的透亮区 ;CT表现 12个关节骨小梁星芒结构增粗 ,扭曲变形 ,2 4个关节出现斑片状硬化及囊状透亮区 ,19个关节出现新月征 ,关节面微陷。结论 股骨头内高密度硬化及不规则透亮区是本病的早期征象  相似文献   

13.
唐运成  徐毅  张瑞平  谷洪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7):1687-1689
目的: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ANFH)的X线、CT表现,评价它们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双侧股骨头X线、CT表现,比较二者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显示能力.结果:X线发现Ⅰ期~Ⅱ期ANFH 26例,诊断准确率38.8%(26/67);CT发现Ⅰ期~Ⅱ期ANFH 46例,诊断准确率68.6%(46/67).结论:X线平片难以发现AFNH的早期表现,CT是显示早期ANFH较有效而可靠方法,诊断价值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所致骶髂关节改变的X线与CT表现,探讨早期影像学特征,比较X线片与CT对早期AS诊断的价值.方法 搜集确诊的40例AS患者,摄取骶髂关节正侧位平片,其中30例做骶髂关节至腰椎CT扫描,总结其影像学的表现、病理改变及临床分期,并对X线与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S早期骶髂关节改变的影像学表现为:X线Ⅰ级2例,仅表现为关节面不清,间隙存在;Ⅱ级(诊断为早期病变)9例,表现为髂骨侧关节中下部关节面下骨质侵蚀破坏.CTⅠ级2例,双侧骶髂关节面骨质疏松及软骨下骨质轻度糜烂;Ⅱ级12例,软骨下局限性硬化,骨质模糊不清,斑块脱钙侵蚀及微小囊变,骨质硬化.对Ⅲ-Ⅳ级AS病变,X线与CT诊断基本相同,但对AS早期病变CT明显优于X线平片,能够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结论 骶髂关节骨质疏松及软骨下骨质糜烂,斑片脱钙侵蚀、小囊变、骨质硬化是AS早期征象.CT更能准确清楚的显示早期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梗死在x线平片及CT扫描中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与影像学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对其影像学的认识。方法对患肢分别进行x线平片和cT断层扫描,分析不同部位和发病时问的x线及CT表现,掌握其影像学之异同点,便于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CT可见较小虫噬样改变,伴有斑点壮硬化。结果早期(急性期)x线可无明显异常表现,CT则可表现为干骺端的骨质疏松;亚急性期x线平片、骨髓腔不均匀钙化;慢性期x线平片和CT可见不规则状、蜿蜒状或地图状硬化斑块。结论骨梗死的各期均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性表现,CT较x线平片敏感;X线平片对中晚期骨梗死诊断有帮助(MRI对较早期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avascularnecrosisoffemoralheadANFH)的X线、CT表现 ,评价它们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7例双侧股骨头X线、CT表现 ,比较二者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显示能力。结果 :X线发现Ⅰ期~Ⅱ期ANFH 2 6例 ,诊断准确率 38.8% (2 6 / 6 7) ;CT发现Ⅰ期~Ⅱ期ANFH4 6例 ,诊断准确率 6 8.6 % (46 / 6 7)。结论 :X线平片难以发现AFNH的早期表现 ,CT是显示早期ANFH较有效而可靠方法 ,诊断价值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7.
SARS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SARS患后遗症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X线、CT和MRI早期表现,评价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SARS患康复期的双侧股骨头行X线、CT和MRI检查,分析其对早期ANFH的显示能力。结果:X线平片无阳性表现:CT发现Ⅰ期ANFH5例;MRI发现Ⅰ期ANFH15例。结论:X线平片难以发现ANFH的早期表现,MRI是显示早期ANFH有效而可靠的方法,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诊断价值高于CT和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8.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平片及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宋浩 《河北医学》2010,16(8):921-923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X线、CT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人影像资料,并进行总结比较。结果:36例中双侧发病13例,占36.1%,单侧发病23例,占63.9%。X线平片检查:股骨头未发现异常6例,诊断为I期1例,Ⅱ期9例,Ⅲ期12例,Ⅳ期8例;CT检查:股骨头未发现异常1例,CT诊断为I期4例,Ⅱ期ANFH8例,Ⅲ期15例,Ⅳ期8例。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ANFH最基本、最经济、最简便的方法,但对早期病变易漏诊,对中、晚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可明确诊断。CT具有较高分辨率,能显示病理Ⅱ期ANFH,对于ANFH的早期诊断和分期CT比X线平片优越。  相似文献   

19.
张逢立 《吉林医学》2011,32(13):2635-2636
目的:分析和探讨MR(或MR I,核磁共振)检查对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被X线检查与MR检查诊断为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两者的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期分析和敏感性研究。结果:78例患者经X线检查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81个部位,其中2期有56个,影像学表现为骨硬化、骨质疏松或者囊状透亮区;3期15个,股骨头轻度塌陷或者变形,其内见骨质增生、骨质硬化或者囊状破坏,4期10个,塌陷或者变形非常明显,关节间隙狭窄;经MR检查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96个,其中有1期有16个,影像学表现为股骨头双线征;2期51个,较多的不规则混杂信号影或者股骨头内有斑点状或者带状异常、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3期13个,新月形长T1、长T2信号影,周围伴长T1、短T2环状信号影;4期16个,其内见周围硬化环以及大片长T1、长T2信号影;经过卡方检验,X线检查与MR检查对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R检查可以较为准确地显示早期早期股骨头坏死,其敏感性明显高于X线检查,并且分期准确,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被认为是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CT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影像表现及分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2例经病理或随访证实为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的X线及CT片征象、变化,并对两种方法的分期诊断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X线平片确诊股骨头坏死144例(94.74%),其中8例未检出(5.26%),CT检查全部152例患者确诊,诊断准确率100%,有8例X诊断0级,而CT检查诊断为股骨头坏死Ⅰ期;CT检出32例III期股骨头坏死患者,X线无III期患者检出;CT检查诊断准确率组高于X线(P<0.05)。结论 CT能准确地显示ANFH病变的早期特征,可作为ANFH病变分期诊断的重要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