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病例报告 男,40岁,主因左侧颌面部肿胀3个月来诊.查体:左侧腮腺区触及一3.5 cm×3.0 cm肿物,质韧,形态规则.边界尚清晰,活动度较小.左侧颈部触及散在肿大淋巴结,有轻微压痛,无其他异常发现.B超示:(探头频率7.5 MHz)左侧腮腺体积增大,形态失常,其近下颌角处探及一大小为3.8 cm×2.9 cm实性肿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可见包膜回声,内部呈均匀低回声.左侧颈部探及两个肿大淋巴结回声,L/S>2,髓质均匀性扩大.CDFI示肿块周围探及包绕其动脉血流信号,收缩期峰值速度46cm/s,RI:0.61.超声诊断:①左腮腺实性肿瘤(考虑多形性腺瘤);②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手术所见:腮腺内肿物3.6 cm×2.9 cm,有完整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完整切除肿物及左侧颈部肿大淋巴结,肿物切面呈淡黄色,有软骨样组织.病理诊断:多形性腺瘤、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腮腺混合瘤的可行性手术方式。方法:对98例腮腺混合瘤患者的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无永久性面瘫、无术后复发。其中52例(53.06%)腮腺区域性切除患者术后面部基本对称,其余中6例(6.12%)出现暂时性面瘫,3例(3.06%)出现腮腺瘘(2周后愈合),2例(2.04%)出现Frey综合征。结论:对于肿瘤最大径≤4 cm的腮腺混合瘤,行腮腺部分浅叶切除+部分深叶切除术是较为理想的术式选择;对于直径〉4 cm则行腮腺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腮腺混合瘤超声诊断价值及超声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总结腮腺混合瘤声像图特点及误诊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追踪观察30例腮腺混合瘤声像图并与术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30例声像图表现,实质均匀低回声9个占30.0%,实质非均匀低回声13个占43.3%,混合回声5个占16.7%,囊性回声3个占10.0%。30例腮腺混合瘤中有1例超声误诊为腮腺恶性肿瘤,2例误诊为腮腺淋巴瘤,1例误诊为腮腺囊肿,1例误诊为淋巴结。超声对本病诊断符合率为83.3%,误诊率为16.7%。结论:B型超声对腮腺混合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腮腺混合瘤声像图具有某些显著特点,但更重要的是声像图的多样性,超声主要以二维图像特点做综合分析,但有些病例与腮腺其他肿块易混淆,应予注意与鉴别。  相似文献   

4.
达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5):3560-3560
对腮腺恶性淋巴上皮病误诊为混合瘤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23岁。因发现左耳前无痛性肿物3个月于2006-12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血压正常,浅表淋巴结均未触及,左耳前下腮腺区可触及一肿物,约2cm×2cm×1cm大小,质硬,表面光滑,活动受限,无压痛。耳、鼻、咽、喉正常。鼻咽及腮腺区CT扫描示:左腮腺占位性病变.考虑为混合瘤。[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腮腺混合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CT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混合瘤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均表现为边缘清楚的肿块,圆形、卵圆形16例,分叶7例,密度高于腮腺,较均匀14例,不均匀9例。结论:边缘清楚,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是腮腺混合瘤的CT表现特点,CT检查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腮腺多行性腺瘤保留功能性的切除在腮腺浅叶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位于腮腺浅叶的多行性腺瘤20例,另选30例作为对照组。在多行性腺溜瘤体包膜外0.5-1.0 cm正常腮腺组织内,切除瘤体及腺体。比较术后并发症、复发率、面部畸形及残留腺体的功能。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少,术后畸形小,残留腺体有功能,随访1-5 a无复发。结论:腮腺浅叶多行性腺瘤功能性切除较经典手术更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腮腺混合瘤治疗9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我院1995—07~2004—09收治的腮腺混合瘤患者99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男49例,女50例,年龄17~69岁。就诊病程5d~32a。主要表现为局部无痛性、缓解生长、活动的肿块,无自觉症状91例,有轻度疼痛8例。肿瘤直径0.5~8.0cm;左腮腺区56例,右腮腺43例;位于腮腺浅叶82例,深叶17例。本组均采用保留面神经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97例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腮腺肿块的超声表现,旨在探讨腮腺肿块声像图的特征及超声诊断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赵闯绩  陈纲 《磁共振成像》2016,7(11):870-871
正患者男,51岁,右侧耳前无痛性肿物渐进增大10年余,右侧颌下出现肿物3个月余。专科查体:右侧耳前腮腺区域可触及一约4.0 cm×3.5 cm大小类圆形肿物,质地中等偏硬,活动度尚可,边界尚清,无明显触压痛,表面皮肤颜色正常。右侧下颌角下方可触及一约3.5 cm×3.0 cm大小的肿物,质地较硬,边界清楚,活动度尚可,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表面皮肤颜色正常,右侧颈部上份斜方肌前缘区域可触及浅表散在肿大淋巴  相似文献   

10.
高频超声诊断腮腺肿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经病理确诊的72例腮腺肿瘤患者的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其声像图表现、诊断符合情况等。结果 腮腺混合瘤、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腮腺癌共占本组腮腺肿瘤的90.28%(65/72),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00%(22/25)、56.25%(9/16)、45.83%(11/24)。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多发生于老年男性,血流信号较丰富。部分早期或低度恶性腮腺癌缺乏典型的恶性肿瘤声像特征,高频超声难以做出准确诊断。结论 腮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主要是混合瘤、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腮腺癌三者的鉴别诊断,密切结合临床综合诊断可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多形性腺瘤的CT表现,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7~65(平均37.6)岁。结果:35例中,19例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团块,8例密度低于肌肉而高于腮腺组织密度团块,3例均匀囊性低密度团块,5例囊实性团块;病例中。5例见高密度钙化;1例见高密度出血;7例见低密度囊变或坏死。强化检查,瘤体实质部分强化,坏死囊变处不强化。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是腮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结合临床及CT表现可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2.
心脏黏液瘤31例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双会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8):6932-6932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黏液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心脏黏液瘤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心脏超声常规切面。结果 31例心脏黏液瘤患者中均在不同心腔内探及类圆形偏强回声团。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3.
腮腺混合瘤术后复发16例原因及再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腮腺混合瘤的生物学特性与一般良性肿瘤不同,术后易出现复发。我科从1991-01/2008-12共手术治疗腮腺混合瘤141例,其中复发瘤16例,占11.34%。现将16例复发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超声表现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底细胞腺瘤是涎腺上皮性肿瘤中罕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属于单形性腺瘤中的一种。我院于2011年2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结节性甲状腺肿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节性甲状腺肿 (简称结甲 )是内陆高原缺碘地区的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发病率很高 ,有作者报告可达人群中 4% ,以中年女性多见。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有较高的诊断率。但临床有时将结甲及腺瘤互为误诊。为探讨超声对结甲的诊断价值 ,现将我们资料总结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收集我院 1997年以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住院病例 137例 ,男 2 1例 ,女 116例。年龄 16~ 6 8岁 ,平均年龄 42岁。使用美国ATL超 9DP彩色多普勒诊断仪 ,探头频率 5 .0 MHz。患者取仰卧位 ,充分暴露颈部 ,多切面扫查甲状腺及颈部有无肿大淋巴结 ,观察甲状腺大小…  相似文献   

16.
自2000-2006年,我院共收治甲状腺癌41例,术前超声诊断误诊19例,其中2次手术3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4例,女15例,年龄18~60岁,病程1个月~10a。术前均行彩超检查:14例提示为甲状腺腺瘤,3例提示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提示为脂肪瘤,1例提示为异位甲状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检查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混合瘤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肿块,形态圆形或卵圆形13例,结节状浅分叶8例。密度高于腮腺,较均匀17例,不均匀4例,均未见钙化。结论边界清楚,密度高于腮腺,均匀或不均匀的肿块是腮腺混合瘤CT表现特点,CT检查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超声表现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方法术前应用高频探头对38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块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毗邻关系、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等超声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学对照,分析肿块的超声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分型的相关性.结果病理诊断上皮成分为主型多形性腺瘤20例,超声表现为肿块呈中等回声或低回声,分布尚均匀;黏液样为主型多形性腺瘤7例,超声表现为肿块内部有多处大小不等的囊性无回声区,黏液成分越多,无回声区越明显;混合型多形性腺瘤11例,镜下见上皮与黏液样成分相间,超声表现为肿块内部回声不均,为囊实混合性;肿块可纵向生长,形状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且可突破包膜,肿块内有钙化斑且血流异常丰富者不能除外恶变可能.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超声表现各异,与其组织学多形性密切相关,超声图像有一定特异性,可作出较准确的诊断,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有可能提示恶变倾向.  相似文献   

19.
彩色高频超声对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的彩超表现。结果彩超诊断甲状旁腺腺瘤32例,误诊2例,漏诊7例,诊断符合率78.0%;彩超对甲状腺下极病灶检出率高于上极(P<0.05),对左右两侧病灶检出率无差异;甲状旁腺腺瘤大小不等,边界清晰,其彩超图像多为类圆形低回声结节,内部回声较均匀,钙化灶和囊性变较少见;彩超可见丰富的血流环绕腺瘤或深入其内部,血流多来源于甲状腺下动脉;甲状腺疾病与异位甲状旁腺可影响彩超对甲状旁腺腺瘤的检出率。结论彩超是甲状旁腺腺瘤诊断及术前定位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报告男,58岁。因外院左上胸皮下包块切除术后2 a(原包块病理考虑皮肤附件来源肿瘤,不除外恶性可能)又出现包块1 a,于2005-04-20来我院就诊。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凝血功能及心电图、胸片均正常。查体:全身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肝脾下未及肿大。左上胸皮下可触及1.5 cm×1.0 cm的大小包块,表面未见毛细血管扩张及色素沉着。临床诊断为皮下囊肿。2005-04-21行左上胸皮下结节活检切除术行病理检查,术中见肿块包膜尚完整。标本大体检查:已破囊肿样组织一枚,大小1.3 cm×1.2 cm×1.0 cm,内含黏液胶冻样物。显微镜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