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用扫描电镜观察中华白蛉四龄幼虫超微结构的结果。一、触角:明显可见的为梗节和鞭节。便节呈桃形,略扁,顶端有3根直立的指状突起。鞭节呈椭圆形、顶端正中有一顶刺,刺下方为一纵沟,直达基部,沟内尚有一隆条。二、颅缝:在低倍镜下,  相似文献   

2.
3.
本文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华白蛉的体表形态进行了初步观察,发现白蛉成虫全身被有许多刚毛、鳞片和微毛等。触角膝状刺和触须牛氏刺经高倍放大后,表面有许多微孔。牛氏刺并非真正的刺状结构,  相似文献   

4.
家犬药浴防治中华白蛉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次用溴氰菊酯沐浴家犬,力图防治白蛉阻断传播。经预试验认可后,正式开始观察。据对27只药浴犬轮换测试结果表明,供测试的白蛉濒于死亡,幸存者极少数,这些活蛉多在饲养后4小时内死亡。而对照的白蛉24小时死亡率为5.4%-14.9%。药浴犬残效长达30-104天,大多数残效达60-75天,预示用菊酯类杀虫剂药浴家犬,防止白蛉叮咬,阻断山区犬内脏利什曼病的传播。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旋毛虫新生幼虫扫描电镜下的体表形态作了描述。虫体呈线形,两端较细,中段较粗,其直径约6~7μm。头端呈圆锥形,其端部有一口孔,直径约0.5μm,内有一个可伸缩的口刺。头端周围有环状排列的感觉乳头,并有头感器,直径约0.27μm。虫体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褶,每一皱褶宽约0.57μm,还有许多纵形的小嵴,每条纵嵴宽约0.17μm,排列相当规则。虫体后端钝圆有一缝隙状的肛孔,宽约0.6μm。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扫描电子显微镜为手段,对我国常见的中华白蛉、中华白蛉长管亚种、江苏白蛉、蒙古白蛉和孙氏司蛉等五种雌蛉的咽甲进行了扫描镜观察,试图通过对其电镜下微细结构的阐述,进一步探讨咽甲形态和分类的关系,并为咽甲功能的研究提供扫描电镜下的形态基础。 五种雌蛉咽甲电镜下的形态: 一、中华白蛉咽甲的前方约有20余枚排列稀疏  相似文献   

7.
对四川省九寨沟县中华白蛉生物学的观察,表明中华白蛉是当地的优势蛉种,是黑热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当地白蛉季节较长,密度高,高峰季节峰幅宽,导致传播黑热病的强度增加。野外洞穴药物滞留喷洒对控制白蛉密度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场及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黄土高原的大多数中华白蛉应属自体生殖品系。它们在羽化后吸血前,经交尾能依靠腹节内蓄积的脂肪体使卵泡发育,待卵产出后开始吸血。在25±1℃时,其生活史分快慢两型,快型从卵发育至成虫仅需44~50天。慢型须经四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黑水县中华白蛉季节消长及生态习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水县三个不同海拔高度(1810-2400m)的山洞内白蛉密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捕获的白蛉作了鉴定,发现三个观察点的白蛉皆系中华白蛉,在一年内均有两个密度高峰期,白蛉全年持续活动时间约为四个半月。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五种常见白蛉咽甲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蛉咽甲是确定蛉种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了解咽甲内齿的形状、大小和排列情况,对白蛉分类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中华白蛉、中华白蛉长管亚种、江苏白蛉、蒙古白蛉和孙氏司蛉等五种白蛉咽甲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咽甲内有10余种不同型状的齿,正是这些齿的有无、生长位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才构成了咽甲在种间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我们于1984年夏季,在日照市郊区一块没有发现孑孓孳生的稻田边缘中发现了数只中华鲎虫(Apus sinensis),随即用勺捞取带回室内,放于实验盆中以便观察它们能否吞食蚊幼虫,在三天的时间内,采取吃完后再放入幼虫的办法,间歇观察  相似文献   

12.
异尖线虫Ⅰ型3期幼虫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异尖线虫病的主要病原——异尖Ⅰ型3期幼虫(L_3);放大倍数为400~14 000倍。头部无唇瓣,有一梯形唇块,其两侧边中部各有一乳突状隆起。唇块腹侧有一隆起之角皮钻齿。该隆起之中央为通向食道的口部。排泄孔开口于钻齿腹侧之后。唇块表面可见纤细纹理,但基本平滑;体表角皮从头至尾部顶端部圆塔形尾突均可见不规则的环状浅沟和皱析,并有大量微细纵行隆起是嵴状。肛孔在腹侧,呈新月形,位于尾突基部向前约90μm处。  相似文献   

13.
蚊虫幼虫上颚的形态学分类报道不多,但上颚结构复杂形态多样,研究并掌握其特点对蚊虫分类学研究颇有益处。本文就5属6种蚊四龄幼虫上颚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英文和中文上颚名称系分别采用Harbach和Knight和柯昭喜两文。  相似文献   

14.
作者先后在对我国15种蚊四龄幼虫上颚扫描电镜观察的基础上[1,2],又对伊蚊属12种蚊进行了系统研究,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标本采自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吉林各省,每种蚊上颚观察数n=10,方法按制作蚊上颚扫描电镜标本方法进行[1]。结果伊蚊...  相似文献   

15.
应用扫描电镜对广州血管圆线虫各期幼虫和幼龄成虫的体表结构进行了观察.它的口腔在第1、2期幼虫时呈闭合的“Y”形,到幼龄成虫时才发育成熟。口腔周围有内外两圈乳突。每圈各6个;随着虫体的发育,外圈乳突逐渐退化,至成虫时已不易见到。第4期幼虫才明显看到。头感器开口两个,位于内侧乳突的外缘。在虫体前端腹面有一个排泄孔开口,仅在第3期幼虫观察到。雄虫的交合伞自第3期幼虫开始形成,到第25d的幼龄成虫才发育完成,本文对交合伞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描述。雌虫的生殖孔在第1期幼虫即能见到,但要到第4期幼虫才开始出现肛孔,两者到第11d的幼龄成虫才发育完成。  相似文献   

16.
陇南川北中华白蛉种型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陇南川北中华白蛉种型的实质性问题。认为分布本区山野的中华白蛉无论个体大小、分布海拔高低应概称中华白蛉。其主要依据是:不同垂直高度区内的中华白蛉及其育出的四龄幼虫主要形态特征无区别。其个体大小不稳定,在特定条件下,大个体可以变小,小个体可以变大,它不受基因控制,与遗传无关。在自然界和实验室内大个体和小个体中华白蛉均可自由交配。雄蛉的触角列式存在2/(3~15)和2/(3~8)及1/(9~15)二种类型,是本区中华白蛉种型分化的标志,但从羽化的第2代雄性白蛉的触角列式来看,原属于2/(3~8)及1/(9~15)触角列式的,在6只中有3只触角列式恢复到2/(3~15)。而原呈2/(3~15)列式的雄蛉触角属稳定型,在剖检的53只雄蛉中其触角列式仍全部是2/(3~15)。据此认为其分化梯度甚低,在分类上并无意义。 我们核对了四川白蛉标本,实际上它就是我们反复说明的主要分布在海拔2千米以上的个体较大的中华白蛉,所以四川白蛉应是中华白蛉的同物异名。作者对白蛉分类的现状和以成蛉形态为主要分类依据的缺陷作了研讨。对苏联学者Artemieve,M.M.(1980)作艾蛉亚属白蛉的修订一文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7.
溴氰菊酯为—较新的拟菊酯类杀虫剂,业已广泛用于杀灭农业害虫,对蚊蝇也有良好的杀灭作用。我们曾于1983年采用该药进行灭蛉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15、20、30 mg/m^2剂量的百树得水乳剂对畜窑墙面进行喷洒,喷洒后第1、2 d中华白蛉密度下降率在96.7%以上,喷洒后20 d下降率在94.8%以上,且各组间的密度下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明畜室内墙面喷洒百树得防制黑热病传播媒介中华白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该文对中国白蛉科(Phlebotomidae)已报道的67种白蛉作了剖析,表明我国有3属29种白蛉,其中白蛉属(Phlebotomus)11种,司蛉属(Sergentomyia)17种.异蛉属(Idiophlebotomus)1种.同物异名有19种,需待研究的白蛉有18种.司蛉属司蛉是多态型种类,鉴定和定种时,要严谨和避免同物异名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溴氰菊酯杀灭近野栖中华白蛉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85~1986年,在陕北宜川县云岩镇方圆10km~2内400余个野外洞穴和13~14个自然村进行溴氰菊酯杀灭近野栖中华白蛉方法的研究.两年喷洒总面积达74 000m~2。经喷洒野外洞穴和村内畜窑相结合的处理措施,1986年6和8月,野外对照洞穴的白蛉密度比1985年同期分别下降79.1%和46.9%,村内对照畜窑分别下降71.5%和59.6%.连续两年的喷洒实验结果表明,野外洞穴喷洒溴氰菊酯结合村内畜窑喷洒的方法是防治陕北黄土高原近野栖中华白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