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88年至1994年,化疗病人共发生化疗性静脉炎及药液外渗引起局部软组织炎症共129处。本文就其发生原因与静脉穿刺的关系,如何减少化疗药对血管的刺激,静脉长期合理使用的概念与穿刺部位的选择,六神丸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功效特点等问题做了讨论。旨在保护静脉,提高静脉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癌症病人害怕静脉穿刺差不多和害怕癌症一样厉害。为了诊断的需要,从静脉补液,给营养和抽血。进行放射疗法,外科手术和化学疗法时都需要经常穿刺静脉。因此,静脉穿刺可能要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反复的穿刺不仅使病人的手臂疼痛、紫瘢和发炎,甚至使静脉变硬,其上皮肤可能发生溃疡。结果是:大静脉不能再用,必须另找较小的静脉。这样,可用的静脉势必日渐减少。不过,如果操作得法,不仅能减轻病人的焦虑与不适,还可保存好他的静脉。如果操作不得法,能导致各种并发症。皮下渗漏是其中一种,常用的腐蚀性抗癌药物易引起静脉硬化或皮肤溃疡,溃疡和感染又可导  相似文献   

3.
保护静脉与静脉化疗   总被引:57,自引:2,他引:55  
自1988年至1994年,化疗病人共发生化疗性静脉炎及药液外渗引起局部软组织炎症共129处。本文就其发生原因与静脉穿刺的关系。如何减少化疗药对血管的刺激,静脉长期合理使用的概念与穿刺部位的选择,六神丸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功效特点等问题做了讨论,旨在保护静脉,提高静脉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王东华 《临床医学》2001,21(12):F004-F004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药液可以直接进入血液而达全身,这是作用最快的给药方法。对于病人、特别是长期输液的病人应保护性的选择血管进行穿刺,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下面是我们的几点看法: 1 合理选择血管 1.1 应根据病人情况合理使用血管,常用部位有四肢浅静脉、小儿头皮静脉、股静脉、颈静脉等。穿刺选择血管要遵循先远端后近端,先浅后深,先细后粗,先手后足,先难后易的原则。尽量从末梢静脉处开始有计划交替使用,以延长血管使用寿限,并使每条血管发挥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5.
洪秋萍 《护理研究》2006,20(26):2423-2423
安瓿开启前消毒颈部是减少微粒和微生物进入药液的有效方法,在大规模备药时逐一消毒安瓿两次耗时又耗工[1]。为寻求省时、有效的操作方法,对安瓿割锯后用75%乙醇棉签消毒1次和割锯前后分别用75%乙醇棉签各消毒1次后药液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了实验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0.9%氯化钠注射液10mL安瓿,一次性5mL注射器,0.02%~0.05%次氯酸钠消毒液浸泡的砂轮,无菌棉签,75%乙醇,急诊观察治疗室操作台,肉汤培养液,(36±1)℃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1.2方法与结果先用0.02%次氯酸钠消毒液擦治疗台和拖地,再用三氧消毒机对治疗…  相似文献   

6.
7.
静脉输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静脉输液[英]/WillisF//NursTimes….-1995,91(12).-67~6840年来,静脉点滴输液疗法(IVI),已从简单地依靠重力直接将液体滴注到静脉,进步到应用多通道经电子泵计量地将液体输入,而且同时可加入多种药物一起输注。在欧...  相似文献   

8.
王琳 《护理研究》2006,20(26):2423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需要静脉输液与静脉采血同时操作的病人。传统方法是分开操作,这种方法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给病人造成了不必要的痛苦,增加了静脉炎发生的几率。我们在静脉输液时静脉采血,取得了良好效果。1用物一次性静脉输液器1个,一次性10mL注射器1个(根据采血量选择注射器),试管数个。2操作步骤在无菌技术操作下,将输液器袋打开,并将输液器插入液体瓶内,将注射器包装打开,分离输液器及注射器针头部分并交换,即输液器与注射器针头相连后排气,备用;注射器与头皮针相连,备用。选择粗、直,且易于固定的手背静脉。用连接注射器的头…  相似文献   

9.
静脉留置针由于操作简便,副作用小,便于用药,减少穿刺次数,减少患儿痛苦,而广泛应用于新生儿。我科在对早产儿头皮静脉留置和四肢静脉留置进行比较,认为首选四肢静脉留置为好。现将不同部位静脉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时不宜打打静脉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疗养护理病历存在的缺陷,探求提高护理疗案质量的改进措施。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的护理病历检查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医嘱记录单存在的质量缺陷146次,一般护理记录单存在的质量缺陷142次,体温单存在的质量缺陷68次。结论注重护士的在职培训、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是护理疗案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Purpose

On a regular basis, the intensivist encounters the patient who is difficult to wean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ory support. The causes for failure to wean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ory support are often multifactorial and involve a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cardiac and pulmonary dysfunction. A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point of care ultrasonography relates to its utility in the process of weaning the patient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ory support.

Methods

This article reviews some applications of ultrasonography that may be relevant to the process of weaning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ory support.

Results

The authors have divided these applications of ultrasonography into four separate categories: the assessment of cardiac, diaphragmatic, and lung function;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pleural effusion; which can all be evaluated with ultrasonography during a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intensivist is uniquely positioned to use ultrasonography at the point of care.

Conclusions

Ultrasonography may have useful application during the weaning process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ory supp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