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研究国医大师尼玛藏治疗“真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和整理国医大师尼玛处方数据库中治疗“真布”病的方剂。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0 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藏药频数、关联择时用药、聚类分析、决策树分析。结果 共纳入82首方剂,频次≥37的有5首方剂,以清热止痛、干黄水、舒筋活络、消肿散结类方剂为主;频次≥8的高频藏药34味,以活血、消肿、止痛类药物为主。方剂药性中以苦、甘、辛等药味为主,三化味中以苦化味为主;药味的药性值中凉、钝、重为最高,分别对应治疗赤巴的热,锐和隆的轻等特性。择时用药规律中十三味鹏鸟丸、二十五味儿茶丸、十八味党参丸、三十五味沉香丸是4个时段常用组合方剂。方剂关联组合均以二十五味儿茶丸、十三味鹏鸟丸、十八味党参丸等三种方剂为轴心进行加减方剂配伍;药物关联规则以清热凉血、干黄水、调和气血的药物为主。药物聚类分析较有别于关联规则的结果,反应了生胃火、解毒的用药规律。因子分析共得到8个公因子,反应了清热消肿、祛瘟解毒的治法特点。结论 国医大师尼玛治疗“真布”病以干黄水类药为主、清热止痛类药为辅、并注重隆的调节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藏药二十五味肺病丸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的可行性分析及机制探讨。方法 基于课题组藏药大复方的研究经验,通过文献调研,筛选出二十五味肺病丸专属性、特征性化合物,并通过Chemical book数据库以及TCMSP数据库进行验证,确定二十五味肺病丸有效物质成分。将筛选出的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靶点筛选,进而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进行可视化。运用CTD数据库查询与疾病COVID-19 相关的靶点,找出与二十五味肺病丸共有的靶点,将共有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生成蛋白互作网络,并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GO功能富集分析,预测藏药二十五味肺病丸的作用机制。结果 经筛选藏药二十五味肺病丸中檀香、悬钩木、山柰、红花、獐牙菜、甘草、藏木香、宽筋藤等19种药材被纳入到研究中。药材-化合物-靶点网络包含了19种药材,38个化合物和相应靶点419个。通过CTD数据库查询到COVID-19 疾病相关靶点基因472个,与二十五味肺病丸共有靶点基因77个,分别为ESR1、NOS2、PPARG、PTGS2、PPARA、HMGCR、CYP17A1、NR1H4、TLR9等。通过网络拓扑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筛选出关键靶点涉及PTGS2、ESR1、AKT1、EGFR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339条生物过程条目(BP),45条细胞组成条目(CC)和81条分子功能条目(MF)。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102条信号通路,包括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膀胱癌、甲型流感、胰腺癌、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结论 二十五味肺病丸可能通过作用于PTGS2、ESR1、AKT1、EGFR相关靶点并通过相关肺病通路、炎症通路、免疫通路对COVID-19起到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了解如意珍宝丸的配伍特点及治疗白脉病的核心药物,以为藏药方剂组方优化和新药研发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 对如意珍宝丸处方药物的药“味”、“化味”、“性效”进行统计,建立数据库,通过查阅《四部医典》等藏医药典籍,筛选20种常用治疗白脉病的方剂,统计如意珍宝各成分药在20种方剂内单味药和药对频次。结果 如意珍宝丸处方药的药味以“甘味”、“辛味”、“苦味”为主,化味以“苦化味”、“甘化味”为主,药性以“温”、“凉”混合配伍,效能以“稀、钝、重、凉”为主。结论 如意珍宝丸是以调和“隆”、“赤巴”,能清热活血、醒脑开窍、通络疏脉的功效药配伍为主的组方,具有治疗脑血管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其核心组合成分为红花、肉豆蔻、麝香。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藏族医学(简称藏医)对治“年壬”方剂数据库,挖掘其方剂配伍规律和药性组合等隐形用药规律。方法 以《四部医典》《藏医临床札记》《秀多医学汇集》《零星方剂汇集》4部藏医文献中检索用于治疗“年壬”的方剂,在Python代码下构建数据库,运用Apriori算法、味性化味矢量结构模型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针对藏医方剂数据特点,以方名、组方、剂量、功效、出处、原文6个字段为核心建立了具有清洗、检索、导出等功能为一体的藏医对治“年壬”方剂数据库,数据库共收纳方剂7 602首,其中同时具有对治“年”病和“壬”病功效的方剂共有598首。配伍规律分析发现麝香、诃子、红花、穆库尔没药、铁棒锤、天竺黄、榜嘎等组方药物频次最高,药对中麝香-穆库尔没药、红花-天竺黄、麝香-诃子、麝香-铁棒锤等关联度最强,并在前十位关联中出现五味麝香丸的所有组方药味。对含高频组方药物的40首方剂进行药性分析,发现19首方剂苦味偏盛,其次为三臣散等9首方剂甘味偏盛,占比均>35%,甘味和苦味偏盛方剂合计占总方剂的70%;三化味中苦化味偏盛,十七效中以凉效、顿效、重效突出。结论 构建的藏医对治“年壬”方剂数据库可促进民族医药防治瘟疫研究的高质量发展;藏医治疗“年壬”以五味麝香丸的组方药味为核心,具有“凉-苦甘-苦化味-凉钝重”等为主的药性组合,主要对治“热锐轻-赤巴-热”等疾病特性,可为藏医药治疗瘟疫的方剂及其组方药物筛选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藏医药治疗中风(萨滞布病)的用药规律,研究用药模式特点,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四部医典》《藏药方剂宝库》《实用藏药宝库》等藏医药著作中治疗萨滞布病方剂,采用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藏医治疗萨滞布病方剂中常用药物、组方规律、核心组合。结果 整理出藏医主治和兼治萨滞布病的方剂共80首方,单味药物231种,频次 > 10的药物35味,频次 > 6的药物62味,8种新方核心组合。核心药物为麝香、肉豆蔻、诃子等,常用药对为诃子-肉豆蔻、丁香-诃子、麝香-诃子等。结论 藏医治疗萨滞布病的用药规律揭示,核心药物功效皆以祛隆驱寒、开窍辟秽、协调三因为主。本文为藏医治疗萨滞布病的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揭示《四部医典》所载治疗肺病药物的功能主治、组方,为临床治疗肺病提供参考,为传统医药在治疗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提供借鉴参考和用药思路。方法 收集《四部医典》中主治肺病的内服外用药,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录入,并通过R version 4.0.3软件对其进行频次分析、药性分析、六味三化味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筛选后共纳入135首方剂,238味药物。治疗频次最高的前六位是天竺黄、红花、甘草、荜茇、檀香、诃子。关联性药对红花-天竺黄的出现频次和支持度最高。药物性能以清热药最多。药味化味中甘味和辛味、甘化味和苦化味最多。常用药物可聚类为三类。讨论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发现,《四部医典》中治疗肺病以敛肺止咳、清热泻火、除湿化痰药组合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藏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通过经典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去卵巢大鼠的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 将48只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OVX)、假手术组(Sham)、雌二醇组(E2)、二十五味鬼臼丸高、中、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大鼠摘取卵巢附近部分脂肪组织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摘取卵巢构建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术后2周开始给药处理,雌二醇组给予戊酸雌二醇0.1 mg·kg-1,二十五味鬼臼丸组给予二十五味鬼臼丸高剂量800 mg·kg-1,中剂量400 mg·kg-1,低剂量200 mg·kg-1,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2周,每日1次。取材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右侧股骨及腰椎的骨形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大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骨钙素(BGP)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股骨中β-catenin、矮小相关转录因子2(Runx2)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Runx2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小梁紊乱且稀疏,骨小梁间连接较少,血清BALP、BGP、PINP水平显著下降(P<0.01),CTX-Ⅰ、TRAP5b水平显著升高(P<0.01);股骨组织中β-catenin、Runx2 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P<0.01);Lrp‐5、β‐catenin和Runx2的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十五味鬼臼丸高、中、低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的异常改变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P<0.05,P<0.01)。结论 藏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对于治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具有较好的效果,其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通过上调信号通路中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骨代谢。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石榴健胃丸治疗胃肠炎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阐述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和TCMID数据库,以OB ≥ 30%,DL ≥ 0.18为条件筛选石榴健胃丸中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基于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胃肠炎相关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的构建用cytoscape 软件,并将获得的靶点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 从石榴健胃丸中筛选出有效成分96个和366个潜在靶点,其中有44个治疗胃肠炎的关键靶点。KEGG通路分析筛选得到63条信号通路(P < 0.05),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数133个(P < 0.05)。在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中,显示槲皮素、红花醌甙、杨梅素、β-石竹烯、豆蔻明等成分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 石榴健胃丸治疗胃肠炎疾病的机理可能是通过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TNF信号通路和JAK-STAT信号通路等作用于TNF、IL-6、IL-1β-和IL-10等靶点,从而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先进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国医大师张磊治疗妇科疾病的用药规律和临床经验。方法 从国医大师张磊2006年至2017年11038份临床真实病例建立的医案数据库中抽取妇科月经病临床医案243条,根据排除纳入标准,得到205条完整医案。建立张磊治疗妇科月经病的医案数据库,利用Python语言可视化技术对医案数据进行科学计算和可视化输出。结果 共纳入标准医案205例,处方205首。共涉及中药176味,累计用药频次2468次,平均用药频次为14,最多使用频次为141次,频数≥20次的中药有40味,其中当归、白芍、甘草是处方中使用频次最高的3味中药。通过对处方中药进行性味归经统计:药性主要以温性、平性和寒性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药物归经以肝、肾、脾为主。基于HBE-Apriori算法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分析:置信度最高的药对依次为“川芎—当归”、“桃仁—红花”、“柴胡—当归”;置信度最高的3味药组合为“柴胡and茯苓—白芍”、“茯苓and白芍—当归”、“柴胡and茯苓—当归”;置信度最高的4味药组合为“柴胡and当归and茯苓—白芍”、“柴胡and白芍and甘草—茯苓”、“白芍and茯苓and甘草—当归”。利用Canpoy-K-means聚类算法和频繁闭项集压缩算法,对张磊教授治疗月经病的临证遣药规律进行研究挖掘。结论 可视挖掘技术可以充分而且有效协助挖掘张磊教授治疗妇科月经病的特色经验,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和学习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研究清代京城名医孔伯华治疗眩晕的用药与治则。方法 收集整理孔伯华相关著作中治疗眩晕的医案。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6进行中药频数统计,利用SPSS 21.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139首方剂,含355味中药。使用频数排名前五味的中药为,眩晕病:旋覆花、石决明、知母、代赭石、黄柏,体现出眩晕多为肝火上逆,通过聚类分析得,眩晕病分为4类,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6个公因子。结论 孔老在治疗眩晕时:采用降逆,清肝,升清之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提供的数据分析平台,研究清代方剂专著论述泄泻的用药规律,供现代中医临床辨证用药参考。方法 查阅中华医典(第5版)中的79部清代方剂专著,选择其中10部专门论述“泄泻”的方剂专著,建立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集成的药物“频次统计”、“规则分析”等功能,对治疗泄泻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出93首泄泻处方,含药物119味,挖掘出高频(频次 ≥ 5)药物20味,高频(频次 ≥ 13)药物组合12组,演化得到19个核心药物组合和6首新处方。结论 清代方剂专著中治疗泄泻的方剂,多用利水消肿药、补益药,切合本病脾虚湿盛的病机。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可实现对于方剂数据的录入、管理、查询和分析,是一个富有价值的辅助中医药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鉴于慢性胃炎是藏医优势病种且有较好的疗效,研究藏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为藏医临床与科研提供参考。方法 多中心收集藏医治疗慢性胃炎2613例有效临床医案,统一归纳藏医诊断确定归类分型,采用Gephi 0.9.2、SPSS Statistics 23、SPSS Modeler18等软件的描述性统计、Apriori算法、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结合藏医“味性化味”药性理论进行分析,构建藏医治疗慢性胃炎的“方-药-性-效”复杂网络。结果 本研究涉及的慢性胃炎的藏医诊断可归纳为四种证型,其中隆型472例、赤巴型811例、培根型974例,其他证型356例。涉及藏药方剂共有137首,其中五鹏丸(1012次)、仁青芒觉(864次)、六味能消散(811次)等频次最高;关联规则分析发现,五味金色散和六味能消散关联最高。其中隆型以六味木香散等平隆助动、促进胃肠蠕动类方剂为主;赤巴型以五味金色散等清热凉血、消炎治疮类方剂为主;培根型以五味石榴散等平培根、助胃火类方剂为主。组方中诃子、木香、红花等使用频次最多,设置“支持度 ≥ 40%,置信度 ≥ 80%”时诃子、石榴子、木香等关联最强。药性分析发现,甘味、苦味、辛味等偏盛,十七效中以凉、钝、重、糙等为主,其中凉效、钝效可对治热、锐特性引起的胃热、胃肠糜烂等疾病,并分析方剂对治三因的比值,发现主要对治赤巴,其次为隆和培根。结论 通过构建“方-药-性-效”的研究模式,发现藏医对慢性胃炎的诊疗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慢性胃炎在藏医诊断中可分为四种证型,总体治疗具有以“清血热-抑胃液-养胃火-通胃隆”四位一体的隐形用药规律,其中隆型以镇隆平气为主,赤巴型以清热凉血为主,培根型以平寒温胃为主,藏医临床治疗慢性胃炎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分析《大国医:治疗消渴就是打败糖尿病》著作中消渴肾病的遣方用药,探索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的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 通过查阅该书,筛选出关于消渴肾病的病案,对病案中的口服方剂进行整理,建立Excel数据库再导入系统中,运用频次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探讨组方规律和辨治经验。结果 筛选出方剂82首,涉及中药117味,总使用频次1547次;常用药物23味,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和补虚药居多;四气以寒性居多,五味以甘味居多,归经以归肝经者居多;得到常用核心药物组合10组、新处方5个。结论 南征教授将“解毒通络益肾”贯穿于治疗本病的始终,可为今后消渴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分析中药专利治疗偏头痛的组方规律,从“疾病-药物-化学成分-关键靶点-功能分析”角度,分析中药治疗偏头痛的核心药物配伍规律及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筛选中药专利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方剂,统计中药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和功效分类频次;对有效方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统计。筛选预测得到的高频方剂的有效成分,构建药物-疾病交际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及蛋白互作网络图,进行GO功能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纳入512个中药处方,6148味中药,使用频数>40次的有34味,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辛、甘为主,归经以肝、肺、脾经为主,分类以祛风止痛为首。关联规则统计21条药对,主要以行气活血,祛风止痛,清利头目功效的药对为主。聚类分析4类,其中由菊花、蔓荆子、川芎、白芷、防风、羌活、细辛、薄荷聚类组成的药物处方为高频药物组方,可用以治疗风热型偏头痛。白细胞介素(IL)-1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前列素内环氧化物合酶2(PTGS2)、肿瘤坏死因子(TN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IL-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可能为该方剂治疗偏头痛的关键靶点,MAPK信号通路在核心靶点、功能富集及通路富集中均有显示,可能为该方剂治疗风热型偏头痛的关键通路。[结论] 临床治疗偏头痛以行气活血,祛风止痛,清利头目功效药物为主,新的高频药物组方可治疗风热所致的偏头痛,MAPK信号通路可能为其关键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挖掘含“巴沙嘎”类药材治疗肝病的核心药物,实验验证核心药物治疗肝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出蒙古族医(以下简称蒙医)应用“巴沙嘎”类药材治疗肝病的核心药物,并利用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损伤动物实验、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3种方法,分析核心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结果 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含“巴沙嘎”类药材治疗的肝病方剂共46首,涉及蒙古族药143味,用药总频数达585次,其中应用的“巴沙嘎”类药材全部都为瞿麦,与瞿麦配伍的高频药物(≥5次)为红花(41次,89.13%)、五灵脂(36次,78.26%)、牛黄(25次,54.34%),挖掘出核心药物“瞿麦-红花”。“瞿麦-红花”可以降低肝损伤小鼠模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水平,减轻实验小鼠肝细胞中炎性因子浸润,能够减轻模型小鼠肝细胞坏死和细胞水肿的程度。网络药理学筛选出“瞿麦-红花”潜在活性成分36个,治疗肝炎作用靶点120个。其中蛋白激酶B1(Akt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蛋白p53(T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肿瘤坏死因子(TN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8、JUN原癌基因(JUN)、胱天蛋白酶(CASP)-3、MAPK1、基质金属肽酶(MMP)-9为“瞿麦-红花”治疗肝炎的关键靶点。与TNF、PI3K/Akt和HIF-1信号通路有关,主要为调节体内氧化应激及凋亡,减轻炎症的发生等。结论 蒙医应用“巴沙嘎”类药材治疗肝病的核心药物为“瞿麦-红花”,治疗肝炎通过调节体内氧化应激及凋亡,调控TNF、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因子,从多个角度减少肝脏炎症的发生,从而达到保护肝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医大师及全国名中医治疗冠心病的辨证思路及处方用药规律,为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方法 全面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关于国医大师及全国名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相关文献,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建立医案及方剂数据库,采用该软件基于关联规则及熵聚类的数学算法,分析医案的症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处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应用频次、药对组合等,明确其核心用药,探索其辨治规律。结果与结论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CNKI中共收集的205个医案,得到冠心病以胸闷、心悸、胸痛、气短为主症,病因病机多为心脉痹阻。所有医案中处方共205首,用药212味,通过分析,药物多为甘温之品,归肝、心二经,可知现当代名老中医多主张从疏肝气,通心阳,活血脉论治冠心病。药对组合中的高频药物即为药用频次居前的7味药,故认为这7味药为核心用药,且核心药物组方为补阳还五汤加减,并由此演化得到药物的18个核心组合及9个新方。通过数据挖掘客观地展示了冠心病的因机证治,为临床应用提供了较为准确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藏药十味诃子丸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建立藏药十味诃子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通过显微可鉴别出红花和诃子;TLC法可鉴别出诃子、红花、山矾叶、紫草茸、獐牙菜和藏茜草及其活性成分的特征斑点;羟基红花黄色素A回归方程为Y=2.526 3×106X-1.1957×104r=0.999 7)线性范围0.013 6~0.271 7 μg;没食子酸方程Y=3.052 9×106X-9.392×103r=0.999 7),线性范围0.157 9~0.947 5 μ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99.1%;RSD分别为2.2%,1.6%(n=6)。结论:建立的方法可全面控制十味诃子丸的质量,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准确,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藏族医(简称藏医)“方-药-量-性”关系复杂而共性关联突出,难以揭示隐形特异性藏医药临床用药规律等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方法 该研究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味性化味”矢量结构模型、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收载184首藏医临床常用方剂的“方-药-量-性”关系。结果 方-药关系分析发现诃子、红花等11个最大共有属性组方,是分类配伍的关键组方,可以有效分类治疗隆病、赤巴病、血热病等8类方剂,在方剂中三果汤散、六味良药散等调节三因和辅助脏腑功能类组方药物的共有性最强。药-量关系分析发现,诃子、红花、石榴子、余甘子等用量最高,表明这些组方药物一般以君药形式入药,而豆蔻、草果等六味良药散组方药物虽频次较高,但剂量较低,主要起着调节方剂整体药性和保护脏腑的作用,而麝香、牛黄、渣驯等藏医特效药物,频次虽高但剂量很低,具有增强药性,引药患处的作用。量-性关系分析发现属于凉性方剂较多,占75.6%,发现有67首方剂因其组方剂量不同而产生药性与功效不相符的现象。结论 藏医方剂中存在很多共性组方和共性用法,如不对这些共性关联加以处理,会出现任何疾病均以这些共性关联为核心的结果,却无法解开隐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方-药-量-性”等多维层面同时注重敏感性和特异性规律,才能更有效地揭示藏医临床用药思想。  相似文献   

19.
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是藏药验方,由藏医学家宦仑扎哪研制,为中国药典收录,其主要成分是松石、诃子(去核)、铁屑(诃子制)、小伞虎耳草、檀香、广木香、船形乌头、西红花、珍珠、珊瑚、麝香、人工牛黄等25味,具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化瘀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肝中毒,肝痛,肝硬化,肝渗水及各种急、慢性肝炎和胆囊炎。多数肝病的中医病机为湿热毒邪侵犯肝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苍附导痰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潜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苍附导痰丸组成药物的成分数据,筛选其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检索Drug Bank、GeneCards、OMIM、PharmGKB及Uniprot疾病数据库中PCOS相关靶点;检索GEO数据库,选择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差异表达基因。构建苍附导痰丸和PCOS成分、靶点间的相互关系网络,利用筛选出的关键靶点,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在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的基础上,得出苍附导痰丸治疗PCOS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靶点之间结合的可靠性。结果 共筛选出活性成分单体46个,159个苍附导痰丸治疗PCOS的共同靶点。结论 苍附导痰丸治疗PCOS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推测苍附导痰丸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微环境从而改善肥胖型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通过调节雌激素信号通路改善卵巢功能,因而可以改善肥胖及卵巢排卵的临床症状,为后期研究苍附导痰丸治疗PCOS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