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药用植物腺毛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征  王红  吴啟南  乐巍  张小龙  戴士林 《中草药》2016,47(22):4118-4126
植物体表面附有多种毛状组织,其中具有分泌作用的为腺毛。腺毛作为植物体中重要的分泌组织,可特异性合成多种次生代谢产物。近年来随着药用植物研究的不断深入,腺毛对于药用植物的研究意义日益凸显,多种药用成分在植物腺毛中合成、修饰及储藏,其生长发育状态可直接影响药材整体品质的优劣。从形态结构、研究技术、内含物代谢过程、代谢分子调控等方面对药用植物腺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金银花花蕾腺毛的形态发生及生长动态,探讨金银花花蕾腺毛生长发育与药材品质形成的相关性,为提高和稳定金银花药材质量提供新思路。方法:采集不同发育程度花蕾,分别制成石蜡切片和临时装片,观察腺毛的形态发生过程、密度、大小、颜色,并对取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金银花花蕾腺毛起源于幼嫩花蕾表皮细胞,在花蕾长约1.0 mm时开始出现,经平周与垂周分裂发育成完整腺毛;在花蕾长1.0~5.0 mm时腺毛“迅速涌现”,在花蕾长7.5 mm时腺毛密度趋于稳定;在花蕾长5.0~7.5 mm时腺毛“迅速膨大”,腺头面积、腺头周长在花蕾长10.0 mm时仍有明显增长,而腺柄面积、腺柄周长在花蕾长7.5 mm时基本不再增加;随着腺毛腺头逐渐增大,有色物质积累量增加,花蕾颜色不断加深。结论:腺毛形态发生在花蕾形态建成之后,并晚于非腺毛。腺头合成积累有色物质的趋势与腺毛发育趋势一致,提示腺毛发育与某些次生物质的合成积累密切相关,通过调控腺毛发生和发育可以调控金银花药材质量。研究结果可为金银花花蕾腺毛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药用)植物体地上器官的表面广泛存在非腺毛,主要对植物起到保护作用。笔者通过查阅文献,介绍了非腺毛形态结构、分类、发育和环境的关系,并综述了非腺毛的形态、长度、着生位置、分布密度以及细胞构成等在(药用)植物分类,以及药材真伪、多基原药材以及不同栽培品种鉴别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的非腺毛特征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非腺毛的种类 [1 ]1 .1 乳突状毛表皮突起呈乳头状。如荷叶上毛茸 ,菊花 ,金银花花冠顶端乳头状的表皮细胞等。1 .2 线状毛毛茸呈线状 ,由单细胞或多细胞构成。如番泻叶、细辛的毛茸。1 .3 棘毛毛茸壁厚而坚硬、木质化。如大麻棘毛。1 .4 钩毛形状似棘毛 ,但顶端弯曲成钩状。如茜草茎、叶上毛茸。1 .5 螫毛毛茸较脆 ,液泡中含有蚁酸 ,能刺激皮肤引起剧痛。如荨麻毛茸。1 .6 星状毛毛茸分枝似星 ,呈放射状。如石韦、蜀葵叶的毛茸。1 .7 树状分枝毛毛茸如树状分枝。如毛蕊花的毛茸。1 .8 丁字毛毛茸呈“丁”字形。如艾叶的毛茸。1 …  相似文献   

5.
刘孟奇  回成程  陈随清  郭涛  王海波  辛海量 《中草药》2022,53(23):7532-7542
目的 为艾Artemisia argyi叶及腺毛的显微鉴定和品质评价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方法 利用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艾叶进行显微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 艾叶上、下表面均分布有腺毛和非腺毛。腺毛由2列细胞构成,其头部由4或6个细胞对叠而成,柄部和基部各由2个细胞构成;非腺毛均为T形,柄由2~5个细胞构成,按照顶细胞特点将T形非腺毛分为2种:一种顶细胞呈长梭形而弯曲(I型);另一种顶细胞呈细丝状,极长、扁平且扭曲(II型)。草酸钙簇晶直径3~40μm,多存在于叶肉细胞中;上表面气孔稀少,下表面气孔多,气孔为不定式;上、下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均为波状弯曲。常见螺纹导管,偶见环纹、梯纹、网纹和孔纹导管。组织化学研究显示,腺毛有挥发油、萜类、黄酮类等成分。结论为下一版《中国药典》艾叶显微鉴定相关内容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宽叶山蒿与北艾、海艾、蕲艾和祁艾的叶表皮腺毛和非腺毛形态、大小进行观察与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宽叶山蒿与四大艾各部位表皮毛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与化学成分差异密切相关.中部叶非腺毛长度和腺毛面积大小最稳定;腺毛密度可区分宽叶山蒿与艾叶;非腺毛密度和卷曲度可以进一步区分四大艾,宽叶山蒿非腺毛密度最...  相似文献   

7.
糖基转移酶在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基转移酶(GT)是能够催化糖基从激活的供体转移到特定的受体分子上的一类酶,在生物体中普遍存在,形成超基因家族.糖基转移酶广泛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各种生物学过程,尤其在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糖基转移酶在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中的研究进展,描述了该基因家族及其与植物次生代谢途径进化的关系,并总结了目前糖基转移酶类基因克隆的方法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升麻与腺毛马蓝的比较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书 《中草药》1998,29(7):484-486
报道了升麻和腺毛马蓝的比较鉴别,明确指出了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国内外植物内生菌产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贾栗  陈疏影  翟永功  赵长琦 《中草药》2007,38(11):1750-1754
植物体内生菌能够产生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绝大部分还能产生与寄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次经及代谢产物。这为发现新的先导化合物、开发新药及保护濒危植物提供了重要的开发和利用途径。这方面的研究,我国学者曾进行过详细的综述。现就近几年来,内生菌的相关研究进展,做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肖玲  吕宗友  谭何新  周正  张磊 《中草药》2017,48(5):1005-1014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并被广泛使用。黄花蒿中青蒿素的量很低,远不能满足需求,开展青蒿的代谢调控研究是提高青蒿素产量的有效手段。总结了影响青蒿素产量的多种因素,包括青蒿素生物合成及支路途径关键酶基因、转录因子、植物激素、逆境、诱导因子和腺毛等。通过概述各因素在青蒿素代谢调控中的研究进展,归纳出基于青蒿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常规次生代谢调控策略和基于腺毛的新型代谢调控策略,丰富了青蒿素代谢调控的路径,为培育优质高产转基因青蒿品系和改良青蒿种质遗传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脂、高蛋白饮食导致癌症、心脑血管疾病、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因,其中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是重要的预防和治疗方式之一。二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具有多酚羟基结构,生理活性多样,包括抗氧化、抗炎、降血糖、调血脂、抑制血小板、抗微生物、抗肿瘤等,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理化性质及药动学影响,其药物开发并不完善。通过对二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的植物来源、药动学以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辐射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方法加速生物体自然变异、从而快速获得性状优异的新种质、并通过严格选育形成性状稳定新品种的现代育种技术之一,其不涉及外源基因导入,并可大幅缩短育种周期。通过对60Co-γ辐射、重离子辐射、常温常压等离子体、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激光辐射和空间诱变6种主要辐射诱变育种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生物学效应及在中药材育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探讨了相关辐射诱变技术在中药材领域的安全性和应用前景,为中药材辐射诱变育种相关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UV-B辐射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流层臭氧稀薄导致到达地面的中波紫外辐射(UV-B,280~320 nm)增加。受UV-B辐射影响,药用植物的基因表达、酶活性及次生代谢发生改变,导致多种药用活性成分含量变化从而影响临床疗效。该文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UV-B辐射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积累方面的研究成果,为药用植物的栽培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植物多酚类成分提取分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亮  李医明  陈凯先  贾琦 《中草药》2013,44(11):1501-1507
植物多酚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多元酚类次生代谢产物,随着多酚类成分在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微生物、调血脂和血糖等多方面活性的发现和阐明,植物多酚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多酚类成分由于其结构上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目前在提取分离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中药中多酚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总结,旨在为下一步分离纯化多酚类成分提供比较系统的信息依据.  相似文献   

16.
詹忠根 《中草药》2022,53(19):6258-6272
青蒿素是从药用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中分离的一种倍半萜内酯,广泛应用于疟疾治疗,野生资源含量较低。为缓解持续增加的需求,尝试提高青蒿素含量或产量的研究成为热点课题。转录因子具有调节代谢途径中一个或多个基因表达的作用,据报道,已有多个转录因子家族参与调节青蒿素的生物合成和积累,干预转录因子表达是提高青蒿素含量或产量的重要手段。从转录因子调控黄花蒿腺毛形成与发育和转录因子调控青蒿素生物合成2个方面综述青蒿素的生物合成机制,以期为青蒿素代谢的转录调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三萜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目前已对其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重大进展。细胞色素P450(CYP450)主要参与三萜的后修饰过程,对三萜的多样性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已从多种植物中克隆得到与三萜生物合成相关的CYP450基因。对参与三萜生物合成的CYP450的功能研究进行综述,为三萜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及CYP450的功能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