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邱永斌  吴雯莉  杨梅 《新中医》2022,54(18):58-61
目的:观察虚寒胃痛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证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脾胃虚寒证慢性非萎缩性胃炎Hp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治疗组给予虚寒胃痛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比较2组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Hp根除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GS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GS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GS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胃脘痛、痛喜温按、泛吐清水、大便稀溏、面色无华、四肢不温等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各项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p根除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胃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将86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四联疗法,治疗组予以清胃汤联合四联疗法,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HP根除率、溃疡复发率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1/2(ERK1/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水平,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胃镜检查,比较两组溃疡直径、底部厚苔面积、再生上皮面积和溃疡周围黏膜充血面积,并比较两组胃镜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胃脘疼痛、胸胁胀满、嗳气反酸、纳差食少、胃脘烧灼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溃疡直径、底部厚苔面积、溃疡周围黏膜充血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再生上皮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 血清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ERK1/2、EGF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胃镜疗效、HP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胃汤联合四联疗法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促进溃疡愈合,提高HP根除率和内镜疗效,降低溃疡复发率,治疗HP阳性胃溃疡效果显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血清TGF-β1、ERK1/2、EGFR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彭永剑  杨健君 《新中医》2022,54(6):27-30
目的:观察温胃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证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胃虚寒证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胃汤加减内服。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脾胃虚寒证证候评分、Hp根除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脾胃虚寒证各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清除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胃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证Hp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Hp清除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护胃祛幽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Hp相关性胃炎患者1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四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护胃祛幽汤。治疗2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Hp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3%,对照组为83.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p转阴率为94.03%,对照组为80.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发生率治疗组为16.42%,对照组为17.9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胃祛幽汤合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能提高临床疗效,提高Hp转阴率,且不增加用药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94例,确定为HP阳性,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四联疗法与三联疗法,对比分析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痊愈21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4%,与对照组相比,痊愈率与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阳性率为40.43%,对照组为55.32%,观察组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讨论:四联疗法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明显提高了总有效率,痊愈率也明显增加,疗效更好,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七味胃痛胶囊联合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HP阳性胃溃疡患者84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应用七味胃痛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方案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七味胃痛胶囊与四联疗法联合治疗HP阳性胃溃疡可获得良好效果,与单一应用西药治疗相比疗效更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四联疗法)63例与对照组(三联疗法)57例,均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连续治疗2周后,治疗组愈显率为81%,对照组愈显率为72%,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反酸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H.pylori阴性率为73%,对照组为60%,治疗组H.pylori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分析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新蔡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118 例幽门螺杆菌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9 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进行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胶体果胶铋进行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和复发率以及胃肠道症状积分。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的的胃肠道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相比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旋菌胃溃疡患者采用四联疗法治疗,能更有效的清除幽门螺旋菌,降低幽门螺旋菌感染复发率,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将67例首次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脾胃虚寒型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阿莫西林胶囊、乳酸左氧氟沙星片、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胶体酒石酸铋胶囊标准四联抗幽门螺杆菌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减方治疗,2组均治疗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组治疗结束4周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证候总积分及各单项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证候总积分、胃痛(痞满)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其他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试验组证候总积分及胃寒喜热、纳差、困乏、四肢不温、便溏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100%(33/33),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3.9%(31/33),对照组分别为53%(18/34)和88.2%(30/34),试验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消化不良虽不能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连朴饮加减联合标准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设计原则,将118例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39例、中西药组79例。西药组予标准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铋剂+2种抗生素),中西药组在此基础上予连朴饮加减,疗程均为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行电子胃镜、胃镜下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病理切片检查,观察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Hp根除率。结果西药组临床有效率为76.9%(30/39),中西药组为94.9%(7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Hp清除率为87.2%(34/39),中西药组为97.5%(7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组脾胃湿热证各项症状改善均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连朴饮加减联合标准四联疗法可显著提高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同时改善中医各项临床症状,有效提高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胃苏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反应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治疗的Hp相关性PU患者2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5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胃苏颗粒治疗,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1年内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反应递质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 00%、83. 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2. 00%、83. 20%,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4. 00%、73. 6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1年内复发率分别为12. 80%、23. 2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 80%、27. 2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胃苏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PU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递质水平,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黄连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7例.对照组应用甲硝唑、阿莫西林胶囊、西咪替丁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黄连解毒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2组治...  相似文献   

13.
王康敏  叶晓霞 《新中医》2022,54(2):57-60
目的:观察自拟舒肝健脾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郁脾虚型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6例肝郁脾虚型胃溃疡患者作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等治疗,观察组采取常规西药+舒肝健脾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检...  相似文献   

14.
小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道溃疡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小建中汤。统计并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88.37%(P<0.05)。观察组Hp转阴率为81.58%,高于对照组63.89%(P<0.05)。结论:小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道溃疡,能够促进溃疡愈合,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中医辨证为脾胃气虚血瘀型的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体为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及对胃蛋白酶原(PG)、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唐山工人医院收治的Hp阳性CAG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活血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2组分别于治疗前(第0天)及治疗后(第40天)进行PG检测。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PG和炎性反应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29%(P0.05);治疗后2组PGⅠ含量和PGⅠ/PGⅡ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PGⅡ含量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6、TNF-α、CR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四联疗法能改善Hp阳性CAG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增强胃黏膜的分泌功能,提高血清中PG的含量,降低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俞国法  蔡国英 《新中医》2020,52(4):121-124
目的:探讨扶正抑癌汤联合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根治手术治疗胃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根治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扶正抑癌汤联合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根治术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 (CA199)、糖类抗原125 (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EA、CA199、CA125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CEA、CA199、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4^+、CD8^+、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CD4^+、CD8^+、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抑癌汤联合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根治手术治疗胃癌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平衡火罐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脾胃虚寒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有2例因术后不愿意配合下床活动而退出,观察组有1例因术后转入ICU而退出。对照组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加艾灸足三里穴位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平衡火罐疗法。观察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首次排便、首次进食时间以及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症状。结果:观察组肠鸣音、肛门排气排便出现时间以及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恶心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火罐联合艾灸可有效促进脾胃虚寒型胃癌术后肠蠕动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加味联合耳穴放血疗法治疗脑外伤综合征(PT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血瘀证PTB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通窍活血汤加味联合耳穴放血疗法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头痛或头晕缓解、消失时间,观察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19.
李慧  杨华娣  邵一峰  王幸儿 《新中医》2020,52(1):115-118
目的:观察加味桂仙汤联合芬吗通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早衰(PO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1例肾虚肝郁型PO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28例、西药组26例和中西药组27例。分别给予加味桂仙汤、芬吗通和加味桂仙汤联合芬吗通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3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中西药组96.3%,中药组82.1%,西药组73.1%。中西药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中药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3组FSH、LH、E2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药组在改善以上3项性激素水平方面,效果均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在E2水平的改善方面,西药...  相似文献   

20.
乔娜丽 《新中医》2020,52(5):68-70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四联疗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肝胆湿热证与胃肠实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肝胆湿热证和胃肠实热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中医辨证四联治疗联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4 d。评定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AMS)、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恢复时间。评价2组CT严重指数(MCTSI)、腹腔内压力评分(IAP)。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77.5%(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AMS恢复时间、CRP恢复时间、WBC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MCTSI评分、IA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CTSI评分、IAP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MCTSI评分、IAP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四联疗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肝胆湿热证与胃肠实热证,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