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路志伟  张涛  李彦龙  刘奔  李研 《海南医学》2022,33(4):491-494
目的 探讨水对比造影在胃癌螺旋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医学影像科检查的72例疑似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疑似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实验组采用螺旋CT水对比造影,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诊断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胃癌...  相似文献   

2.
何颖竹 《北京医学》2011,33(3):207-209
目的 探讨低剂量胸部CT扫描在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6月18例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住院患者,对比治疗前常规胸部CT扫描与治疗后低剂量胸部CT扫描图像质量与变化情况.结果 低剂量CT扫描对病变变化判断准确,低剂量CT扫描与普通CT扫描图像对比:实变影影响最小,淋巴结与胸膜改...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与探讨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信息与胸部CT影像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1月16日至2020年2月22日的14例COVID-19肺炎患者的临床生化检查及胸部CT影像数据并分析,包括是否存在暴露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核酸检测及胸部CT检查。结果 14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5岁。7例患者出现发热(50.00%),7例患者出现咳嗽(50.00%),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累及4叶以上的病例有8例(57.14%),病变分布累及右肺下叶9例(64.29%)。胸部影像表现主要有磨玻璃密度灶(64.29%)、支气管血管束增粗(64.29%)、纤维灶(50.00%)、实变灶(57.14%),大部分患者无胸腔积液(85.71%),全部患者无纵隔内淋巴结增大(100.00%)。胸部CT检查结果阳性(10例)与胸部CT检查阴性(4例)的生化检查,仅纤维蛋白原在两者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冠肺炎的胸部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是诊断COVID-19需要结合临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效能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刘丹  王琼 《当代医学》2021,27(19):123-125
目的 探究低剂量胸部CT扫描在诊断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接收的100例疑似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术(DR)、低剂量胸部CT扫描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效能.结果 病理学结果显示,100例疑似肺癌患者中,确诊为肺癌患者48例,CT检出40例,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检出25例.低剂量胸部CT扫描对结节大小为≤5 mm和6~10 mm的检出率高于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术,且总检出率高于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结节大小为11~20 mm、≥20 mm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胸部CT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81.25%、98.08%、90.00%,高于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术的27.08%、76.92%、5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术检查比较,低剂量胸部CT扫描对结节大小为≤5 mm和6~10 mm的检出率高,且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也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顾吉军  戴晓梅 《大家健康》2016,(10):166-167
目的:研究分析低剂量CT技术发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接受CT成像检查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剂量CT技术和低剂量CT技术进行扫描检查,以两种剂量扫描对患者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患者分别经相应扫描检查后,常规剂量CT技术扫描加权指数为13.21 mGy,明显高于低剂量CT技术扫描加权指数6.51 mGy;两种剂量图像质量比较,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技术优良率分别为96.4%、94.6%,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低剂量CT技术对身体头颅、腹部、心脏冠脉、胸部、颅面等方面进行检查,不仅能够确保图像质量,且能满足诊断需求,同时减少了对患者的辐射伤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至2014年11月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检查的13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研究组采用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照组采用64排螺旋CT胸部扫描,对比观察两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均能达到诊断要求,能清晰显示肺内病变情况;130例患者中有117例纵隔内血管间隙或淋巴结均能清晰显示,其中对照组有4例患者血管间隙或淋巴结边缘显示模糊,但不影响诊断结果,研究组有9例患者血管间隙或淋巴结边缘显示模糊,但不影响诊断结果;研究组患者扫描平均剂量长数乘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6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诊断肺结核准确性较高,辐射剂量较低,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剂量胸痛三联CT血管造影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30例急性胸痛行低剂量胸痛三联CT血管造影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单纯冠状动脉、肺动脉及主动脉螺旋CT血管成像的患者各30例作为对照组,评价成像质量.结果 观察组冠状动脉共892段(理论为900段,其中8段由于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正常人群胸部健康查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胸部CT查体者先行常规X线胸片检查,再将其平分两纽行胸部低剂量CT扫描和常规CT扫描,比较3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效率、诊断价值,结果:在常规X线胸片检查中,52例患者未发现异常;在30例低剂量CT扫描检查中,23例患者无异常发现;在30例常规剂量CT扫描检查中,24例患者无异常发现。结论:胸部低剂量CT对胸部的检查效率及诊断价值明显优于X线胸片,与常规剂量CT检查的诊断价值相当,可以大大降低对被检者的辐射伤害,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体枪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有文 《中外医疗》2014,(26):175-176
目的探究胸部外伤患者采取CT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75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诊断和研究,将患者采取CT诊断结果命名为实验组,将患者采取X线片的检查结果命名为对照组,对比诊断效果。结果CT诊断和X线片的诊断中,实验组患者骨折检查的准确率为100%,气胸血胸的检查准确率为100%,对照组患者骨折检查的准确率为87.7%,气胸血胸的检查准确率为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损伤的诊断上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外伤患者在诊断中,采取CT诊断的方法,可清楚观察到患者受伤的情况,为病情的处理提供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低剂量胸部CT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的HispeedCT/i单排螺旋CT机,时临床初诊为肺部炎性病变、肺间质病变(包括支气管扩张)、肺部结节病灶及胸部体检等50例受检查,分组用4种方法:(1)常规剂量 低剂量(Low—dose)15例;(2)低剂量扫描 常规剂量14例;(3)全肺部低剂量扫描13例;(4)低剂量肺部高分辨率CT扫描(Low—dose HRCT)8例。使用毫安量为30~80mA的低剂量实行胸部CT扫描。进行了低剂量胸部CT的图像质量与常规胸部CT的图橡质量及低剂量胸部CT与常规胸部CT受检查所受射线辐射量的比较分析。结果:使用胸部低剂量CT扫描,图像质量与常规胸部CT的图像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胸部低剂量CT扫描,不仅使患者所受的X线辐射剂量下降了80%,同时还可以延长球管寿命,降低CT的运营成本。结论:胸部低剂量CT检查符合目前大力倡导的X线检查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临床应用的潜力有待开发,值得进一步的探索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多层CT的进展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和总结了多层CT在设备技术等方面,包括探测器、球管和数据处理系统的进展,并对多层CT在CT血管成像、CT灌注成像、CT仿真内镜等方面的临床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和展望,同时提出了因多层CT的出现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数字减影CTA图像质量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CTA(Digital Subtraction CT Angiography,DSCTA)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用颅底骨血管模型,16层螺旋cT(Brightspeed elite)扫描:1)轴位螺旋和非螺旋同一参数重复10次扫描;(2)两组同样的参数放在同一序列内,曝光间隔时间不同(2.3s,3.5s,4.1s,4.7s,5.9s;4s,5s,6s,7s,8s)和采集层数不同(32,41,48,51,55;60,64,72,77,80),各重复1次扫描;(3)模拟注药后按(2)的参数扫描,采集80层,曝光间隔时间为2.4s,重复5次扫描.结果:非螺旋轴扫重复10次,减影成功率为100%,螺旋轴扫重复10次减影成功率为20%;同一序列相同两组扫描,球管重复曝光间隔时间为0.6的整数倍时减影成功率为100%,球管重复曝光间隔时间不为0.6的整数倍时减影均不成功.不同采集层数减影成功率为85%,不成功扫描重复后完全减影.模拟注药后球管重复曝光间隔时间为9s,5次减影成功率为100%,得到清晰的减影"血管"图像.结论:球管曝光起始位置是影响DSCTA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控制球管重复曝光间隔时间为球管转速的整数倍可确保球管曝光起始位置相同;探测器的使用宽度不影响DSCTA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3.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8,自引:22,他引:28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2月-2004年12月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101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动脉血管造影由上肢静脉注入对比剂,静脉血管造影由下肢静脉注入对比剂,行三维重建。结果 101例中男68例,女33例,平均年龄45.6岁,头部CTA35例,发现动静脉畸形5例,动脉脉瘘1例,烟雾病1例,动脉瘤2例。颈部血管CTA5例,发现颈部血管迂曲者1例,椎动脉变异者1例,鼻咽瘤侵犯血管1例。胸部CTA12例,发现肺动脉栓塞1例,主动脉变异1例,永存动脉干1例。腹部CTA29例,发现肠繁膜上动脉栓塞1例,骨动脉栓塞1例。下腔静脉造影5例,发现下腔静脉瘤1例,腹主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少量渗漏3例,腹腔巨大畸胎瘤推压肠纺膜血管1例。下肢静脉造CTA15例,均见下肢静脉血栓患侧显影浅谈,可见迂曲扩张的侧支循环血管影,健侧显影良好。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全身各部位血管病变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双源CT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6,自引:19,他引:36  
双源CT具有双球管和双组探测器,其单扇区重建时间分辨率可达83ms,可在不控制心率的情况下获得高质量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同时,双球管可同时输出不同能量的X线,提高了CT对不同组织的鉴别能力,拓展了CT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对病变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后颅凹是儿童肿瘤的好发部位 ,发生在该部位的肿瘤占儿童后颅凹肿瘤的半数以上CT检查因对组织结构的分辨率较高 ,能直接显示病变组织的影像结构。在多数情况下确定肿瘤的有无。并可以对儿童后颅凹肿瘤作出定位、定量以及定性诊断 ,但有时由于后颅凹的解剖结构复杂以及CT检查患儿难以配合等因素的影响 ,使CT检查的诊断出现漏诊和误诊。本文重点讨论儿童后颅凹肿瘤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及漏诊、误诊原因并探讨研究CT扫描技术特点及扫描条件 ,以提高CT图像质量 ,降低诊断误诊率 ,使该病的CT诊断更准确 ,为临床医疗提供及时可靠…  相似文献   

16.
中、老年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老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病机制、临床及CT特点.方法对我科收治的56例中老年外伤性迟性颅内血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6例患者均因病情无好转或恶化行头颅CT复查确诊,其中9例行保守治疗,1例在保守过程中病情加重转手术治疗,其余47例头颅CT示占位明显,中线移位行手术开颅.按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29例,中残15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死亡率9.1%.结论DTICH迟发性颅血肿以中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多见,行头颅CT动态复查可确诊旱诊断、早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在梗阻性黄疸中,CT检查能够明确梗阻平面,分析梗阻原因。对300例资料完整,经手术证实梗黄病例的CT检查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我们认为:检查前认真阅读申请单,询问病史、指导和衰弱现人吸气、闭气,30min及5min分别口服500ml1%-2%对比剂,兴趣区薄层小间隔扫描、增强扫描、局部放大、测CT值、调整窗宽和窗位、变换扫描体位是显示病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在椎间盘突出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05年2月以来有CT检查且资料完整、并经手术证实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56例患者中90%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L4~5和L5-S1节段,可明确诊断椎管、侧隐窝神经孔的狭窄程度,且根据CT对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分型,对临床治疗和手术有较大的指导意义。结论:CT在诊断椎间盘突出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常见复杂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进行CT三维重建分析,并常规X线片及CT二维成像观察病变的立体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比较以上3种方法的检查及术中情况.[结果]3种方法间诊断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二维CT与三维重建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T三维重建清晰立体,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方位显示损伤情况对指导临床诊断及手术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脑变性疾病。自从 1912年威尔逊首先描述以来 ,对其基因缺陷、遗传方式、体内铜代谢异常、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已作了相当广泛的研究。现就我院近 3年来共 10例肝豆状核变性 (HDL)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T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6例 ,女 4例 ,发病年龄 5~ 43岁。平均年龄 (13 7± 3 6 )岁 ;入院时病程 15天~ 14年 ,有明显遗传病史 5例。1 2 诊断标准 :(1)有家族遗传史 ,少数可以没有 ;(2 )多数为青少年起病 (10~ 2 0岁 ) ;(3)锥体外系症状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