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家族遗传性胃癌和伴胃癌家族史和肿瘤家族史胃癌及散发性胃癌的E-cd的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情况,探讨E-cd与我国家族遗传性胃癌家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符合ICG-HGC诊断标准的家族性遗传性胃癌8例和伴胃癌家族史胃癌的30例,伴肿瘤家族史胃癌的30例,散发性胃癌20例的E-cd蛋白表达情况及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家族性胃癌发生的分τ遗传学基础。结果E-cd在各组胃癌中表达均下调,与正常组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家族性遗传性胃癌中E-cd表达下调与其他胃癌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各组中均不同程度发生E-cd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家族遗传性胃癌、伴胃癌家族史胃癌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cd蛋白表达抑制在胃癌中较常见 且在家族遗传性胃癌组降低最明显,同时E-cd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导致E-cd基因表达下调的重要原因 E-cd基因可能是家族遗传性胃癌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XCR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正常胃组织、86例胃癌组织中CXCR4的表达,其中86例胃癌中包括60例淋巴结转移和8例腹膜转移。结果 CXCR4蛋白在胃正常组织未见表达,在86例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达66.2%(57/86)。CXCR4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胃癌组织类型无关,而与临床转移有关。结论 CXCR4m RNA及蛋白在胃癌组织、胃癌转移淋巴组织和胃癌腹膜转移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发生和淋巴结及腹膜转移有关,CXCR4很可能是协同胃癌进展、胃癌淋巴结转移,尤其是腹膜侵袭转移的一个重要分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和Caspase 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来探讨Survivin和Caspase 3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Survivin和Caspase 3mR NA在 30例胃癌组织、10例正常胃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30例胃癌组织中 2 0例SurvivinmR NA表达阳性 ,10例正常胃组织中无SurvivinmRNA表达 ;30例胃癌组织和 10例正常胃组织均有Caspase 3mRNA表达 ,2 0例SurvivinmRNA表达阳性的胃癌组织Caspase 3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 10例SurvivinmRNA表达阴性的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 ,10例SurvivinmRNA表达阴性的胃癌组织Caspase 3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 10例正常胃组织。Suvivin阳性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腹膜和 (或 )远处转移有关 ,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胃癌附近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Caspase 3表达水平呈负相关 ,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及Caspase 3在胃癌组织中的低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是导致胃癌生存预后不佳的关键因素。目前尚无统一的术后随访方法来检测及评估胃癌病人术后复发、转移。分析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类型、认识胃癌复发转移的临床病理学危险因素、合理制定个体化胃癌术后随访和监测的方案,对早诊断和早干预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多学科协作诊疗和个体化诊疗。  相似文献   

5.
胃的肠化生和间变与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肠化生和间变的病理学特点,与胃溃疡和胃癌的关系以及其亚型与胃癌风险作一综述.本文还将就两大类型胃癌表型和基因型,间变和肠化生与肠型胃癌的关系及肠型胃癌产生的分子生物学模型等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胃癌外科治疗的临床技术已取得显著进步,内镜下早期胃癌黏膜下切除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机器人胃癌根治术等微创手术已逐渐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将胃癌D2根治术作为我国胃癌的标准术式也形成了普遍共识。规范的胃癌D2根治术和胃癌扩大根治术旨在彻底清扫转移淋巴结,其优势表现在早期胃癌或进展期胃癌术后因淋巴结转移而引起的肿瘤复发比例明显降低,改善了病人的预后。同时,微创外科手术不但能降低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近、远端胃癌的预后差异,并分析预后差异与胃癌临床病理特点以及手术治疗的关系。方法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2000年7月至2003年12月所行手术治疗的近端胃癌和远端胃癌共89例,对有完整临床和生存资料的近、远端胃癌病例67例(近端25例,远端42例)作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来自于病历记录,生存资料通过随访获得,比较预后差异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点以及手术治疗的关系。结果89例近端胃癌和远端胃癌随访67例,失访22例,随访率75.3%。67例中,近端胃癌25例,远端胃癌42例。近端胃癌、远端胃癌组的年龄及性别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病理组织学类型无显著差别,近端胃癌的浸润深度大于远端胃癌,淋巴结转移无显著差别,近端胃癌TNM分期大于远端胃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方面,两组根治术切除率无统计学差异,但近端胃癌手术的全胃切除、脾脏切除率均高于远端胃癌。通过生存曲线Log.Rank法检测,近端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低于远端胃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胃癌中位生存时间29.5个月,远端胃癌中位生存时间54个月。近端胃癌的术后5年生存率低于远端胃癌(28.0%vs 47.6%),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本组病例,近端胃癌TNM分期(Ⅲ+Ⅳ期)比例显著高于远端胃癌,可能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残胃作为一种胃癌癌前状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残胃癌系胃部分切除术后的远期并发症,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对于高危病人,内镜筛查应作为常规检查。残胃癌的手术应为残胃全切除和D2 淋巴结清扫。由于残胃癌的淋巴引流途径和原发胃癌不同,因此其淋巴结清扫范围也应相应调整。根治性残胃全切后,残胃癌的预后可以和原发胃癌相同。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与预测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分析1980年~1998年上海市胃癌发病率、死亡率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了解胃癌的危害程度,提出胃癌防治策略的建议。方法:收集上海市肿瘤登记和死因登记资料中胃癌发病、死亡资料,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和标化发病率、死亡率,采用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分析发病率和死亡率和变化趋势,并预测2005年上海市胃癌发病、死亡情况。结果和结论:目前胃癌居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第2位,上海市胃癌的发病和死亡近19年来有下降的趋势,60岁以上人群是胃癌发病死亡的高发人群,男性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比女性严重。  相似文献   

10.
我国胃癌每年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 而胃癌是一种异质性个体差异极大的疾病, 预后较差, 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包括基因组学在内多组学技术的发展, 通过深入剖析胃癌的不同分子亚型及内在机制, 寻找到胃癌相关的分子靶点及分子特征, 基于此类分子特征研判、开发的靶向或免疫治疗药物, 部分已应用于胃癌的临床治疗。笔者梳理国内外该领域研究最新进展, 以胃癌分子分型为基础, 阐述胃癌精准治疗策略现状与展望, 以期为提高胃癌综合治疗疗效, 改善胃癌患者预后和生存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胃癌的淋巴结清扫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胃癌是目前我国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的浸润深度(T)和淋巴结转移程度(N)是评价肿瘤分期的重要依据,UICC及日本胃癌规约均认为淋巴结转移情况是评价胃癌预后的独立且重要的因素,因此,胃癌的淋巴结清扫程度与胃癌预后关系密切。东西方学者对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争论已持续多年,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趋向于把D2清扫术作为胃癌治疗的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12.
胃癌复发的类型、时间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Li YM  Zhan WH  Han FH  He YL  Peng JS  Cai SR  Ma JP  Zhao G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3):174-176
目的 探讨胃癌复发的类型、复发时间和危险因素,为预测和预防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1999年8月我科收治的48例胃癌复发病例的复发类型、复发时间和原发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任取我科同期收治的48例无复发胃癌病例作对照。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胃癌复发和短期内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病例术前存在盆腔转移结节、浸润深度达浆膜或浆膜以外以及Borrmann分型Ⅲ型和Ⅳ型的比例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浸润深度和Borrmann分型是胃癌复发的高危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初发胃癌的浸润深度和腹水是影响胃癌根治手术后早期复发的主要因素。结论 Borrmann分型是胃癌复发的高危因素,腹水是影响胃癌根治手术后早期复发的主要因素,而浸润深度既是胃癌复发的高危因素也是胃癌早期复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四川地区胃癌早期检测和筛查策略研究项目”(Sichuan Gastric Cancer Early Detection and Screening Research Program,SIGES)中关于胃癌防控的流行病学、病原微生物及危险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方法 SIGES研究组在过去10年针对我国胃癌防控的现状与策略开展了一系列临床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探索和优化提高胃癌防控成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和路径。笔者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结果SIGES较为体系性地、针对性地研究了胃癌相关病原微生物、危险因素、筛查策略以及三级预防技术要点和体系建设。主要研究结果支持幽门螺旋杆菌与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和胃癌高度关联;致癌病毒如Epstein-Barr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巨细胞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John Cunningham病毒与胃癌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是胃癌预防与筛查策略中应进一步关注的病原微生物;民族、居住地、胃癌家族史也与胃癌和胃癌相关因素存在相关性,建议纳入胃癌高危人群个体化判定标准体系中。结论 目前我国胃癌控制工作已取得一定的实质性成果,但我国的胃癌疾病负担依然沉重...  相似文献   

14.
目前,胃癌根治术是惟一有效而且有可能治愈胃癌的首选方法.然而胃癌术后仍存在着较高的转移及复发率.5年死亡率早期胃癌约5%,进展期胃癌约50%,死因多为术后复发.因此,对复发胃癌的诊断和再手术治疗成为胃癌诊治领域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胃癌发病流行现况与时间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表述上海市胃癌的发病流行现况,分析胃癌的时间趋势,探寻病因学研究线索,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取材于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和随访管理系统收集的胃癌发病资料,以及年度变化百分比对上海市市区1973~2004年男女胃癌发病的时间趋势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4年,上海全市共新诊断胃癌16 370例,总发病粗率为40.82/10万,发病标率为22.06/10万.胃癌是上海市男性发病第2位、女性第3位的恶性肿瘤.郊区男性胃癌发病粗率和发病标率均高于市区,郊区女性胃癌发病粗率低于市区而发病标率高于市区.62.79%的病例集中在65岁以上年龄组,80~84岁组发病率最高.1973~2004年,市区男性和女性的发病标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上海市胃癌发病仍居世界高发水平;上海市胃癌的发病特点提示,胃癌高发与人口老龄化有密切关系,而胃癌标化发病率下降则提示上海地区其他导致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正在逐年下降和(或)保护性因素正在增多,这些因素可能与社会经济、膳食营养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6.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我国恶性肿瘤前列。自1992年Kitano等完成世界第1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以来, 腹腔镜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经过3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 我国胃癌临床诊断与治疗亦取得长足进步。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均证实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不亚于传统开腹手术近远期疗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创伤性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平均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逐步取代开腹手术, 成为胃癌外科的主流手术方式。随着胃癌手术治疗理念持续更新, 新兴微创技术不断涌现, 其中机器人手术系统和吲哚菁绿示踪技术等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与日俱增, 使胃癌外科更加微创、精准, 并提高胃周淋巴结清扫质量, 国内胃癌外科技术进一步精进。笔者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 以胃癌微创外科技术为主题, 回顾归纳近年来最新进展, 旨在系统阐述胃癌外科的现状和未来展望。相信未来, 我国的胃癌临床诊断与治疗必将更为规范化、微创化、精准化, 必将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和进一步深化胃癌诊断与治疗规范。  相似文献   

17.
胃癌是最常见、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当前,外科手术治疗是胃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根治性的切除是胃癌病人获得治愈的唯一手段。据报道,D2淋巴结清扫术将使胃癌病人在生存时间上获益,对于进展期胃癌,D2手术被广泛地接受和应用。淋巴结清扫是胃癌根治性手术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时连同淋巴一起整块的切除是胃癌手术的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30例伴家族史胃癌和8例遗传性胃癌家系患者的E-钙黏附素基因(CDH1)的蛋白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及胚系突变情况,探讨CDH1基因在我国家族性遗传性胃癌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H-PLC)和直接测序法对30例伴家族史胃癌和8例符合家族遗传性胃癌筛选标准(ICG-HGC)的患者的血液或正常组织标本的CDH1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16例伴胃癌家族史胃癌肿瘤组织标本CDH1阴性表达,遗传性胃癌肿瘤标本CDH1基因7个表达阴性,1个表达明显下调;伴胃癌家族史胃痛19例和遗传性胃癌6例标本表现为启动子甲基化.在30例伴家族史胃癌中2例患者发现了3个同义突变,而在遗传性胃癌的中未发现CDH1种系突变.结论 我国家族遗传性胃癌中CDH1种系突变可能并不常见,或有其他遗传易感基因参与;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是导致了CDH1基因表达下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胃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全球范围新发胃癌近百万例,其中接近50%发生在中国[1]。胃癌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预后较好,但我国早期胃癌诊治率低于10%,绝大多数病人发现时即为进展期[2]。目前外科手术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术后复发率高达50%~70%[3]。日本胃癌研究会将胃癌复发分为:残胃复发、局部(手术区域)复发、腹膜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FPI-2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胃癌患者术后大体标本6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FPI-2蛋白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TFPI-2 mRNA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FPI-2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胃癌组织(P0.05),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的TFPI-2蛋白表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TFPI-2 mRNA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胃癌组织(P0.05),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的TFPI-2 mRNA表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结论:TPFI-2基因是胃癌发生、侵袭和转移的重要调节因子,其低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