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机械通气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4机械通气所需的辅助设备14.1动脉血气仪机械通气期间需定期监测动脉血气的情况,为了解通气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提供依据。对接受呼吸机支持的患者来说,这是最基本的常规监测项目。14.2床旁X线摄片机患者机械通气时需了解其气管插管位置、肺部通气情况、肺的原发病变或继发性损伤(如VA LI、VAP等并发症)。14.3氧气源最好配备中央集中供氧装置,无条件时可采用高压氧气瓶供氧。14.4负压吸引装置最好配备高低压中心吸引装置。吸痰时掌握吸引压力,避免压力过高损伤气道,压力过低吸引效果不佳。14.5多功能监护仪需持续监护心率、呼吸、血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82例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新生儿发生VAP的临床情况,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新生儿发生VAP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危险因素有胎龄(OR=6.209,95%CI=2.112~16.835)、机械通气时间(OR=5.842,95%CI=1.366~14.936)、气管内吸引次数(OR=4.764,95%CI=1.416~14.736)、再插管(OR=6.190,95%CI=1.669~16.019)、留置胃管(OR=6.794,95%CI=1.928~19.160)、应用中枢抑制剂(OR=4.297,95%CI=1.002~15.216).结论 新生儿VAP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出生时胎龄小、机械通气时间长、气管内吸引次数多、再插管、留置胃管、应用中枢抑制剂是新生儿发生VAP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械通气(或称人工通气)已广泛应用于儿科重症监护室(ICU)、急救复苏和手术麻醉等领域,是救治危重病人必不可少的一种支持手段,临床合理应用机械通气能大大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反,如果应用或管理不当可带来诸多并发症及呼吸机相关的肺损伤,甚至导致病人死亡。所以掌握呼吸机的工作原理、临床合理应用至关重要。临床上机械通气分有创和无创,这里主要介绍有创机械通气。1呼吸机组成与工作原理机械通气是通过呼吸机人为地、主动地产生呼吸动作,从而达到改善通气、换气功能,降低呼吸作功,纠正病理性呼吸动作…  相似文献   

4.
气道损伤的评价 呼吸衰竭的患儿在应用机械通气过程中,人们首先注意到气管插管或套管型号过大使气管局部受压,气管导管固定不牢引起局部摩擦造成喉气管部溃疡;同时由于吸引气管分泌物操作不当或呼吸道湿化不足使分泌物干结滞留,吸痰导管消毒不严,以致继发感染造成气管损伤的情况屡见不鲜。1984年Ophoven等通过对动物实验研究认为机械通气下气管损伤可根据光镜下气管粘膜表面组织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机械通气并发症机械通气常能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但也可对患者造成潜在伤害或并发症,加重肺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机械通气所致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正压通气造成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气压伤或容量伤)、继发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所需辅助治疗或措施(如气道管理、镇静剂、神经肌肉阻滞剂)产生的并发症等。正压通气对心血管系统及其他脏器功能的影响,不是真正意义的并发症,而是正压通气的副作用,这里也作简单介绍。12.1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蛳associated lung injury,VALI)正压机械通气时多种机械力(主要是指张力、应力…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20年,随着新生儿急救医学的快速发展,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方面也取得了进展,新生儿呼衰病死率大幅度下降。现就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病人触发通气、高频通气及液体通气的研究现状概述如下。1 病人触发通气(PTV)  持续气流、定时、限压的间歇指令通气(IMV)作为新生儿机械通气的主要方式已有20多年。IMV使呼吸机和患儿之间的呼吸不同步,常导致肺气压伤、慢性肺疾病、颅内出血、循环及神经系统并发症。为使患儿呼吸与IMV同步,1986年Mehta等首次描述了应用腹部传感器使婴儿呼吸与IMV同步。采用Meh…  相似文献   

7.
患病新生儿应用任何类型的机械通气,都会发生气管支气管组织病理变化。动物用高频间断气流(HFFI)通气引起的损伤较持续正压通气(CPPV)和高频振荡通气(HFOV)为重,并且常是致病的。本文研究HFFI时采用不同的通气方法比较气管支气管组织损伤情况。方法一、实验动物23头新生白猪,体重1.3~3.0kg,麻醉后作气管插管,导管可上下移动,但气管和导管内不作吸引,定期作血气分析,用心肺监护仪监测生命功能。  相似文献   

8.
不同吸痰方式对早产儿机械通气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蔚 《临床儿科杂志》2008,26(3):195-196
目的 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早产儿机械通气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48例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4例,其中因死亡或放弃治疗退出3例,在机械通气期间采用不定时按需吸痰;对照组24例,其中因死亡或放弃治疗退出4例,在机械通气期间定时每2 h吸一次气道分泌物.观察两组早产儿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气道内出现明显分泌物的时间,以及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平均清吸气道分泌物的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t=3.606,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呼吸机参数平均值、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I~Ⅳ期颅内出血及Ⅳ期脑室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对照组气道分泌物明显增多的发生时间早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与定时吸痰相比,不定时按需吸痰可以明显减少气道护理上的大量工作.对早产儿机械通气时间的长短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颅内出血发生率,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按需吸引组气道分泌物明显增多的发生时间要比对照组晚,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通气是抢救严重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但机械通气也增加了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机会.其中以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居首位,机械通气患者发生院内获得肺炎又称为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nonia, VAP).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重视机械通气患儿院内感染的控制和预防。 方法  将我院ICU 1997— 1999年 80例机械通气患儿气管插管内支气管分泌物细菌培养作临床分析。 结果   2 94个标本中 14 9个细菌培养阳性。 结论  机械通气患儿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仍较高 ,病原菌的分布和细菌的耐药性有不小的变迁 ,应当加强控制和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国产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对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来自中国5家医院的208例重症感染性肺炎新生儿,在入院时根据家长意愿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81例)和珂立苏治疗+常规治疗(珂立苏组,127例),比较两组患儿入院时对氧的依赖程度、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肺脏超声表现的变化、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及预后等。结果 入院时珂立苏组吸入氧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氧合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治疗1 h后,两组患儿动脉血气和氧合状态均得到改善,且珂立苏组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补充珂立苏后4~6 h,患儿肺部实变程度显著减轻。与对照组比较,珂立苏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而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后均良好。结论 珂立苏治疗能显著改善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患儿的氧合状态,减轻肺实变程度,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参考"蒙特勒标准"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ARDS)进行回顾性研究,了解NARDS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治疗现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选择符合"蒙特勒标准"的314例NARDS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氧指数分为轻度NARDS组(n=130)、中度NARDS组(n=117)、重度NARDS组(n=67),比较各组临床特征,分析不同严重程度NARDS的危险因素和住院时长的影响因素。结果 NARDS患儿占同期新生儿病房收治患儿的2.46%(314/12 789),病死率为9.6%(30/314)。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过肺表面活性物质(PS)、辅助通气天数长的患儿NARDS较重的风险相对更大(P < 0.05)。Cox回归分析显示,低体重/巨大儿、早产儿、使用有创通气、使用过PS、病原学检测阳性等因素延长住院日的风险高(P < 0.05)。结论 避免早产、减少低体重儿/巨大儿的出生、预防围生期感染,有助于降低重症NARDS的风险。需要有创通气、长时间辅助通气、或PS治疗的患儿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13.
机械通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很多呼吸衰竭患儿得到成功救治。同时,强制通气、肺部正常呼吸生理及呼吸力学的改变会导致呼吸功能减退以及气道廓清能力下降。因此,如何根据儿童自身生理特点进行全面、精准的呼吸功能评估,进行适宜的呼吸功能康复,以尽快拔除气管插管,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是目前儿童重症机械通气有效撤机的研究重点。该文就有创机械通气患儿呼吸功能评估与治疗方法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鄂西南地区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流行病学方法,根据新生儿ARDS蒙特勒诊断标准对2017年1~12月鄂西南地区17家二级或三级医院新生儿科/儿科收治的新生儿ARDS病例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所纳入的鄂西南地区17家医院2017年1年内共收治新生儿7 150例,其中确诊新生儿ARDS 66例(0.92%),包括轻度23例(35%),中度28例(42%),重度15例(23%)。新生儿ARDS的主要原发疾病包括:围生期窒息(23例,35%)、肺炎(18例,27%)、败血症(12例,18%)、胎粪吸入综合征(10例,15%)。66例ARDS患儿中,产妇年龄≥35岁10例(15%),宫内窘迫30例(45%),1 min Apgar评分0~7分32例(49%),胎心监测异常24例(36%),羊水胎粪污染21例(32%)。脑室内出血是最常见的合并症(12例),其次为新生儿休克(9例)、动脉导管未闭(8例)。66例ARDS患儿在针对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死亡10例,病死率为15%(10/66);治愈、好转56例(85%)。结论 鄂西南地区新生儿ARDS以轻/中度为主;围生期窒息和感染可能是该地区新生儿ARDS的主要病因;脑室内出血是最常见的合并症;综合治疗后患儿存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肺出血(NP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 年1 月至2014 年6 月确诊为NPH 的122 例患儿,按胎龄分层后,随机分为HFOV+PS 治疗组(简称试验组)和单纯HFOV 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61 例。两组患儿均在发生NPH 后行HFOV,试验组在行HFOV 后2~4 h 给予气管内注入PS,然后继续HFOV。观察两组患儿上机时及上机后6、12、24 h 的血气分析、OI 值、PaO2/FiO2(P/F)值的动态变化,比较两组患儿的肺出血时间、上机时间、并发症和治愈率。结果 试验组在上机后6、12、24 h 的PaO2、PaCO2、OI 值、PaO2/FiO2(P/F)值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肺出血停止时间及上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愈率(87%)与对照组(8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 联合PS 治疗NPH 可以改善氧合,缩短NPH 时间及上机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与单纯HFOV 相比并不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142例NEC新生儿根据修正Bell分期分为Ⅰ期组(40例)、Ⅱ期组(72例)和Ⅲ期组(30例)。手术治疗的18例均为Ⅲ期,保守治疗的124例中Ⅲ期12例、余为Ⅰ、Ⅱ期。各组于治疗前、治疗后次日及恢复期检测CRP和PCT。结果 治疗前、治疗后次日及恢复期的Ⅲ期组CRP高于Ⅰ、Ⅱ期组,Ⅱ、Ⅲ期组治疗后次日的CRP高于治疗前,Ⅲ期组治疗后次日的PCT高于治疗前(P < 0.05);Ⅱ、Ⅲ期组恢复期的CRP、PCT低于Bell同期的治疗前、治疗后次日(P < 0.05)。Ⅲ期组的呼吸衰竭发生率和机械通气使用率高于Ⅰ、Ⅱ期组(P < 0.05),Ⅲ期组的脓毒症发生率高于Ⅱ期组(P < 0.05);仅Ⅲ期患儿发生消化道穿孔(10例)和肠狭窄(8例)。治疗后次日的CRP对Ⅲ期NEC的发生有预测价值(P < 0.05);治疗前及治疗后次日的CRP对于NEC手术具有预测价值(P < 0.05)。结论 CRP、PCT水平变化监测有助于Ⅱ、Ⅲ期NEC的早期诊断,CRP可能作为预测Ⅲ期NEC发生及手术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真空固定器联合喂奶方式在新生儿头颅磁共振成像(MRI)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9年9~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需要进行头颅MRI检查的胎龄 > 34周且生命体征平稳、不需要吸氧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真空固定器联合喂奶组和常规镇静组,所有患儿均在头颅MRI检查前后进行生命体征监测,记录MRI完成情况。结果 共纳入80例新生儿,真空固定器联合喂奶组40例,常规镇静组40例。真空固定器联合喂奶组头颅MRI检查成功率高于常规镇静组(92% vs 75%,P < 0.05)。扫描成功的患儿中,真空固定器联合喂奶组检查完成后的最快心率低于常规镇静组(P < 0.05);两组患儿在头颅MRI前后经皮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体温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所有患儿均未发生呼吸暂停、急性过敏反应、恶性高热等并发症。结论 真空固定器联合喂奶方式在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提高了头颅MRI检查的成功率,有效减少镇静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发生产肺炎克雷伯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KPC-Kp)定植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为NICU 住院新生儿中有KPC-Kp 定植的新生儿9 例,随机选取同期NICU 无该菌定植的新生儿18 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行单因素及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了解定植KPC-Kp 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出生胎龄、出生体重、住院天数、呼吸机使用时间、先天性心脏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插管、外科手术、静脉营养时间、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及使用时间、使用糖肽类抗生素。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时间(>4 d)是NICU 新生儿定植KPC-Kp 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7,95%CI:1.98~175.5,P=0.01)。控制该菌定植方法包括对定植KPC-Kp 新生儿的隔离、监测以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结论 较长时间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NICU新生儿发生KPC-Kp 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T E Wiswell  M A Henley 《Pediatrics》1992,89(2):203-206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1) the proportion of neonates with the 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 (MAS) who were not depressed at birth; (2)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course of neonates with MAS, particularly relating to whether or not delivery room intubation and intratracheal suctioning had taken place; and (3) to examine the incidence of culture-proven bacteremia among meconium-stained neonates and those with MAS. The medical records of all meconium-stained neonates and those with MAS admitted to our facility from 1985 through 1989 were reviewed. Of 5697 liveborn neonates, 741 (13%) were meconium-stained, of whom 608 (82%) were intubated and suctioned in the delivery room. No complications of the intubation/suctioning procedure were noted in these neonates. Forty-five neonates had culture-proven bacteremia. Five bacteremic neonates had been meconium-stained (0.7% of all such neonates), while 40 were not stained (0.8% incidence). Of 36 neonates with MAS, 1 (2.8%) was bacteremic. Twenty (56%) of 36 newborns with MAS did not requir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the delivery room. Twelve (33%) of the babies with MAS had not been intubated and suctioned in the delivery room. Nine (75%) of 12 nonsuctioned neonates, as well as 6 (25%) of 24 suctioned neonates, requir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or more than 6 hours (P = .010). Pneumothoraces occurred in 6 (50%) of 12 nonsuctioned and 5 (21%) of 24 suctioned babies (P = .125). Four of 12 nonsuctioned newborns either died (n = 1) or required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n = 3), while only 1 of the suctioned newborns required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P = .034).(ABSTRACT TRUNCATED AT 250 WORD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并发新生儿肺出血(NPH)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5例MAS并发NPH患儿(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住院未并发NPH的MAS患儿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转归。结果 观察组生后1 min Apga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而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气漏综合征及休克的发生率、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C反应蛋白和氧合指数(OI)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OI值早期诊断NPH的ROC曲线下面积0.959(95%CI:0.929~0.988,P < 0.001),临界值为10.05,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96.7%。在治愈出院的患儿中,观察组的呼吸机时间、吸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 < 0.05)。结论 MAS并发NPH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更长,气漏综合征和休克的发生率更高;OI值或可作为MAS并发NPH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