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了解苏州市9~17岁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间与血压的关系,为儿童高血压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9—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苏州市2 903名9~17岁儿童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测量其身高、体重及血压等。结果 2 903名儿童青少年中,男生1 500名(占比51.67%),血压偏高413人(检出率14.23%),睡眠不足的学生共1 762名(检出率60.70%)。睡眠不足者中血压偏高率为16.00%,高于睡眠充足者(1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12,P=0.001),睡眠不足儿童青少年的收缩压z评分、舒张压z评分分别为0.34、0.25,睡眠充足者分别为0.24、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64、2.193,P均<0.05)。调整相关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睡眠不足者相比,睡眠充足者发生血压偏高的风险增加32.9%(OR=1.329,95%CI:1.038~1.701)。按照性别、年龄段分层分析发现,男生组(OR=1.480,95%CI:1.079~2.029)、12~14岁组(OR=1.616,95%CI:1.113~2.345)中睡眠不足增加血压偏高发生风险。结论 苏州市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长不足可能是血压偏高的影响因素之一,应保证儿童青少年充足睡眠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宁夏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的民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宁夏学生贫血的干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择宁夏回、汉族7、9、12、14岁四个年龄段3 74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贫血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结果 宁夏中小学生总体贫血患病率为8.1%,回族学生贫血患病率为8.7%(140/1 615),略高于汉族学生的7.7%(165/2 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P=0.01)。回族学生轻度贫血检出率为7.2%,中重度贫血检出率为1.4%,汉族学生分别为6.4%、1.3%。在低年龄组中,回、汉族学生的贫血患病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汉族学生中,年龄(9岁OR=0.53,95%CI:0.33~0.85,P<0.05;12岁OR=0.51, 95%CI:0.32~0.82,P<0.05)、营养不良(OR=0.63,95%CI:0.45~0.87,P<0.05)与贫血患病有关;回族学生中,性别(OR=1.65,95%CI:1.15~2.36,P<0.05)、年龄(9岁OR=0.35,95%CI:0.21~0.58,P<0.05;12岁OR=0.54, 95%CI:0.32~0.92,P<0.05)与贫血患病有关。交互作用分析发现,民族与女生、乡村、12岁、14岁学生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 针对回、汉族的不同民族差异制定贫血防治措施,建议增加回族学生饮食中含铁食物的摄入,关注贫血间的性别、城乡差异,进而提高宁夏回、汉族学生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柳州市城区中小学生高血压及睡眠不足的发生情况,分析睡眠时间与儿童少年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于2019年3-4月在柳州市城区抽取2 354名7~17岁中小学生进行睡眠相关问卷调查,并测量血压以及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结果 柳州市城区中小学生高血压检出率为19.83%,男生高于女生(21.68% vs 18.17%),平均睡眠时长为(7.85±1.14)h,睡眠不足发生率为74.21%。回归结果显示,男生夜间睡眠时间与其收缩压以及舒张压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β分别为-0.101,-1.097);睡眠不足组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睡眠充足组的1.93倍(95%CI:1.24~3.01,P=0.004),女生中未见上述联系。结论 柳州市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发生率及高血压检出率均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且睡眠不足对血压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柳州市城区中小学生高血压及睡眠不足的发生情况,分析睡眠时间与儿童少年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于2019年3-4月在柳州市城区抽取2 354名7~17岁中小学生进行睡眠相关问卷调查,并测量血压以及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结果 柳州市城区中小学生高血压检出率为19.83%,男生高于女生(21.68% vs 18.17%),平均睡眠时长为(7.85±1.14)h,睡眠不足发生率为74.21%。回归结果显示,男生夜间睡眠时间与其收缩压以及舒张压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β分别为-0.101,-1.097);睡眠不足组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睡眠充足组的1.93倍(95%CI:1.24~3.01,P=0.004),女生中未见上述联系。结论 柳州市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发生率及高血压检出率均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且睡眠不足对血压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刘莹  张奕星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9):1106-1108
目的 探讨丽水市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OME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丽水市9所幼儿园及小学的1 457名儿童为调查对象,并由耳鼻喉科的专业医生进行体格检查和OME诊断,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OME的影响因素。 结果 1 457名儿童中OME的患病率为7.82%,2~3岁组儿童患病率(15.61%)最高。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年龄(2~3岁)(OR=5.749 ,P<0.001)、居于农村(OR=1.879 ,P<0.05)、合并过敏性疾病(OR=4.855 ,P<0.001)、反复上呼吸道感染(OR=2.883 ,P<0.001)、经常流鼻涕(OR=3.158 ,P<0.01)、硬腭高拱(OR=2.743 ,P<0.01)、鼻炎(OR=2.44 ,P<0.01)、腺样体肥大(OR=2.173 ,P<0.05)、鼻咽部淋巴增生(OR=1.881 ,P<0.01)为危险因素;母乳喂养(OR=0.491 ,P<0.05)为保护因素。 结论 丽水市儿童OME患病率位于中等水平,建议加强健康教育,警惕儿童呼吸道炎症,宣传母乳喂养,同时健全儿童体检政策,降低儿童OME的患病率和反复发生的可能性,降低社会的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青少年中睡眠习惯和心理行为健康之间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改善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调查了4 966名11~20岁的青少年。青少年睡眠卫生评估量表修订版(M-ASHS)用来测量其睡眠状况及行为习惯。儿童长处和不足问卷(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用来评估青少年心理行为健康状况。结果 参与调查的青少年中,46.4%工作日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少于8 h,7.6%周末平均睡眠时间少于8 h,47.5%工作日入睡时间晚于22:00点,39.8%周末入睡时间晚于22:30,45.2%周末觉醒时间晚于8:00,22.55%睡眠规律性差;8.7%的青少年存在心理行为问题,在控制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后,工作日平均睡眠时间少于8 h/d (OR=1.77,CI:1.13~2.76,P=0.012),周末的平均睡眠时间少于8 h/d(OR=1.65,CI:1.12~2.43,P=0.011),工作日入睡时间晚于22:00点(OR=1.73,CI:1.30~2.31,P<0.001),周末入睡时间晚于22:30点(OR=1.37,CI:1.07~1.77,P=0.014),周末的觉醒时间晚于8点(OR=1.30,CI:1.02~1.66,P=0.032),睡眠不规律(OR=3.11,CI:2.41~4.01,P<0.001)等5个睡眠习惯变量与青少年心理问题显著相关。结论 应加强对青少年的睡眠卫生教育,帮助其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特别是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规律的作息习惯,以促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19年本溪市青少年血压偏高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防控青少年血压偏高制定相应的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9-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本溪市选择3 669名9~18岁青少年,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青少年血压偏高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3 489名青少年完成调查。本溪市青少年血压偏高率为19.00%。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青少年血压偏高的主要因素有年龄、超重与肥胖、住校情况和中高强度运动情况,其中14~18岁(OR=1.272,95%CI:1.041~1.555)、超重与肥胖(超重OR=2.126,95%CI:1.671~2.706;肥胖OR=4.444,95%CI:3.626~5.445)、不住校(OR=1.514,95%CI:1.099~2.085)、有中高强度运动(中高强度运动1~2 d OR=1.371,95%CI:1.039~1.808);中高强度运动3 d以上OR=1.437,95%CI:1.110~1.861)是血压偏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本溪市青少年血压偏高率相对较高,应进一步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避免其危险因素的发生,从而有效降低青少年血压偏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阜阳市60岁以上老年人的不同类型睡眠障碍与抑郁情绪的关系。 方法 以阜阳市60岁以上患有睡眠障碍的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分别评估患有睡眠障碍的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使用和日间功能障碍7个维度和抑郁状况。运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老年人的不同类型睡眠问题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20例睡眠障碍的老年人,抑郁情绪患者459例,占74.03%。女性、丧偶、独居以及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抑郁情绪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入睡时间(OR=1.054, 95%CI:1.009~2.737)、睡眠时间(OR=1.624, 95%CI: 1.380~3.026)、睡眠障碍(OR=1.138, 95%CI: 1.023~2.941)以及日间功能障碍(OR=1.217, 95%CI: 1.190~2.461)是患有睡眠障碍的老年人发生抑郁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以及日间功能障碍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应对患有睡眠障碍的老年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抑郁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宫内暴露于妊娠期糖尿病是否增加儿童3岁内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为预防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自2014年9月—2015年8月从北京市16个社区入组符合标准的儿童2 275名,从新生儿期随访至3岁。结果 宫内暴露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儿童在1、2、3岁时的BMI均高于非暴露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时为巨大儿(OR=2.01,95%CI:1.40~2.89)、母亲孕前体重指数较高(OR=1.09,95%CI:1.06~1.13)、母亲孕期体重增加过多(OR=1.01,95%CI:0.99~1.03)是儿童1岁内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人均收入较高(OR=0.83,95%CI:0.71~0.98)是儿童1岁内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出生时为巨大儿(OR=1.66,95%CI:1.07~2.58)、母亲孕前体重指数较高(OR=1.14,95%CI:1.09-1.18)、母亲孕期体重增加过多(OR=1.02,95%CI:1.00~1.04)是儿童2岁内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人均收入较高(OR=0.61,95%CI:0.49~0.75)和纯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OR=0.61,95%CI:0.45~0.84)是儿童2岁内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出生时为巨大儿(OR=1.89,95%CI:1.23~2.91)、母亲孕前体重指数较高(OR=1.14,95%CI:1.09~1.18)也是儿童3岁内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人均收入较高(OR=0.66,95%CI:0.54~0.81)和纯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OR=0.55,95%CI:0.40~0.75)是儿童3岁时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辅食添加时间与3岁内儿童超重肥胖无相关性。结论 为了减少儿童在3岁内发生超重肥胖,应严格控制孕妇孕前和孕期的体重,尽可能地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中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当地中学生营养状况并制定科学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永宁县3所中学,共1 091名中学生进行体格测量和问卷调查。使用体重指数(BMI)评价营养状况,并对可能影响营养状况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091名中学生营养不良、正常、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是13.75%、77.18%、9.07%。男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率(16.67%、14.23%)均明显高于女生(11.35%、4.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超重肥胖率(13.70%)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 回归显示,女生(OR=0.611,95%CI:0.422~0.883)、母亲职业为个体工商户(OR=0.242,95%CI:0.093~0.626),不挑食(OR=0.602,95%CI:0.420~0.862)是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而无家族肥胖史(OR=2.513,95%CI:1.059~5.959)则是该地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另外,女生(OR=0.263,95%CI:0.159~0.433)、非独生子女(OR=0.432,95%CI:0.257~0.727)、无家族肥胖史(OR=0.138,95%CI:0.079~0.241)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而睡眠时间超过10 h(OR=13.154,95%CI:1.468~117.850)则是该地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 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中学生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现象并存,男生和独生子女的营养问题较为突出。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及时扭转当地营养状况的不良局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深圳市6~16岁中小学生青春期性发育现况进行横断面调查, 为儿童卫生保健、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按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深圳东、中、西三个行政区中随机分别抽取中、小学各2所。采用现况法获取第二性征发育(男童睾丸和阴毛发育,女童乳房发育和阴毛发育)数据,询问女童本人月经初潮年龄,共纳入10 674名6~16岁儿童。采用概率比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中位年龄及对应的95%CI间表示。结果 男童睾丸容积达4ml和出现阴毛的年龄分别为10.1岁(10.0~10.2)和12.2岁(11.9~12.6)。女童乳房发育和出现阴毛的年龄分别为8.5岁(7.4~9.4)和10.6岁(10.5~10.7),初潮年龄为12.1岁(11.8~12.4)。与2005年全国流调数据相比,男、女青春期启动年龄分别提前0.4岁及0.7岁,女童初潮年龄提前0.1岁。结论 深圳地区6~16岁中小学生青春期启动年龄、女童初潮年龄与2005年全国九大城市儿童性征发育调查研究结论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教养方式与儿童睡眠问题的相关性,为基于教养方式的睡眠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年12月—2020年1月,采用整群方便取样,在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市抽取6所公办幼儿园与2所公办小学进行调查,由家长通过在线系统填写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教养方式类型,以及社会人口学和家庭情况问卷,通过协方差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教养方式与儿童睡眠问题的关系。结果 共抽取3 861名儿童,平均年龄(5.57±2.28)岁,男、女童分别为2 007名(52.0%)、1 854名(48.0%)。溺爱型、适中型和严格型教养方式分别占4.6%、86.6%和8.8%。溺爱型教养的儿童CSHQ总分(F=44.77,P<0.001)和各维度分均高于严格型和适中型,睡眠问题更严重。相比适中型,溺爱型教养是儿童总体睡眠问题的危险因素(OR=3.62,95%CI:1.88~6.96),尤其是就寝抵抗(OR=3.80,95%CI:2.51~5.75)。结论 教养方式与儿童睡眠问题密切相关,而溺爱型教养是儿童睡眠问题的危险因素,未来应加强教养方式的科普宣教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8~9岁小学生近视检出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近视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2月底在北京市海淀区城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1所小学2 241名8~9岁小学生,对其进行屈光检查、体格测量及有父母参与的问卷调查。结果 北京市海淀区8~9岁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为53.8%(1 206/2 241),其中男生近视检出率为52.3%,女生5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保持正确读写姿势频数多(OR=0.879,95% CI:0.798~0.968,P=0.009)是学生近视的保护因素;学习日平均每天上课外辅导班时间长(OR=1.408,95% CI:1.142~1.736,P=0.001)、父亲近视(OR=1.464,95% CI:1.204~1.78,P<0.001)、母亲近视(OR=1.667,95% CI:1.365~2.035,P<0.001)是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8~9岁小学生近视检出情况不容乐观,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我国学龄期儿童夜磨牙症的发病率,并探索儿童夜磨牙症对身高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05年11-12月选取了来自我国8座城市的共计21 408名5~12周岁学龄期儿童为研究总体。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每位儿童的基本信息,睡眠情况,健康情况等。身高以及体重的测量均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各学校保健老师完成。夜磨牙症与身高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在我国学龄期儿童中,夜磨牙症的发生率大约为23.7%(5 084/21 408),单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对儿童身高有影响的因素包括年龄(β=-0.007),性别(t=7.73),睡眠光线(F=30.10),运动情况(F=14.58),看电视时间(F=22.76)以及与父母同床(t=6.62)。将上述有影响的因素均带入到最终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发现,儿童夜磨牙症对身高仍存在影响(β=-0.127)。此外,通过分年龄的敏感性分析发现,5~6岁年龄组(β=-0.131),7~8岁年龄组(β=-0.098),9~10岁年龄组(β=-0.115),11~12岁年龄组(β=-0.196),随着儿童年龄的不断增长,夜磨牙症对身高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结论 在我国学龄期儿童中,夜磨牙症的存在会影响儿童身高的增长,并且年龄越大,影响越严重,这一发现或许能够提供新的临床思路以及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婴儿睡眠卫生教育对产妇睡眠质量、产后抑郁、睡眠认知和睡眠养育行为的影响。 方法 选择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接受系统儿童保健1月龄婴儿的600名产妇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从婴儿第1月龄开始接受每个月1次的婴儿睡眠卫生健康教育(共5次),包括婴儿睡眠教育宣传页、20 min小讲课、一对一睡眠咨询指导以及电话网络咨询服务。对照组每月定期接受的儿童保健指导。在婴儿1月龄和6月龄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婴儿睡眠健康知识和养育行为问卷对两组产妇进行睡眠质量、抑郁状况、睡眠认知和睡眠养育行为评价。 结果 两组产妇干预前的一般情况、PSQI分值、抑郁状况、睡眠认知和养育行为状况无明显差异(均P<0.05)。干预后:(1)干预组产妇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等评分及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两组产妇的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t=0.851,P=0.397);(3)睡眠认知方面:干预组认为孕期情绪对儿童睡眠有影响的产妇比例(60.90% vs. 51.69%)、孕期睡眠状况对儿童的睡眠影响的比例(60.53% vs. 49.58%)、睡眠光线对儿童睡眠有影响的比例(59.77% vs. 47.03%)、认为应采取仰卧或侧卧睡眠姿势的比例(75.94% vs. 61.0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睡眠养育行为方面:干预组产妇在睡眠养育行为如孩子独睡比例(30.08% vs. 22.03%)、不喂夜奶比例(40.23% vs. 27.97%)、夜间睡眠期间安抚不抱比例(42.48% vs. 29.6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婴儿睡眠卫生健康教育有效促进了产妇的睡眠质量,改善了睡眠认知和部分睡眠养育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语言障碍儿童的睡眠状况以及睡眠问题的发生情况,为从睡眠角度指导语言障碍的综合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1-4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招募语言障碍儿童78名,并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94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行编写的睡眠调查问卷,调查两组儿童近1个月的睡眠情况。采用t 检验、χ2检验及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例组睡眠问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2.56% vs. 37.23%,χ2=4.062,P<0.05)。其中,入睡困难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7.44% vs. 31.91%,χ2=4.318, P<0.05)。病例组夜间就寝显著晚于对照组(21.91±0.73 vs. 21.51±0.55,t=4.070, P<0.001),夜间睡眠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9.29±0.86) h vs. (9.67±0.76 h),t=-3.162,P<0.05]。病例组中独立入睡的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需要帮助入睡的儿童(41.30% vs. 68.75%,χ2=5.701,P<0.05)。夜醒后家长给予适当应答者,睡眠问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无应答及立即应答者(33.33% vs. 61.53% vs. 62.50%,χ2=6.359,P<0.05)。结论 语言障碍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高,夜间就寝时间晚、睡眠时间少。入睡方式、夜醒家长反应可影响其睡眠。在语言障碍儿童的综合干预中,需要充分关注其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国9~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首次遗精/月经初潮的发生与心理困扰情况的关联。方法使用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 共选取首次遗精/月经初潮和心理困扰情况记录资料完整的11~18岁男生54 438名和9~18岁女生76 376名。是否发生首次遗精/月经初潮由内科医生询问记录, 心理困扰程度根据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得分判定。使用χ2检验比较各年龄组心理困扰率和首次遗精/月经初潮发生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层分析各年龄组男女生存在心理困扰与发生首次遗精/月经初潮的关联。结果 2019年中国男生8个年龄组首次遗精发生率为6.3%~96.5%, 女生10个年龄组月经初潮发生率为2.8%~99.0%, 男女生高心理困扰率分别为32.5%和32.7%。11~18岁男生中, 高心理困扰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趋势检验P<0.001, 各年龄组已出现与未出现首次遗精者高心理困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8岁女生中, 高心理困扰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趋势检验P<0.001, 10岁及12岁已出现月经初潮组高心理困扰率高于未出现月经初潮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了解我国城市地区3~5岁儿童家庭养育中常见问题,为我国儿童保健专业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养育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7年在全国14省15个城市的2 286名3~5岁儿童家长中开展家庭养育问卷调查,内容涉及社会人口情况、3~5岁儿童家庭常见养育问题及其处理难度,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人口学因素对于家庭养育问题重度处理困难的影响。结果 在过去三个月中92.9%的家长报告遇到1个以上的养育问题,3.7%的家长遇到3个及以上的重度处理困难的养育问题。家长报告的3~5岁儿童常见家庭养育问题的发生率在52.48%~13.91%之间,其中最常见的问题依次为挑食(52.48%)、不自己吃饭(49.66%)、睡眠问题(46.54%)、不听话(46.07%)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童(OR:1.25,95%CI:1.02~1.53)是家长报告出现重度处理困难家庭养育问题的风险因素,而年龄较大(OR=0.84,95%CI:0.75~0.95)、母亲分娩年龄大(OR=0.96,95%CI:0.93~0.99)、核心家庭(OR=0.77,95%CI:0.61~0.97)是保护因素。结论 我国3~5岁学龄前儿童家长普遍面临家庭养育方面的困扰,医务人员有必要通过咨询指导为家长提供喂养、睡眠及行为等方面的养育支持,特别是针对低龄、男童、年轻母亲、非核心家庭等家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身材矮小儿童睡眠、饮食及行为问题,为矮小症的预防与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的110例矮小儿童及正常对照组110例,对受试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生长激素缺乏症62例(56.4%),特发性矮身材48例(43.60%)。矮小男童49人(44.5%),女童61人(55.5%),平均年龄(7.53±2.26)岁。对照组男49人(44.5%),女61人(55.5%),平均年龄(7.33±2.19)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重,目前身高体重及父母身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行为比较过饱响应、进食缓慢、食物喜好、情绪性饮食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层面比较就寝习惯、入睡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睡眠焦虑、夜醒、异态睡眠、白天困倦矮小儿童均高于对照组(P<0.05)。行为分析4~5岁矮小组儿童“抑郁”、“体诉”、“社交退缩”、“分裂样”、“攻击”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11岁“抑郁”、“体诉”、“社交退缩”“多动”、“分裂样”、“攻击”、“违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饮食、睡眠及行为问题与儿童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是身材矮小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