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是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的致病因素,已受到国际上的高度重视,有关AA肾毒性机制的研究目前已成为毒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马兜铃酸I(AAI)是马兜铃酸的主要毒性成分,氧化和还原是AAI体内快速清除必不可少的代谢过程。参与AAI氧化还原的代谢酶及此代谢过程在AAN中的作用取得了重大进展,因此对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AAI肾毒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魏某,女,72岁,因乏力半年余,伴恶心食少6 d于2002年3月13日入院.患者2001年2月因突发耳聋后长期服用龙胆泻肝丸,用法为每日2次、每次18g,7月出现乏力,夜尿增多,夜尿量约900~1000 ml,门诊测血压正常,查血常规示贫血(诊治过程不详),按缺铁性贫血给予治疗,未进一步行肾脏方面的检查.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 ,世界上使用中药的人数也在迅速增加。多年来 ,“中药很少有副作用”的片面认识使人们对中草药的毒性缺乏足够的重视。自从FDA公布了含有马兜铃酸 (aristolochincacid ,以下简称AA)的中草药引起的肾脏毒性的通告以来[1] ,国内外中医药界对此产生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来临床使用的含有AA的几种常用中草药所引起的毒性病例、临床表现及毒性机制 ,以供广大临床医师和药师参考。1 含有AA的主要中药材与中药制剂1 1 中药材 :AA是马兜铃属 (AristolochiaL .)植物的主要成分 ,全世界约有 2 0 0种 (也…  相似文献   

4.
不同于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突变指纹诱发肝癌,AA具有明确的肾毒性,并且会诱发3种不同类型的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AA肾毒性的临床特征为缺乏特异性症状、少量肾小管性尿蛋白、进行性肾功能衰竭、贫血以及广泛的寡细胞性肾间质纤维化伴肾小管萎缩。AA肾毒性的分子机制主要是指AA通过影响微小RNA、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而直接或间接地诱导肾脏细胞凋亡;此外,肾组织炎症可能也可能是AA肾毒性的分子机制之一。AA肾毒性的治疗策略包括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前列腺素E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及中药复方及其提取物等。近年来,我国对含AA的中药材和中成药实施了严格管制,使得AA肾毒性事件和AAN发生率逐年减少。尽管如此,中药相关的药物性肾损伤(Drug-induced kidney injury,DKI)还是不容忽略的问题,其中,建立中药肾毒性的评价方法是认识其分子机制、探寻其治疗策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引起西方社会广泛关注的中草药肾病的病理学研究、分子作用机制、植物学和生药学研究各方面文献的归纳总结,分析了马兜铃酸所致中草药肾病的临床病理,深入地探讨了西方社会误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材而造成的肾病的原因。并进一步指出了应如何解决当前发生的此类现象以及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药及其制剂的安全性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马兜铃酸作为许多中草药饮片和制剂中的主要毒性成分,因其肾毒性、致癌性和致突变性而成为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从马兜铃酸在体内外的代谢角度,探讨马兜铃酸各种可能的毒性作用机制,为含有该成分的中药及其制剂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医临床慎防马兜铃酸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表现,发生的可能原因及中医临床工作者怎样预防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生,并附病案1例。  相似文献   

8.
马兜铃酸(aritolochic acid,AA)是植物界中发现的第一个硝基化合物,是马兜铃酸科马兜铃属植物中所含有的共同成分,主要含有AAI和AAⅡ,此外还有少量的AAⅢ。含有AA的中草药有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朱砂莲等。应用最广泛的是关木通和广防己。许多中成药中因含有上述成分造成肾损伤,  相似文献   

9.
马兜铃酸是一类广泛存在于马兜铃科植物中的含有硝基的菲类有机酸,近年来,国外不断有报道证明该为成分有肾毒性,可引起肾间质纤维化,许多国家采取了禁止或限制使用马兜铃科中药的措施,这使中药的安全性受到了很大质疑。马兜铃科药用植物在我国的使用广泛,加之马兜铃科许多植物名称混淆,药材混用现象严重,为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对于那些可能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用植物及制剂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为此,选择既符合检出限度的要求又方便可行的马兜铃酸测定方法尤为重要,马兜铃酸的测定方法很多,不同方法对于马兜铃酸测定的结果有很大差别。为此…  相似文献   

10.
马兜铃酸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胜  唐德燊  刘华锋 《医学综述》2007,13(16):1239-1241
马兜铃酸肾病是一种药物性肾损害疾病。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已经十余年,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存在多种观点和假说。本文参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着重就该病的发病机制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Sun D  Feng JM  Dai C  Sun L  Jin T  Wang ZQ  Ma JF  Wang LN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1):1464-1469
目的研究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AAN)管周毛细血管(PTC)的损害特点以及PTC损害引起的低氧对CAAN进展的影响。方法将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关木通组(30只)大鼠予关木通水煎剂灌胃连续用药8周,在第8、12、16周分别处死10只大鼠;对照组(24只)大鼠予饮用水灌胃,连续8周,在第8、12、16周分别处死8只大鼠。留取血、尿、肾组织标本分别作生化、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等检查。结果关木通组大鼠从第8周开始,肾功能逐渐恶化、尿蛋白增加,PTC损害加重,PTC密度减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逐渐减少,但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逐渐增加。第16周时两组比较(1)对照组HIF-1α-IOD值为(0·49±0·06)×103,关木通组HIF-1α-IOD值为(7·11±1·20)×103(P<0·01);(2)对照组PTC密度为(42·80±4·49)/0·13mm2,关木通组PTC密度为(8·10±2·28)/0·13mm2(P<0·01);(3)对照组VEGF-IOD值为(26·94±9·34)×103,关木通组VEGF-IOD值为(2·78±0·78)×103(P<0·01)。肾间质面积第8周较对照组减小,第12周开始逐渐增大,第16周明显增大。结论CAAN大鼠存在严重的PTC损害和低氧,缺血、缺氧与CAAN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马兜铃酸(AA)及庆大霉素所致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大鼠的肾组织氧合水平特点.方法 2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马兜铃酸钠模型组(AAN组,n=7)和庆大霉素组(GM组,n=9),分别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马兜铃酸钠盐生理盐水溶液(AA-I25 mg·kg-1·d-1)和庆大霉素(200 ng·kg-1·d-1)共4 d,于给药后第7天处死.给药后第4天及第7天行大鼠肾脏BOLD MR成像,并留取血、尿及肾脏标本,观察肾功能及肾脏病理改变.结果 AAN组大鼠第7天时血肌酐及尿NAG酶水平显著增高,肾脏病理结果显示,病变部位主要位于皮髓交界区,表现为肾小管弥漫性坏死,无间质水肿或炎细胞浸润.BOLD-MRI显示,AAN组与对照组相比,肾髓质R2*在第4天[(50.6±15.6)/s vs(35.6±4.3)/s,P<0.01)和第7天[(58.4±14.8)/svs(37.8±3.6)/s,P<0.01)均显著升高,肾皮质R2*在第7天较对照组显著升高[(40.3±14.7)/svs(28.7±3.2)/s,P<0.05].GM组大鼠第7天时血肌酐及尿NAG酶水平均显著升高,但其肾脏R2*变化趋势与AAN组明显不同,主要表现为肾皮质R2*值在第7天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7.7±2.7)/s vs(28.7±3.2)/s,P<0.01].结论 急性AAN大鼠模型中肾组织存在缺氧,其特征为肾髓质的氧合水平降低早期出现并持续存在,肾皮质的氧合水平在后期逐渐降低,AAN与GM所致ATN有所不同,可能是促进肾间质纤维化持续进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静脉用药质量管理与患者安全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质量、药物的合理使用与患者安全用药直接关系到医疗风险和民众健康。通过对静脉药物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地位与风险的分析,认为应严格静脉药物的质量标准,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疏导民众对静脉药物治疗的心理依赖性,并严格遵循药物治疗的用药途径遴选原则,提出规范静脉用药调配模式,确保静脉输液成品质量,降低静脉用药风险,并简要介绍了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下一步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制备壳寡糖-硬脂酸(COS-SA)及具有肝靶向性的甘草次酸-壳寡糖-硬脂酸(GA-COS-SA)药物载体,并研究其形成胶束的理化性质。方法 采用碳二亚胺作为偶联剂,使硬脂酸、甘草次酸先后与壳寡糖中氨基发生取代反应,制得两种壳寡糖嫁接聚合物。采用超声方法制备二者的胶束溶液,染料增溶法测定二者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激光光散射仪测定胶束的粒径,透射电镜观察胶束的形态。结果 成功制得两种壳寡糖聚合物,所形成的胶束具有较低的CMC,胶束粒子呈较规则的球形,粒径分别为250、228 nm,且随疏水链段取代度增加,粒径变小,CMC降低。结论 胶束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具有发展前景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5.
体外诱导人型支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外短期和长期诱导后人型支原体(Mh)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和交叉耐药情况.方法 将Mh标准株PG21在分别含有次抑菌浓度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和加替沙星的液体培养基中传代培养3代和12代后,筛选诱导株并分别检测其对4种药物的MIC值.结果 经体外诱导后,分别筛选出4株短期诱导株(传3代)和4株长期诱导株(传12代).4株短期诱导株对诱导药物和非诱导药物均产生耐药和交叉耐药,但耐药程度较低;4株长期诱导株的耐药和交叉耐药程度大大提高;且这种体外获得性耐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论 体外长时间、次抑菌浓度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刺激将诱导Mh产生稳定的耐药和交叉耐药;短期诱导产生低度耐药,长期诱导产生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癫痫患者服用苯妥英钠发生小脑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其血药浓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37例服用苯妥英钠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患者有临床中毒表现.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肘静脉血药浓度,入院后停用或减量使用苯妥英钠,改善脑代谢.结果:6例小脑功能损害患者服药时间0.5~2年,其血药浓度1例<10 mg/L,3例10~20 mg/L,2例>20 mg/L;9例在2~4周内起病,血药浓度均>20 mg/L.治疗后,12例患者的症状在1~9月内逐步消失,3例服药超过1年的患者发生小脑萎缩,1例症状改善缓慢,2例至今无明显好转.结论:苯妥英钠在不同患者中存在个体差异,即使血药浓度低于正常值亦可能发生中毒现象.苯妥英钠中毒后应尽早停药,治疗后可完全康复,否则将会导致不可逆的小脑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低剂量黄连素对正常饮食小鼠肠道短链脂肪酸、胆汁酸以及血脂的影响,探讨其降血脂作用的机制。方法 40只C57BL/6小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黄连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雌雄各5只。除对照组外,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以10、20、40 mg·kg-1·d-1的剂量将黄连素添加至饮水中进行干预。4周后检测体脂率、瘦体重率、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含量,并用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检测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检测肠道胆汁酸含量。结果 雄性小鼠黄连素组肠道异丁酸(isobutyric acid,IBA)、异戊酸(isovaleric acid,IVA)、胆酸(cholic acid,CA)、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CDCA)、牛磺胆酸(taurocholic acid,TCA)及去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DC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黄连素剂量升高而升高(P<0.05),血清TG水平随黄连素剂量升高而降低(P<0.01)。雌性小鼠黄连素组肠道胆酸及石胆酸(lithocholic acid,LC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黄连素剂量升高而升高(P<0.05),血脂及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剂量黄连素可以促进正常饮食小鼠肠道短链脂肪酸和胆汁酸产生,降低正常饮食小鼠血清TG水平。低剂量黄连素的降血脂效果在雄性小鼠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用药的安全性。方法:调查100例患者在60h的观察期内PCA用药情况与其他用药情况,分析讨论术后应用PCA与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关系。结果:患者在60h内用药共计80个品种,累计2008例次,人均用药20.08例次;PCA应用期间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10例。结论:PCA可缓解患者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但PCA用药与手术其他用药的相互影响带给患者术后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汤建雷  周彦  高云明 《海南医学》2016,(14):2277-2279
目的:针对Graves病(GD)经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患者,通过苦参治疗后观察疗效,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科收治的ATD致白细胞减少的GD患者共计3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记录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粒细胞(NE)数量,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随后患者在继续ATD治疗同时联合苦参应用,10 d后再次检测外周血WBC、NE数量及血清中IL-1、IL-6含量。结果 GD患者ATD治疗后外周血WBC、NE数量、血清IL-1、IL-6含量分别为(3.45±0.25)×109/L、(1.72±0.21)×109/L、(0.29±0.06) ng/mL、(1.40±0.14) ng/mL,联合苦参治疗后患者外周血WBC、NE数量、血清IL-1、IL-6含量分别为(4.31±0.38)×109/L、(2.34±0.28)×109/L、(0.40±0.07) ng/mL、(1.67±0.08) 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血清IL-1、IL-6水平与外周血WBC、NE数量呈直线正相关(r=0.595,0.456;0.473,0.467,P<0.05或0.01)。结论苦参对ATD致GD白细胞减少患者的治疗能明显提升其WBC和NE数量,究其原因可能是通过促进体内免疫细胞因子IL-1、IL-6的表达进而刺激患者骨髓造血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