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代谢组学产物的相互作用及生物学通路。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Embase、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研究。对纳入研究代谢产物进行汇总。信号通路分析采用KEGG,代谢产物分子注释、相关的酶或转运蛋白及其相关性质分析采用HMDB,代谢产物路径可视化采用met PA网络软件。结果:共有3篇文献纳入本研究,22个代谢产物主要参与了34条代谢路径。通过通路拓扑分析选出了7条P值小于0.05的代谢通路作为冠心病血瘀证的代谢通路,分别是:氨酰tRNA生物合成、丁酸代谢、柠檬酸循环(TCA循环)、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丙酸代谢、酮体的合成和降解。结论:冠心病血瘀证代谢组生物信息分析显示其作用机制涉及到糖蛋白质最终共同通路的三羧酸循环、糖酵解和糖异生、氨基酸合成、转运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综述冠心病血瘀证基因组学研究的方法和内容。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找冠心病血瘀证基因组学的临床研究,按照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任何分歧通过协商一致或通过第3名研究人员来解决。结果 最终纳入34项研究,其中与冠心病血瘀证密切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类型包括基因多态性、差异基因的表达、基因的甲基化修饰,涉及的生物学功能有血管内皮损伤、血液流变学改变、炎症反应与免疫调节、血管平滑肌增殖、血脂水平等,采用的技术方法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飞行时间质谱技术(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TOF-MS)、基因芯片杂交测序(Gene Chip)等。结论 基因组学研究可阐明冠心病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为冠心病血瘀证的病机演变提供更好的依据,更有助于从分子水平实现个体化治疗,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中的新兴技术,其整体性、动态性与中医诊断中"整体审察""动静统一"原则相一致,并且两者都是以人的机体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综合分析代谢组的异常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推动中医诊断的客观现代化发展,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的推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代谢组学在冠心病中医证候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血瘀证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气相色谱(GC)-质谱(MS)联用技术,寻找冠心病(CHD)血瘀证患者内源性代谢分子标记物.方法 收集CHD血瘀证患者48例、CHD非血瘀证患者52例及健康对照组40例,运用GC-MS联用技术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浆代谢产物,对代谢物定性分析后,分别采用单变量t检验和多变量蒙特卡罗树法(MCTree)对各组代谢物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各组受试者血浆内源性代谢物种类无差别,总计46种.定量单变量t检验结果显示,CH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32种代谢物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HD血瘀证组与CHD非血瘀证组比较,胆固醇含量升高,木糖醇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Tree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与CHD患者血浆代谢物完全分离,对二者分离贡献最大是L-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L-丝氨酸,且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血瘀证与非血瘀证之间有明显分离趋势,44种物质对分类有显著影响.结论 血浆GS-MS代谢图谱能有效的从健康人中区分出冠心病患者、从冠心病患者中区分出血瘀证患者,这些含量存在差异和对分类有贡献的物质可能是CHD血瘀证诊断和辨证的潜在代谢标记物和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心血管疾病。代谢组学为研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其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冠心病代谢组学研究的相关文献,对冠心病中医证型的代谢组学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有助于完善代谢组学的异常生物标志物谱库,对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型及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汇总分析近年来冠心病血瘀证蛋白组学的研究具体方法及对差异蛋白结果、涉及的病理机制的影响,为临床研究冠心病血瘀证寻找合适研究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Cochrane、Medline文献数据库,收集包含冠心病血瘀证蛋白组学的相关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对文献中冠心病血瘀证蛋白组学研究方法、差异蛋白结果及涉及的病理机制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259篇相关文献,最终纳入14项研究,发现3种冠心病血瘀证蛋白组学研究中常用的分组策略,不同分组策略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会运用不同的蛋白组学技术手段,包括双向凝胶电泳、质谱鉴定、ELISA法、免疫比浊法、发色底物法等;检测到与冠心病血瘀证相关的差异蛋白种类繁多,涉及病理机制亦不尽相同,主要与炎症反应、脂代谢紊乱、凝血-纤溶系统异常等病理机制相关,与心肌损伤与动脉粥样硬化或存在密切关系。结论 不同蛋白组学研究方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分组与技术手段方面。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与健康人对照得出的差异蛋白种类多,涉及的病理机制较为丰富,但血瘀证的特异性不高;冠心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对照得出的差异蛋白对血瘀证的特异度较高,但可能遗漏相关病理过程;冠心病血瘀证/非血瘀证患者与健康人三者对照的结果涉及的病理机制主要为免疫反应、脂代谢紊乱、凝血系统异常3种,结果较为全面,对血瘀证的特异度高,可在临床推荐使用。本文结合近些年对于冠心病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情况,对其蛋白组学研究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冠心病血瘀证的蛋白组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Ameriod环所致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小型猪的血清代谢物核磁共振谱群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液相-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和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中氨基酸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收治的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气滞血瘀证30例和气虚血瘀证30例,以及对照组30例,以液相-质谱联用为技术平台,通过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检测血清样本中20种氨基酸含量,同时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及差异代谢物的分析。结果:根据PLS-DA图显示对照组与冠心病不同证型之间氨基酸代谢轮廓明显不同,其中冠心病组缬氨酸、组氨酸、鸟氨酸等多种氨基酸较对照组含量升高,而γ-氨基丁酸与谷氨酰胺含量降低。气滞血瘀组和气虚血瘀组的差异代谢物主要有组氨酸,瓜氨酸等,且2种证型中气虚血瘀组中含量较高。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和气虚血瘀证中的氨基酸代谢机制紊乱,为区分冠心病中医证型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考察冠心病和肝硬化血瘀证患者与同病非血瘀证患者代谢组学的差异情况,探讨冠心病和肝硬化血瘀证患者"异病同治"的客观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HPLC-Q-TOF/MS)联用技术,对冠心病和肝硬化血瘀证、阴虚证患者及健康人的血清样本(各15例)进行检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各组间的差异性代谢标志物。结果 (1)差异比较:对比分析冠心病血瘀证组与健康组,寻找并鉴别了40个冠心病血瘀证的可能差异代谢物;对比分析肝硬化血瘀证组与健康组,寻找并鉴别了38个肝硬化血瘀证的可能差异代谢物。对比分析冠心病血瘀证组与冠心病阴虚证组样本,寻找并鉴别了21个血瘀证的可能差异代谢物;对比分析肝硬化血瘀证组与肝硬化阴虚证组,寻找并鉴别了10个血瘀证的可能差异代谢物。(2)共性比较:对冠心病血瘀证组与健康组鉴别出的40个血瘀证可能差异代谢物和冠心病血瘀证与阴虚证鉴别出的21个血瘀证可能差异代谢物进行分析,排除阴虚证相关代谢物,最后确定与冠心病血瘀证相关的代谢物18个;对肝硬化血瘀证组与健康组鉴别出的38个血瘀证可能差异代谢物和肝硬化血瘀证与阴虚证鉴别出的10个血瘀证可能差异代谢物进行分析,最后确定与肝硬化血瘀证相关的代谢物10个。对冠心病组和肝硬化组鉴别出的血瘀证差异代谢物进行分析,排除和冠心病及肝硬化疾病本身发展程度相关代谢物,最后确定与血瘀证相关的代谢物7个。结论琥珀酸、柠檬酸、3-羟基丁酸、谷氨酰胺、组氨酸、N-乙酰糖蛋白和氧化三甲胺7种内源性代谢物为血瘀证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提示血瘀证患者存在能量代谢、脂代谢方面的异常,可增加氧自由基,促进血管收缩,同时可引起肾脏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数据非依赖性采集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data 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对稳定性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的血浆蛋白质进行研究分析,初步探索冠心病血瘀证的关键生物学过程与核心靶点。方法 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收治的5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作为疾病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成人5人作为对照组,采用DIA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受试者的血浆进行检测,确定蛋白质表达量后进行差异蛋白质表达分析、GO富集分析、KEGG信号通路图查询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结果 在差异倍数为1.5倍时,疾病观察组相比于健康对照组,共鉴定到22个蛋白质下调,9个蛋白质上调。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冠心病血瘀证的生物学过程与补体参与的慢性炎症反应有关,关键信号通路是补体与凝血级联反应的信号通路,核心蛋白质为C反应蛋白、转甲状腺素蛋白、补体因子H、维生素D结合蛋白等。结论 冠心病血瘀证的生物学过程与补体参与的慢性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认为冠心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是痰浊、血瘀,经过临床研究表明,痰瘀互结作为引发冠心病的重要机制,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通过检索近十年相关文献,从动物模型、客观化、临床治疗研究等方面,浅析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冠心病中医临床诊疗提供辨证施治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免疫炎症机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认为冠心病属“胸痹心痛”范畴,以血瘀证为主要证候要素,而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的免疫功能往往易于呈现紊乱状态,以免疫炎症机制为切入点,开展冠心病血瘀证相关研究,是对血瘀证证候内涵的挖掘和拓展,也对充分理解活血化瘀药物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多组学技术在冠心病血瘀证免疫炎症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梳理冠心病血瘀证中涉及到的免疫炎症相关环节(如免疫细胞、明星标志物、信号通路等),以及活血化瘀中药在调节免疫反应中的具体作用机制等,以概览冠心病血瘀证在免疫炎症方面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冠心病血瘀证分子生物学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以分析其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对冠心病血瘀证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相关文献,利用Excel、NoteExpress3.2.0、CiteSpace5.5.R2软件对文献的年份、作者、机构、关键词做出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结果 纳入294篇文献,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王阶及其团队对该领域的贡献较大,王伟和郑景辉的文献为该领域的重要转折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是该领域的热门机构;代谢组学、DNA甲基化、中医证候是该领域的热点及前沿。结论 学者们对该领域的研究在不断增加,研究方向呈多样化,但仍需更深入的研究与验证,促使冠心病血瘀证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整合发掘更多冠心病血瘀证的标志基因,研究已知冠心病血瘀证差异基因的生物机理,构建关键蛋白互作模块与miRNA-mRNA调控网络,丰富靶点间的相互作用网络,并分析其核心生物过程与通路。方法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Embase、PubMed六个数据库获取冠心病血瘀证相关基因文献;按照纳排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提取数据,运用Metascape数据库针对全部差异mRNA构建蛋白质间互相作用的网络模块,并对上调mRNA和下调mRNA的通路进行富集和功能注释。利用starBase数据库预测冠心病血瘀证相关miRNA的靶基因,并与文献整合的差异mRNA相互映射,运用OmicShare Tools绘制冠心病血瘀证相关miRNA-mRNA调控网络。结合Webgestalt在线工具,针对miRNA-mRNA调控网络中相关mRNA进行KEGG和GO富集分析。结果 研究纳入冠心病血瘀证相关基因文献15篇,获得113个mRNA(66个上调、47个下调),101个miRNA(55个上调、46个下调)。研究通过蛋白互作网络得到2组关键蛋白:①IL6、EGR1、TP53、JUN、FOS;②CTSL、HLA-DRB1、HLA-DQB1、HLA-DRB5。构建得到miRNA-mRNA调控网络的关键节点,包括24个miRNA(10个上调、14个下调)和22个mRNA(10个上调、22个下调),其中10个节点与部分纳入文献的研究结果吻合。结论 冠心病血瘀证涉及多种生物功能、多条信号通路,其miRNA-mRNA调控网络机制可能与炎症和免疫反应、凝血功能、细胞分化与凋亡等较为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体质类型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的影响。方法:运用王氏体质分类标准对600例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进行体质分型,采用全序列基因测序法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不同体质类型与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血瘀质的主要ApoE基因型为E3/4(47.2%)、E3/3(33.2%)、E2/3(15.1%);气虚质的主要ApoE基因型为E3/3(50.0%)、E3/4(28.6%)、E2/3(11.9%);阳虚质的主要ApoE基因型为E3/4(51.7%)、E3/3(27.6%)、E2/3(15.5%)。各体质组的E3/3频率明显低于健康组,E3/4频率明显高于健康组。另外气虚质E3/3分布频率高于血瘀质和阳虚质,而血瘀质和阳虚质的E3/4高于气虚质。各体质等位基因频率均为E3〉E4〉E2,各体质组的E3明显低于健康组,而E4均高于健康组。各体质组之间等位基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3/4、E3/3ApoE基因型可能为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易感基因型,在不同体质之间有一定差异,E3/4可能是血瘀质和阳虚质的易感基因型,而E3/3可能是气虚质的易感基因型;推测E3和E4可能是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发病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从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系统生物学层面,在脂质代谢、炎症反应、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凝血功能、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胰岛素抵抗等7个方面,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研究发现,虽然学者们已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分子生物学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研究手段的多样化、研究方法的不同、研究层面的差异,单独的某一项或几项指标不能完全阐释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本质。复杂网络正是针对复杂现象或复杂问题发展而来的一种新方法,利用复杂网络学研究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所涉及多系统、多层面、多指标,通过复杂网络学的方法,开展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可能是全面了解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基础生物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血瘀证Gensini积分与血管内皮因子的关系。方法:将96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辨证分为气虚血瘀证和痰瘀互阻证各48例,进行冠脉造影及血管内皮因子的测定,同时采用血瘀证积分评定血瘀证程度,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价冠脉造影的结果。结果:气虚血瘀证血瘀证积分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高于痰瘀互阻证;血清VEGF、ET-1水平随血瘀证积分及Gensini积分增高而增高;IGF-1水平随血瘀证积分及Gensini积分增高而降低。结论:冠脉Gensini积分与血管内皮因子及血瘀证积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