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有接近100万新发患者,同时至少50万患者死亡。重组抗EGFR人鼠嵌合单抗作朋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与EGFR胞外区结合,  相似文献   

2.
史海鸿  郭启祥  林建清 《河北医学》2009,15(10):1170-1172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CPT-11)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34例转移性结肠癌患者应用CPT-11180mg/m^2静脉滴注1—1.5h,dl;卡培他滨2000mg/(m^2·d),口服,2次/d,连服14d。每3周重复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判断疗效。结果:34例患者中,CR2例,PR17例,RR55.9%。毒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手足综合征。结论:CPT-11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疗效满意,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肿瘤化疗药物伊立替康(CPT-11)对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和HT-29细胞的作用,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力;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用流式细胞术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用膜片钳方法检测ATP敏感性钾电流(IKATP),并比较药物对两种细胞作用的异同。结果1.064.0μg/ml的CPT-11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抑制HCT-116和HT-29的增殖,CPT-11抑制HCT-116和HT-29细胞增殖作用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9.3和19.5μg/ml;近似IC50浓度的CPT-11作用48h可使HCT-116和HT-29细胞阻滞于G0/G1期及S期,其中G0/G1期及S期比例分别从27.4%和17.4%上升至95.9%和98.2%,该浓度的CPT-11作用48h还可诱导HCT-116和HT-29细胞凋亡,凋亡率分别从14.8%和9.3%上升到36.9%和27.9%。CPT-11对HCT-116和HT-29细胞的侵袭抑制率分别为40.8%和47.5%。CP...更多T-11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HCT-116和HT-29细胞膜IKATP水平。结论CPT-11能有效抑制人结直肠癌HCT-116和HT-29细胞增殖和侵袭力、诱导细胞凋亡,且对HT-29细胞的作用较强;CPT-11抑制细胞增殖作用与其抑制细胞膜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相关。  相似文献   

4.
舒刘  黄敏 《大家健康》2016,(2):158-158
目的:卡培他滨结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 =50,观察组患者采用卡培他滨结合伊立替康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卡培他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00%,对照组为68.00%;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也存在差异,两组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结合伊立替康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陈欣  顾康生  李敏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9):1496-1498
目的 化疗是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晚期胃癌的化疗至今国际上没有公认的标准化疗方案。本研究旨在探讨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收集2013年5月—2016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24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晚期胃癌患者,给予伊立替康静脉滴注联合口服替吉奥方案化疗,每个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预计46个周期的治疗,2个周期评价疗效,对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临床疗效采用新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评价,毒副反应按照WHO抗癌药物毒性反映分度标准评定分级。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药物疗效分析应用χ2检验。 结果 24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7例,病变稳定7例。有效率为33.3%,疾病控制率62.5%。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乏力、骨髓抑制、转氨酶升高、迟发性腹泻等。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度,Ⅲ/Ⅳ度不良反应主要是白细胞减少(12.5%)、中性粒细胞减少(16.7%)、血小板减少(4.2%)、血红蛋白降低(4.2%)和迟发性腹泻(8.3%)。 结论 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胃癌可有效提高近期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可耐受,给药方式亦比较方便,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分别选择伊立替康+卡培他滨以及奥沙利铂+卡培他滨两种方法对晚期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1年4月—2016年4月晚期结肠癌患者62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展开分组;临床采用伊立替康+卡培他滨对观察组31例患者进行治疗,临床采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对对照组31例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完成化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为74.19%、对照组为70.9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9.35%、对照组为22.58%,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结肠癌患者,临床治疗药物选择伊立替康+卡培他滨或者选择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均可以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出现肠道、周围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需认真观察,采取对应解决。  相似文献   

7.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9):858-860
目的评估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小肠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首选方案不含伊立替康和顺铂化学治疗失败的晚期小肠腺癌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其中伊立替康为180 mg·m-2,第1天静脉输注,口服替吉奥胶囊40~60 mg,每日2次,连续服用14 d,每21 d为1个周期,直至病情进展或不能耐受。观察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27例患者可供评价,患者完成化学治疗周期中位数为4个(2~9个),其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6例,病情稳定8例,病情进展11例,有效率为29.6%(8/27),疾病控制率为59.3%(16/2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2个月(2.8~6.9个月)。化学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以轻度为主,均可耐受。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小肠腺癌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疾病控制率高,为首选治疗失败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
9.
常青  王淑伟 《吉林医学》2011,(32):6822-6823
目的:通过伊立替康单药与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二线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比较,寻找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53例一线治疗失败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两组,甲组用伊立替康单药化疗,乙组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化疗。结果:甲组CR 1例,PR 11例,总有效率44.4%;乙组CR 1例,PR 12例,总有效率5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不良反应,甲组在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乏力明显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立替康单药与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二线治疗卵巢癌疗效无显著差异,伊立替康单药化疗不良反应明显低于与顺铂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0.
高峰 《中外医疗》2016,(10):114-115
目的 探讨伊立替康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整群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紫杉醇,卡培他滨,顺铂)和观察组(加用伊立替康)各53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58.5%,对照组有效率为33.9%(P<0.05);观察组患者1、1.5、2年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满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伊立替康治疗晚期大肠癌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凯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8):11-12,41
通过文献检索,综述了伊立替康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使用背景、药物动力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临床应用及疗效以及该药的毒副反应。伊立替康作为一线抗癌药物,对晚期转移性大肠癌的治疗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其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毒副作用较少,患者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比较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胶囊与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58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组:30例患者接受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胶囊的化疗方案,2组:28例患者接受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的化疗方案,按照WHO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患者经治疗后,1组总有效率为66.7%,最主要的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贫血、腹泻,机体可以耐受这些副反应。2组总有效率为64.3%,主要的毒副反应为静脉炎,胃肠道反应、腹泻等。结论:两种联合化疗方案都具有较好的疗效,但1组毒副反应小,患者易耐受,且住院时间短,可作为晚期直肠癌的一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方案(伊立替康100mg/m2.第1.8天;替吉奥口服40-60mg/次,2次/日,第1-14天,21天重复)对3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完成6个周期化疗,并对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等进行观察.结果 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率(CR)为13.3%,部分缓解率(PR)有效率为46.7%,总有效率(RR)为60%,稳定(NC)为23.3%.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迟发性腹泻等,多为Ⅰ/Ⅱ度.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改良 IRIS 方案———伊立替康(CPT -11)联合滞后替吉奥(S -1)治疗晚期远处转移结直肠癌的初步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治疗晚期远处转移结直肠癌患者65例,给予 CPT -11180 mg/ m2静脉滴注第1天;S -140~60 mg/次,2次/ d,口服,第3~16天,每3周为一周期,所有患者均治疗2~8周期,观察不良反应并评价化疗疗效。结果 CR 4例(6.2%),PR 32例(49.2%),SD 18例(27.7%),PD 11例(16.9%),客观有效率(CR ﹢ PR)为55.4%,疾病控制率(CR ﹢ PR ﹢ SD)为83.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1个月,中位生存期(OS)为21.6个月。该方案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无Ⅳ度骨髓抑制发生。Ⅰ~Ⅲ度粒细胞减少占56.9%,Ⅰ~Ⅲ度血红蛋白下降占47.7%,Ⅰ~Ⅲ度血小板下降占35.4%。其余不良反应则可以耐受。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改良方案治疗晚期远处转移结直肠癌的近期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6.
钟亮  凌华晃  韦华军  蔡茂德  曾湖 《吉林医学》2012,33(12):2520-2521
目的:评价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51例适合接受晚期二线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配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方案:FOLFILI方案。观察组方案:伊立替康125 mg/m2,静脉滴注,替吉奥胶囊根据体表面积大小服用40~60 mg,2次/d;每4周为1个疗程。每4周评定疗效。结果:51例患者均可评价,观察组及对照组中位无进展期为6.5个月、4.7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两组疾病控制率及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确切,方便可行,可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晚期二线化疗的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结肠癌伊立替康耐药相关基因表达谱差异分析.探讨伊立替康结肠癌耐药发生机制.方法 分别抽提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及其伊立替康耐药细胞系SW480/CPT总RNA,逆转录合成相应以Cy3标记的cRNA做探针,在Agilent基因芯片上杂交,Axon 4000B扫描仪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Gene...  相似文献   

18.
抗肿瘤药伊立替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肿瘤药伊立替康是一种S期特异性的半合成可溶性喜树碱类衍生物,它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Ⅰ,干扰DNA复制和细胞分裂。无论是用于一线治疗,还是在氟尿嘧啶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伊立替康都显示了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抗肿瘤活性。本文就伊立替康的作用机制、构效关系、药代动力学、毒副作用及临床试验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消炎痛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探讨消炎痛对人结肠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效应,以阐明其抗肿瘤机理。方法:分别用消炎痛(终浓度100~800μm)或消炎痛+5-氟脲嘧啶(5-Fu)处理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株RKO,采用DNA凝胶电泳,MTT法,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检测消炎痛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消炎痛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消炎痛可协同5-Fu抗肿瘤细胞增殖效应。结论:消炎痛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抗结肠癌作用机制的重要方面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验证口服化疗药物替吉奥胶囊联合伊立替康的化疗效果,我们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对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胶囊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晚期二线化疗的疗效进行了分析。方法从2009年6月1日~2011年5月31日,将来自我院的49例适合接受晚期二线化疗的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被随机分配为两组,分别接受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胶囊(25例)和FOLFIRI方案(24例)化疗。在FOLFIRI组,患者接受亚叶酸钙(200 mg/m2,D1)、伊立替康(150 mg/m2)、静脉输注氟尿嘧啶(400 mg/m2,D1)以及持续静脉输注氟尿嘧啶(2 400 mg/m2,46 h),两周为一周期。在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胶囊(IRIS)组,患者接受伊立替康(125 mg/m2,D1,15)、S-1(根据体表面积大小服用40~60 mg,bid,D1-14),每4周为一疗程。将无进展生存期(PFS)作为首要终点,疾病控制率率(DCR)和Ⅲ/Ⅳ°毒副反应作为次要终点。结果所有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2.7个月,FOLFIRI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时间为3.8个月(95%可信区间:1.9~5.7),IRIS组中位无进展时间则为5.6个月(95%可信区间:3.8~7.3),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43)。最主要的Ⅲ/Ⅳ°毒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腹泻、乏力。在FOLFIRI组,13例(54.2%)发生Ⅲ/Ⅳ°中性粒细胞减少,而在IRIS组中,则有9例(36.0%),无显著性差异(P=0.161)。在FOLFIRI组和IRIS组各有4例发生Ⅲ/Ⅳ°白细胞减少,分别占16.7%和16.0%(P=0.625)。另外,在FOLFIRI组和IRIS组中分别有1例(4.2%)和5例(20%)发生严重腹泻(P=0.104)。在FOLFIRI组和IRIS组,分别有4例(16.7%)和5例(20%)获得部分缓解,另外分别有12例(50%)和14例(56%)疗效评价为稳定。总的疾病控制率(DCR)在FOLFI-RI组为66.7%,在IRIS组则为76%(P=0.538)。结论本研究证实了IRIS方案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晚期化疗中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优于FOLRIRI方案,且两种治疗方案的Ⅲ/Ⅳ°毒副作用无显著差异。我们的研究提示了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可以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晚期二线化疗的又一个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