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2.
目的:建立一种牙颌模型三维扫描仪精度的定量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对3Shape D700商品化扫描仪进行精度这一核心指标的定量评价。方法:在三维逆向软件中设计一个整体外形类似于牙弓的标准几何样块,用高精度数控加工技术加工,利用此样块评价分析牙颌模型扫描仪关键技术指标,包括单次扫描精度、空间一致性、重复扫描精度共3项指标。结果:3Shape D700商品化扫描仪的单次扫描精度结果为(15.00±10.84) μm,和厂家说明书给出的精度结果20 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此外,空间一致性(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P=0.524)和重复扫描精度(垂直方向P=0.633,水平方向P=0.221)的检测结果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该方法评价牙科扫描仪精度,可以避免手工选点法存在的观察者误差,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三维评价藻酸盐类、缩合硅橡胶类、聚醚橡胶类3种牙科印模材料的取模精度。方法以猴牙列为标准模型,分别采用3种印模材料制取猴上、下颌牙列各10付石膏模型,用三维照相式扫描仪扫描标准模型及石膏模型,提取石膏模型扫描图像与标准模型图像进行拟合,获取设定牙列截面体的体积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不同印模材料制取印模与标准模型之间三维形态偏差分布的规律。结果与标准模型扫描图像相比较,3种印模材料翻制石膏模型后扫描图像的截取体积平均变化率分别为-5.84%、-3.21%、-0.63%,藻酸盐组与缩合硅橡胶组、聚醚橡胶组截面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醚橡胶组与标准模型最接近,其次是缩合硅橡胶组和藻酸盐组,聚醚组(P>0.05)、缩合硅橡胶组(P>0.05)在上、下颌体积变化率无统计学差异,而藻酸盐组则有统计学差异(P<0.05)。拟合图像最大偏差出现在牙颈部与牙龈组织接触的部位。结论3种印模材料制取石膏模型与标准原型相比较体积均变小,聚醚橡胶类印模材料的取模精度要优于缩合硅橡胶类,缩合硅橡胶类要优于藻酸盐类印模材料,牙颈部与牙龈组织接触的部位取模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牙齿位置和髓腔固位型深度对髓超嵌体口内数字印模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右上颌第1磨牙(16)和右下颌第1磨牙(46)的解剖牙树脂模型各4颗,在模型牙上制备髓腔固位型深度为2、3、4、5 mm的髓超嵌体预备体。使用显微CT获得8个参考扫描。导出所有扫描数据,通过Mimics 2021软件三维重建获得参考模型。使用口腔扫描仪获得了每个髓超嵌体预备体的10个数字印模为实验模型。使用3D分析软件Gomagic Wrap 2017进行三维模型的对比分析。计算平均绝对偏差值,以评估数字模型的精确度。结果 以牙位分组时:16的真实度与46的真实度没有显著差异。16的精确度与46的精确度没有显著差异。两牙齿间16平均最大正偏差和负偏差显著小于46(P<0.05),而两颗牙齿各自的平均最大正偏差大于平均最大负偏差(P<0.05)。以洞型深度分组时:5 mm组的真实度显著低于2 mm组、3 mm组及4 mm组(P<0.05)。精确度方面2 mm组显著高于4 mm组及5 mm组(P<0.05),3 mm组显著高于5 mm组(P<0.05)。平均最大正偏差和平均最大负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无牙颌种植修复设计三维面部扫描配准的5种方法的配准精度,探究适宜的配准方法。方法: 依据标准共纳入10名受试者,每位受试者戴有具有特征标志点的蜡堤。利用FaceScan三维面部扫描仪获取10位拟行无牙颌种植修复患者的自然大笑位和开口器牵拉暴露口内蜡堤的三维面部扫描数据,将扫描数据导入数字化分析软件Geoma...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CEREC3D/inLab MC XL系统5种扫描方法构建数字化模型的精度,探寻最佳的扫描方法。方法用一个标准的种植基台作为扫描对象,分别用inEos顶端拍摄、旋转拍摄、顶端和旋转联合拍摄、inLab MC XL激光扫描、CEREC蓝光拍摄5种扫描方法构建数字化模型。测量种植基台及各数字化模型的上表面直径,颈缘直径及上表面至颈缘的距离,测量结果用SAS9.2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肉眼观察5种扫描方法构建的数字化模型存在明显差异,inEos旋转拍摄构建的数字化模型细节反映最清楚,各线、角清晰;inEos顶端拍摄和CEREC蓝光拍摄构建的数字化模型轴面的细节不够清楚,倒凹部分被忽略,有一定的失真,边缘反映不够清楚。SNK-q检验显示采用inEos旋转拍摄和inLab MC XL激光扫描2种扫描方法构建的数字化模型与实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种扫描方法构建的数字化模型与实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REC3D/inLab MC XL系统的5种扫描方法中,inEos旋转拍摄和inLab MC XL激光扫描2种扫描方法可以构建较准确的数字化模型,inEos顶端拍摄、inEos顶端和旋转联合拍摄以及CEREC蓝光拍摄略差。 相似文献
7.
模拟口腔取模环境下TRIOS数字印模的精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模拟口腔取模环境下TRIOS数字印模的精密度,并与口外模型扫描的精密度比较。方法:制作6个#14~#17树脂牙列,其中#16为离体牙的全瓷冠预备体。对树脂牙列分别进行:(1)硅橡胶取印模,灌注石膏模型,3Shape D700模型扫描仪重复扫描10次;(2)固定于仿头模内,3Shape TRIOS口内扫描仪重复扫描10次。Geomagic Qualify12.0对重复扫描数据两两进行最佳拟合对齐和3D比较,分别输出配准数据间的平均偏差(averaged errors,AE)和差异分布彩图。秩和检验定量分析数字印模组与模型组AE的差异,根据差异分布彩图定性描述偏差分布特征。结果: 数字印模组AE均数为7.058 281 μm,高于模型组4.092 363 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数字印模组AE的均数和中位数均小于10 μm,表明扫描数据间一致性良好。模型组偏差分布均匀,数字印模组偏差较大区域主要分布于肩台及邻面区域。结论:TRIOS数字印模精密度良好,可达到临床应用要求,预备体肩台及邻面区域为扫描的难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数字化扫描结合逆向工程技术在全冠修复体牙体预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将30名汕头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本科五年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学生均发放树脂牙两颗,并安装在仿真头模上进行全冠牙体预备。对照组采用经验类比示教法,试验组为采用数字化扫描示教法,即第一次全冠牙体预备完成后进行数字化扫描后进行第二次全冠牙体预备。评分采用《中华口腔医学会团体标准:全瓷冠牙体预备操作规范T/CHSA 008—2023》进行评判,总分为100分。应用SAS 9.4软件对数据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评分者的一致性采用Kendall W协调系数检验。结果 右上颌中切牙(76.27示教前 vs. 84.70示教后,P<0.001)及右上颌第一磨牙(72.10示教前 vs. 82.37示教后,P<0.001)示教前后预备体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右上颌第一磨牙预备体平均提升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00试验组 vs. 6.53对照组,t=2.64,P= 0.014)。③对于试验组,右上颌第一磨牙牙面 面(15.40示教前 vs. 19.33示教后,P<0.001)、颊舌面(18.13示教前 vs. 20.87示教后,P=0.016)以及邻面(12.40示教前 vs. 14.07示教后,P=0.004)的分数提升均有统计学意义,颊舌面聚合度(2.80示教前 vs. 4.07示教后,P=0.004)和邻面(3.47示教前 vs. 4.47示教后,P=0.008)聚合度在示教后的分数提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数字化示教应用于难度较高的后牙牙体预备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牙体预备质量,规范牙体预备教学流程,提升牙体预备精度,为口腔医学修复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印模膏在制取无牙颌印模中的改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提高全口义齿基托边缘封闭性的方法。方法:根据常规方法制取无牙颌初印模,制取个别托盘,在个别托盘边缘逐段分区添加印模膏与不同部位无牙颌边缘封闭区组织形成紧密或加压接触取得良好的边缘封闭效果。结果:与常规印模法比较,利用此方法制取的无牙颌印模在唇颊舌侧边缘及上颌后堤区均取得良好的边缘封闭效果。结论:印模膏的改良应用提高了全口义齿基托的边缘封闭性,从而增加义齿固位力。经济、实用,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T和MRI两种影像技术联合诊断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准确性。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9年4月诊治的61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CT、MRI检查,最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观察研究对象的两种影像学手段的征象表现,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分析CT检测、MRI检测、CT及MRI联合检测的准确率。结果 CT联用MRI诊断相比于单纯采用CT或MRI的准确性更高;MRI诊断的准确率高于CT诊断,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联合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MRI诊断(P<0.05)。结论联合应用CT和MRI检查对于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准确性更高,可提供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通过口内入路进行下颌骨髁突切除术,评估其术前设计方案在术中实现的精确性,并分析误差产生的部位和原因,为术式改良提供参考和思路。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口内入路髁突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共23例。术前将患者螺旋CT数据导入ProPlan软件,将患侧下颌升支进行三维重建并根据病变范围设计髁突截骨线,生成术前设计模型,导入BrainLab导航系统,术中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采用口内入路,按术前设计截骨线完成髁突切除术。术后1周内拍摄颅颌面部螺旋CT,将术后患侧下颌升支进行三维重建,生成术后即刻模型,应用Geomagic软件将术前设计模型与术后即刻模型进行对齐,并在术后即刻模型的实际截骨面划分6个区域并定义相应区域测量点P1~P6,比较术前设计截骨面与术后实际截骨面在三维空间位置上的偏差,分析导航辅助手术实施的精确性。结果: 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获得满意疗效,术后CT复查病变完整切除,髁突截骨线与手术设计基本吻合。术后随访期内未见肿物复发及关节粘连。术后对髁突切除术实施精确性的验证分析显示,P1~P6共6组测量点所测得的偏差可信区间分别为(-2.26 mm,-1.89 mm),(-2.30 mm,-1.45 mm),(-3.37 mm,-2.91 mm),(-2.83 mm,-1.75 mm),(-1.13 mm, 0.99 mm),(-1.17 mm, 0.17 mm), 其中P3组与其他5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5、P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可以较精确地完成口内入路髁突切除术;截骨面各部位的手术偏差以过多切除为主,其中前内侧测量点所代表的髁突前内侧区域实际过多切除现象最明显,后侧、后外侧测量点所代表的髁突后外侧区域平均偏差不大,但偏差值的波动较其他4组大;计算机导航辅助下髁突切除术的精确性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红色打样膏初印模三维扫描,建立一种无牙颌个性化托盘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和工艺熔融沉积制造(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制作方法,定量评价加工精度。方法:在标准上颌无牙颌石膏模型上制取红色打样膏初印模,用牙颌模型三维扫描仪扫描红色打样膏初印模,得到扫描数据,在Gemomagic 2012软件中用交互绘制曲线、局部填补空洞、局部增厚、整体偏移、整体抽壳等命令,完成提取托盘边界、填倒凹、缓冲、预留终印模三维空间和生成托盘厚度的操作,设计标准形状手柄,得到个性化托盘三维设计数据。将托盘设计数据导入与FDM三维打印设备连接的电脑系统,打印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材质的无牙颌个性化印模托盘,用牙颌模型三维扫描仪扫描托盘整体。在Gemomagic 2012软件中,以托盘组织面为共同区域,将个性化托盘CAD数据和个性化托盘三维扫描数据进行配准,利用Imageware 13.0的点云偏差分析功能测量三维设计数据和三维扫描数据之间的偏差。扫描石膏模型得到其表面三维数据,将石膏模型数据对齐于印模数据,同时个性化托盘扫描数据对齐于个性化托盘三维设计数据,利用Imageware 13.0的点云偏差分析功能测量三维扫描数据和石膏模型数据表面的距离。结果:与CAD数据对比,加工完成的上颌个性化托盘内表面整体平均偏差为(0.17±0.20) mm,主承托区平均偏差为(0.19±0.18) mm,副承托区平均偏差为(0.17±0.22) mm,边缘封闭区平均偏差为(0.30±0.29) mm,缓冲区平均偏差为(0.08±0.06) mm;托盘内表面与石膏模型表面平均间隙大小为(1.98±0.40) mm,主承托区平均间隙量为(1.85±0.24) mm,副承托区平均间隙量为(1.86±0.26) mm,边缘封闭区平均间隙量为(1.77±0.36) mm,缓冲区平均间隙量为(2.90±0.26) mm。结论:结合红色打样膏初印模三维扫描、CAD和FDM技术,可成功实现上颌无牙颌个性化托盘的数字化设计和制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3-95+99+封三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早期诊断中应用甲胎蛋白(AFP)、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铁蛋白(Fer)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检验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择取同期7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早期诊断中均接受AFP、AFP-L3、Fer、TSGF检验,两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观察组AFP、AFP-L3、Fer、TSGF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AFP(3.85%)、AFP-L3(3.85%)、Fer(5.12%)、TSGF(3.85%)、联合检测阳性率(1.28%)均低于观察组的76.92%、79.49%、78.21%、79.49%、97.44%(P0.05);③联合检测准确度(98.70%)、特异度(90.80%)、灵感度(77.50%)、阳性预测值(86.40%)、阴性预测值(88.20%)均高于AFP (86.40%、90.80%、77.50%、86.40%、88.20%)、AFP-L3(89.50%、91.50%、79.40%、87.80%、90.10%)、Fer(87.20%、91.50%、78.30%、82.50%、89.60%)及TSGF(88.30%、93.20%、78.20%、85.20%、89.70%)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P、AFP-L3、Fer、TSGF联合检验能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疾病确诊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准确性影响因素。方法分析我院24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钙化积分、平均心率、心率波动及空腹血糖浓度的不同程度进行分组,以CAG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各组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评估冠脉狭窄≥50%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及CAG共同显影及评估的冠脉节段有2036节段,其中男性1424节段,女性612节段;(2)以CAG为金标准,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轻度钙化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重度钙化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心率分组(心率70次/min及心率≤70次/min组)、心率波动分组(心率波动15次/min及心率波动≤15次/min组)及空腹血糖分组(空腹血糖10.00mmol/L及空腹血糖≤10.00mmol/L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诊断男性、女性组的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均无明显差异,诊断女性组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低于男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的冠脉钙化降低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诊断准确性,在高心率及心率波动下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仍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诊断女性患者敏感度及阳性预测值低于男性,空腹血糖高低对其诊断准确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寻体外分离培养大鼠成熟脂肪细胞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器官培养法、天花板培养法和改良天花板培养法3种不同的原代培养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成熟脂肪细胞.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细胞形态及油红O染色结果,比较3种培养方法所培养的脂肪细胞的差异.结果:3种培养方法均培养出成熟的脂肪细胞,细胞形态一致,其中改良天花板培养法的培养效率最高,培养出的细胞形态最好.结论:改良天花板培养方法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大鼠成熟脂肪细胞原代培养方法,为进行脂肪细胞的相关研究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层眼科老视的科学验配方法。方法收集老视患者240例,年龄45-63岁,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80例。甲组给予传统经验法验配;乙组给予工作距离减去储备的调节幅度法验配;丙组由综合验光仪验配;对三组验配结果和舒适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乙、丙三组的视力矫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长期戴镜的舒适度比较显示:乙组、丙组均优于甲组(P〈0.05),乙组、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丙二组老视的科学验配优于甲组的经验验配,可以达到清晰、舒适、持久的视觉效果,在基层眼科中应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