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铅污染对孕妇儿童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业性铅接触对女工及其后代健康危害的研究已有报道〔1〕;近年对低水平铅长期接触致孕妇?婴(儿)童健康的影响,亦已有一定的关注〔2〕;ACGIH(1995)已将铅列为动物致癌物〔3〕?本文就近期有关文献从以下几方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电子废弃物回收拆解业工人健康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从事电子废弃物回收拆解业人群的健康状况,探讨电子废弃物对人体可能的危害.方法 选择汕头市贵屿镇5个从事电子废弃物回收拆解业的自然村作为调查点,对226名电子废弃物回收拆解业工人(拆解业组)及172名非电子废弃物回收拆解人员(对照组)进行健康调查.结果 拆解业组人员头痛头晕(47.7%)、皮疹瘙痒(15.0%)、恶心(11.1%)、失眠(9.7%)、记忆力下降(5.3%)、鼻塞(5.3%)、结膜充血(4.8%)等症状与体征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且有工种差异.电路板回收处理组中,失眠发生率随工作年限的增长有上升的趋势(r=0.998).结论 不科学的电子废弃物回收拆解方式对从业人员健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国际上关于儿童性早熟的研究概况、热点及前沿进展,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思路.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10-2020年发表的相关期刊和综述论文;利用IS1 Web of Knowledge自带的分析检索结果及创建引文报告功能,结合CiteSpace5.0.RIS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该领域... 相似文献
4.
铅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已有几十年历史。随着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提高,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不断被报道,且研究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基于这些研究进展,2012年1月,美国CDC儿童铅中毒预防咨询委员会决定对儿童铅中毒预防指南中血铅临界值做出修订。本文就近几年铅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电子废弃物拆解场地重金属污染情况,于2010年对台州某拆解场地土壤中Cd、Ni、Cr、Cu、Pb、As、Hg含量进行调查,利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USEPA提供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研究区生态、健康风险.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为Cd和Hg,其余重金属对研究区污染较小或者没有超过标准;除了Cd和Hg外,研究区土壤其他重金属处于轻度-中等污染,土壤中7种重金属根据各自地累积指数确定的污染程度依次为Cd>Hg>Ni>Cr>Cu>Pb>As;7种重金属的生态风险为D级,生态危害程度很强;人群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电子废弃物拆解地区儿童血铅水平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了解电子废弃物简易拆解地区--贵屿镇儿童血铅水平,探讨电子废物简易拆解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方法于2004年9-11月在广东省贵屿镇选择当地出生并长期居住的165名1~6岁健康儿童(暴露组)以及毗邻贵屿镇的陈店镇61名儿童(对照组)测定血铅和血红蛋白水平,并对4个拆解工艺集中地区(元件拆解密集区、初级废塑回收区、元件拆解零散区、成品废塑加工区)分别进行了比较.结果暴露组儿童血铅水平的-x±s为(153.0±57.9)μg/L,范围为44.0~302.5μg/L;血铅值≥100μg/L的有135人,占81.8%,其中轻度铅中毒占61.8%,中度铅中毒占20.0%,未发现重度以上铅中毒者.暴露组儿童血铅及铅中毒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暴露组儿童血铅水平随年龄增长呈现升高趋势,经方差分析,3个年龄组的儿童血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51,P<0.05),且元件拆解密集区>初级废塑回收区>元件拆解零散区>成品废塑加工区.暴露组男童血铅水平的-x±s为(151.4±59.1)μg/L,铅中毒率为81.6%;女童血铅水平的-x±s为(154.8±56.8)μg/L,铅中毒率为82.1%.男女儿童血铅均数和铅中毒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铅中毒儿童血红蛋白含量的-x±s为(127±17)g/L,低铅儿童血红蛋白含量的-x±s为(129±20)g/L,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461,P>0.05).结论简易、落后的电子废物回收拆解工艺造成的环境污染已影响当地儿童的血铅水平.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为了解家长文化水平对学龄前儿童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214名儿童的行为健康情况。结果:儿童的健康行为与家长文化水平正相关,但生活自理能力差、任性、团结友爱差、胆小这四项与家长文化水平无关。结论:家长应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对学龄前儿童的健康行为发挥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2006年中国儿童与孕产妇营养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和孕产妇的营养健康现状,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抽出5岁以下儿童17607例,孕产妇9178例,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收集调查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的相关资料,以WHO推荐的标准对儿童和孕产妇营养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目前中国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低体重率为5.9%,生长迟缓率为9.9%,维生素A缺乏率为9.1%,边缘缺乏率达41.8%。3岁以下婴幼儿家长知识普及率为65.8%。新生儿中巨大儿发生率为6.5%。孕产妇贫血患病率为42.0%,其中产妇为49.7%,孕妇为37.7%。结论与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比较,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率呈下降趋势,但西部地区仍然较高,新生儿中巨大儿的发生率有所增长,孕产妇贫血患病率依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结果提示目前中国儿童和孕产妇的营养健康状况依然存在较严重的问题,需要开展改善活动。 相似文献
12.
范梅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67-68
目的: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维护产妇的健康.方法: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总结对468例产妇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结果:孕产妇掌握健康知识,有利于孕产妇康复及婴儿健康成长.结论:健康教育不但可以增加护患间的情感沟通,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促进母婴健康,减少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中国孕产妇保健服务需求和利用现状,探讨影响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09年7-12月间分娩的1 945名妇女进行调查,并对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孕早期系统保健管理卡建卡率为49.77%,产前保健指导率为82.98%,产后保健指导率为52.75%,产前检查率为99.33%,产前检查5次率为74.24%,住院分娩率为98.61%,产后访视率为42.21%,产后访视3次率为9.51%;影响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的因素主要有孕产妇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就医距离、活产生育数、居住地以及婚姻状况等.结论 孕产妇首次产前检查时间滞后,产后访视率低,孕产妇的孕期保健服务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孕产妇保健影响因素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了解湖北省孕产妇保健状况,探索孕产妇保健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11个县(市)1998年1月1日~2003年10月20日有活产的17~45岁已婚育龄妇女共计687人,对其孕产期保健状况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70检验法、非参数检验法,多因素分析采用逐步前进法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城市及农村孕产妇产前检查率分别为99.4%,84.7%;住院分娩率95.6%,54.8%;剖宫产率46.1%,10.7%;产后访视率67.3%,5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孕产妇保健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收入和年龄,农村是生育活产儿数、经济收入、文化程度、是否为农民、是否经常主动获取保健知识。结论湖北省城乡孕产妇保健状况和影响因素差异较大,首次产前检查时间滞后,产后访视率明显低于产前检查率,与全国甲类城市和农村保健服务标准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5.
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保健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银川市外来人员的明显增加也给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通过分析银川市流动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提出改善该地区流动人口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对策,找出适合银川市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切实可行的流动孕产妇健康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银川市流动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机制,逐步提高管理水平,最终实现"两纲"提出的"流动妇女享有与流入地妇女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目标,有效降低银川市流动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国孕妇营养与健康基本状况。方法利用2009年八省(市)16县(市)开展的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数据,分析孕妇的营养与健康状况。结果孕妇平均年龄27.1岁,其中超过35岁的占6.3%。城市和农村孕妇服用过营养补充剂的比例分别占81.8%和57.8%(P<0.01),城市孕妇服用各种营养补充剂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农村孕妇(p<0.01)。怀孕期间贫血患病率平均为14.0%,城市显著高于农村(P<0.05),主要为轻度贫血。孕期出现腓肠肌痉挛的比例平均为39.3%。城市和农村孕妇均存在蛋白质、维生素A、钙、铁等摄入量未达到推荐摄入量的问题,以钙缺乏最为突出。孕妇孕期自我保健知识主要来源于亲属、朋友、医疗机构、书报和电视,对城市孕妇而言,网络也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结论蛋白质和多种微量营养素不足是孕妇营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孕妇口腔卫生状况及其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口腔卫生行为养成习惯。方法2013年8至10月,对北京市海淀区两家助产机构接受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的1174名孕妇进行了口腔保健知识和卫生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仅80名孕妇(6.8%)回答正确所有4个口腔卫生知识问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孕妇完全掌握孕期口腔卫生知识能力比中专以下文化程度的孕妇高4.5倍(OR=4.5,95%CI:1.9~10.9),而且随着知识点增多,掌握的程度越高(chi-square=219.4,P<0.05)。被调查孕妇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71.0%(829/1167)的孕妇每天刷牙2次以上,但是,80%以上的孕妇偶尔或从不用口腔辅助清洁用品。结论孕妇对口腔保健知识普遍缺乏了解,文化程度低的孕妇口腔卫生保健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不够或欠缺情况较为明显。建议加强孕期口腔保健工作,口腔卫生行为指导也应加入口腔健康教育培训中,使孕妇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口腔辅助清洁用品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影响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保健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相关卫生工作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409例流动产妇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孕产史、孕早期检查及产前检查次数等情况。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中孕产妇初次产前检查平均孕周为(21.1±9.1)周,早期检查率仅为24.9%,平均产前检查次数为(6.2±3.6)次,≥5次的产前检查率为56.2%。影响产前保健利用及时性的主要有月人均收入及是否经产;影响产前保健利用足够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婚姻、文化程度、配偶有无工作、月人均收入及是否经产。结论:流动孕产妇产前保健利用率低,产前保健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婚姻、文化程度、丈夫有无工作、是否经产及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9.
孟献荣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3):361-362
目的:了解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孕期妇女的膳食现状及其与新生儿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膳食调查法了解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来就的300名孕妇膳食现状,通过核查医生病历、护理记录的方法了解新生儿健康状况。结果孕妇整体膳食模式达标,但存在着膳食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营养正常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中出现新生儿疾病(其中包括:新生儿肺炎、骨质软化症、新生儿湿疹、新生儿腹泻、新生儿黄疸)的比例明显低于营养异常组的孕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96、8.66、4.74、6.31、6.26,均P<0.05)。结论建议孕妇在怀孕期注意全面合理的营养补充,切忌出现营养不良或营养过盛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流动孕产妇与户籍孕产妇产前保健服务的利用情况,发现两人群的差异,探讨影响因素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对比研究,在广州、浙江、福建、北京对379名流动孕产妇和381名户籍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社会人口学因素及产前保健利用情况,包括初检孕周、产检次数及早、中、晚孕期的产检项目等。结果:流动与户籍孕产妇孕早期初检率分别为40.5%和57.1%,产检5次及以上的比率分别为60.4%和80.6%;流动孕产妇孕早、中期各基本项目检查率低于户籍孕产妇,孕晚期差异不大。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低、未婚或离异、无保险、经产妇、计划外生育、怀孕后无人通知产检等会影响孕产妇的产检利用情况。结论:城市中流动孕产妇产前保健服务的利用情况与户籍孕产妇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孕产妇保健应注重提供普惠性的服务项目及加大服务宣教力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