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和分析脊柱结核并发艾滋病(AIDS)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河南省传染病医院骨结核科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并发AIDS的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5~74岁,平均(38.0±14.0)岁。对16例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以及术后36个月植骨融合、并发症发生及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以下简称“ASIA分级”)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患者术中出血量261~340ml,平均(300.5±30.0)ml;手术时间154~176min,平均(162.5±7.4)min;引流管放置时间4.9~7.1d,平均(6.2±0.8)d。伤口Ⅰ期愈合14例,Ⅱ期愈合2例。5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脓肿置管引流术,4例患者选择单纯前路腹膜外结核病灶清除术,2例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脊柱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术+髂骨取骨植骨,5例患者行脊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管内结核病灶清除+植骨术。14例患者采用6H-R-Z-E-Lfx/12H-R-E方案治疗,直至疗程结束;2例患者对利福平、异烟肼耐药,调整用药方案为6Z-E-Lfx-Am-Pto-Pa/12~18Z-E-Pto-Pa,至最终疗程结束。16例患者随访时间均超过36个月,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情况,无并发症出现,10例患者植骨Ⅰ级融合,5例Ⅱ级融合,1例Ⅲ级融合。ASIA分级由C级改善至D级者4例,D级改善至E级者6例,B级改善至D级者2例。结论 对于脊柱结核并发AIDS患者,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个体化治疗,可使患者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2013—2018年贵州省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手术治疗的符合入组标准且确诊为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的5例患者(观察组)和与之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相匹配的5例单纯脊柱结核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初步探讨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者的手术治疗策略,发现观察组在术前评估和纠正CD4 +T淋巴细胞计数,术中严格遵守规范的消毒隔离程序和三级职业暴露防护原则(所有手术医护人员佩戴有防护眼镜的口罩,戴双层乳胶手套,穿一次性防水手术衣、袖套、靴套)基础下,两组患者在手术方式的选择、年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VAS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3.0±0.9) h]高于对照组[(2.7±0.6) h](t=-0.424,P=0.004),并有1例患者出院1周时出现引流口窦道形成,经3个月扩创、换药、控制CD4 +T淋巴细胞计数达正常后逐渐愈合。  相似文献   

3.
搜集2012年4月至2018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经保守治疗无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2例(能耐受手术)颈部淋巴结结核(CTL)并发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2例;年龄19~62岁,平均(38.0±11.3)岁。均在规范的抗结核、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手术治疗,对比分析术前与术后3个月CD4 + T淋巴细胞水平、CD4 + T淋巴细胞/CD8 + T淋巴细胞比值、血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术后3个月CD4 + T淋巴细胞为(267.07±77.89)个/μl,术前为(156.80±84.83)个/μl,CD4 +/CD8 + T淋巴细胞比值为0.68±0.53,术前为0.47±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30,P=0.019;t=20.37,P=0.033)。术后ESR为(15.88±11.08)mm/1h,术前为(52.32±17.12)mm/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2,P=0.025)。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1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CTL症状消失;1例切口延期愈合,经过2个月局部换药愈合;3例CTL复发再行二次手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1例在治疗过程中死亡,死亡原因为艾滋病晚期且并发肺孢子虫肺炎。可见,规范的抗结核、抗病毒药物控制,联合适当时机合理精准的手术干预对CTL并发艾滋病患者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AIDS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治疗的难度成倍增加。为规范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AIDS患者的诊疗流程,使更多同行了解此类疾病治疗细节,并在治疗时有可靠依据,中国防痨协会骨关节结核专业分会、中国西部骨结核联盟、中国华北骨结核联盟、《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制定了《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AIDS患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本共识从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背景开始论述,对其常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药物及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治疗过程中的职业暴露和注意事项,以及研究方向等方面做了深入的阐述与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前,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AIDS患者逐年增多。临床工作者对该疾病缺乏统一认识,对该疾病最新诊治手段也缺乏了解。作者就该疾病诊断的新技术、新的抗结核治疗药物及治疗方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进展、手术方式进展,以及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AIDS患者手术时的术中防护、最新研究方向等进行简要概述,以期在一定程度上统一认识,提高对该疾病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经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的142例临床资料完整的初治住院患者,按照是否并发AIDS分为并发组(AIDS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42例)和未并发组(未并发AIDS的颈部淋巴结结核,10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结果 并发组患者在男性[66.7%(28/42]、年龄[41.69(34.75,47.00)岁]、咳嗽[26.2%(11/42)]、乏力[16.7%(7/42)]、发热[38.1%(16/42)]等方面均明显高于未并发组[分别为44.0%(44/100)、30.64(22.00,32.75)岁、9.0%(9/100)、1.0%(1/100)、8.0%(8/100)](χ 2=6.867,P=0.009;Z=-5.300,P=0.000;χ 2=7.223,P=0.007;χ 2=10.867,P=0.001;χ 2=13.339,P=0.000),而CD4 + T淋巴细胞计数[152.50(69.25,241.75)个/μl]明显低于未并发组[598.00(452.00,748.00)个/μl](Z=-8.081,P=0.001)。在CT扫描表现上,并发组在淋巴结短径>2cm[47.6%(20/42)]、淋巴结融合[71.4%(30/42)]、淋巴结完全性与不完全性坏死并存型[45.2%(19/42)]、累及≥3个区[59.5%(25/42)]、累及≥4个区[33.3%(14/42)]等方面均明显高于未并发组[27.0%(27/100)、53.0%(53/100)、4.0%(4/100)、31.0%(31/100)、11.0%11/100)](χ 2值分别为5.679、4.136、37.056、10.075、10.170,P值均<0.05);在形态规则[16.7%(7/42)]、边界清楚[16.7%(7/42)]、不全性坏死[33.3%(14/42)]方面均明显低于未并发组[50.0%(50/100)、52.0%(52/100)、90.0%(90/100)](χ 2值分别为13.677、15.205、48.459,P值均=0.000)。结论 AIDS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以男性、40岁以上患者多见;临床表现不典型,CD4 +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CT表现多见淋巴结短径>2cm、融合、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病变常累及≥3个分区的淋巴结,且多为并存型坏死。  相似文献   

7.
1991年 2月至 1999年 10月 ,我们行手术治疗儿童脊柱结核 6 2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35例 ,女 2 7例 ;年龄 14个月至 13岁 ;病程 16天至 2年。病变位于颈椎 1例 ,胸椎 2 6例 ,胸腰椎 7例 ,腰椎 2 8例。病变 1~ 2节 5例 ,3~ 5节 5例 ,其中 1例为T6、T7、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非治疗因素对结核分枝杆菌/艾滋病病毒(TB/HIV)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转归的影响。 方法 以2007-2008年3个省共6个县,新发现TB/HIV双重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这些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非治疗因素对抗结核治疗转归的影响。 结果采用治疗成功(治愈+完成治疗),丢失(中断治疗)作为结局变量,共纳入294例患者观察。患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HIV感染途径主要为静脉吸毒及性传播,近1/3的患者无固定职业,为小学或以下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为离异或丧偶。文化程度低、离异或丧偶患者,抗结核治疗中断治疗率高。 结论 要减少TB/HIV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中断治疗率,应重视患者心理支持及治疗前后的健康教育,尤其对无固定职业、文化程度较低、离异或丧偶患者。  相似文献   

9.
23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97年~200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23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3例患者多为青壮年(94.3%),半年内病死11例(47.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途径以性乱史(15例,占65.2%)为主.持续1个月以上的临床表现有发热、体重下降5~15 kg 者23例(100%),咳嗽15例(65.2%).多并发多种机会性感染.23例患者中以单纯肺结核14例(60.9%)及淋巴结结核8例(34.8%)为主;12例浸润型肺结核患者X线表现为病灶多位于双肺,多为较均匀一致的片絮状阴影,无一例出现空洞.蛋白纯化衍生物(PPD)试验弱阳性2例(8.7%),痰涂片、痰培养查抗酸杆菌仅1例阳性(4.4%).23例患者治疗前CD+4明显低于其他未合并结核病的艾滋病患者(P<0.05);而23例中,病死患者治疗前CD+4也较存活患者明显降低(P<0.05).23例患者的HIV RNA定量值明显高于未合并结核病的艾滋病患者(P<0.05).23例患者中,同时采用抗结核及抗HIV病毒药物治疗的患者,病死率较两种药物均未采用或单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明显降低(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PPD试验阳性率低,肺结核X线表现不典型,淋巴结结核较多见,病死率高;治疗前CD+4明显降低,且与病死率相关;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促进HIV病毒的复制;临床应尽可能同时进行抗结核与抗HIV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前短程化疗在单节段脊柱结核前路手术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河北省胸科医院骨科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56例,男28例,女28例,年龄21~85岁。病变节段:颈椎2例,胸椎21例,腰椎28例、腰骶椎5例。术前均给予短程化疗方案,常规给予H-R-Z-E抗结核治疗方案,用药时间1~10d,平均(6.90±1.35)d,待患者全身中毒症状有所改善,全身一般情况能耐受手术时实施手术治疗,动态观察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疼痛缓解情况、神经恢复情况、骨融合情况、脊柱结核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56例患者中,早期伤口不愈合1例,经伤口常规换药后愈合;窦道形成1例,行窦道搔刮术后,伤口愈合,其余54例伤口一期甲级愈合。术后3周ESR[(20.96±7.97)mm/1h]较术前[(40.74±14.35)mm/1h]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98,P=0.000);术后3周CRP[(27.57±8.98)mg/L]较术前[(45.83±9.57)mg/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07,P=0.000);术后3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3(2,4)分]较术前[6(6,8)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43,P=0.000);并发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29例,至末次随访时2例B级患者1例改善为D级,1例改善为E级;10例C级患者改善为E级8例,D级2例;17例D级患者均改善为E级。术中结核病灶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为44.6%(25/56),其中单耐药脊柱结核阳性率为1.8%(1/56),耐多药脊柱结核阳性率为3.6%(2/56),多耐药脊柱结核阳性率为1.8%(1/56)。术后4~11个月56例患者椎体间植骨按照Bridwell标准达到Ⅰ级率为91.1%(51/56),Ⅱ级率为8.9%(5/56)。 结论: 对于有适应证的脊柱结核,采取术前短程化疗后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外科治疗腹腔结核致肠穿孔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 收集河北省胸科医院2008—2016年收治的4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腹腔结核伴肠穿孔患者,所有患者经胸部X线摄影或CT扫描检查均为可疑肺结核。描述性总结分析其术前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及各项检查、术中探查及手术方式、术后治疗及并发症、治疗结果、随访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 43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均存在腹腔结核,其中32例非急诊患者临床诊断明确者18例,11例急诊患者术前均未明确诊断;术中探查均存在肠穿孔,其中术前考虑单纯肠梗阻3例、肠梗阻伴肠穿孔30例(8例急诊和22例非急诊患者术前经诊断性穿刺诊断肠穿孔)、单纯肠穿孔10例。40例(93.0%)因病变范围广泛、感染严重行Ⅰ期肠切除+造瘘术,其中12例切口感染患者经切口换药、引流后治愈;8例发生肠瘘患者除2例(保守治疗、二次手术各1例,年龄均>65岁)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外,余6例经治疗后预后良好;2例发生肠梗阻患者1例行二次手术、1例保守治疗后治愈;余18例患者造瘘术后恢复良好。2例(回盲部肿物伴穿孔1例,腹腔感染较轻1例)行回盲部切除+回结肠吻合术;1例因近回盲部出现回肠局部单一穿孔,且同时并发腹腔淋巴结结核、局部淋巴结节和穿孔部位回肠粘连,但腹腔感染较轻的患者行回肠部分切除+肠吻合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抗结核治疗12个月后均治愈停药。37例患者停药后随访18~24个月,4例患者失访,随访期内16例患者有间断轻微腹痛症状,其他患者一般情况均良好。结论 腹腔结核伴肠穿孔是严重的消化道结核并发症,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是基础,而外科手术是有效治疗的首选方式,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治疗肺结核并发肺曲菌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搜集2007—2016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行外科手术的74例肺结核并发肺曲菌球病患者,对手术方式、手术治疗转归、并发症、术后随访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4例患者中,择期手术68例(91.9%),急诊手术6例(8.1%);73例(98.6%)手术顺利,术中因大出血死亡1例;行肺叶切除术54例(73.0%),肺段切除术5例,全肺切除术2例,复合肺切除术9例,肺楔形切除术4例。24例(32.4%)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大出血1例,再次开胸止血治愈;呼吸功能衰竭1例,呼吸机辅助呼吸28d后成功脱机治愈;肺不张5例,4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后肺膨胀良好,1例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无效,继发呼吸功能衰竭后自动放弃治疗出院后死亡;脓胸4例,3例细菌性脓胸经持续引流治愈,1例曲霉菌性脓胸于术后15个月行电视胸腔镜脓胸廓清术时发生肺动脉破溃大出血,改为体外循环下左余肺切除术,但因不能纠正休克而死亡;肺泡胸膜瘘5例,3例经持续胸腔引流,2例行碘伏胸膜固定术加持续胸腔引流后治愈;支气管胸膜瘘1例,给予患者持续的胸腔引流3周后瘘口逐渐闭合治愈;胸部净化残腔7例,未处理。72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1例患者随访期间死亡。最终治愈71例(96.0%),随访1~48个月,平均(11±3)个月,未见肺结核及肺曲菌球病复发。结论 选择合适的患者行外科手术,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绝大多数患者能治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艾滋病”)并发胸部结核患者的高分辨CT(HRCT)征象及其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就诊或住院治疗,并经病理及实验室检查证实或临床确诊的AIDS并发胸部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35例。收集研究对象HRCT征象及CD4 +T淋巴细胞计数资料。将研究对象CD4 +T淋巴细胞计数分为Ⅰ、Ⅱ级(Ⅰ级:CD4 +T淋巴细胞计数<100×10 6/L;Ⅱ级:CD4 +T淋巴细胞计数≥100×10 6/L),分析研究对象CT征象与不同免疫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研究对象继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及纵隔淋巴结结核总的发生率分别为66.8%(157/235)、31.9%(75/235)、63.8%(150/235)。CD4 +T淋巴细胞计数Ⅰ、Ⅱ级研究对象中,纵隔淋巴结结核发生率分别为51.9%(122/235)和11.9%(2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59,P=0.048)。CD4 +T淋巴细胞计数Ⅰ级AIDS并发继发性肺结核患者,HRCT征象中实变影、实变伴空洞、多发空洞的发生率分别为55.4%(87/157)、17.2%(27/157)、10.2%(16/157),均高于CD4 +T淋巴细胞计数Ⅱ级者[分别为13.4%(21/157)、3.8%(6/157)、1.9%(3/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6.47、8.22、7.47,P值分别为0.014、0.004、0.045);继发性肺结核发生于上叶前段、右中叶、左舌段的比率[分别为26.1%(41/157)、24.2%(38/157)、27.4%(43/157)] 均高于CD4 +T淋巴细胞计数Ⅱ级者[分别为5.7%(9/157)、3.2%(5/157)、3.8%(6/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0.78、5.40、6.79,P值分别为0.037、0.045、0.039)。 结论 AIDS并发胸部结核以继发性肺结核和纵隔淋巴结结核为主,其HRCT征象与CD4 +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损坏程度有关,CD4 +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胸部HRCT征象越复杂、越不典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患者术后未愈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312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手术治疗未愈者24例,治愈者288例。收集研究对象性别、年龄、营养状况、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手术入路、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患者依从性、脊柱病变节段、是否并发其他部位结核、耐药情况、病灶清除情况、内固定稳定性、术前规范抗结核时间、全程随访情况、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评定等信息,分析导致患者术后未愈的影响因素。结果 未愈组不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者、脊柱病变>2个节段者、耐药结核病者、病灶清除不彻底者、全程未进行规律随访者、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评定为无效者、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12个月者、行后路手术者分别占75.0%(18/24)、66.7%(16/24)、41.7%(10/24)、66.7%(16/24)、58.3%(14/24)、58.3%(14/24)、41.7%(10/24)、66.6%(16/24),均明显高于治愈组[分别占27.4%(79/288)、35.8%(103/288)、12.1%(35/288)、35.8%(103/288)、26.4%(76/288)、29.2%(84/288)、4.9%(14/288)、17.7%(51/2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10.11、7.19、15.64、8.97、11.01、8.75、12.14、12.29,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OR(95%CI)=3.15(1.03~9.64)]、脊柱病变>2个节段[OR(95%CI)=2.52(1.29~4.94)]、耐药结核病[OR(95%CI)=4.31(1.25~14.88)]、病灶清除不彻底[OR(95%CI)=4.90(1.39~17.27)]、全程未规律随访[OR(95%CI)=3.99(1.39~17.27)]、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评定为无效[OR(95%CI)=4.46(1.34~11.84)]、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12个月[OR(95%CI)=12.30(2.20~68.80)]及行后路手术方式[OR(95%CI)=6.51(1.77~23.91)]是脊柱结核患者术后不愈的危险因素。 结论 脊柱结核诊治过程中要早期就诊,采用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方案治疗,避免适应性耐药,手术尽量选择前路手术方式,术中尽可能彻底清除病灶,术后注重全程随访,及时调整不合理抗结核药物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