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λ���ܰ�71���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71例高位胆管癌治疗方法和生存时间。方法 高位胆管癌切除者行高位胆肠Roux-en-Y吻合术,未切除者行胆汁内或外引流术并标记肿瘤部位且置管行术后腔内照射,未手术者行PTCD内或外引流并行腔内或体外照射。结果 共有21例予以切除,15例切除后生存在24个月以上,4例死于15个月内。其余50例生存4-18个月。结论 高位胆管癌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腔内照射及肝动脉化疗栓塞,可预防或延迟局部复发及转移,延长病人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肝内胆管癌(ICC)是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肝癌的肝恶性肿瘤,约占其发病率的15%,近年来肝内胆管癌的全球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进展较快,易转移复发,故预后较差。根治性手术切除(R0切除)仍是惟一可能治愈肝内胆管癌的治疗方式,是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之一。目前针对肝内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方面如术前黄疸的处理、肝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联合血管切除、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复发等仍存在很多争议。  相似文献   

3.
肝内胆管癌(ICC)是起源于肝内小叶间胆管至二级胆管以上的胆管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约占胆管源性恶性肿瘤的10%。根治性手术切除是ICC惟一可能治愈的手段。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ICC预后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ICC根治性切除术中是否需要行淋巴结清扫、清扫范围及意义,国际上对此尚有不少争议。多数研究认为对于可手术切除的ICC病人,区域淋巴结清扫是外科治疗的标准部分,有助于术后准确分期及选择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同时伴有淋巴结转移的ICC病人都应接受术后系统性治疗。但也有研究表明单纯化疗相对于手术切除能为已有淋巴结转移的ICC病人提供更好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4.
肝内胆管癌(ICC)恶性程度高,症状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由于缺乏有效的筛查,确诊时多处于进展期,大多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目前,根治性手术仍是惟一可以使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治疗方式,但存在切除率低、术后易复发等难题。新辅助治疗能缩小原有病灶及转移的淋巴结,提高R0切除率,对于无法切除的局部晚期ICC,新辅助治疗可使局部进展的ICC降期为可切除,也可改善肝移植病人的预后。但目前对ICC行新辅助治疗的潜在效用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5.
肝内胆管癌(ICC)作为第二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虽然R0根治性切除是首选的可治愈方法,但ICC诊断时仅12%~40%病人可获得手术根治的机会,手术后5年存活率也仅为25%~40%。通过辅助化疗和区域治疗降期后可使部分晚期ICC病人获得行根治性手术或肝移植的机会。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作为有益的补充,对于有基因突变作用靶点的选择性病人可能会延长生存期。以肝胆外科为主,包含影像科、病理科、肿瘤化疗科、放疗科和介入科的多学科诊疗团队,通过多学科讨论模式,结合病人具体病情,采取个体化、综合化的治疗手段,才能使ICC病人获得最优化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6.
虽然肝内胆管癌(ICC)在原发性肝癌中仅占10%~15%,但ICC相对于肝细胞癌诊断率低、进展更快,有着更高的致死率,加之ICC发病率逐年增加,引起越来越多肝胆外科医生的重视。外科切除仍是目前公认的惟一能治愈ICC的方法。手术治疗的技术和方法较过去相比有了长足进步,但有关ICC的手术指征和术式选择的问题一直是临床医生争论的焦点。在病人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如果剩余肝体积足够且无远处转移者,应积极采取手术切除治疗。术式推荐解剖性肝切除联合清扫区域淋巴结(至少6枚淋巴结),对于原发性孤立性ICC病人为保留肝实质可以考虑非解剖切除,但要保证阴性切缘,必要时联合胆管切除、胆肠吻合内引流和胰十二指肠切除等。微创手术有一定优势但仍需要慎重考虑,对于有高转移风险的病人可以先行诊断性腹腔镜探查,以评估根治手术的可行性。同时兼顾多学科优势,重视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沈锋  刘光华  夏勇 《腹部外科》2020,(2):99-104
影响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肝切除术后远期生存的主要因素是肝内复发和肝外转移。再切除适用于复发性肿瘤单发、至复发时间较长、肝功能良好的病人,但术后再复发率仍较高。对于术后较早期肝内复发、肿瘤直径不超过3 cm、数目不超过3个的ICC,消融治疗可达到与再切除相似的远期预后。对于不适合再切除或消融的肝内复发ICC,可考虑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nsarterial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或钇-90经肝动脉放射性栓塞。对于术后发生肝外转移的ICC,应联合消融、TACE、系统性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姑息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以进一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肝内胆管癌(ICC)是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肝癌的肝恶性肿瘤,约占其发病率的15%,近年来肝内胆管癌的全球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进展较快,易转移复发,故预后较差。根治性手术切除(R0切除)仍是惟一可能治愈肝内胆管癌的治疗方式,是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之一。目前针对肝内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方面如术前黄疸的处理、肝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联合血管切除、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复发等仍存在很多争议。  相似文献   

9.
肝内胆管癌(ICC)是位于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的胆管上皮细胞恶性肿瘤。其在肝脏原发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近年来在全球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外科手术仍是目前可以使病人获得较长生存期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针对手术治疗中的术前黄疸的处理、肝切除范围和切缘宽度、淋巴结清扫与否等尚无统一标准。随着医学发展,肝移植、消融治疗、放化疗以及靶向免疫治疗等治疗方式为病人带来了更多生存机会。  相似文献   

10.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愈肝门部胆管癌的唯一治疗选择。镜下胆管切缘阴性(R0切除)对病人长期生存至关重要。然而,因肝门部胆管癌常合并门静脉、肝动脉浸润,无法得到阴性切缘。联合血管切除重建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目前,合并门静脉及肝动脉切除重建的临床价值已得到充分的肯定。本文论述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门静脉、肝动脉重建技术及其临床价值,术前影像学评估和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是仅次于肝细胞癌的最常见的肝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大部分患者诊断ICC时,已无手术切除机会,并且手术切除术后复发率极高,患者预后极差.转化治疗是目前肝内胆管癌的热点治疗模式,本文报道1例晚期肝...  相似文献   

12.
肝内胆管癌(ICC)是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近年来ICC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该病发病隐匿,初始时无明显临床症状,诊断依赖于血清学、影像学和或病理学,且中央型或伴肝硬化者还须同肝门部胆管癌、混合型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等鉴别。肝切除术目前仍是ICC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惟一治疗方式,但仅有少部分能够获得根治性切除机会。ICC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血管侵犯,术前准确诊断及评估是精准外科治疗的基础,但术中是否常规行区域性淋巴结清扫以及清扫范围尚无定论。肝移植在ICC中的治疗价值亦存在争议。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ICC的远期效果尚缺乏强有力的临床证据。由于ICC术后的高复发率,对于高危复发病人的辅助性治疗也备受关注。全身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为不可手术的中晚期ICC提供了治疗选择,但疗效仍需更多确切性证据。近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为ICC的系统性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3.
肝内胆管癌(ICC)的切除率低,巨检类型、肝门淋巴结受侵、切级阳性、p53抑癌基因突变是影响其肝切除后影响预后的因素,作者分析ICC能生存5年以上的因素,特别是肿瘤中存在的管内乳头状癌成分(IDPCC)。取日本Nagasaki大学医学院第二外科于1980~2002年收治的35例ICC行肝切除病例进行分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5~1994年间以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458例,其中肝转移55例,占12%。多发转移灶占81.3%。其中肝转移灶切除平均生存43个月,而肝动脉栓塞化疗十免疫治疗、肝动脉化疗、门静脉化疗和全身化疗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21.2个月、16.4个月、14个月及12.4个月,未经治疗的生存期为5.4个月。认为转移灶切除并辅以综合治疗能明显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5.
胆管癌是仅次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第二大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1]。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指起源于肝内二级胆管及其分支的胆管癌类型,在原发性肝癌中约占20%[2-3]。近30年来,全球ICC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其发病的高危因素包括肝硬化、肝炎、肝内胆管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肥胖、糖尿病和酒精等[2-5]。根据2020版肝内胆管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肝切除术是ICC的首选外科治疗[6]。但由于肿瘤进展、肝硬化、位置不佳或多发病灶等因素,仅有约15%的ICC患者接受了手术切除。因此,ICC患者普遍预后很差,5年总生存率尚不足10%[7-9]。  相似文献   

16.
外科手术切除在原发性肝癌治疗方面仍占主导地位.但是临床上确诊的肝癌病人多属中晚期,目前肝癌的切除率低,一般不超过20%,相当一部分病人失去手术机会.近几年,由于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问世,肝癌的生存率明显提高,本文简要综述原发性肝癌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作用机理、病理变化及与手术的关系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分型包括形态学、病理、临床以及分子分型。目前,手术切除仍是ICC首选的治疗方式。ICC外科治疗热点涉及肝切除方式和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腹腔镜手术、肝移植、复发后的再手术,以及新辅助治疗和转化治疗。本文就ICC分型和外科治疗热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可一期切除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索拉非尼(Sorafenib)降期治疗后,二期再行根治性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经TACE及口服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治疗、成功降期后再行二期切除的21例HCC病人的临床资料。该组病人平均年龄45.5岁(20~67岁),肝切除手术后持续服用索拉非尼。结果该组病人经TACE联合口服索拉非尼成功降期,降期治疗所需时间平均为52.3 d。降期后实施左、右半肝切除分别为5例和3例,扩大左半肝切除1例,扩大右半肝切除1例,肝脏区段切除11例。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56.3 ml(150~1 200 ml),平均手术时间为243.3 min(145~365 min)。经过12~62个月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0.1个月),1、2、3年的无瘤存活率分别为76.2%、52.4%、43.6%,复发后病人再次接受TACE、放疗、射频消融等综合治疗者5例,接受再次手术切除的病人3例,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7%、71.4%、57.1%。结论 TACE联合口服索拉非尼全身治疗,可使部分初期不可切除肝癌成功降期,降期后接受外科根治性切除手术,初步效果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9.
肝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两院在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15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结果15例肝内胆管癌的发生率占同期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4.3%(15/350)。术前诊断率为40%(6/15)。5例行根治性切除(33.3%),术后平均生存27个月。姑息性手术治疗10例,术后平均生存8个月。结论对50岁以上,病史较长,反复胆管炎发作,短期内消瘦,进行性黄疸加重的肝胆管结石病人,应高度警惕并发胆管癌可能。提高疗效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20.
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大肠癌肝转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据文献报道,大肠癌病人初次手术时,有10%~25%的病人已有肝局部或弥漫性转移;而手术后有近50%病人在近期内发生肝内转移。虽然,大肠癌肝转移行肝切除是唯一能够治愈的方法,5年生存率达25%~40%,但多数病人因转移病变为多发结节状或巨大而无法切除。因此,肝动脉栓塞化疗(TAEC)成为治疗这类肝转移的重要方法。Patt等于1981年首次研究报告栓塞化疗所起的作用,以FUDR和丝裂霉素C动脉内灌注治疗55例大肠癌肝转移,包括行肝动脉栓塞24例,由于物理性损伤或化学性动脉炎,所有肿瘤反应率为4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