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上海市中学生负性情绪与失眠症状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睡眠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7年11月-2018年1月抽取上海市24所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由学生填写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精简版(DASS-21)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家长填写中学生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 结果 有效样本1 986人,平均年龄(14.71±2.01)岁,男生1 019名(51.3%)。压力、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23.9%、51.0%和29.0%,失眠症状发生率为37.0%。在校正了人口学因素后,有压力、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中学生失眠症状风险分别高于无相应负性情绪中学生(压力:OR=2.17,95%CI:1.60~2.95;焦虑:OR=2.97,95%CI:2.27~3.88;抑郁:OR=2.59,95%CI:1.94~3.47),且在初中生中更高。 结论 上海市中学生负性情绪与失眠症状风险增加相关,特别是在初中生中相关性更高,应当进行综合评估和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青少年焦虑情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4—2018年对河南省新乡市6 195名初高中生进行一般社会资料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Kutcher青少年抑郁量表(11项)评估。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焦虑情绪的关联。结果 共6 194名青少年完成问卷,男性2 586名(41.8%),女性3 608名(58.2%),青少年焦虑情绪在男女性别中分布无明显差异(χ2=3.400,P>0.05)。青少年焦虑情绪与母亲关爱(OR=0.969,95%CI:0.953~0.984,P<0.001)、母亲鼓励呈负相关(OR=0.974,95%CI:0.953~0.994,P=0.013);青少年焦虑情绪与母亲控制(OR=1.088,95%CI:1.064~1.113,P<0.001)、父亲控制呈正相关(OR=1.042,95%CI:1.019~1.066,P<0.001)。青少年焦虑共病抑郁情绪和母亲控制(OR=1.065,95%CI:1.035~1.096,P<0.001)和父亲控制(OR=1.068,95%CI:1.038~1.099,P<0.001)显著正相关。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中关爱是青少年焦虑的保护因素,控制是青少年焦虑的危险因素,尤其父亲控制是青少年的抑郁共病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士组织支持感、负性情绪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为提升护士工作投入及改善护理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组织支持感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Chinese Short Version of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tress Scale, DASS-21)及工作投入量表对郑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8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护士工作投入均分为(2.74±0.44)分,处于较低水平;组织支持感总分为(3.23±0.31)分、负性情绪总分为(2.05±0.25)分,均处于较高水平。护士工作投入与组织支持感呈正相关(P<0.01),与负性情绪呈负相关(P<0.01),负性情绪在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投入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25,占比38%。 结论 护士工作投入处于较低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创造良好的组织支持环境,给予护士更多情感性支持以减少护士的负性情绪,从而提高其工作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童年期创伤与知觉压力对青少年焦虑性抑郁障碍(ADD)的影响,为青少年ADD的临床心理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1月首发入住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120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焦虑/躯体化因子得分分为焦虑性抑郁障碍组(ADD组)和非焦虑性抑郁障碍组(nADD组),每组各60例。分别运用HAMD17、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测量抑郁水平、童年期创伤和知觉压力水平,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ADD组童年期创伤与知觉压力对焦虑性抑郁的影响模式。结果 1)ADD组与nADD组在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受教育年限及抑郁病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DD组HAMD17总分、情感虐待、情感忽视、躯体虐待、童年期创伤总分、紧张感、失控感及知觉压力总分高于nAD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8、11.374、5.333、4.080、7.796、8.829、11.854、13.276,P<0.01);3)ADD组HAMD17总分与童年期创伤总分、紧张感、失控感及知觉压力总分呈正相关(r=0.415~0.590,P<0.01);ADD组童年期创伤总分与紧张感、失控感及知觉压力总分呈正相关(r=0.306~0.390,P<0.01);4)ADD组知觉压力对焦虑性抑郁有直接路径影响效应(β=0.81,P<0.001),童年期创伤通过知觉压力对焦虑性抑郁有间接路径影响效应(β=0.567,P<0.001)。结论 焦虑性抑郁障碍青少年存在较多的童年期创伤经历和较高的知觉压力水平,知觉压力对焦虑性抑郁不仅具有直接影响,而且在童年期创伤对焦虑性抑郁的影响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奎屯市内初班与普通班焦虑抑郁现状,探讨焦虑抑郁共病影响因子及危险因素,为青少年高危人群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奎屯市3所中学共1 335名中学生。采用自编调查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CLE)作为测量工具进行问卷调查,筛查焦虑、抑郁症状,分析影响焦虑抑郁共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奎屯市青少年抑郁症状总检出率34.8%,焦虑症状总检出率23.7%,焦虑抑郁共病检出率50.1%。有抑郁症状者中合并焦虑者SDS、SAS评分明显高于不伴焦虑者(P均<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内初班、女生、人际关系、学习压力是惟患焦虑抑郁共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奎屯市青少年焦虑抑郁状况较为严重,尤以内初班女生为甚。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上海青少年脂肪肝与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9年5月,上海1 121名中学生被用FibroScan瞬时弹性记录仪完成肝脂肪变程度测定及自行完成青少年睡眠质量流行病学调查表填写。结果 青少年脂肪肝检出率为9.01%(101/1 121),其中男生8.84%(49/554),女生为9.17%(52/567),男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 P>0.05);经校正分层因素影响后,睡眠质量差检出率为21.05%(236/1 121),其中男21.48%(119/554),女20.63%(117/567),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 P>0.05)。101名脂肪肝学生中睡眠质量差检出率为25.74%, 1 020名非脂肪肝学生中睡眠质量差检出率为20.59%,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P>0.05)。脂肪肝学生与非脂肪肝学生在主观睡眠质量、时间、效应及日间功能障碍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青少年脂肪肝与睡眠质量之间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寻青少年焦虑情绪与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因素和情感虐待之间的关系,为早期预防青少年焦虑情绪障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4-2016年对河南省新乡市3 230名初高中生进行一般社会资料问卷、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测评后,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焦虑情绪与家庭结构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联。结果 1)有效问卷为2 906份,有焦虑情绪为1 071名(36.9%);2)青少年焦虑和母亲外出打工有明显关联(χ2=5.066,P=0.026);3)家庭环境因素的亲密度(OR=0.906,95% CI:0.856~0.959),娱乐性(OR=0.935,95%CI:0.896~0.975)是青少年焦虑情绪的保护因素,家庭矛盾性(OR=1.128,95%CI:1.078~1.181)、控制性(OR=1.064,95%CI:1.016~1.115)是青少年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4)坚韧性(OR=0.939,95%CI:0.914~0.964)、接受变化(OR=0.856,95%CI:0.817~0.896)是青少年焦虑情绪的保护因素,忍受消极情绪是青少年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OR=1.047,95%CI:1.010~1.085)。 结论 青少年家庭环境亲密度、娱乐性是影响青少年焦虑的保护性因素,长期忍受消极情绪增加了焦虑的风险,相反,越能提高坚韧性和抗压适应,越可以降低青少年焦虑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父母身高对7岁以下儿童身高的影响效应,为个体儿童生长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中父母身高信息完整的161 297名儿童为分析对象,参照中国儿童身高标准计算儿童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和父母身高中值的Z分值,采用Spearman方法分析儿童身高与父身高、母身高、父母身高中值的相关性,并按父母身高分组,比较各组儿童身高的差异。 结果 1)儿童身高与父身高、母身高和父母身高中值正相关(r=0.13~0.42,P<0.05),且与父母身高中值的相关系数最高;2)按父母身高中值分为矮身材、偏矮、中等偏下、中等偏上、较高、高身材6组,各组儿童平均身高依次递增,父母矮身材组儿童身高比父母高身材组低1.9~14.7 cm,年龄越大差值越大;3)父母身高偏矮组子女身高第3百分位(P3)比中国儿童身高标准P3低0.6~4.8 cm,而父母较高身材组P3则比身高标准P3高0.6~4.7 cm;4)父母矮身材、偏矮、中等偏下、中等偏上、较高和高身材组的儿童身高Z分值与父母身高中值Z分值差值依次为1.27±0.99、0.61±0.92、0.18±0.89、-0.19±0.90、-0.61±0.93、-1.17±0.92。结论 7岁以下儿童身高与父母身高正相关;矮身材父母的子女身高明显低于高身材父母子女;矮身材父母子女身高高于家庭遗传身高;个体儿童身高评估和解释时,不可忽视父母身高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妊娠期妇女焦虑和抑郁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上提供个性化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孕妇保健卡并准备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利用抑郁自评症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422例孕妇,焦虑的总体发生频率为13%,其中轻度焦虑发生频率为9.7%,中度焦虑发生频率为3.1%,严重焦虑发生频率为0.2%;轻度抑郁发生频率为0.2%,未发现中度及严重抑郁者。不同年龄间孕妇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胎次和家庭收入间孕妇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惠州市孕妇妊娠期存在焦虑等不良情绪,文化程度较低、胎次较高和家庭收入较低为孕妇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孕妇围产期应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专业的心理疏导,有助于减少孕期焦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女性乳腺癌患者配偶的精神状况和生活质量,为缓解患者配偶压力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方法 使用自制调查表对2017年1-7月期间在南阳市中心医院住院的需要行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217名配偶和健康男性114名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结果 女性乳腺癌患者配偶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得分均低于对照组(t=-2.129、-3.897、-6.186、-8.405、-4.025、-2.997、-7.802, P<0.05);SCL-90量表调查显示乳腺癌患者配偶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及总症状指数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39、 3.973、 2.949、 6.234、 7.980、 4.172、 4.256、 6.320、 6.240, 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程度均比健康男性低,因此,应该采取措施,以降低配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为乳腺癌患者的康复营造一个舒服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身材矮小儿童睡眠、饮食及行为问题,为矮小症的预防与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的110例矮小儿童及正常对照组110例,对受试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生长激素缺乏症62例(56.4%),特发性矮身材48例(43.60%)。矮小男童49人(44.5%),女童61人(55.5%),平均年龄(7.53±2.26)岁。对照组男49人(44.5%),女61人(55.5%),平均年龄(7.33±2.19)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重,目前身高体重及父母身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行为比较过饱响应、进食缓慢、食物喜好、情绪性饮食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层面比较就寝习惯、入睡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睡眠焦虑、夜醒、异态睡眠、白天困倦矮小儿童均高于对照组(P<0.05)。行为分析4~5岁矮小组儿童“抑郁”、“体诉”、“社交退缩”、“分裂样”、“攻击”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11岁“抑郁”、“体诉”、“社交退缩”“多动”、“分裂样”、“攻击”、“违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饮食、睡眠及行为问题与儿童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是身材矮小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青春期特发性矮小症男性患儿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来曲唑对改善其预测终身高的影响。方法 将河北省儿童医院2015年5月—2019年5月收诊的青春期特发性矮小症男性患儿60例,采用简单分组法分为两组,其中30例为对照组(采用rhGH治疗),另外30例为实验组(采用rhGH联合来曲唑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1年,收集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体格发育、生长速率、骨代谢指标改善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骨龄、身高、骨代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实验组患儿骨龄、骨碱性磷酸酶(BALP)含量低于对照组(t=6.537、9.290,P<0.05),骨钙素(BGP)、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PINP)、Vit-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4.501、4.269、9.230,P<0.05);预测终身高明显高于对照组(t=2.833,P<0.05),生长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曲唑可以改善青春期的特发性矮小症男性患儿的预测终身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不同生长激素分泌状态的矮身材儿童25-(OH)D的水平,为临床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6月-2018年12月就诊于台州市立医院儿科的矮身材儿童101例,依据生长激素药物激发试验峰值分为生长激素完全缺乏(CGHD)组、生长激素部分缺乏(PGHD)组、特发性矮小(ISS)组,并随机选取20例身高正常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25-(OH)D值。结果 101例儿童中CGHD组26例、PGHD组37例、ISS组38例,三组25-(OH)D水平均低于正常组(P<0.01),CGHD组25-(OH)D低于PGHD、I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HD、PGHD、ISS组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发病率高于正常组(P<0.01),CGHD、PGHD、ISS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OH)D在不同生长激素分泌状态矮身材儿童中的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以CGHD组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分析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儿童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p53及p21waf/cip1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1例特发性矮小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61例,治疗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营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营养治疗基础上联合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以及治疗结束时IGF-1/IGFBP-3水平、血清p53以及p21waf/cip1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者平均身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IGF-1和IGFBP-3水平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相同时间点治疗组IGF-1和IGFBP-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p53 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21waf/cip1mRNA表达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不断降低,同一时间点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聚乙二醇重组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儿童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促进患者身高增高,改善细胞增殖受阻状况,具有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IL-1β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足月新生儿败血症的关系, 为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17年1-12月血培养阳性,确诊为败血症的50例新生儿为败血症组,有临床症状但血培养阴性,诊断为临床败血症的50例患儿为临床败血症组,另选取同期50例非感染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Sequenom SNP测序技术检测IL-1β基因2个位点(rs1143627、rs1143643),比较三组间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IL-1β基因型与新生儿败血症的关系。结果 三组间IL-1β基因rs1143627(C/T)各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IL-1β基因rs1143643(C/T)各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94,P<0.05);三组间上述两个位点各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相关(OR=0.6,95%CI:0.418~0.915);性别、日龄、rs1143627和rs1143643基因多态性对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胎龄是新生儿败血症的影响因素。IL-1β基因位点rs1143627(C/T)和rs1143643(C/T)可能与新生儿败血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青春期前特发性矮身材(ISS)儿童生长速率(GV)、骨龄(BA)的影响及其量效-时效关系,为临床合理使用rhGH治疗ISS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1年1月-2016年6月选择青春期前ISS儿童108例,随机分为rhGH低剂量组[0.12 U/(kg·d),n=36]、中剂量组[0.18 U/(kg·d),n=36]和高剂量组[0.24 U/(kg·d),n=36],睡前皮下注射给药,疗程2年。评价治疗前后患儿的生活年龄(CA)、身高(Ht)、GV、BA、预测成年身高(PAH)及身高均值标准差积分(HtSDS)等指标。结果 rhGH治疗6、12、18、24个月,三组患儿的BA均明显进展,但三组BA/CA无明显变化(P>0.05),且BA、BA/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的Ht、GV、PAH、HtSDS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Ht、PAH、HtSDS均随时间推移逐步升高,GV在6个月时达到高峰,中、高剂量组的Ht、GV、PAH、HtSDS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仅治疗6个月时GV显著高于中剂量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率依次为2.78%、2.78%、8.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1例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经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后缓解。结论 rhGH治疗青春期前ISS具有一定的促进GV增长作用,短期追赶生长可能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且对患儿的生长潜能影响较小,但过高剂量恐难以显著增效且长期用药可能存在甲状腺功能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ABO血型在鼻咽癌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意义。 方法 将2013年6—12月于湖南省肿瘤医院初次就诊的188例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收集患者治疗前血样进行ABO血型以及EBV-DNA检测。对患者随访5年以上,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总生存率的差异。 结果 不同血型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TNM分期、T分期、N分期、M分期、EBV-DNA水平、放化疗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O血型在鼻咽癌患者与正常人群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2);ABO血型与鼻咽癌分期、远处转移及EBV-DNA水平无相关性(P>0.05),不同血型患者的总生存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215);此外,A型与非A型、B型与非B型、O型与非O型患者的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AB型患者总生存率明显高于AB型患者(P=0.038)。EBV-DNA<4.0×102copies/ml或EB-DNA≥4.0×102copies/ml时,不同血型患者的总生存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ABO血型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无相关性,ABO血型与EB病毒感染未见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的发育轨迹,明确其与大脑感觉门控之间的相关性,以期进一步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1年5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门诊符合ASD诊断儿童89例,符合全面性发育迟缓(GDD)诊断儿童76例,采用重复行为量表-修订版(RBS-R)评价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17—2021年江门市6~18岁儿童青少年学生超重与肥胖的现状及流行趋势。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门市随机抽取2个区,每个区再随机抽取2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监测该10所学校的所有在校学生2017—2021年5年间的身高及体重资料,超重和肥胖的诊断标准参照2018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行业标准WS/T 586-2018),采用χ2检验、趋势χ2检验等分析儿童青少年学生超重率与肥胖率的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 2017—2021年江门市儿童青少年学生超重总体检出率11.57%(2 181/18 857),肥胖总体检出率9.29%(1 751/18 857)。其中,男生的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82%、9.17%;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29%、9.41%;男、女生及总体儿童青少年的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均存在年龄差异,均表现为低龄段(6~12岁)的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高龄段(13~1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女生及总体儿童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