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玉洁  张海娟  王海燕  马科 《眼科》2015,24(3):188-192
目的 观察天麻钩藤饮对视神经夹伤模型大鼠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凋亡的影响。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SPF级雄性Wistar大鼠48只。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6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天麻钩藤饮低剂量组(0.6 g/ml)、中剂量组(1.2 g/ml)、高剂量组(2.4 g/ml)和银杏叶片阳性对照组(1.2 mg/ml),除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做处理,其他组大鼠右眼均建立视神经夹伤模型,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给予纯净水灌胃。于给药30天处死动物取眼球,做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各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TUNEL法检测RGC的凋亡程度。主要指标 HE染色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及RGC凋亡数量。结果 阴性对照组(171.04±13.86 μm)比正常组(208.98±8.46 μm)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显著减少(P=0.000)。而天麻钩藤饮中、高剂量组大鼠视网膜厚度(分别为187.68±11.16 μm 和189.22±9.54 μm)比阴性对照组显著增加(P=0.043,0.001),且中、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191.35±9.03 μm)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0.670);TUNEL凋亡检测发现,阴性对照组凋亡细胞数(9.09±2.24个/高倍视野)比正常组(0.59±0.61个/高倍视野)明显增加(P=0.000),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RGC的凋亡(分别为7.00±1.88, 5.22±2.05, 5.03±2.03个/高倍视野)均比阴性对照组显著减少(P=0.024, 0.000,0.000)。结论 天麻钩藤饮对大鼠视神经夹伤模型具有一定抗RGC凋亡的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升高,抗凋亡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游玉霞  李玉洁  张海娟  马科 《眼科》2014,23(6):402-405
目的 探索杞贞胶囊对大鼠视神经夹伤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SPF级SD大鼠72只。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用药组36只;对照组36只。两组大鼠右眼行视神经夹伤,于球后2 mm处用40 g微型视神经夹夹伤视神经60 s。左眼作为正常对照。夹伤后2小时及此后每日予以灌胃给药一次。用药组给予20%杞贞溶液2.5 ml/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5 ml/kg。给药第28天取眼球标本,用药组和对照组各取24只行HE染色﹑Tunel试剂盒染色﹑Caspase-3免疫组化染色;剩余每组12只分离视网膜提取mRNA,测定Bax和Bcl-2基因的表达量。主要指标 视网膜厚度﹑Bax和Bcl-2基因表达量。结果 用药组视网膜厚度平均为(109.0±4.4)μm;对照组视网膜厚度为(101.8±7.6)μm(F=29.497,P=0.028)。两组间Bax基因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9,P=0.028);Bcl-2基因表达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0.553,P=0.692)。结论 杞贞胶囊对大鼠视神经夹伤后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下调Bax基因表达和抑制Caspase蛋白活性从而减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合并糖尿病视神经病变(DON)的临床分类及表现.方法 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为NPDR的224例患者440只眼纳入研究.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观察视盘形态,测量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水平等全身相关指标.根据检查结果将合并DON的患者作为DON组,其余未合并DON的患者作为对照组.DON组患者进一步分为糖尿病视盘病变(DP)、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及视神经萎缩等3个亚组.观察DP、AION、视神经萎缩的发病率.分析各组间平均RNFL厚度及全身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224例440只眼中,合并DON者14例19只眼,占患眼的4.3%;未合并DON者210例421只眼,占患眼的95.7%.DON组14例19只眼中,DP 2例2只眼,占患眼的10.5% AION 8例12只眼,占患眼的63.2%;视神经萎缩4例5只眼,占患眼的26.3%.DP组患眼均无明显视网膜病变.AION在无明显视网膜病变、轻度、中度、重度NPDR期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9,P>0.05).与对照组比较,AION组视盘垂直径、水平径及视盘杯盘比(C/D)比值均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25,-3.432,-3.871; P<0.05);糖尿病病程明显延长,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2.320;P<0.05).结论 NPDR可发生DP、AION、视神经萎缩3种病变.AION患者视盘垂直径、水平径及视盘C/D比值均较小,糖尿病病程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LASIK手术中负压吸引对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影响。设计 前瞻性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接受飞秒激光手术的近视眼患者143例(279眼)。方法 采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仪对中低度近视组(≥-6.00 D)和高度近视组(<-6.00 D)患者飞秒激光LASIK手术前、手术后1周~1年进行检查,测量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3 mm半径内的视网膜平均厚度,以及以视盘为中心直径为3.4 mm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并以地形图分4个区域显示。主要指标 黄斑中心凹厚度及视盘周围RNFL厚度。结果 术前两组间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中低度近视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为(147.2±18.3)μm;视盘鼻侧、颞侧、上方、下方的RNFL厚度分别是(62.4±15.7)μm、(94.3±20.2)μm、(136.4±17.6)μm、(131.3±21.7)μ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高度近视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为(149.3±18.7)μm;视盘鼻侧、颞侧、上方、下方的RNFL厚度分别是(59.3±19.0)μm、(90.7±17.2)μm、(129.2±25.1)μm、(123.3±21.8)μ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飞秒激光LASIK术中吸力环负压吸引未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造成明显影响。(眼科, 2012, 21: 340-343)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视盘参数特征及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的变化。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天坛医院鞍结节脑膜瘤患者40例(80眼)、正常对照40例(80眼)和青光眼患者40例(80眼)。方法 采用眼底照相和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测量视盘及不同象限pRNFL厚度,比较鞍结节脑膜瘤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和青光眼组的视盘参数及pRNFL厚度,分析视盘参数改变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主要指标 视盘形态、视盘面积、杯盘面积比、水平杯盘比、垂直杯盘比、盘沿面积、视杯面积,视杯体积和不同象限pRNFL厚度。结果 鞍结节脑膜瘤组的杯盘面积比、水平杯盘比、垂直杯盘比、视杯面积和视杯体积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大,而盘沿面积明显减小(P均=0.000);且杯盘面积比、水平杯盘比、盘沿面积和盘沿体积与青光眼组相比均较大,而垂直杯盘比、视杯面积和视杯体积较青光眼组明显减小(P均=0.000)。肿瘤组视盘周围不同象限pRNFL厚度分别为上方颞侧(124.022±26.100)μm,上方鼻侧(105.856±23.410)μm,鼻侧上方(75.784±19.260)μm,鼻侧下方(65.983±15.708)μm,下方鼻侧(105.915±25.526)μm,下方颞侧(133.591±24.429)μm,颞侧下方(76.592±19.679)μm,颞侧上方(77.352±26.100)μm,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青光眼组相比上方鼻侧象限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1.114),其余象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鞍结节脑膜瘤盘沿体积与肿瘤大小相关(r=0.492,P=0.011)。结论 鞍结节脑膜瘤视盘形态表现为颞侧变窄、颜色变淡,pRNFL厚度与正常人群比较下方鼻侧变薄最明显,与青光眼组相比除上方鼻侧外其他各象限均变薄,下方颞侧最明显。  相似文献   

6.
探讨不同时期剥脱性青光眼(PXG)患者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视野缺损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青光眼科住院治疗的PXG患者97例(97眼),并将其分为早期PXG组28例,中期PXG组27例,晚期PXG组42例。另选择与PXG组匹配的正常志愿者32例(32眼)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均采用SD-OCT对视盘各区RNFL厚度进行扫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4组受检者视盘各区RNFL厚度差异,采用 Pearson相关分析对视盘RNFL厚度与视野平均缺损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及早、中、晚期PXG组平均视盘RNFL厚度分别为(104±11)μm,(92±14)μm,(82±12)μm,(54±18)μm。4组受检者鼻侧、鼻上方、颞上方、颞侧、颞下方、鼻下方及平均RNFL厚度总体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24.38、36.40、47.84、8.70、95.46、54.75、82.28,均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正常对照组与早期PXG组颞上方、颞下方、鼻下方及平均视盘RNFL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与中期PXG组鼻侧、鼻上方、颞上方、颞下方、鼻下方及平均RNFL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与晚期PXG组各区RNFL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中、晚期 PXG组视盘平均RNFL厚度与视野平均缺损呈正相关(r=0.404,P=0.037;r=0.582,P<0.001)。结论:中、晚期PXG眼视盘平均RNFL厚度与视野缺损呈正相关,SD-OCT监测视盘RNFL厚度变化可以作为PXG诊断分期和随访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宋思玥  马科  赵秀丽 《眼科》2015,24(3):192-195
 目的 通过大鼠视神经夹伤模型,研究小干扰RNA(siRNA)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设计 实验研究。 研究对象 SPF级SD大鼠54只。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8只。均选取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正常对照。在球后2 mm处用40 g压力微型视神经夹夹持视神经60 s,做视神经夹伤模型。建立模型后当天,A、B、C三组分别给予玻璃体注射10 μg、20 μg siRNA和生理盐水。视神经夹伤后10天,每组取6只大鼠用荧光金做逆行标记,14天时取标记后的大鼠双眼眼球标本做视网膜铺片并拍摄照片,RGC计数。计算RGC存活率(右眼RGC数/左眼RGC数×100%)。每组其余12只大鼠进一步用蛋白印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主要指标 RGC存活率,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B、C组RGC存活率分别为53.63%±7.35%、57.86%±6.00%、45.00%±4.37%(F=7.11,P=0.029),其中A组与C组(P=0.025),B组和C组(P=0.002)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A 组和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24)。A、B、C三组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3蛋白与内参灰度比值分别为0.20±0.02、0.19±0.02、0.24±0.03(F=9.73,P=0.02)。其中A组与C组(P=0.005),B组和C组(P=0.001)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A 组和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418)。结论 小干扰RNA能有效保护大鼠视神经夹伤模型的RGC,提高RGC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β-榄香烯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生期大鼠视网膜的干预作用。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6 周龄雄性GK 大鼠30 只。方法30 只GK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β-榄香烯组10只,对照组置于正常大气环境下饲养,模型组、β-榄香烯组都建立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生期模型,β-榄香烯组在模型建立后经玻璃体注射β-榄香烯1 μl进行治疗。测定与记录各组治疗6周后a波峰潜时、视网膜铺片新生血管钟点数、无灌注区面积,检测TGF-β1与Fn蛋白表达水平。主要指标a波峰潜时、视网膜铺片新生血管钟点数、无灌注区面积,TGF-β1与F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β-榄香烯组都造模成功;对照组、模型组、β-榄香烯组实验后a波峰潜时分别为(19.44±1.59)ms、(23.40±1.42)ms和(21.49±1.94)ms,a波振幅分别为(225.20±66.23)Uv、(217.30±45.10)Uv和(233.10±54.01)Uv (P均<0.05)。对照组、模型组、β-榄香烯组实验后的视网膜铺片新生血管钟点数分别为8.01±1.24、3.67±0.82和6.14±1.11,无灌注区面积分别为(0.30±0.11)cm3、(3.09±0.44)cm3和(0.29±0.13)cm3(P均<0.05)。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显示β-榄香烯组与模型组TGF-β1和Fn蛋白表达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低(P均<0.05),且β-榄香烯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00)。结论 β-榄香烯可减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生期大鼠的视网膜病变程度,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与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改善视网膜功能。  相似文献   

9.
刘璐  莫宾  焦剑  刘武 《眼科》2013,22(5):344-348
目的 研究组织病理学切片(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及频域OCT在评价大鼠视网膜各亚层结构中的特点及其异同,并分析其原因。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健康Brown Norway (BN)大鼠12只。方法 选择正常BN大鼠12只(24眼),频域OCT(Cirrus HD-OCT)对大鼠视网膜距视盘2 PD处进行扫描并测量各亚层厚度;处死大鼠后左眼行视网膜石蜡切片,右眼行冰冻切片,并分别测量距视盘2 PD处视网膜各亚层厚度,分析其形态学特点,并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指标 大鼠视网膜各个亚层的厚度及形态学特点。结果 石蜡切片所测大鼠距视盘2PD处视网膜厚度(166.98±9.07)μm,冰冻切片所测大鼠距视盘2 PD处视网膜厚度(209.06±10.41)μm,频域OCT测量值为(208.75±11.19)μm。频域OCT图像与冰冻切片测量结果接近,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5);而石蜡切片与其他两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除内核层外,频域OCT、石蜡切片以及冰冻切片测量的大鼠视网膜各亚层厚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石蜡切片较冰冻切片和频域OCT所测量的视网膜各亚层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缩,但组织层次更加完整清晰,可以更清楚地显示至细胞水平。通过频域OCT可以得到大鼠视网膜图像,但内界膜、神经纤维层和神经节细胞层之间分界不明显;冰冻切片方便快捷,相对石蜡切片更接近OCT活体测量的结果,但容易造成玻璃体后脱离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不完整。结论 组织病理学切片(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及频域OCT在评价大鼠视网膜各亚层结构中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又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在进行视网膜的定量研究时,冰冻切片和频域OCT更加准确,而在定性研究特别是细胞水平的研究中,石蜡切片的组织形态更加完整清晰。(眼科, 2013, 22:344-34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量灰兔不同部位巩膜厚度,了解巩膜部位与厚度变化关系,为经巩膜眼内给药实验研究提供诠释依据。方法 实验研究。49只(98眼)成年青紫蓝灰兔经麻醉后,安乐液处死,立即摘去眼球,随后放入1.25%戊二醛和1%多聚甲醛固定液固定,制成石蜡切片后行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经生物显微镜观察拍照后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从角巩膜缘部到视神经部的巩膜厚度。对测量结果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及Tukey′s HSD Post Hoc Test分析。结果 下半部分兔眼巩膜比上半部分巩膜薄,分别是(342.9±91.3)μm和(400.4±67.6)μm(x2=43.57,P<0.01,GEE)。上半部分巩膜厚度在赤道前后及后极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为(366.8±56.3)μm。下半部分巩膜厚度在赤道前和赤道部为(340.9±72.5)μm和(340.8±76.3)μm,往后进一步变薄,赤道部后为(293.9±57.4)μm,后极部为(209.0±51.8)μm。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巩膜均在神经处最薄,分别为(273.5±90.5)μm和(187.7±60.1)μm,与其他部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key′s HSD Post Hoc Test)。结论 兔眼巩膜上半部分比下半部分厚,从部位和厚度关系分析,厚度在角巩膜缘与赤道部之间变化较大,在赤道部和后极部之间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1.
背景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是常见的眼部病变,预后较差,其早期诊断对视力预后至关重要.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FD-OCT)能在活体实时显示视网膜组织的细微结构,可定量测量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及视盘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厚度.以往的研究多用视盘RNFL厚度来评估AION患者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丢失情况,近期研究显示GCC厚度可检测出AION患者视网膜结构变化,但鲜见视盘RNFL厚度和GCC厚度对AION诊断效能的比较研究. 目的 评估OCT测量的GCC和RNFL对AION的诊断效能.方法 采用诊断试验研究方法,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7月纳入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的AION患者15例15眼,同期纳入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职工及门诊就诊的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者14人14眼,采用频域OCT测量黄斑区GCC厚度及视盘RNFL厚度,黄斑区GCC厚度测量指标包括黄斑区周围6mm×6mm范围上方、下方GCC厚度和平均GCC厚度,计算局部丢失体积(FLV)和整体丢失体积(GLV);视盘RNFL厚度测量指标包括视盘上方、下方及平均RNFL厚度,比较AION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检测结果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FD-OCT测量的黄斑区GCC厚度及视盘RNFL厚度对AION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ION组受检眼黄斑区上方、下方及平均GCC厚度均明显薄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02,P=0.002;t 2.690,P=0.012;t=2.913,P=0.007);AION组受检眼FLV值和GLV值分别为(8.39±4.54) μm3和(19.57±10.66) μm3,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0.64±0.48) μm3和(1.14±0.91) μ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36、6.723,均P<0.01).AION组受检眼视盘上方、下方及平均RNFL厚度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15,P=0.009;t=2.392,P=0.024;t=2.863,P=0.008).AION眼测量的FLV和GLV的AUC值均为1.000,黄斑区上方、平均GCC厚度及下方GCC厚度AUC依次为0.871、0.819和0.795,视盘平均RNFL厚度及视盘上方、下方RNFL厚度AUC依次为0.814、0.809和0.762. 结论 OCT测量的GCC厚度和RNFL厚度在AION诊断能力中具有可比性,FLV和GLV在AION患者的神经节细胞层检测方面能力较强,黄斑区GCC厚度与RNFL厚度测量在AION的诊断中可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觀察比較非動脈炎性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NAION)與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AION)的眼底熒光血管造影(FFA)早期視盤充盈的顯著性差异及特殊性,以提示臨床上對這兩類病變的早期鑒别診斷.方法用FFA常規技術,隨機抽取正常對照組28例,視盤血管炎12例,急性視神經炎12例,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27例進行統計學對照分析.結果NAION與正常對照組早期平均熒光充盈時間無顯著性差异(P<0.10-0.20),AION與正常對照組早期平均熒光充盈時間延長2秒鍾以上(P<0.01-0.05),視網膜中央動脈早期顯影時間至少延長3秒鍾以上,具高度顯著性差异(P<0.001).結論仔細觀察視盤篩板前區FFA早期血管充盈模式,提供早期鑒别NAION與AION兩類病變的診斷依據.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的变化。方法 横断面观察研究。20例DME患者32只眼纳入研究。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7.6±9.3)岁。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频域(SD)光相干断层扫描(OCT)、验光检查。根据OCT黄斑水肿形态,分为弥漫水肿型、囊样水肿型、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型、硬性渗出为主型。应用Cirrus HD-OCT对患眼黄斑区行加强深度扫描(EDI),测量SFCT。与国内同年龄段正常人群平均SFCT值(286.84±28.80) μm进行比较。患者年龄、屈光度、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BCVA、中央视网膜厚度与SFCT的相关性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不同类型黄斑水肿间SFCT差异比较行单因素变量分析。结果 患眼SFCT 120.50~361.50 μm,平均SFCT(223.81±43.74) μm,与正常人群平均SFCT值比较,厚度下降63.03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可信区间-78.80~-47.26 μm,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FCT与患者年龄(r=0.124)、屈光度(r=0.277)、糖尿病病程(r=0.286)、空腹血糖水平(r=0.408)、BCVA(r=0.087)、中央视网膜厚度(r=0.036)无相关性(P>0.05);不同类型黄斑水肿之间SF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42,P>0.05)。结论 DME患者SFCT较同年龄段正常人群明显变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连续观测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视 盘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变化。 方法:选用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鼠32只眼 ,右眼为激光光凝眼,左眼为对照眼。用波长为532 nm氩激光在全麻下光凝右眼小梁网,引 起眼压 慢性、中等程度升高并观测眼压变化。眼压升高后第3、6、9周时用OCT做视盘线性扫描, 计算机自动测量视盘RNFL厚度,然后处死大鼠,将每组8只大鼠右眼做光学切片行组织学 测量RNFL厚度,将另外8只大鼠右眼做全视网膜铺片甲苯胺蓝染色,记数视网膜神经元细胞 密度,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激光光凝后大鼠眼压缓慢、中等程 度升高,在第3、6、9 周时光凝眼眼压分别比对照眼眼压为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OCT检查结果显示在3、6、9周时大鼠光凝眼视盘RNFL厚度分别小于对照眼,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死大鼠后组织学测量RNFL厚度,在3、6、9周时,光 凝眼为(64.38±6.54)、(51.47±6.4)、(42.10±6.10)μm,对照眼厚度为(76.23±6.78)、(78.64±6.15)、(77.64±6.63)μm。将两种方法测 得RNF L厚度值进行回归分析,两者变化趋势一致,相关系数(R=0.932,P<0.001)。全视网 膜铺片甲胺蓝染色结果显示两组视网膜神经元细胞(RGC)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 结论:激光光凝大鼠小梁可以成功建立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OCT对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视盘RNFL厚度的测量与 在光学显微镜下的测量值变化趋势一致,相关性好;OCT可以连续活体监测大鼠慢性高眼压 模型视盘神经纤维厚度变化,从而了解大鼠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青少年儿童单纯远视性弱视与远视散光性弱视状态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差异。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 年1 月至2016 年12 月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眼科视光中心收治的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青少年儿童147例,根据屈光状态不同,分为B组(单纯远视性弱视)75例(75 眼)和C组(远视散光性弱视)72 例(72 眼),并以所有患儿对侧健康眼为A组进行对照。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各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黄斑中心凹厚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A组、B组、C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分别为(105±10)μm、(113±10)μm、(119±14)μm,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190±25)μm、(201±23)μm、(209±24)μm,3组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241、16.179,均P < 0.001)。与A组比较,B、C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明显较大(均P < 0.001),且C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显著大于B组(均P < 0.001)。结论:屈光参差性青少年儿童远视散光性弱视眼的黄斑中心凹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略厚于单纯远视性弱视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RTVue OCT对POAG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各层厚度进行分析,尤其是视神经节细胞层,探讨其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临床诊断为POAG的病例76例(91眼)纳入本研究,分为早期30例(30眼),中期25例(29眼),晚期21例(32眼);选择32例(32眼)年龄、性别构成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RTVue OCT对受检眼黄斑区视网膜进行扫描,用自编程序图像处理软件将视网膜结构分为9层,早、中、晚期POAG与正常对照组黄斑区视网膜各层厚度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早期POAG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节细胞层(GCL)平均厚度分别为(31.6±9.2)μm、(33.9±5.0)μm,较对照组薄(P<0.05),中期POAG组RNFL、GCL平均厚度分别为(31.2±3.4)μm、(34.1±3.9)μm,较正常组薄(P<0.05);晚期POAG组RNFL、GCL、内丛状层(IPL)、锥杆细胞内节(IS)、全视网膜(TR)平均厚度分别为(18.8±7.6)μm、(24.2±7.9)μm、(38.0±6.4)μm、(22.8±4.4)μm、(299.5±15.1)μm,均较正常组薄(均P<0.05);INL平均厚度(39.1±6.6)μm,较正常组厚(P<0.05)。结论POAG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明显变薄,早期POAG对GCL的影响尤为突出,结合临床有助于POAG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