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思茅城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基本情况、危险性行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情况和自愿咨询检测等情况,为下一轮行为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目标人群采取随机抽样和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201人中以(20~24)岁为主,占46.77%,其中初中文化占54.73%。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较高,HIV传播途径知晓率为90.05%.每次与嫖客、固定性伴使用安全套分别为89.06%和20.2%。自愿咨询检测率16.92%。结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较高,与嫖客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较高,而与固定性伴较低。还应加强固定性伴的安全性行为认识.建立良好的持续性的安全性行为,才能更好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昆明市暗娼人群的规模及分布情况,掌握该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性病艾滋病行为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普查法对暗娼人群规模进行估计,用国家暗娼人群综合监测调查问卷进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估计昆明市暗娼人数为10196人(9488—10903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0.7%,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71.7%,最近一年干预措施覆盖率为96.2%。结论应进一步加大对暗娼人群的干预力度,扩大有效干预措施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重庆市嫖娼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探索对该人群实施行为干预的模式。方法对重庆市10家医疗机构性病门诊就诊的嫖娼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HIV,梅毒感染状况检测。结果 HIV抗体检出率为1.36%,TPPA阳性检出率为12.26%;514名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回答正确率相对较低,知晓率为34.63%,51.82%最近1次与暗娼发生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41.62%近1年有过临时性伴,其中的62.53%与其最近1次发生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被调查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否存在歧视态度、最近1次与暗娼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持不歧视态度、文化程度越高者,其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就越高;与暗娼最近1次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者,其知晓率高。结论有必要充分利用性病门诊的有利环境,对该人群开展艾滋病防治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云南省4县(市)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暗娼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云南省4县(市)出租屋、小旅馆、发廊、浴室以及街边揽客,每次商业性行为平均价格低于80元的390名暗娼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34.65±10.18)岁,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0.51%。暗娼与新客、熟客和丈夫的安全套使用比例分别为79.74%,65.72%和1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次性服务收费(OR=1.97,95%CI 1.32~2.95)与熟客安全套使用有统计学关联;每次性服务收费(OR=1.48,95%CI 1.06~2.05)与新客安全套使用有统计学关联。结论云南省4县(市)暗娼艾滋病知识需要进一步提高,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改变不安全性行为,促进安全套的使用,减少艾滋病经暗娼的传播与蔓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中国籍和越南籍暗娼高危性行为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暗娼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4月-5月,对广西P市的娱乐场所采用"滚雪球、同伴推动"等方法招募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高危性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越南籍和中国籍暗娼的服务对象来自不同国家(多国商业性伴)的比例分别为100.00%(92/92)和13.29%(21/158),越南籍暗娼多国商业性伴、每日接客数量≥3个的比例均高于中国籍暗娼,从事性服务工作时间2年的比例则低于中国籍暗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最近1次和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越南籍暗娼高危性行为的发生主要受性服务场所类型、首次性行为年龄、每日接客数量影响。而年龄、性服务场所类型则是中国籍暗娼高危性行为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越南籍暗娼普遍存在多国性伴情况,首次性行为年龄较小,接客频率更高,流动性更大,同时两国暗娼的高危性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提示在今后干预工作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国籍暗娼的人群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6.
762名暗娼行为综合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危险行为水平,为制定行之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阶段比例概率抽样方法,对楚雄州辖区内的楚雄和大姚2个县(市)不同娱乐场所暗娼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762名暗娼,平均年龄26.84岁,汉族占85.0%,彝族占9.8%。未婚占35.3%;在婚占50.8%;83.8%为初中及以下学历。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5.2%;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9.48岁,首次商业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1.19岁。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93.2%,最近1个月69.4%的每次都使用;暗娼人群吸毒率为0.1%;患性病后到私人诊所就诊或自己买药吃的占65.05%:82.0%的调查对象接受过有关艾滋病预防服务。结论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安全套使用率偏低,暗娼中存在吸毒人群和HIV感染者,艾滋病性途径传播控制难度较大,需要加强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辽宁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状况及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变化情况。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监测期内首次来哨点门诊诊治性病、年龄在15岁及以上的男性采用连续采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检测。结果:2012年至2014年每年的实际监测样本量分别为6019人、6022人、6036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3.32%、83.98%、85.93%,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16.96,P〈0.01);最近3个月与小姐(暗娼)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为26.17%、27.83%、22.63%;最近3个月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24.52%、27.31%、24.70%;最近1年被诊断为性病的比例为17.30%、22.10%、24.58%;各年HIV阳性率分别为0.53%、0.56%、0.86%,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6.14,P〈0.05);梅毒阳性率为11.25%、13.32%、14.60%,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30.31,P〈0.01)。结论:性病门诊就诊者存在艾滋病流行的风险,必须加强性病防治,及时有效的开展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积极推广安全套使用是控制艾滋病经性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连续行为干预对女性性服务者接受预防艾滋病的效果。方法:从2009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数法相结合方式选取我市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者实施连续行为干预,分析其掌握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和行为的结果分析。结果:干预后女性性服务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并且中、低档场所的女性性服务者干预后安全套使用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总体比较干预后安全套使用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收入越高者在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的频率越高(OR=1.623);安全套观点总分越高、安全套使用的自我效能总分较高的人员使用安全套的频率越高。结论:连续行为干预可以帮助女性性服务者掌握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和行为,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应该继续在娱乐场所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遵义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STD)艾滋病、梅毒、丙肝感染状况,为进一步做好哨点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调查分析2010-2013年遵义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和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结果调查的1 600人中,确认HIV抗体阳性31例(1.94%),梅毒抗体阳性167例(10.44%),丙肝抗体阳性5例(0.31%),三种性病不同年份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1.38%,呈逐年升高趋势(P0.05);干预覆盖率为15.06%,不同年份干预覆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D人群非婚性行为频繁,近3个月与暗娼或临时性伴发生性关系占调查人数的31.62%。结论遵义市STD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发生非婚性行为比例高,增加了性病传播的危险;应加强对STD人群的干预工作力度,努力减少性传播疾病在STD人群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江苏苏南MSM集中活动的娱乐场所人群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江苏苏南地区MSM集中活动娱乐场所现场人员状况。方法:在集中时间段利用周末对现场人员开展现场人员生活环境、性行为、性病艾滋病知识等的问卷调查。结果:共有553人同意并参加了问卷调查,平均年龄28.78±9.24岁,绝大多数为未婚者并以同性性行为为主。他们的首次性行为发生的平均年龄为19.88±3.91岁,首次发生同性性行为的平均年龄21.58±4.78岁。近3个月有异性性伴者的平均异性伴数1.06±1.06个,有同性性伴者的平均同性性伴数2.51±2.30个。近3个月中肛交行为多于口交行为和手淫行为。其中17.2%的人不会正确使用安全套。性病艾滋病知识未达到90%正确的占31.3%。讨论:MSM聚集的娱乐场所是开展健康干预的重要场所,安全套推广应该更注重正确使用的细节宣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开展艾滋病梅毒干预检测的效果分析。方法:广州市荔湾区逢源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会组织(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CBO)合作,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HIV voluntary counseling & tesing,VCT)门诊对169名男男同性恋者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动员HIV快速检查、梅毒初筛,以及阳性病例告知等干预服务。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MSM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高80%(χ^2=137.80,P〈0.01),安全性行为知识知晓率提高81.8%(χ^2=144.07,P〈0.01),多性伴的男同比率降低15.5%(χ^2=4.65,P〈0.05),安全套的使用率提高30%(χ^2=18.97,P〈0.01);169人接受了HIV快速检测,阳性率为7.1%,梅毒初筛阳性率为1.8%。结论: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CBO合作对MSM人群开展艾滋病梅毒的预防干预、快速检测等服务模式是可行的,并能取得较好效果。建议重视对社区VCT门诊的建设,利用网络开展对MSM人群的特色服务和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性病/艾滋病防治综合干预策略在女性性工作者人群中实施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2013年以前Pubmed,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发表的女性性工作者性病/艾滋病预防干预的文献,筛选至少有前后对照的干预项目。用Stata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8篇文献,纳入文献有一定的发表偏倚。Meta分析结果显示,"性交可以传播性病/艾滋病"的知晓率,纳入18篇文献,汇总后的知晓率差异为干预后高于干预前(mean ES=0.102,95%CI,0.073-0.132)。"安全套可以预防性病/艾滋病传播"的知晓率,纳入31项研究,干预后的知晓率较干预前高21.9%,95%CI为0.165~0.272。回答"最近一次使用安全套"为是的频率:干预后比干预前上升了18.5%,95%CI为0.138~0.232。"选择去正规医院就诊性病/艾滋病"的频率:干预后比干预前提高了20.7%(95%CI为0.103~0.311)。"性病/艾滋病的感染率",干预后较干预前平均降低8.1%(95%CI-0.120,-0.040)。结论:性病/艾滋病综合干预策略对提高女性性工作者的知识水平、安全性行为和正确就医行为,以及降低性病/艾滋病感染率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谢小英  苗文利 《中国性科学》2013,(9):101-103,108
目的:降低暗娼人员艾滋病性病感染风险,推动性一艾预防控制工作可持续性发展,为遏制艾滋病的蔓延提供实践证据。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辖区内低层次暗娼进行为期一年半的综合干预,并评价其效果。结果:干预前共调查234例FSWs,发现梅毒感染者33例(感染率14.10%);干预结束后调查FSWs220例,未发现HIV新感染者,梅毒感染者15例(感染率6.81%),梅毒感染率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43,P〈0.05);干预前FSWs对艾滋病预防知识8条知晓率为72.3%,干预后知晓率为89.7%,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提高(P〈0.01);干预前接受过疾控中心或社区提供安全套的比例为45.3%,干预后为87.2%,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提高(P〈0.01);干预后每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比例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现生殖系统相关疾病到正规医院就诊的比例由20.5%提高到45.4%,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FSWs中开展综合干预措施,能提高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降低性病艾滋病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型毒品吸食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高危性行为情况.方法:于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对看守所共计396名新型毒品吸食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性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新型毒品吸食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51.0%( 202/396 );使用新型毒品后最近3个月发生性行为的占63.4%(251/396),其中60.6%(152/251)的调查对象与多个性伙伴发生性行为,64.5%(162/251)的调查对象从未使用安全套.结论:新型毒品吸食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于一般人群,在新型毒品作用下易发生无保护性的不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梧州市男男同性恋(MSM)艾滋病相关知识、性行为特征及感染情况。方法:对梧州市辖区内的55名MSM进行问卷调查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55名MSM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9.09%;最近6个月与男性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0.9%。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9.09%。结论:为降低HIV感染风险,应在MSM人群中推广100%安全套,提倡正确的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当代高校学生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及性态度、性行为现状,为制订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及干预工作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问卷形式对本市几间高校不同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2 656人,接受调查的高校学生对性病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全面,在6种性病中,平均能正确鉴别(2.86±1.65)种;性观念趋于开放化,性行为发生率较高(971/2 656,占36.56%),但安全套使用率低,部分大学生还存在多性伴、从事或接受商业性服务、饮酒或服用精神毒品类药物后性行为等高危行为。结论:应在高校中进一步加强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普及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和认识误区,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技能,使大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发生态度及行为的改变,控制性病艾滋病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贵阳市2011年至2013年建筑工地男性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性行为情况及HIV、HCV和梅毒感染率。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建筑工地1203名男性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及HIV、HCV和梅毒检测。结果:2011年至2013年艾滋病知晓率分别为29.1%、42.1%、52.5%。年龄20~39岁、未婚、高文化程度者知晓率较高。感染HIV高危行为发生普遍,最近1年与暗娼每次都用安全套的分别为22.2%、16.7%、64.0%;最近1年与临时性伴每次用安全套的分别为27.3%、22.2%、17.9%;梅毒感染率2.5%、0.7%、1.0%;HCV感染率0.2%、0.5%、0.3%,2011年发现1例HIV阳性。结论:贵阳市建筑工地男性农民工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较低,今后要加强该人群宣传、干预及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青岛市新型毒品吸食者的性行为特征并调查梅毒和艾滋病感染状况。方法:问卷调查新型毒品吸食者的性行为特征,并检测HIV和梅毒抗体。结果:共调查吸毒者564名,98.22%以吸食冰毒为主,54.09%最近1年有过临时性伴,55.14%最近1年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15.60%最近1年提供过性服务;最近1个月有过性行为的人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32.42%;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36%,梅毒阳性率为13.19%。结论:该人群以吸食新型毒品为主,梅毒流行率较高,应加强对该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减少梅毒和艾滋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看守所妇女艾滋病相关知识情况,为制定HIV感染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看守所及收教所的妇女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调查。结果:看守所及收教所妇女艾滋病相关知识部分问题回答正确率较低,卖淫组和吸毒组问题知晓率普遍高于其他组。艾滋病知识获得途径以电视及互联网两种途径最高,分别为67.38%和41.40%。最近6个月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平均为65.59%。结论:看守所及收教所羁押妇女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仍然偏低,须针对不同人群进行艾滋病的知识宣传和妇女保健干预工作,控制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