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优化紫杉醇/低分子肝素–胱胺–维生素E琥珀酸酯(PTX/LMWH-cys-TOS)胶束的处方,评价其制剂学特性和体外细胞活性。方法 以载药率和包封率为指标,考察有机溶剂、药物载体比例对胶束载药能力的影响,优化最佳处方。利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胶束冻干粉针并考察复溶稳定性,采用透析法研究了胶束在不同浓度的二硫素糖醇溶液中的释放动力学,采用CCK8法研究了胶束在紫杉醇敏感和耐药细胞上的抗肿瘤活性,利用HPLC法测定了紫杉醇在肿瘤细胞内的质量浓度。结果 紫杉醇和LMWH-cys-TOS的最佳比例是1∶3.6,使用乙醇作为有机溶剂。加入冻干保护剂的胶束产品外观良好,复溶后的胶束应该在4 ℃保存,而且要尽快使用;在二硫苏糖醇存在的释放介质中,紫杉醇释放速度随着二硫苏糖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二硫苏糖醇的浓度是20 mmol/L时,紫杉醇的36 h的累积释放量高达93%。胶束能提高紫杉醇在耐药细胞HCT-15/Taxol上的毒性和药物在肿瘤细胞内的质量浓度。结论 PTX/LMWH-cys-TOS胶束改善了紫杉醇的溶解度,实现了靶向给药。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制备蓝萼甲素自组装纳米胶束,并考察其性质。方法以三嵌段聚合物聚酯 聚乙二醇(PLGA PEG PLGA)为载体,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蓝萼甲素胶束,并通过正交实验筛选最佳制备工艺;采用芘荧光探针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CMC),透析法测载药胶束包封率和载药量,Zetasizer nano ZS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透射电镜观察形态,并对其体外释放进行研究。结果胶束的CMC为2.5×10-3 mg•mL-1;平均粒径(62.49±0.60)nm,电位为(-25.4±0.4) mV;平均包封率(84.85±2.00)%;平均载药量(5.36±1.00)%;体外缓释约12 h,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用三嵌段聚合物PLGA PEG PLGA可制备蓝萼甲素纳米胶束,因其缓释和纳米粒度特性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吉顺莉  李博  李贞  王成润  金一  戈延茹 《医药导报》2010,29(11):1411-1415
目的采用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载体制备紫杉醇(TAX)纳米粒,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采用改良的溶剂扩散法制备TAX PLGA共聚物纳米粒,考察不同乳化剂类型和各工艺因素对纳米粒粒径的影响,通过动态激光粒度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及X线粉末衍射(XRD)初步研究其载药性质,并研究纳米粒冻干粉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优选出制备工艺为: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MAB)作为乳化剂,浓度为1%(W/V),聚合物浓度为1%(W/V),水相与有机相的体积比例为20:10,均质机转速为16 000 r•min 1,药物浓度为0.1%(W/V)。所得纳米粒外观圆整,平均粒径为99.0 nm,Zeta电位58.3 mV,包封率为56.77%,载药量率为7.10%。TAX纳米粒具有缓释性,体外释放分为两相。DSC及XRD表明TAX被有效地包裹在纳米粒中。结论PLGA纳米粒可成为TAX的新型载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甘草酸对紫杉醇溶解度的增溶作用。方法:将不同比例甘草酸和紫杉醇,不同比例乙醇和紫杉醇进行配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紫杉醇的浓度;并采用电导率法检测甘草酸-紫杉醇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结果:在乙醇比例为7.5%且甘草酸浓度为10 mmol·L-1时,紫杉醇达到最佳溶解度(823.38±14.41)μg·mL-1,较紫杉醇水中溶解度增加约1 000倍(0.67→823 μg·mL-1),较紫杉醇在7.5%乙醇液中溶解度增加约100倍(8.51→823 μg·mL-1)。紫杉醇-甘草酸溶液(含7.5%乙醇)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42 mmol·L-1,证明其在更低浓度下能形成胶束状态。结论:首次发现在甘草酸和低体积分数乙醇的协同作用下,紫杉醇水中溶解度得到有效增加,鉴于甘草酸的两亲性,安全性和一些特殊的药理活性,为制备基于甘草酸为载体的新型紫杉醇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志  胡玉容  郭新红 《中国新药杂志》2010,19(13):1153-1156
目的:制备全反式维A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醇质体并对其稳定性及体外经皮渗透等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注入法制备ATRA醇质体,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同时测定其Zeta电位及粒径;以改进的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小鼠经皮渗透实验,测定药物累积渗透量及透皮速率。结果:优选处方组成为20%乙醇(w/w),4%磷脂(w/w),磷脂[DK]∶胆固醇(w/w)2[DK]∶1,磷脂[DK]∶维A酸(w/w)10[DK]∶1,检测平均粒径为237.3nm,Zeta电位为-36.31mV;ATRA醇质体放置1,10,20d后,7h累积透皮量分别为(210.6±1.7),(196.2±3.8)和(181.1±4.2)μg[DK]?cm-2,而水醇混合物累积透皮量仅为(120.4±5.4)μg[DK]?cm-2。结论:ATRA醇质体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所得传递体粒径较小且均匀,室温放置较稳定,透皮效果较好并可以促进维A酸经皮转运。  相似文献   

6.
聚乳酸微球生物降解机制和生物相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介绍了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聚乳酸(PLA)的性质,综述了PLA和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其生物降解为均匀降解,材料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降解行为有很大影响。注射微球的组织反应分为3个阶段,做组织相容性考察时应注意药物或生物活性物质的细胞毒性、抗原性和愈合作用对组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以聚乙二醇单甲醚 聚乳酸(mPEG PLA)嵌段共聚物为载体材料制备塞来昔布载药胶束并评价其药剂学性质。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塞来昔布载药胶束,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初步筛选塞来昔布载药胶束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并采用Box Behnken效应面法进一步优化。评价了载药胶束的微观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等理化性质,并采用动态膜透析法考察载药胶束的体外释药情况。结果:透射电镜显示塞来昔布载药胶束粒径均一,成球状分布,平均粒径为(35.6±15.1)nm,多聚分散系数(PdI)为(0.152±0.05),Zeta电位为(-24.6±2.9)mV;塞来昔布载药胶束在0.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磷酸盐缓冲液(pH6.8)中24 h累积释放81.5%。结论:采用Box 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塞来昔布载药胶束处方与制备工艺是简单、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聚合型紫杉醇(CPTX)和游离型紫杉醇(PTX),并用于评价给予大鼠单剂量尾静脉注射紫杉醇天冬氨酸聚合物(Pexil)的药动学.方法 单剂量尾静脉给予SD大鼠高、中、低剂量Pexil后,于0~336 h间隔采集血浆;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CPTX和PTX的浓度,用DAS 2.1.1软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 给予大鼠单剂量高、中、低剂量Pexil后,CPTX和PTX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989.7±49.4、465.3±32.2、214.1±28.0mg·L-1和7.489±1.411、2.579±0.600、1.640±0.431 mg·L-1;AUCo→t分别为12.81±1.22、5.451±0.79、1.98±0.57 g·L-1·h和67.38±10.38、27.91 ±7.45、13.42±5.04 mg·L-1 ·h;Tmax分别为0.50、0.50、0.50 h和0.50、0.50、0.63 h;t1/2分别为506.94±803.37、289.07±356.17、283.35±257.79 h和39.14±32.11、5.50±1.29、4.35±1.34 h.结论 所用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大鼠经单剂量尾静脉注射Pexil后,体内CPTX和PTX的代谢显示非线性动力学性质,♀6大鼠间的药动学行为仅在高剂量时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药物递送系统是克服肿瘤多药耐药性(MDR)的一种新策略。本文以聚合物胶束系统和难溶性药物紫杉醇(PTX)为研究对象,旨在制备一种新型的PTX给药系统,既能增溶难溶性药物,又具有克服肿瘤MDR的能力。以Pluronic P105为载体,采用固体分散-水化法制备PTX聚合物胶束,并以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进行处方优化。对其粒径、体外释放等性质进行表征后,以人耐药卵巢癌细胞SKOV-3/PTX为细胞模型,体外评价PTX聚合物胶束的细胞摄取及其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的作用。结果显示,聚合物胶束制剂的载药量约为1.1%、药物浓度约为700 μg·mL-1、平均粒径约为24 nm。胶束制剂与普通制剂(Taxol)在6 h内的累积释放分别为45.4%和95.2%,前者具有较强的缓释作用;胶束制剂与Taxol对SKOV-3/PTX的IC50值分别为1.14和5.11 μg·mL-1,二者的耐药逆转指数(RRI)分别为9.65和2.15。胶束制剂可促进耐药细胞对P-糖蛋白(P-gp)底物(PTX或Rhodamine-123)的摄取。结果表明,Pluronic P105可有效增溶难溶性药物PTX,并形成具有较强缓释作用的纳米级聚合物胶束制剂,该制剂可显著提高PTX对人卵巢癌耐药细胞的细胞毒性,能逆转其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处方和制备工艺对奥硝唑生物可降解凝胶剂体外释药曲线的影响。方法:以乳酸一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载体材料制备了奥硝唑凝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凝胶剂中药物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体外释放度。考察PLGA的型号、溶媒、PLGA与溶媒的比例,药物与PLGA的比例等因素对奥硝唑凝胶体外释放度的影响。结果:以PLGA(50:50,10000)为载体材料,以N-甲基-2-吡咯烷酮为溶媒制备凝胶。当处方中含药物2oA,PLGA(50:50,10000)49%,NMP49%时,奥硝唑凝胶可缓释7d,0~5d以近零级的方式缓释(R^2=0.9943)。结论:奥硝喳凝胶剂具有较好的缓释特征,处方和制备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