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初步建立T细胞受体(TCR)突变频率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模型,为探讨TCR作为估算辐射生物剂量计提供依据.方法 将10名健康成年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成两组.第1组4人(男性)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给予0、0.5、1.0、1.5、2.0、2.5、3.0、3.5、4.0和5.0 Gv γ射线照射,用于拟合剂量-效应曲线,第2组6人(男女各半)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给予2 Gy γ射线照射,用于拟合时间-效应曲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计数检测,计算TCR基因突变频率.结果 γ射线照射诱发TCR MF的辐射剂量-效应曲线,拟合最佳的模型为二次方程模型:TCR MF=92.14+22·61D2(R2adj=0.65);γ射线照射诱发TCR MF的辐射时间-效应曲线,拟合最佳的模型为二次多项式方程模型:TCR MF=3.74+743.66T+308.64T2(R2adj=0.79).结论 0~5 Gy范围内TCR基因突变频率与辐射剂量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照后4 d内TCR基因突变频率随时间的延长而继续增加,存在时间-效应关系.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and time-effect relationship of T cell receptor (TCR) gene mutation induced by γ-rays in lymphocytes of human peripheral blood.Methods Samples of peripheral blood were collected from 10 healthy adults and lymphocytes were separated.Four samples from males used to fit time-effect curve were exposed to γ-rays at the doses of 0,0.5,1.0,1.5,2.0,2.5,3.0,3.5,4.0,and 5.0 Gy,respectively,and 6 samples from 3 males and 3 females used to fit dose-effect curves were exposed to γ-rays of the dose of 2 Gy.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mutation frequency of TCR gene (TCR MF).Radiation dose-effect curves and time-effect curves were fitted and optimal mathematical models were selected respectively.Results The optimal mathematical model for radiation dose-effect was quadratic equation model:TCR MF = 92.14 + 22.61D2 (R2adj = 0.65).The optimal mathematical model for radiation time-effect was quadratic polynomial equation model:TCR MF = 3.74 + 743.66T + 308.64T2 (R2adj = 0.79).Conclusions TCR MF is increased as the γ-rayirradiation dose increases within the range of 0-5 Gy,and TCR MF is increased with the lapse of time within the range of 4 days after γ-ray radiation.  相似文献   

2.
广岛长崎原爆幸存者的体细胞染色体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综述广岛,长崎原爆幸存者的体细胞受照后细胞遗传学效应的研究,主要发现如下。(1)辐射诱发染色体结构改变在照后30余年在幸存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持续可见;(2)所见到的畸变类型是稳定性畸变如相互易位和臂嗣倒位,而熟知的双着丝点和环的频率在照后数年的血样中已明显减少。这表明含有非稳定性畸变的细胞照射后在体内的淋巴细胞群中经分裂而消失,(3)在两城市幸存者中,染色体畸变量和辐射个体剂量之固有密切关系,但在所有的剂量范围内,广岛的畸变率始终高于长崎。用T65D剂量所见到的两城市同的差别当改用新的原爆剂量系统时差别已不太明显,(4)原爆幸存者的物理剂量估算值在0.5Gy时就可见到畸变细胞率增加,(5)残存的染色体畸变和幸存者的健康状况之瞬的关系问题尚未解决.  相似文献   

3.
X射线诱发外周血淋巴细胞TCR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用培养法研究X射线诱发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TCR 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以不同剂量(0~8 Gy) 的X射线照射新鲜分离的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植物血凝素、白细胞介素2(IL-2)协同刺激培养7 d, 流式细胞术检测TCR基因突变频率(TCR MF),并拟合剂量效应关系。结果 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TCR基因突变频率随之上升, 最佳拟合曲线为二次多项式模型。结论 TCR 基因突变可作为辐射生物剂量计,用于急性辐射照射生物剂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剂量率中子长期照射对大鼠外周血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96只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照射组每天用低剂量率中子252Cf(吸收剂量率为0.35 mGy/h)照射20.5h,在照射的第14、28、42、56和70天(累积剂量分别为0.1、0.2、0.3、0.4和0.5 Gy)及停止照射后第35天各取8只大鼠,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大鼠外周血WB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3+、 CD8+CD3+、CD45RA+/CD161α+亚群的变化。结果 累积剂量为0.3、0.4及0.5 Gy时WB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停止照射后35 d,WB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累积剂量为0.1、0.3、0.4、0.5 Gy及停止照射后35 d,外周血CD4+CD3-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累积剂量为0.2和0.3 Gy时CD8+CD3-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累积剂量为0.1 Gy时的CD4+CD3+细胞比例及0.1和0.2 Gy时的CD8+CD3+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同一天对照组(P<0.01或<0.05)。另外,低剂量率中子长期照射可使累积剂量为0.2~0.3 Gy的外周血NK细胞(CD161α+ CD45RA-)显著升高,累积剂量为0.1~0.5 Gy及停止照射后35 d照射组的外周血B细胞(CD161α- CD45RA+)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低剂量率裂变中子长期照射可使外周血淋巴细胞TCR基因突变,使大鼠外周血WBC减少,淋巴细胞中B细胞减少,NK细胞细胞比例升高,这种变化在停止照射后一段时间仍可能难以恢复。  相似文献   

5.
C3H10T1/2细胞转化后失去接触抑制,并形成多层生长,易与接触抑制的单层细胞相互区别。用C3H10T1/2小鼠细胞经238 Puα粒子或X射线照射后的转化试验比较二者诱发C3H10T1/2细胞转化的成瘤性。方法:α粒子的照射能量为3.26±0.22MeV,在水中的LET值为121keV/μm。X射线照射条件为420kVp,电压250kV,电流15mA。5GyX射线照后C3H10T1/2细胞的存活率为0.2±0.02,转化率为(8.3±1.4)×10-4/存活细胞,1Gyα粒子照后细胞存活率为0.25±0.03,转化率为(11.1±1.6)×10-4/存活细胞。照射后挑取复层生长的细胞集落(α粒子诱导的集落58个,X射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剂量X线照射对BALB/c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小鼠按实验分组经直线加速器2和3 Gy X线照射,流式细胞仪动态测定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照射后,小鼠外周血CD3+、CD4+、CD8+细胞呈进行性降低,至第3、4周出现逐渐恢复迹象,4、5周后恢复正常。在同一时间,3 Gy较2 Gy照射所导致的细胞亚群降低的程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BALB/c小鼠经照射后T细胞亚群下降明显,4~5周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间充质干细胞对T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对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从骨髓中分离培养MSC ,从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 ,进一步用免疫磁珠纯化CD3+ T细胞 ,观察MSC对T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且用ELISA实验检测上清中IFN γ和IL 10的表达。结果 当CD3+ T细胞量为 2× 10 5/孔时 ,MSC对其增殖反应主要表现为负调控 ,且随MSC细胞量的增多 ,这种负调控越明显 ;而当体系中CD3+ T细胞量为 5× 10 4 /孔时 ,MSC对其增殖反应表现为正调控 ,而且随MSC细胞量的增多这种促进作用越明显。ELISA结果表明 ,在没有MSC的存在下 ,2× 10 5/孔的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 γ和IL 10均高于 5× 10 4/孔的T细胞 ;但在有MSC存在情况下 ,2× 10 5/孔的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 γ和IL 10反而低于 5× 10 4/孔的T细胞。结论 MSC对T细胞的调控是复杂的 ,不仅与MSC的细胞量有关 ,还与T细胞的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从天竺葵和蔷薇植物花瓣中提取花色素,并研究其对中国仓鼠成纤维细胞和蚕豆苗增生细胞辐射遗传损伤及对受照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花色素经葡聚糖凝胶H-20色谱分析,其化学结构为天竺葵甙元-3,5-二葡萄糖苷。所有实验都用X线照射,剂量2.0~15Gy,剂量率为47cGy/min。照射中国仓鼠成纤维细胞前30分钟和照射后即刻,在培养基中加入花色素最终浓度为3×10~(-4)mol/L。照后24小时检测细胞微核率:对照组10Gy和15Gy照射,微核率分别为47%±3%和75%±4%;相应实验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整体和离体照射所致的大鼠淋巴细胞T细胞受体(TCR)基因突变的一致性。方法 48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取外周静脉血标本,经0、0.5、0.75、1.0、2.0和3.0 Gy照射。用相同方法照射各组大鼠,照后取外周血标本。所有淋巴细胞体外培养7 d后,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TCR突变频率(TCRMF)。 结果 整体和离体照射组TCR基因突变频率均呈剂量依赖性增高,两组间TCRM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3,P>0.05)。 结论 整体和离体照射所致的大鼠淋巴细胞TCR基因突变频率一致,即外周血淋巴细胞经X射线照射体外培养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可客观准确的反映全身照射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小鼠脾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和叉头状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变化,探讨X射线对调节性T细胞以及相关因子Foxp3的影响。方法 112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平均分为低剂量(0.075 Gy)组和高剂量(2 Gy)组,用X射线深部治疗机分别进行0.075和2 Gy全身照射,于照射后0、4、8、16、24、48和72 h处死,取脾脏,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法检测调节性T细胞和Foxp3的表达水平。结果 0.075和2 Gy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脾细胞CD4+CD25+Treg 细胞百分比均在照射后8 h达高峰,随后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高于照射前水平(2 Gy,在8、16、48、72h时,t=4.65、4.28、3.71、2.88,P<0.05; 0.075 Gy,在8、16、24、72h时,t=8.73、10.55、4.21、4.65,P<0.05)。Foxp3在mRNA水平,0.075 Gy照射后变化不明显,而2 Gy照射后于24 h形成峰值。Foxp3在蛋白质水平,0.075 Gy照射后并未有显著变化;而2 Gy照射后于16 h形成峰值,随后略有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结论 调节性T细胞及相关分子Foxp3的不同变化可能成为高、低剂量X射线诱导不同免疫效应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乙肝患者HBV特异性CD8 T细胞受体(TCR)参与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HLA-A2阳性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荧光标记的CD3、CD8抗体和五聚体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HBsAg183-191和HB-sAg335-343特异性CD8 T细胞频率。取6例患者PBMCs,用HBsAg335-343表位多肽诱导培养3~4周,用磁珠分选出CD8 T细胞后再用流式细胞术分选HBV特异性CD8 T细胞,经IL-2/CD3抗体/CD28抗体扩增后提取细胞mRNA,用cDNA5′末端快速扩增技术获取TCR分子α链和β链全长可变区基因片段并进行克隆和测序,每个样本的克隆测序数≥50个。确定TCRα、β链基因家族并比较CDR3区序列特点。结果 6例患者样本600多个TCRα、β链克隆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HBV特异性CD8 T细胞均呈现TCR分子α、β链基因家族优势表达特点,每例患者样本以2~4种α链和1~4种β链家族为主,其中α2、α14、α15、β3、β13和23链家族同时出现在1例以上患者,有1例患者所有克隆分析的β链基因均为β13家族。同一患者同一家族α、β链CDR3区序列趋于一致,而不同患者同一家族α、β链CDR3区序列相差较大。结论经HBV抗原表位多肽诱导增殖的特异性CD8 T细胞具有明显的TCRα、β链取用优势特点,这种TCR链的优势表达特点可能是影响抗HBV感染特异性细胞免疫力的重要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80/CD28表达率与血清HBV-DNA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0与CD28表达率,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同时予以肝组织活检,观察病理组织炎症程度。结果(1)CHB患者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T细胞CD80表达率分别为(3.06±1.39)%、(4.55±0.68)%、(5.10±0.25)%,3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CD28表达率分别为(51.62±10.30)%、(37.18±4.89)%、(34.58±6.69)%,3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CHB患者轻、中、重度炎症组血清HBV-DNA定量对数值(logarithm value,lg)分别为6.53±1.52、5.04±1.24与3.86±1.09。(3)CHB患者CD80表达率与HBV-DNA lg值呈负相关(r=-0.57,P<0.01);CD28与HBV-DNA lg值呈正相关(r=0.55,P<0.01)。结论外周血T细胞CD80/CD28表达率同CHB患者HBV血清含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可用于检测HBV感染者清除HBV能力。  相似文献   

13.
辐射诱发的DNA损伤和修复,不仅影响到多聚核苷酸链,对DNA的超螺旋也有作用.本文通过对大鼠胸腺(T)细胞和脾(S)细胞核质体粘度和沉降率的检测,比较了经X线照射后,T、S细胞DNA超螺旋的损伤和修复.实验用的T、S细胞取自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悬浮于无Ca~(++)、Mg~(++)的Hank's液中(25×10~6细胞/ml).制备好的细胞悬液应尽快用于照射,辐照采用西门子710H X线机,剂量率为1.75Gy/min,一次照射剂量范围为0.6~19.2Gy,对照用模拟照射,研究修复现象的细胞照射后应在37℃下温浴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活化并表达不同强度CD25的CD4细胞的表型特征和功能特点.方法依据CD25的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将9例行初次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的外周血CD4~+ T细胞分为CD25~-、CD25高表达(CD25~(high))和CD25低表达(CD25~(low))3群,并比较3群细胞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表达强度.经免疫磁珠法和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分选试剂盒分选得到受者外周血CD4~+ CD25~-、CD4~+ CD25~(high) T细胞,分别作为反应细胞,以Co~(60)γ射线照射灭活的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作为刺激细胞,建立体外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系统.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系统中IL-2 mRNA的表达.结果 在肾移植术后受者3群细胞中,FoxP3的表达以CD4~+ CD25~(high)细胞最高(93.7%±3.58%),其次是CD4~+CD25~(high)细胞(16.4%±6.8%),CD4~+ CD25~-细胞最低(1.8%±1.1%),三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TLA-4表达以CD4~- CD25~(high)细胞最高(80.8%±7.9%),其次是CD4~- CD25~(low)细胞(22.9%±6.5%),CD4~- CD25~-细胞最低(4.1%±2.4%),三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CD4~- CD25~(high)细胞受移植抗原刺激后不表达IL-2 mRNA;按照1:2比例加入CD4~- CD25~(high)细胞后,CD4~-细胞表达的IL-2 mRNA平均被抑制了60%.结论 肾移植受者所有活化T细胞的表面均有CD25表达,高表达CD25的细胞群具有调节性T细胞的表型特点,为CD4~+ CD25~(high)曲调节性T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产后甲状腺炎(PPT)妇女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表达水平。方法连续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新确诊的PPT妇女(PPT组)31例,另有29例同期分娩未发生PPT的妇女为对照组。入选对象同期接受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和CD4+CD25+Foxp3+Treg)和辅助性T细胞(CD+3、CD+4、CD+8、CD+4/CD+8)检测。结果 PPT妇女外周血CD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PT妇女外周血CD4+CD25+Treg和CD4+CD25+Foxp3+Tre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PPT妇女存在明确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医用直线加速器6MV X 线照射5例健康成人离体血研究淋巴细胞微核与剂量间的关系,发现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可各配以回归方程 Y=6.6896×10~(-3)+1.2959×10~(-2)D~2及 Y=7.3906×10~(-3)+1.0824×10~(-2)D~2,其 R~2值分别为O.9948及0.9976,有较好的拟合度,可作为预测受照剂量的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纳米氧化铈对X射线引起的小鼠免疫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按体重分层分为7组:对照组、模型组、模型+不同剂量纳米氧化铈组(模型+10 ng组、模型+100 ng组、模型+1 μg组、模型+10 μg组、模型+100 μg组),每组各6只。模型组和纳米氧化铈组小鼠经X射线1次性全身照射,照射剂量4 Gy,纳米氧化铈组小鼠于照射前4 d开始,分别腹腔注射10、100 ng/kg,1、10和100 μg/kg体重的纳米氧化铈,每周2次,照射后第10天处死小鼠。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B、NK、CD4+、CD8+ 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计算CD4/CD8比值;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经X射线照射小鼠外周血的白细胞总数和NK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总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CD4+和CD8+ T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及百分比,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均降低(t=2.26~3.18,P<0.05);B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升高(t=2.45、3.18,P<0.05)。X射线照射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纳米氧化铈对上述免疫学指标有改善作用,其中以10和100 μg纳米氧化铈组改善效果明显,而10 μg组改善作用最佳。结论 纳米氧化铈能够提高X射线照射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用重组人细胞因子刺激血浆凝块培养法评价人胎盘和脐带血巨核细胞系集落形成单位 (CFU- Meg)的体外辐射敏感性。方法 :1征得产妇同意的脐带血在密度为 1.0 77g/m L细胞分离液中离心分离 ,收集低密度的单个核细胞 ,再用磁性细胞分选富集 CD34 + 细胞 ,其纯度从 88%至 93%之间。 2用 X射线照射 CD34 +细胞从 0至 5 Gy或 7Gy(73c Gy/m in) ;或照射 2 Gy,剂量率从 8.9c Gy/m in至 5 .3Gy/min。 3用去除血小板的人血浆以血浆凝块培养技术测定 CFU- Meg,其中含 CD34 +细胞浓度为 1× 10 3/m L,THPO(血小板生成素 )单用或与 FL T…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X线摄影适宜照射线量的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以噪声的频率特性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omputed radiography, CR)的适宜曝光量.方法在相同摄影条件下获得中速 CaWO4屏-Fuji片组合照片和CR照片,以此为基础,改变mAs,获得不同照射剂量下的CR影像,经相同的后处理条件输出它们的CR照片.用显微密度计依次对这些照片进行扫描,每张获得10万个密度值,作为离散随机信号来处理,用快速傅立叶变换计算威纳频谱(Wiener spectrum, WS),测试CR照片噪声的WS与中速CaWO4屏-Fuji片组合的照片噪声WS值相等的曝光量值.结果 (1)在照射剂量均为5.61μGy、照片密度均为1.0的情况下,在空间频率(ω)=0.1 LP/mm处,CR系统的WS值为 23.1×10 -6 mm2,屏-片系统的为20.1×10 -6 mm2;在ω=0.5 LP/mm处,CR系统的WS值为 9.73×10 -6 mm2,屏-片系统的为8.41×10 -6 mm2 .(2)当ω=0.1 LP/mm时,照射剂量为5.61μGy的CR照片的WS值分别是照射剂量为1.40、2.80、8.76、13.67、21.11μGy CR片的0.53、0.75、1.14、1.44、1.80倍;当空间频率为0.5 LP/mm时,照射剂量为5.61μGy的CR片的WS值分别是照射剂量为1.40、2.80、8.76、13.67、21.11μGy CR片的0.40、0.58、1.26、1.47、2.16倍.(3)在ω=0.5 LP/mm时,与照射剂量为5.61μGy的屏-片组合有相当的噪声水平的CR照片照射剂量大致为7.70 μGy左右.结论相同摄影条件下CR照片的噪声要比中速 CaWO4屏-Fuji片组合的大;随着照射量的增加CR系统总WS将减小,噪声下降;如想获得和屏-片相同噪声的影像,应适当增大CR系统的照射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大剂量γ射线离体照射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量效关系,建立双+环(dic+r)大剂量-效应曲线。方法 外周静脉血样采自3名健康男性,经 60Co γ线(0~50 Gy,剂量率2.35Gy/min)照射。采用即刻加秋水仙素的微量全血法,分别培养52、72及96h。计数有丝分裂指数(MI)、双着丝粒体(dic)和环(r)畸变数,拟合dic+r剂量-效应曲线,对2例受大剂量照射的事故患者进行剂量估算。结果 MI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每细胞dic+r频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加直到23Gy(5Gy之后增加幅度较前变小),>23Gy后趋于饱和。对所获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拟合dic+r大剂量-效应曲线(5~23Gy):每细胞dic+r频率y=-1.608(±0.300)+0.830 (±0.051)D-0.013(±0.002) D2 (R2=0.998)。用拟合曲线对2例受照患者剂量的估算结果与用物理方法和电子自旋共振(ESR)法估算的剂量及临床表现基本一致。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dic+r大剂量-效应曲线, 可估计的上限剂量达23Gy,有可能提高常规染色体畸变分析用作生物剂量计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