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剖宫产术后并发产褥感染的关系,总结减少产褥感染的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医院接收的160例行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38例患者进行支原体属培养,42例进行细菌培养,分析产妇的受感染情况,根据感染的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支原体属培养阳性率为52%,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为38%,支原体属培养中解脲支原体感染率22%,人支原体感率29%。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率为38%,其中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为17%,大肠埃希菌12%,奇异变形菌5%,肠球菌属于不动杆菌属各2%。结论产褥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为孕期生殖道支原体属培养阳性应加强孕前阴道炎的检查和治疗,减少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与剖宫产术后并发产褥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方法 45例行剖宫产术后并发产褥感染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调查导致产褥感染的高危因素及生殖道支原体属、细菌培养的阳性率。结果本次研究的45例产褥感染患者中,存在高危因素的有33例(73.33%),患者中生殖道支原体属培养阳性者31例(68.89%),细菌培养阳性者14例(31.11%)。结论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容易导致剖宫产术后并发产褥感染,临床需提高重视,通过多种有效措施来控制感染源头,尽最大程度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相关性。方法120例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患者,就产后发热天数、宫颈分泌物细菌及支原体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宫颈分泌物支原体阳性组其剖宫产术后发热持续时间多于阴性组,76例支原体培养阳性,阳性率为63.33%;44例支原体培养阴性中,27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61.36%,以表皮葡萄球菌最多,占40.74%。结论生殖道支原体属培养阳性的产妇,剖宫产术后易发生产褥感染,应加强孕前及孕期阴道炎的检查与治疗,尽早消除产褥感染的高危因素,减少产褥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抗感染药学》2017,(8):1519-1521
目的:分析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剖宫产产妇术后产褥感染的相关性分析及其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发生产褥感染产妇100例资料为观察组,未发生产褥感染产妇100例资料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产妇的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和细菌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剖宫产产妇术后产褥感染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产妇细菌培养阳性率、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以及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事件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产妇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异常升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易增加产妇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风险,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事件是导致产妇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高危因素;对此,临床应当加强对剖宫产产妇的围术期护理,尤其加强孕前阴道部炎症疾病的检查与治疗,并全面加强对孕期妇女的宣传教育,尽可能地避免产妇生殖道支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引起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诱因和找出治疗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有效方法,从而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孕妇的生命质量。方法分析回归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发生的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120例病例,就引起术后产褥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和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发生中大部分有存在明显高危因素,在病原学检查中发现支原体感染是导致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疗时除应由抗生素治疗外还要结合中西医配合治疗和保持个人卫生。结论减少术后产褥感染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数,降低剖宫产率,对于易感因素者纠正原发病因,悉心护理提高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陈旧性会阴裂伤对生殖道感染率的影响及该病行阴道紧缩术后对生殖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妇科门诊患者进行筛选。并随机抽调就诊患者病例共152例,进行统计分析,陈旧性会阴裂伤对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及该病行阴道缩紧术后对生殖道感染率的影响。结果陈旧性会阴裂伤患者的生殖道感染率明显高于剖宫产与正常产阴道未裂伤的患者生殖道感染率。陈旧性会阴裂伤行缩阴术后治疗组的生殖道感染率较对照组生殖道感染率显著下降。结论陈旧性会阴裂伤对生殖道感染有明显影响。因此,陈旧性会阴裂伤所致的生殖道感染反复发作者,行阴道缩紧术后,明显减少了生殖道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门诊2 218例女性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采用液体培养法检测,研究支原体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2 218例宫颈分泌物标本中支原体呈阳性1 266例,检出率为57.08%,1 266例支原体感染者液体培养法结果显示,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为72.51%,Mh感染率为4.58%,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率为22.91%。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解脲支原体感染为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强力霉素;人型支原体感染为克林霉素、强力霉素;解脲支原体与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为强力霉素。结论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进行支原体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可提高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在产后产褥感染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产褥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8月孕妇3800例,其中采用阴道分娩方式1710例(A组),采用剖宫产方式分娩2090例(B组)。监测两组产前1d及产后7d内白细胞计数(WBC计数)、C反应蛋白以及48h体温变化。对两组不同分娩方式产后产褥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产褥感染病例及无感染病例产后1、3、5、7d内的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加以监测。结果采用阴道分娩方式以及剖宫产方式分娩产后WBC计数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水平显著高于产前水平阴道方式分娩产后产褥感染率为1.42%(24例),而剖宫产方式分娩产后产褥感染率高达6.96%(136例),剖宫产方式分娩产后产褥感染率高于阴道方式分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与无产褥感染病例比较,产褥感染病例在产后1dC反应蛋白水平开始迅速升高,第3天达到高峰,5~7d后开始降低,但都高于正常水平。结论剖宫产分娩可增加孕妇产后产褥感染率,在产褥感染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迅速升高,对孕妇产后产褥感染的早期发现及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郭晓芳 《抗感染药学》2019,16(2):204-206,219
目的:分析患者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抽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间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1 745例资料,分析资料中采用支原体试剂盒检测的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 745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484例患者支原体感染被检测为阳性,总感染率为27.74%,其中解脲支原体(UU)感染率为17.19%,人型支原体(Mh)感染率为3.84%,UU+Mh感染率为6.70%;支原体对罗红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较高,而交沙霉素、美满霉素、甲砜霉素、克拉霉素、强力霉素对其的敏感性较高。结论:在泌尿生殖道感染中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率高于人型支原体(Mh)感染率;交沙霉素、美满霉素、甲砜霉素、克拉霉素、强力霉素的敏感性较高;建议临床治疗时首选交沙霉素、美满霉素、甲砜霉素、克拉霉素、强力霉素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解放军第三一六医院妊娠期女性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4年1月-2018年12月解放军三一六医院的1 171例妊娠期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 171例妊娠期女性中,644例感染了解脲支原体和/或人型支原体,其中1人感染了人型支原体,590例感染了解脲支原体,53例共同感染了两种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在17~20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双阳性在41~50年龄段感染率最高。解脲支原体和/或人型支原体对喹诺酮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和红霉素的敏感性较低,对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和四环素的敏感性较高。结论 妊娠期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率高,耐药严重,一定要根据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鲍海燕  刘弘  王翠芳 《淮海医药》2008,26(6):475-476
目的 了解本地区支原体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情况,为临床抗生素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471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并对381例阳性患者进行12种抗生素药物敏感实验。结果 471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支原体感染率为50.44%,感染率近3年明显升高。673例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患者中,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的感染率分别为49.47%、2.38%、4.75%。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及美满霉素在对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及混合感染的敏感率分别为98.49%、96.40%、94.60%;93.75%,87.50%,93.75%,93.75%,90.63%,87.50%。结论 临床上支原体在泌尿生殖系感染的病因中所占比例升高,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及美满霉素可作为目前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洪清瑜 《海峡药学》2013,25(2):181-182,207
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常引起尿道炎、慢性前列腺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以及盆腔炎等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为了解本地区支原体感染所致泌尿生殖道疾病情况及耐药现状,给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本文就568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及支原体药敏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不孕不育夫妇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相关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孕不育夫妇120对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100对健康夫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夫妇的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分析不孕不育症与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不论男性还是女性,解脲支原体感染率、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以及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以25~35岁居多。结论不孕不育夫妇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较高,可作为孕前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三种病原体在泌尿生殖道感染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0年3月本院门诊收治的500例疑为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患者资料。结果:淋病奈瑟菌在患者中的感染率为8.8%(44/500),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20.0%(100/500),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为32.0%(160/500),3种病原体均感染者占0.72%,其中两种病原菌感染者占8.2%。结论:泌尿系生殖道感染患者中解脲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沙眼衣原体次之,淋病奈瑟菌最少见。解脲支原体男、女感染率差异显著,临床应注意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及耐药性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2月到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运用液体培养法对其支原体进行检测,运用药敏鉴定板对耐药性进行观察分析,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160例患者中,感染率为72.50%,解脲脲原体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人型支原体对罗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解脲脲原体与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结论: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解脲脲原体感染为主,临床中需要依据药敏结果为患者选用适合的抗菌药物,避免发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精液不液化与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300例男性不育患者根据其精液液化时间分为精液不液化组和精液液化正常组,观察其与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的关系.结果 精液不液化组的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非常显著高于精液液化正常组(P<0.001或P<0.05).结论 精液不液化与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女性体检人群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情况及耐药性.方法 采用试剂盒对834例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 检出支原体353例,感染率42.3%,其中Uu、Mh、Uu+Mh感染的阳性病例分别为281、8和64例,感染率分别为33.7%、0.9%和7.7%.3种不同感染类型的支原体属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林可霉素的敏感性最高.结论 广州地区体检人群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属感染较普遍,以Uu为主,Mh次之;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和强力霉素是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林可霉素已经不适宜广州地区支原体感染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4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123例患者其中,并发产褥感染者16例,研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重症患者从外院转入,多是因治疗不彻底、不及时,病症轻微患者3-5d病症治愈,感染出现脓肿患者在治疗1-2周后痊愈出院,16例患者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应在临床治疗中注意对其进行严密观察,针对产科中可能出现的感染病症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给予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产褥感染病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剖宫产初产妇并发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剖宫产产妇的产后感染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信丰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60例剖宫产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发生产褥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25)和未感染组(n=135),采集产妇的年龄、孕周、妊娠期并发症、瘢痕子宫、胎膜早破、剖宫产时机、产后出血和相关实验室指标等信息,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剖宫产初产妇并发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初产妇并发产褥感染与产前生殖道感染与否、是否合并妊娠期并发症、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剖宫产时机、产后出血与否、是否胎膜早破、是否瘢痕子宫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第二产程剖宫产、产后出血、合并妊娠期合并症、产前生殖道感染、胎膜早破、瘢痕子宫是产妇并发产褥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时机、产后出血、合并妊娠期并发症、产前合并生殖道感染、胎膜早破和瘢痕子宫与剖宫产初产妇产褥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针对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临床应加强观察并采取积极措施,以避免或减少产褥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后应用抗生素对剖宫产预后的影响。方法将30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自愿分为A组和B组各150例,A组产妇在剖宫产术后给予头孢类抗生素预防性治疗,而B组产妇在术前、中、后均不给予抗生素,观察比较2组产妇产后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结果术后A组产妇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切口感染率、产褥感染率也显著低于B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抗生素具有较高价值,可缩短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可降低切口感染率和产褥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