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尸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回顾性分析(附14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尸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的发病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尸肾移植术后AT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经过透析治疗,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ATN的发生与热缺血时间长、供肾灌注不良、低温保存不当等多因素有关。重视预防可能减少肾移植术后ATN的发生机会。一旦发生ATN,应尽早恢复透析,同时需预防急性排斥反应和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肾移植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影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主要原因[1]。ATN主要与移植肾冷、热缺血时间、取肾技术,器官保存及供者状况有关,对其一般应耐心等待,绝大多数肾功能得以恢复[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肾移植术后临床诊断肾小管坏死的38例移植肾行动态超声检查,观察功能延迟恢复的超声变化过程,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25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评价活体亲属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25例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供者无手术并发症,术后肾功良好。25例受者移植肾全部成活,术后因肾小管坏死和肾动脉吻合口狭窄发生移植肾功延迟恢复各1例,受者和移植肾1年存活率均为100%。结论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肾存活率明显高于尸体肾移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延迟应用环孢素A(CsA)并结合预防性使用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ALG)的四联免疫抑制剂顺序用药对移植肾早期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并比较90例延迟应用CsA的四联顺序用药(实验组)和215例肾移植术后立即应用CsA(对照组)的近期疗效。结果 实验组移植肾功能恢复快(P<0.01),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两组急性排斥及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延迟应用CsA并结合预防性应用ALG是一种理想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5.
CA具有减轻肾脏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减少术后ATN的发生,促移植肾功能早期恢复,增高CsA血中浓度同时减轻CsA肾毒性,加强免疫抑制的作用,并有益于提高肾移植术后人/肾一年存活率有关CA的选择、剂量、浓度及使用方法需进一步探讨,使其疗效更显著,副作用更小。新一代的CA尚待研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肾移植手术方式成熟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部分初次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的致敏患者因身体状况及经济原因允许,要求再次肾移植术。本文回顾分析本院自1999年2月至2003年8月对18例致敏患者行再次肾移植的术前处理,手术方式及术后抗排斥治疗情况。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8例患者均为初次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的致敏患者,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23~62岁,平均41.3岁。移植肾失功原因分别为移植肾慢性排斥12例,慢性移植肾肾炎3例,移植肾血栓形成2例,超急性排斥反应1例。再次肾移植距初次肾移植术间隔时间:<1年3例,1~3年6例,3~5年5例,>5年4…  相似文献   

7.
无透析肾移植与透析后肾移植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透析后肾移植与无透析肾移植的临床效果 ,探讨无透析肾移植的安全性与优越性。 方法 回顾分析 1999年 1月到 2 0 0 3年 1月接受无透析肾移植并定期随访的病例 5 0例 ,选择透析后行肾移植病例 5 0例作为对照 ,2组病例年龄、性别、血型、冷 (热 )缺血时间、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配型、原发病、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等条件相匹配 ,比较 2组病例肾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率以及人 /肾存活率。 结果 无透析组中术前曾接受输血者 14例( 2 8% ) ,透析组术前接受输血者 32例 ( 6 4 % )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无透析组 1年、3年人 /肾存活率均为 10 0 % ,透析组术后 1年、3年人 /肾存活率分别为 10 0 % / 98% ( 5 0 / 4 9)、96 % / 94 % ( 4 8/ 4 7) ,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无透析组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3例 ,透析组 5例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2 5 ) ;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无透析组为 6例 ,透析组为 12例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无透析肾移植可以减少患者术前透析及输血带来的潜在危险 ,同时能降低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率 ,有助于术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提高移植肾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术中血压对早期移植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中移植肾血流开放时血压对早期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观察移植肾血流开放后移植肾的颜色、质地 ,开始排尿时间 ,术后第 1、2天血肌酐检测值 ,急性肾小管坏死 (ATN)的发生率 ,探讨术前不同血压水平患者在移植肾血流开放后血压变化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血流开放时平均动脉压(MAP)与术前MAP比值不低于 0 .90组 ,开始排尿时间为 3.95± 2 .14min ,ATN发生率为 5 % ,血肌酐术后第 1天为32 6± 15 7μmol/L ,第 2天为 2 0 6± 14 2 μmol/L ;血流开放时MAP与术前MAP的比值低于0 .90组 ,开始排尿时间为9.2 5± 4 .86min ,ATN发生率为 11% ,血肌酐术后第 1天为 4 14± 173μmol/L ,第 2天为 2 6 3± 14 8μmol/L。 结论 :移植肾血流开放时血压的改变对早期移植肾功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应用于尸体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患者对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急性排斥(AR)和急性肾小管坏死(ANT)导致DGF的127例临床资料,其中应用PGE1治疗56例(PGE1组),未用PGE1者71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在出现DGF后的透析治疗时间、肾功能恢复情况、彩超的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RI)及6个月内AR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GE1组透析治疗时间明显缩短(P<0.05),移植肾的血肌酐下降速度快(P<0.05),RI及6个月内AR发生率低(P<0.05).结论PGE1有利于尸体肾移植术后DGF患者移植肾功能的早期恢复,并能降低A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移植肾功能超长时间延迟恢复一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DGF)的问题已引起移植界的高度重视。本文报告 1例肾功能恢复延迟达 10 7d者。患者 ,男 ,2 0岁 ,因慢性肾炎尿毒症接受同种尸体肾移植术。供肾移植于右下腹 ,供肾动、静脉与受者的髂内动脉和髂外静脉吻合 ,手术历时 2h。供肾热缺血时间 8min ,总缺血时间 2 0h。术中无低血压发生 ,血流恢复后 ,移植肾色泽良好 ,质地稍软 ,3min开始泌尿 ,但尿量较同一对供肾的另一只肾少。术后第 1个2 4h尿量为 14 0 0ml,后尿量缓慢减少 ,最后每日尿量仅 15 0ml,与移植前无异。术后第 3d开始给予环孢素A(CsA)、泼…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19.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