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血压心脏病是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心脏病可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发展并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合并冠心病。临床上目前诊断措施仍是使用有定位导联的ST-T动态改变,动态心电图捕捉到ST-T动态改变,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结合病人临床症状做出诊断。本文主要通过体检心电图ST-T动态改变讨论诊断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06年荷兰的Einthoven教授发明了心电图描记器,1957年美国学者Holtei发明了动态心电图(Holter),自此,心电图作为诊断各种心脏疾病有效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对冠心病的诊断占据着其他医技检查所不能替代的辅助地位。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以及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的发展,发现很多疾病均可引起心电图的变化,心电图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完全阴性结果的心电图带给医生的可能是一种假象。冠心病心电图改变主要在ST段和T波,我们将心电图的这些改变称为心肌缺血性变化。但实验证明,冠状动脉管腔内径减少70%-80%时,血流量才减少50%左右。当心电图出现典型改变时,冠状动脉血流量一般都己下降70%以上。由此可见,心电图对冠心病早期的诊断是不敏感的。心绞痛发作多是在冠状动脉硬化的基础上痉挛,导致心肌缺血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心电图改变,如果冠心病患者未发作心绞痛时做心电图,就可能出现假阴性心电图。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陈灏珠院士指出:"由于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各种疾病的诊疗指南,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进行一次新的调整,心血管疾病尤其如此"。本期"今日关注"话题,刊发一组相关病例报告及专家论述,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同道的关注,以期就此展开讨论,指导基层医务人员的临床实践,使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3.
报告了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及(或)心绞痛发作时记录的典型抬高和(或)T波高在直立为特点的20例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有典型心绞痛发作者18例,其中检出心律失常10例(占56%);发生急性心肌梗死7例(占33%);死亡4例(占20%);其中猝死2例,泵衰竭2例。死亡者均为左冠状动脉痉挛组病人,表明左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肌缺血损伤面积大且较严重,预后较右冠状动脉痉挛险恶  相似文献   

4.
报告了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及(或)心绞痛发作时记录的典型ST段抬高和(或)T波高大直立为特点的20例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有典型心绞痛发作者18例,其中检出心律失常10例(占56%);发生急性心肌梗死7例(占35%);死亡4例(占20%);其中猝死2例,泵衰竭2例。死亡者均为左冠状动脉痉挛组病人,表明左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肌缺血损伤面积大且较严重,预后较右冠状动脉痉挛险恶。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常规静息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价心电图在心肌病变、冠状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作用以及价值.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有ST-T改变伴或不伴典型胸痛症状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冠脉造影结果阳性,甲组占94.1%,乙组占65.5%.此外,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成正比,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者,心电图阳性率较低.另外,相当比例的患者虽然心电图阳性但冠状动脉造影却无明显病变.结论 心电图ST-T改变伴胸痛症状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要优于仅有ST-T改变者,单独的ST-T改变不能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依据.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可提高诊断冠心病的阳性率及准确率.随着血管狭窄程度的加重,心电图的检出率也增加.所以,单纯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有局限性,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等,必要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其他辅助检查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心电图ST-T改变与高血压心脏病并发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分析46例高血压心脏病并发冠心病病人的心电图ST-T改变,并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对比。结果:46例病人中CAG阳性患者19例,阳性率41%;有典型心绞痛症状同时心电图运动平板或动态心电图阳性患者共20例,其中CAG阳性10例,阳性符合率50%。结论:单一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阳性率低(41%),具有典型心绞痛症状同时存在心电图运动平板或动态心电图ST-T改变,诊断率可提高到50%。  相似文献   

7.
无症状心肌缺血由于没有症状而极易被人们忽视,但同样可引起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冠状动脉综合症。本文通过对10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更好地诊治无症状心肌缺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莉 《临床医学》2013,33(8):14-15
目的评价心电图ST-T改变在诊断老年患者冠心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常规行心电图检查发现ST-T改变的患者180例,其中男90例,女90例,年龄60~86岁,平均(65.50±6.32)岁,70岁以上者136例(75.6%)。依据临床是否有典型心绞痛发作分为典型心绞痛组85例和不典型心绞痛组95例,所有患者入院前均在他院完成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入院后均积极完善各项常规检查,排除肝、肾等重要脏器疾患。结果典型心绞痛组中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50%者依据心电图检查ST-T改变,诊断阳性者为60例,心电图阳性检出率为70.59%;不典型心绞痛组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50%者依据心电图检查ST-T改变,诊断阳性者29例,心电图阳性检出率为30.52%。结论单纯心电图ST-T改变对诊断老年患者冠心病的临床实际价值不大,需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来协助明确诊断,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病变而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恢复期的运动主要指隐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硬化的病人经缓解期治疗后情况继续好转,病情稳定,心电图改变日趋好转2~3周后进行的运动,即冠心病恢复期的运动锻炼。  相似文献   

10.
胸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淑惠 《临床医学》2010,30(7):85-87
目的探讨胸痛与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33例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将分析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其中217例发生缺血性ST-T改变,占65.2%;出现典型胸痛者126例,占58.1%;不典型胸痛者58例,占26.7%;无症状者33例,占15.2%。共计心肌缺血发作1736阵次,其中伴典型胸痛1076阵次,不典型胸痛402阵次,无症状发作258阵次。217例中发生心律失常172例,心律失常检出率79.3%,以激动起源异常多见,传导异常较少。以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占47.7%,房性心律失常次之,占30.2%。检出高危心律失常44例,占心律失常总数的25.6%。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217例中160例确诊为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73.7%,以典型胸痛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最高66.3%。结论胸痛是临床上常见症状,病因复杂。但胸痛也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常由心肌缺血引起,冠心病心肌缺血是导致胸痛发生的重要原因。12导联动态心电监测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阳性发现,对于明确胸痛病因,提高冠心病的诊断率,防止或减少心肌梗死及猝死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平静时心电图缺血性ST -T改变是临床上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指标之一 ,由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决策主要取决于ST段是否抬高 ,因此可分为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前者大部分发展为有Q波心肌梗死 ,少部分为非Q波心肌梗死 ;后者大多为非Q波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 ,本文回顾性分析 33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平静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 ,以期深入了解平静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1997~ 2 0 0 2年心内科住院病人 33例 ,诊断为冠心…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因冠状动脉造影(CAG)尚未被临床普及,目前诊断措施仍使用定位导联ST—T动态改变,动态心电图扑捉到ST—T动态改变、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结合病人临床症状作出诊断。本文通过CAG方法,评价以上心电图改变诊断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诊断冠心病(CHD)的金标准,但因有创且费用昂贵而受局限。动态心电图做为无创性诊断冠心病的方法之一,可连续记录2,4小时的心电图变化,捕捉发病时心电图改变,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72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同时行12导联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价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安泉  安豫  安效声 《临床医学》2009,29(2):102-104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发病急,预后差。在大多数情况下常有典型心电图(ECG)改变。体表心电图迄今仍是AMI的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具有无创、简单、费用低、可重复等优点,短时间内即可做出诊断,与临床资料相结合进行分析,可对70%~80%的AMI做出早期诊断。近年随着对不典型心肌梗死(MI)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不典型MI被诊断,但是有些患者,  相似文献   

15.
心电图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电图(ECG)是最早用于诊断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检查方法。心电图使用方便,易于普及,当患者病情改变时便于反复检查及时捕捉其变化,本文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就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胸痛发作时标准12导联心电图的变化对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胸痛发作时ECG改变对UA诊断及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有的老年疗养员已诊断为冠心病,但无临床症状,经过心电图检查有不同程度异常,这种异常改变符合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表现,属非特异性改变。为了防止其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进一步加深,我们对226例疗养员进行心电图检查分析,并提出较符合实际的有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造影与动态心电图试验对比(附94例报告)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510120)冯颖青,周颖玲动态心电图和活动平板是临床检测冠心病的无创伤方法。其显示的ST改变对判断冠心病的有无,病变程度,估计预后及指导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析94例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18.
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上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疑诊为冠心病的病例153例,对比分析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其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5.5%,特异性为66.7%。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敏感性为88.2%,特异性为88.2%。结论:动态心电图与普通心电图比较,其对于冠心病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绝大多数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闭塞所致。心肌梗死发生后,大多数患者心电图可出现特征性改变,尤其是系列心电图的动态观察,可呈现特异性很强的心电图演变规律。尽管近年来多项新的诊断技术问世,对心肌梗死诊断有了更多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慢性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6例体表心电图慢性ST~T改变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6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125例(57.87%),男性92例,女性33例。其中冠状动脉狭窄单支病变69例,双支病变25例,多支病变31例。106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48例(45.28%),男性36例,女性12例。结论临床依据体表心电图慢性ST—T改变诊断冠心病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