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股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对扩张性心肌病(DCM)与缺血性心肌病(ICM)的预测价值。方法使用彩色超声仪,高频探头检查26例DCM患者和38例ICM患者的双侧颈动脉、股动脉,并对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进行分级。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CAS)、股动脉粥样硬化(FAS)预测ICM及DCM的敏感性均为100%,特异性分别为52%、80%。DCM患者中,CAS、FAS1~2级改变者分别占100%(26/26)、92%(24/26);ICM患者中CAS、FAS3~4级改变者分别占100%(38/38)、97%(37/38)。结论CAS、FAS可对DCM及ICM进行预测,其中FAS具有更高的特异性。CAS、FAS阴性可考虑为排除ICM的重要条件。CAS、FAS的严重程度可指导DCM及ICM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扩张型心肌病(DCM)病因至今不明,是一种以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病,常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心衰,血栓栓塞甚或猝死[1],其发病率居各类心肌病首位.心律失常是DCM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本文对95例DCM患者进行心律失常的动态监测记录,探讨其规律性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位硬膜外阻滞(TEB)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治疗上的护理.方法 通过30例DCM 患者接受TEB治疗,可以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结果 DCM患者 24 h内室性期前收缩减少,RonT室性期前收缩亦明显减少,无1例出现感染、脱管、渗药等并发症,均治疗护理后好转出院.结论 TEB治疗可减少DCM 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通过细心护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并安全出院.  相似文献   

4.
高嵩 《江西医药》2012,47(5):434-438
1972年,Rubler等首次提出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的概念[1],近40年来,相关学者在DCM 的领域中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DCM通常表现为心肌顺应性降低和舒张期充盈受阻为主的心室功能异常,可诱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猝死等并发症.而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率变异性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心率变异性 (HRV)时域分析法测定 19例扩张型心肌病 (DCM)经随访 18个月。结果 :DCM 2 4hRR间期标准差 (SDNN)和相邻正常RR间差值的均方根 (rMSSD)及心率变异指数 (HRVI)均明显低于正常 (P <0 .0 5 ) ,心功能Ⅲ -Ⅳ级者明显低于心功能Ⅱ级 (P <0 .0 5 ) ,事件组 (随访中死亡者 )明显低于非事件组 (P <0 .0 5 )。结论 :HRV分析可作为判断DCM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6.
董波  潘景韬 《天津医药》1992,20(8):499-500
扩张型心肌病(DCM)和肥厚型心肌病(HCM)病因不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心肌病尤其是DCM存在免疫异常,故推测免疫因素参与心肌病特别是DCM的发病机制。为探讨免疫因素在DCM、HCM发病中的作用,我们用单克隆抗体测定了20例DCM、15例HCM及20例正常对照组(NC)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和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63例ICM心力衰竭患者(ICM组)和78例DCM心力衰竭患者(DCM组)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口服治疗,连续治疗12...  相似文献   

8.
<正>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非缺血性心肌病中较常见类型,发病率1/500,国内与国外报道类似。该病为35岁以下青年及运动员发生心源性猝死(SCD)的最主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1]。心脏磁共振扫描(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不仅可对HCM患者形态、结构、功能做准确评价,还可通过心肌灌注及活性扫描观察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及纤维化情况。本研究旨在探讨CMR技术对HCM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扩张型心肌病(DCM)临床发病率高,病因尚不明确,治疗效果欠佳,病死率30%~80%[1].为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联合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我们使用上述药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进行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钙拮抗剂盐酸地尔硫(艹卓)控释片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功能的作用及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我们对21例DCM心衰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中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衰)和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其主要死亡原因.我们对本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并心衰患者在强心、利尿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及分组选择2005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我院收治的DCM 并心衰患者82 例,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除外其他心肌病及克山病,除外感染、贫血、电解质紊乱、高血压病、肾炎、肺结核、急性肺栓塞等疾病.  相似文献   

12.
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分析7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电图改变特点,加深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75例DCM患者的心电图资料,总结DCM心电图特点。结果75例患者中有73例DCM患者的心电图有异常,其中以心律失常最多见(86.7%),其他依次为ST-T改变(54.7%),房室肥大(50.7%),低电压(16%),异常Q波(6.7%)等。结论DCM有多种心电图表现,其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多样易变,其发生与广泛心肌纤维化致心电生理异常,影响心肌细胞的电传导和自律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特征.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对36例住院老年和62例非老年D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老年与非老年DCM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中、重度心功能不全,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01);②老年组低血钾、低血镁发生率高(分别52.78%和33.3%),对洋地黄敏感性增加,易发生洋地黄中毒(33.3%);③老年组的主要死因是充血性心力衰竭(80%).结论 老年人DCM的预后比非老年人相对较好,发病年龄越早,预后越差.心功能恶化,电解质失衡及交感神经兴奋是老年人DCM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率震荡(HRT)的变化规律及预测价值。方法42例DCM患者和50名正常对照均接受动态心电图(Holter)、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记录临床资料,分别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进行3 ̄42个月的随访。结果DCM患者TO明显高于对照组,T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DCM患者TS明显低于轻度DCM患者(P<0.05);TO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相关,TS与心率变异性(HRV)、LVEF明显相关。结论DCM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HRT可作为判断DCM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心肌病(ICM)是近年来新确立的,因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变性、坏死和纤维化等改变,并导致严重的心肌功能失常的疾病,属心肌病范畴。此病与扩张型心肌病(DCM)由于超声特征相似,均表现为“大心腔、小开口”故不易鉴别。我们对ICM29例和DCM18例进行了观察、分析,从超声心功图方面对两种疾病进行了探讨鉴别。  相似文献   

16.
重组人生长激素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对扩张性心肌病 (DCM )和缺血性心肌病 (ICM )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  30例缺血性心肌病和扩张性心肌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ICM :治疗组 1 1例 ,对照组 1 1例 ;DCM :治疗组 4例 ,对照组 4例 )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 ,同时治疗组隔日腹部皮下注射rhGH 4U ,共 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脏彩色超声、血流动力学及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 (IGF) Ⅰ、血浆血管紧张素(Ang) Ⅱ的测定。结果 治疗组的左室收缩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P <0 0 5) ,舒张功能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血清IGF Ⅰ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血浆Ang Ⅱ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 ,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结论 ①rhGH可明显改善ICM和DCM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②rhGH治疗过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潘洁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513-2514
目的 探讨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对扩张型心肌病(DCM)预后判断及危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排除DCM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DCM患者109例作为观察组,入院时检测血清NT-BNP和心脏超声指标,及治疗2周后复查血清NT-BNP,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NT-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27.34,P<0.01),NT-proBN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成正比(r=0.991),单变量和Cox模型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T-proBNP的浓度检测可作为DCM预后判断的一个独立指标.治疗2周后血清NT-proBNP下降30%以下者病死率和再次入院率明显增高.结论 血清NT-proBNP浓度检测对于判断DCM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结合心脏超声能更好的判断DCM的预后.同时对于治疗前后的对比,可以判断疗效,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培哚普利对早期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室重构和左室内皮素转换酶(ECE)的影响.方法建立早期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模型,应用培哚普利治疗3个月,测定心脏质量(HW)、相对左室质量(RLVW)、ECEmRNA表达水平及其蛋白质水平(ECE活性).结果与DCM模型组相比,药物干预组HW、RLVW明显减少(P<0.05),且能明显降低ECEmRNA及活性水平(P<0.05).结论培哚普利改善早期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室重构,其机制不仅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能与内皮素系统中ECE水平下调,减少内皮素(ET)产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与心脏结构改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脏结构改变的关系.方法 98例DCM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心脏超声检查,分析心律失常与心脏结构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DCM心房颤动的发生与左房扩大程度密切相关,传导阻滞的发生与左室扩大程度有关,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室腔的扩大无明显关系.结论 DCM患者心房颤动、传导阻滞的发生与心脏结构改变有关,通过改善心脏结构的重塑可延缓本病的自然进程.  相似文献   

20.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ndocardial fibroelastosis,EFE)为婴幼儿常见心肌病,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primary endocardial fibroelastosis,PEFE)、继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secondary endocardial fibroelastosis,SEFE)。EFE 主要病理特点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临床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内膜增厚,进行性、顽固性心力衰竭等,病死率高,部分可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因此,有学者认为EFE 为DCM 的早期阶段,对此尚有争议。目前PEFE 的临床治疗仍感棘手,现就PEFE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