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应用对冠脉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探讨不同应用时机对疗效影响的差异。方法:选择46例符合直接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22),比较两组PCI前后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及住院期问的临床预后。结果:治疗组在术后冠脉TIMI分级、心电图ST段回落、7d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肌钙蛋白Ⅰ(cTnI)峰值、住院天数、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及死亡两组之间无差异。结论:对于急性ST段抬高心梗PCI前应用替罗非班可更有效的改善冠脉血流及临床预后,方法安全。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而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上述两种在临床表现有所差异,治疗措施也有较多差别。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有助于临床实施正确治疗措施。本文选择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观察高敏肌钙蛋白在其中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围手术期强化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靶血管开通后即刻冠脉血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患者122例,根据术前是否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术前30 min内开始服用瑞舒伐他汀钙20 mg,连续服用7天,20 mg/d,后以10 mg/d长期维持;对照组术前不服用任何他汀类药物,PCI后开始服用瑞舒伐他汀钙10 mg/d,长期维持。观察PPCI靶血管开通后TIMI血流、校正TIMI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住院期间心肌酶学、心电图以及出院后30天超声心动图情况。结果靶血管开通后,研究组CTFC及CTFC大于100帧者(相当于TIMI 0级)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B型利钠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梗死相关导联ST段抬高总和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有效的改善冠脉即刻血流,增加心肌组织灌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对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20例)予以常规治疗但不用降脂药物;B组(20例)为20mg辛伐他汀治疗组;C组为40mg辛伐他汀治疗组(20例);2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60例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治疗2周前后分别测定血清sCD40L及血脂水平。结果:60例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sCD40L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P<0.05),B、C组治疗2周后血清sCD40L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以C组作用更明显。结论: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增高,早期辛伐他汀治疗可降低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sCD40L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早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可能使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血糖升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性期血糖异常升高的发生情况及与冠心病危险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无糖尿病史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根据病情分为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但肌钙蛋白Ⅰ阳性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肌钙蛋白Ⅰ阴性的不稳定型心绞痛。3组分别测发病时晨起空腹血糖,观察其血糖平均值及异常血糖的发生率。结果:3组中,无论是异常血糖的发生率还是空腹平均血糖水平,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均最高,肌钙蛋白Ⅰ阴性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对较低,非ST段抬高但肌钙蛋白Ⅰ阳性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居中。结论:血糖异常的发生率及程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NT-pro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心肌肌钙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4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断结果将其分为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20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3例),并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四组研究对象的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并对三组的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进行比较。结果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的NT-proBNP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肌钙T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NT-proBNP与c Tn呈正相关。结论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NT-proBNP和肌钙T水平较高,可以作为反应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心肌标志物,可以为疾病进展提供科学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非梗死相关动脉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 入选117例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LAD),并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研究组),另入选100例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STEMI患者(研究组)直接PCI术前和术后罪犯血管(LAD)和非梗死相关动脉[左回旋支(LCX),狭窄程度<50%]校正TIMI帧计数(CTFC)和MBG心肌灌注分级的差异,以及正常对照组患者LAD和LCX的校正TIMI帧计数(CTFC)和MBG心肌灌注分级;另外通过静脉采血,分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对患者的临床及造影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罪犯血管为LAD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非梗死相关动脉(LCX)直接PCI术前的校正TIMI帧计数( CTFC)多于正常对照组(P<0.05),MBG心肌灌注分级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直接PCI术后非梗死相关动脉的校正TIMI帧计数(CTFC) (P <0.05)和MBG心肌灌注分级均较术前改善,但是仍然未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直接PCI术后罪犯血管发生无复流的患者,其非梗死相关动脉发生无复流的比率较高(78% vs.8%,P<0.01),并且血清CRP水平高于未发生无复流的患者(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非梗死相关动脉血流灌注也可能受到影响,尽管罪犯血管的直接支架术可改善非梗死相关动脉的血流灌注和心肌灌注,但是其水平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该现象可能和炎症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和非Q波心肌梗塞(NQAMI),往往病情较重,且极易发展为猝死和急性Q波心肌梗塞,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抗凝治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效果已经达到共识.但目前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研究不多.本研究将探讨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对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A组为常规治疗组(20例)予以常规治疗但不用降脂药物;B组(20例)为20mg辛伐他汀治疗组;C组为40mg辛伐他汀治疗组(20例);2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60例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治疗2周前后分别测定血清IL-6、TNFα及血脂水平。结果:60例NSTACS患者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冠心痛患者(P〈0.05)。20mg和40mg辛伐他汀治疗2周后血清IL-6、TNFα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以40mg辛伐他汀组作用更明显。结论: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增高,早期辛伐他汀治疗可降低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IL-6和TNFα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早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可能使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1~2012年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于冠脉造影(CAG)后PCI前持续静脉给予欣维宁,并追加肝素50 U/kg静脉注射,而对照组仅追加肝素100 U/kg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罪犯血管开通情况,前向血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分级(T IM I)及校正的T IM L计帧数;比较治疗前后48 h检查心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TIMI 3级获得率高于对照组(87%和74%,P<0.05),梗死的TIML计帧数(CTFC)明显低于对照组(22.5±4.6帧vs30.1±6.5帧,P<0.05),治疗后48h检查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回落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缺血导联个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出血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直接PCI术中联合应用欣维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血栓前体蛋白和脑钠肽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将60例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分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NSTE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分别测定症状发作6h内及24h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栓前体蛋白(TpP)和脑钠肽(BNP),并设30例对照组比较。采用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cTnI、TpP浓度。采用放射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BNP浓度。结果NSTEMI组与UA组的cTnI、BNP和Tp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cTnI、BNP和TpP在非ST段抬高ACS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激酶原溶栓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50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急诊PCI治疗,观察组采用尿激酶原溶栓联合急诊PCI治疗。比较2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心肌灌注和心功能水平。结果术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为3级的患者比率为85.33%,ST段回落患者比率为90.67%,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 3级患者比率为68.0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9.33%、72.00%、52.00%; TIMI帧数(CTF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尿激酶原溶栓联合急诊PCI治疗可改善急性STEMI患者心肌微循环血流灌注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比较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2003-01/2004-04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接受冠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按照2002年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及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进行诊断分类.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3例(非ST段抬高组),男30例,女3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3例(ST段抬高组),男27例,女6例.对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影像学特征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进入结果分析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3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3例.非ST段抬高组与ST段抬高组具有相同程度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年龄、血脂紊乱、高血压、肥胖、合并糖尿病、有吸烟史、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P>0.05).非ST段抬高组患者具有2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其病变血管数与ST段抬高组相似;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于ST段抬高组[狭窄程度<50%:8,3例;50%~74%:9,9例;75%~99%:53,43例;100%:1,20例,Z=3.45,P=0.001],但>75%以上严重的狭窄病变占总病变的76%.严重狭窄病变形态差于ST段抬高组(Z=3.23,P=0.001).结论: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更严重,而且较严重的病变形态多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冠脉和经外周静脉注射前列腺素E_1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早期(发病24 h以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即刻疗效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36例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住院患者,均于发病24 h内行早期PCI治疗。随机分为经冠脉注射组、经外周静脉注射组和常规治疗组,随访9个月,比较3组患者PCI术中发生无复流或者慢血流的情况,住院期间和随访9个月期间发生心绞痛、心力衰竭、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再发心肌梗死以及心源性死亡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情况。比较PCI术后9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PCI术中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为经冠脉注射组显著优于经外周静脉注射组和常规治疗组(P0.05),经外周静脉注射组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随访9个月后查超声心动图,LVDd为经冠脉注射组经外周静脉注射组常规治疗组(P0.05)。比较LVEF,经冠脉注射组经外周静脉注射组常规治疗组(P0.05)。总MACE发生率为经冠脉注射组显著少于经外周静脉注射组和常规治疗组(P0.05),而经外周静脉注射组较常规治疗组有减少(P0.05),3组均无死亡事件。结论对于NSTEMI患者早期PCI时,经冠脉内注射和经外周静脉注射前列腺素E_1,术中均能获得更好的心肌微循环再灌注,经冠脉内注射可显著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A组30例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丁及美托洛尔治疗;B组30例加用普通肝素治疗;C组30例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治疗30 d后各组死亡、心绞痛、Q波型心肌梗死、急性冠脉介入、出血和血小板下降例数。结果:B和C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有效、安全和方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在徐州医科大学连云港东方医院心内科住院的7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32例,非ST段抬...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127例,其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5例,入院时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高敏感性肌钙蛋白hs-cTn、hs-cTnI。结果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患者的hs-cTnT、hs-cTnI水平均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高(P0.05)。hscTnT106pg/ml、hs-cTnI62pg/ml是诊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最佳诊断界值,且诊断灵敏性、特异性相似。结论高敏肌钙蛋白对NSTE-ACS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早期筛检有利于对NSTE-ACS患者进行临床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9.
调查分析临床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认知度。方法 以分层便利抽样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贵州省的四所三甲医院的185名护士进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认知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对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基础知识认知度整体偏低。CCU、EICU的护士认知度高于心内科普通病房的护士(P<0.05)。不同工作年限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基础知识认知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职称的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基础知识的认知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认知度与其所在的科室、工作年限有关,护士整体认知度偏低,应加强专科培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按ST段抬高与否分为ST段抬高型ACS和非ST段抬高型ACS和不稳定性心绞痛[1],发病的主流机制为斑块破裂诱发急性血栓形成,血栓若为闭塞性则造成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塞(AMI),若为非闭塞性则造成非ST段抬高性AMI或不稳定性心绞痛.对ACS的危险评估中,首先是明确诊断,然后进行临床分类和危险分层,最终确定治疗方案[2].在危险评估中,心电图是最重要的资料,其次为血清心肌酶和血清心脏特异性标记物(心肌肌钙蛋白)及患者年龄、吸烟、有否陈旧性心肌梗塞、糖尿病、高血压等[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