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9,(11):1459-1460
目的分析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在大面积颅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修复术的60例颅骨缺损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行二维钛网修复术的60例颅骨缺损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钛钉用量、术后并发症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钛钉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康复优良率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P <0.05)。结论采用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治疗大面积颅骨缺损,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钛钉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术后康复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影响钛网沉陷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在我院行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的1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骨密度、椎间撑开程度和钢板类型与钛网沉陷的相关性。结果:184例患者中,术后6个月复查时25例(13.6%)发生钛网沉陷。骨密度正常者126例,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者58例,发生沉陷例教分别为11例(8.7%)和14例(24.1%);椎间撑开角度≤30°者145例,〉30°者39例,发生沉陷例数分别为17例(11.7%)和8(20.5%)例;采用限制性钢板者57例,非限制性钢板者127例。发生沉陷例数分别为4例(7.0%)和21例(1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网沉陷是多种生物力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骨密度、椎闻撑开程度和铜板类型是导致钛网沉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成人无骨折脱位颈椎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患者166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96例)和对照组(70例),联合组给予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植骨融合情况进行疗效评估。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脊髓功能评估量表对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脊髓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 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 00%(P0. 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JOA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成人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能有效维持患者颈椎稳定性,改善患者脊髓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16,(10):1457-1458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钛网植骨联合带锁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34例下颈椎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颈椎前路钛网植骨联合带锁钢板固定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了解患者术前、术后的脊柱侧弯标准(COBB角)、D值及脊髓损伤分级(Frankel分级)。结果脊髓损伤患者除A级外,Frankel分级均恢复至少1个等级,患者术后2天、3个月、12个月的COBB角、D值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前路钛网植骨联合带锁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黄健  郭伟康 《现代医院》2011,11(8):19-21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在下颈椎骨折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9年6月在医院行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者,术后X片示钛网、钢板、螺钉位置均良好。有1例(累及第3颈椎)术后一周内因呼吸衰竭死亡。余患者均获成功随访,时间为3~27个月,平均13.0个月。术后神经功能按Frankle分级:A级3例,B级4例,C级5例,D级5例,E级1例。结论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能直接解除压迫,重建颈椎稳定性,在治疗下颈椎骨折中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Zimmer种植体在后牙区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4例19颗后牙区即刻种植病例,采用Zimmer种植系统,其中17颗同时行GBR技术,Ⅰ期术后46个月,Ⅱ期术后2周,上部结构采用钯金烤瓷冠修复。结果 19颗种植体骨结合良好,追踪12个月,种植体稳存。结论 Zimmer在后牙区采用即刻种植可以取得良好的骨结合。在后牙区即刻种植手术过程中,正确的软硬组织处理可以在缩短疗程的同时,良好的恢复了原缺失牙周围的骨组织缺损及周围牙龈组织形态。在后牙区即刻种植时,应选择恰当的适应症,避免盲目即刻种植。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2015,(11):29-32
目的探讨简化的GBR在上前牙区牙槽骨宽度不足的应用效果,并对使用和不使用胶原生物膜的成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广东省口腔医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期间,因上前牙区缺牙后导致牙槽骨宽度不足的36例患者(共82个缺牙位点),将之随机分为两组:A组:植入人工骨粉后覆盖胶原膜的19例;B组:植入人工骨粉而不盖胶原膜的为17例。两组均于GBR后6个月行一期种植手术,分别植入植体43颗和39颗。采用锥形束CT测量两组患者在种植前、GBR 6个月后唇腭向牙槽嵴的宽度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BR 6个月后,盖膜组与未盖膜组的骨宽度等得到较好的增加,两者的骨宽度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简化的GBR应用于上前牙区牙槽骨宽度不足病例,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期盖膜相对于不盖膜,对骨增量情况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红旗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642-2643,2646
目的探讨可塑性跟骨钛板结合植骨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2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可塑性跟骨钛板结合植骨术治疗,而对照组则仅给予可塑性跟骨钛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1.57,P﹥均0.05)。两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其中研究组中优10例,良9例,优良率达90.48%(19/21);而对照组中优7例,良6例,优良率为61.90%(13/21);对比两组的优良率可以发现研究组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均得到明显恢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5、10.21,P均﹤0.05);但是研究组的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5.08,P均﹤0.05)。结论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采用可塑性跟骨钛板结合植骨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佳,能良好的恢复并维持跟骨的Bohler角与Gissane角,能够获得较满意的解剖复位,维持关节面的平整,减轻或避免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2例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结合植骨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更换髓内钉植骨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膝关节功能(HSS评分)、骨折愈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9个月,观察组的HSS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骨折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结合植骨可促进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的骨折愈合,且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三维塑型钛网颅骨成形术在颅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于2018年7月—2020年7月在本院因颅脑损伤行钛网修补术的45例患者资料,依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4)与对照组(n=21),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钛钉使用数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3个月的美容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钛钉使用数量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前,2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患者的NIHSS得分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美容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塑形钛网颅骨成形术应用于颅骨缺损修复中,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钛钉使用数量少,且利于术后神经功能的改善,还能获得更高的美容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研究人工骨和自体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3例胫骨平台Ⅱ、Ⅲ型骨折行切开复位后,18例行人工骨(β-TCP)植骨钛板内固定,15例行自体骨植骨钛板内固定.随访12~24个月,根据Merchant评分评价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根据X线表现评价胫骨平台术后塌陷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按Merchant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胫骨平台术后再塌陷>2 mm的患者自体骨组有13例,占本组患者总数的86.7%,人工骨组12例,占66.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自体骨组胫骨平台术后再塌陷发生时间多在术后2周至12周,而人工骨组再塌陷时间多在术后6周至6个月,后者发生再塌陷时间较前者明显延迟.结论 人工骨植骨钛板内固定在预防平台骨折术后关节再塌陷较自体骨植骨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钛网结合表面人工骨植骨的手术方法来修复有症状型先天性隐性脊椎裂骨缺损的临床效果,以消除临床症状、治愈隐性脊椎裂,为此类患者提供一条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方法均采用脊柱后正中人路、显露病变两侧的椎板,暴露椎板的骨缺损区,切除浮棘或吻棘,分离硬膜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带。选-相适应的钛网塑形后敷盖在骨缺损表面,并给予螺钉固定,将人工骨剪成细小颗粒状植入其表面。结果本组共治疗29例,术后进行12-24个月的随访,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本方法是一种简单有效、临床症状消除快、无后遗症的手术方法,能达到近期支撑解除症状、远期融合保持疗效的目的,适用于有症状型隐性脊椎裂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LCP)联合自体骨植骨治疗Rüedi-Allgower Ⅲ型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新诊断的Rüedi-Allgower Ⅲ型Pilon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行LCP联合自体骨植骨,对照组行LCP。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解剖复位率和骨愈合率。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的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解剖复位率和骨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LCP联合自体骨植骨可改善Rüedi-Allgower Ⅲ型Pilon骨折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和复位质量,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一种新型钛网材料修复兔颅骨缺损对其愈合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15只,体重(2.0±0.25)k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每只顶骨造4 mm×4 mm缺损口,填充钛网材料。分别于术后9 d、5周、3个月进行螺旋CT扫描检查颅骨缺损修复情况。各组分别处死动物,取钛网材料修复处再生的颅骨组织标本,固定,切片,Villanueva’s染色,观察钛网材料与再生颅骨的结合情况。结果从螺旋CT冠状切面和螺旋CT三维图像外侧观察,术后9 d很明显钛网只是紧贴在颅骨缺损处;内侧观察,可以明显看到颅骨的缺损有钛网填补;螺旋CT图像显示术后5周钛网材料与周围颅骨已有明显的融合;术后3个月钛网材料修复处的颅骨缺口已修复完好与钛网材料完全融合。组织学染色结果表明:术后d 9,光镜下几乎看不到新生骨小梁形成;术后第5周,所见视野范围内可见有骨小梁长入钛网孔隙内,周围有纤维组织形成,连接紧密;术后3个月缺损处的骨组织、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已经长入钛网材料的网孔中,并与材料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结论钛网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和兔颅骨紧密结合,有促兔颅骨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RF)应用于骨组织再生(GBR)位点保存术时,PRF对牙龈组织愈合、骨量保存以及新生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湖北省某医院收治的拔牙后行GBR位点保存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2组患者均行微创拔牙术和GBR位点保存术。观察组患者Bio-Oss骨替代材料表面用PRF膜覆盖,对照组患者Bio-Oss骨替代材料表面用海奥胶原膜覆盖。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所需时间、创面愈合率;比较2组患者拔牙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牙槽骨高度和宽度。比较2组患者的新生骨百分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和2周时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术前,2组患者牙槽骨宽度及牙槽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牙槽骨宽度、牙槽骨高度均小于拔牙术前,而观察组患者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例的新生牙龈病理组织学较对照组病例更接近自然愈合2年的病例。对照组病例的新生骨病理组织学较观察组病例更接近自然愈合2年的病例。观察组患者新生骨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F应用于GBR位点保存术中,可有效促进牙龈软组织创面的恢复,抑制牙槽骨吸收,避免牙槽骨骨量进一步减少,并促进新生骨形成,为术后种植牙提供良好条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rhBMP-2/PLA生物活性涂层的骨诱导活性及对种植体周骨组织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精密车床机械切削纯钛种植体,利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乳酸种植体涂层,通过冷冻干燥法将聚乳酸涂层与rhBMP-2复合,构建rhBMP-2/PLA复合涂层种植体。对9只日本长耳白兔双侧股骨行种植术,每侧制备3个种植孔,随机植入纯钛种植体、rhBMP-2/PLA复合涂层种植体,术后4、8、12周处死动物,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进行大体观察、X线检查、组织学观察及Ⅴ型胶原的免疫组化检测,比较两组种植体周骨组织愈合情况。结果 X线观察显示种植体周骨组织随植入时间延长而密度不断增加,植入后4周、8周rhBMP-2/PLA组种植体周相对骨密度值明显高于纯钛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周rhBMP-2/PLA组种植体周相对骨密度值略高于纯钛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观察:镜下4周rhBMP-2/PLA组可见种植体界面处大量局灶性编织骨形成,新骨边缘衬有一层排列紧密的成骨细胞,成骨活跃;纯钛组种植体界面处均可见少量编织骨,未见成骨细胞活跃增殖。8周rhBMP-2/PLA组种植体界面处编织骨数量明显增加,钙化程度有所增加,且出现部分板层骨;纯钛组种植体界面处仍为局灶性编织骨,且钙化度较低,板层骨不明显。12周rhBMP-2/PLA组种植体界面处板层骨数量继续增加,骨髓腔不断扩大,且新骨融合成蜿蜒迂曲的骨小梁,正在形成哈佛氏系统。纯钛组种植体界面处也出现部分板层骨及骨小梁结构。结论rhBMP-2/PLA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活性,能促进种植体周骨组织的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右侧胸腔一期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上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1998年1月~2007年4月我院共收治上胸段结核合并截瘫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26~70岁,平均45.2岁;发病12~18个月,平均14个月;临床表现为胸背部疼痛及后凸畸形,肋间神经痛。T_(2-3)1例,T_(3-4)4例,T_(3-6)5例。ASIA分级:C级8例,D级2例。CT和MRI显示有脓肿、死骨、坏死组织压迫硬膜囊。术前常规使用异烟肼、复合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或乙胺丁醇四联抗痨3~6周。T_(2-3)1例采用胸前侧切口,其余均采用经右侧胸腔一期钛网植骨内固定术,6例双钉单棒内固定系统,4例钛钢板内固定系统。术后继续抗痨12个月。结果手术时间2.5~3.5h,平均3h,手术失血500~1000ml,平均600ml。所有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无其它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均降至E级,肋间神经痛恢复。术后随访24~96个月,平均48个月,所有患者血沉正常,钛网及内固定稳定融合,无一例复发。脊柱畸形不满意。结论采用经右侧胸腔一期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上胸椎结核合并截瘫是目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牙周植骨术联合夹板式金属烤瓷联冠修复基牙牙周骨缺损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口腔科收治的慢性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夹板式金属烤瓷联冠修复,观察组采用牙周植骨术联合夹板式金属烤瓷联冠修复。比较两组牙周指标及白细胞介素IL-1β变化。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两组牙周指标PD、C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牙周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IL-1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牙周植骨术联合夹板式金属烤瓷联冠修复基牙牙周骨缺损效果显著,可促进基牙牙周骨缺损再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自行开发设计掌指骨髓腔内骨整合式纯钛螺旋状种植体组件,通过动物实验对种植体-骨组织结合界面进行生物力学研究,为临床中种植体式手指赝复体修复指缺损提供依据。方法将自行研制开发的骨整合式纯钛种植体植入家兔胫骨髓腔内,分别于术后2、4、8、12和16周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观察和拉应力、压应力检测种植体与骨结合强度。结果种植体与骨可以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术后12周种植体-骨界面结合强度达到最大,与术后1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掌指骨髓腔内骨整合式纯钛螺旋状种植体植入后12周可与骨组织发生骨整合,达到最大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一期清除病灶植骨加内固定治疗对脊柱结核患者结核复发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99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需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218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植骨组(58例,采用一期清除病灶植骨)、内固定组(30例,采用一期清除病灶植骨加内固定)和对照组(130例,采用单纯清除病灶).观察比较三组的疗效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劳动能力).结果 对照组最终缓解125例,2年未恢复者7例;后凸畸形角度(Cobb角)由术前的28°±3°恢复至术后的8°±2°;术后18个月复查椎体X线片,后凸矫正度丢失3°±2°.植骨组最终缓解56例,术后2年无未恢复者;后凸畸形Cobb角由术前的28°±3°恢复至术后的6°±2°;术后18个月复查椎体X线片,后凸矫正度丢失2°±1°.内固定组最终缓解29例,术后1年内功能均完全恢复;后凸畸形Cobb角由术前的28°±3°恢复至术后的3°±1°;术后18个月复查椎体X线片,后凸矫正度无丢失,病灶植骨均完全融合.植骨组和内固定组术后生活质量(劳动能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结核采用一期清除病灶植骨加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和理想的矫形效果,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