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其中阴虚燥热证为其一个重要证型,刘健教授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阴虚燥热证进行治疗,主以滋阴清热配合健脾化湿、活血化瘀通络之法,常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现通过病因病机、证型鉴别、辨治思路及病案举隅等方法来总结刘健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阴虚燥热证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5月21日,由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常务副院长刘健教授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安医学治疗疑难疾病研究——新风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项目启动会在肥召开。王键校长出席会议,并宣布该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刘健教授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的经验。方法从病名、病因病机、遣方用药、综合治疗等方面探讨和分析刘健教授诊治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特色。结果刘健教授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从中医"燥痹"论治,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胃亏虚,津液不布。治疗原则以滋阴清热,健脾化湿,活血通络。选方用药强调培土制水,培土生金。结论刘健教授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为临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随机行走模型等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中医健脾单元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贫血患者的免疫、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收集整理安徽省中医院风湿科2012年6月至2018年1月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贫血住院患者资料,依据是否使用新风胶囊内服、芙蓉膏外敷,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通过Liquorice软件系统构建两组中药核心处方复...  相似文献   

5.
刘健教授是安徽省名中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刘教授长期从事风湿病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尤其擅长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笔者有幸随师临诊,对吾师辨证用药的特点细心揣摩,略有所得,兹总结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浅析刘健教授治疗发作期膝骨关节炎经验。方法分析膝骨关节炎在西医学和中医学中病名及刘健教授在治疗急性期膝骨关节的中医特色方面:对疾病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的认识及相关临床用药经验,并以真实验案举例体现治疗特色。结果刘健教授认为急性期膝骨关节炎的病机以湿热壅盛,脾肾亏虚为主,临床以清热利湿健脾通络法为治疗急性期膝骨关节炎,采用急治标实,缓治本虚原则,注重分期治疗,且以通络为要,施治多顾脾胃;视病情,必要时采用中医为主,西医为辅治疗。结论刘健教授运用清热利湿健脾通络法治疗急性期膝骨关节炎具有显著疗效,可供临床医生及医学生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相当于中医的风湿热痹,我们2006-03/2007-03采用中医药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与西药氨甲喋呤、强的松等联合用药患者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周全副教授运用归脾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首先分析归脾汤的组成、功用、适应症;其次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说明周全教授运用归脾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理论基础,并附经典案例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相当于中医的风湿热痹,我们2006-03/2007-03采用中医药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与西药氨甲喋呤、强的松等联合用药患者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从脾论治类风湿关节炎是现代中医治疗RA的方法之一,临床疗效较为显著。现代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具有相关性。故文章基于对中医"脾"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认识,试从肠道菌群影响免疫的角度进行探讨,论述中医从脾论治调节肠道菌群,进而干预类风湿关节炎病程,可能是从脾论治RA重要生物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归纳了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中医特色的外治疗法,包括中药贴敷、中药熏洗、普通针刺、电针、蜂针、火针、温针、灸法、针刀、推拿等,患者易于接受且疗效确切,为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血脂变化特征及他汀类药物干预效果。【方法]2007年12月至2009年6月来本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血脂检查。颈动脉斑块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口服,6个月后复查血脂、颈动脉超声。【结果】颈动脉斑块者103例。斑块组的血LDL-C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1)。宽块组治疗后,TC、LDL-C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各种类型斑块较前均有明显减小(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的血脂变化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为显著特征,他汀类药对缩小斑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以期发现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凋亡特征。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1995-01/2003-12Medline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外文库与类风湿关节炎及细胞凋亡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rheumatoidarthritis,apoptosis”,限定文章语种为英文。计算机检索1995-01/2003-12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清华同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细胞凋亡相关的文章,限定文章语种为中文,检索词为“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凋亡,舌象”。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类风湿关节炎与细胞凋亡相关性研究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类风湿关节炎与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②类风湿关节炎与细胞凋亡的临床研究。③中医舌象与细胞凋亡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82篇关于类风湿关节炎与细胞凋亡研究的文章,13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69篇文章中,58篇为重复性研究,11篇为综述类文章。资料综合:13篇文献中有11篇文献是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从关节滑膜、外周血检测中发现类风湿关节炎存在着细胞凋亡异常,提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药物和物理治疗的实质均与滑膜细胞凋亡有关。余2篇是其他疾病舌象的细胞凋亡研究,揭示舌象细胞凋亡与疾病的病理相关,目前未找到有关类风湿关节炎舌象与细胞凋亡的有关报道,说明中医舌象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存在许多空白。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优越性,从文献资料显示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法,可能通过影响类风湿关节炎的细胞凋亡而发挥作用。中医证型与细胞凋亡的研究仅限于少数的一两个病种,而舌象为证的重要诊断部分,故类风湿关节炎证(或舌象)细胞凋亡的内在联系有待研究,以进一步揭示类风湿性关节炎证的本质、舌象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李喜梅 《大医生》2021,(6):69-71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菏泽市立医院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35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35例无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单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结果 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肿胀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体检人群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将入选的18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目标人群进行资料收集与统计学分析,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与斑块形成有无关系,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体检人群中湿热质最多,占总数的38.14%;其次为湿热瘀血质,占总数的16.95%;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中风家族史、湿热瘀血质和气虚湿热质与颈动脉斑块存在着相关性。结论:年龄、中风家族史、湿热瘀血质和气虚湿热质是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类风湿,是以关节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依赖于准确的辨证,但中医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证候判定存在较多分歧,规范化、客观化不足,中医师多根据认识、经验进行证化分类,降低了辨证的科学信、准确性和可重复性[2]。本研究观察了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ESR、IL-10、CRP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旨在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提供客观数据参考,现将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高频探头检查,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分为合并斑块组和未合并斑块组,并根据斑块分级标准将合并斑块组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比较合并斑块组、未合并斑块组及不同斑块级别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别,分析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合并斑块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白细胞介素(IL)-18、IL-6和超敏反应C蛋白(hs-CRP)水平均高于未合并斑块组;不同斑块级别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IL-18、IL-6和hs-CRP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Ⅲ级、Ⅱ级和Ⅰ级;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分级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IL-18、IL-6和hs-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较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斑块分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斑块厚度、IMT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压,还可延缓病变血管进展,改善血管环境。  相似文献   

19.
黄传兵从“脾病而四肢不用”“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等中医基础理论入手,根据类风湿关节炎前状态发病机制,结合痹证病因病机的认识,认为“脾虚致痹,不荣四末”是类风湿关节炎前状态的关键发病因素。实际临床实践表明,从脾辨治类风湿关节炎前状态对缓解关节及关节外症状均具有良好效果,文章结合医案论述导师黄传兵关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前状态的经验与心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近10年来外治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6-01/2006-01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外治疗法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类风湿关节炎,外治疗法”,同时手工查找近年出版的中文相关著作。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有关类风湿关节炎外治的文献中包括针灸、中药薰蒸、药浴、穴位注射等73篇。纳入标准:①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外治疗法(包括针灸、中药薰蒸、穴位注射等)。②类风湿关节炎的物理疗法(包括矿泉浴、激光照射等),排除标准:综述文献,重复研究,重复临床报道的文献。资料提炼:在73篇文献中33篇内容有不同程度的重复,给予删除,对40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纳入其中23篇参考文献。选取包括针灸、中药薰蒸、药浴、敷贴疗法、矿泉浴、穴位注射、中药离子导入、经穴埋线、激光穴位照射、刮痧等10种外治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研究。资料综合:总结多种外治法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针灸疗法:温针灸配合抗风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电针可以恢复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后的免疫失稳,火针治疗可改善类风湿患者的甲皱微循环,艾灸具有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逐痹等作用;中药薰蒸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清除关节炎症介质,改善关节功能;药浴集水浴疗法和药物疗法于一体,用温热的中药煎液洗浴以治疗疾病;中药敷贴是将中药熬膏或研末调和敷贴于一定部位,使药物有效成份渗入皮肤肉理而治疗疾病;矿泉浴通过矿泉水对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作用,起到按摩、收敛、消肿和止痛的作用;穴位注射是通过将药物注入有关穴位治疗疾病;中药离子导入是将中药离子通过脉冲电疗仪的脉冲电流导入病变部位;经穴埋线利用埋入穴位内的羊肠线在吸收过程中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以治疗疾病;激光穴位照射利用激光的热、光化学、电磁效应直接刺激经络穴位来治疗疾病;刮痧能通过刺激络脉,达到调节机体功能、恢复生理状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目的。结论:外治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法较多,为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可在全身用药的基础上,根据个体情况,采用一种或多种外治疗法综合治疗;对局部关节疼痛较明显、痛点较局限固定的患者,则可采用以外治法为主,配合全身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