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临床上善于诊治各种疑难杂症,本文列举熊老诊治顽痹医案-类风湿关节炎案、痛风案、系统性红斑狼疮案、强直性脊柱炎案共4例,通过对上述异病同治案例的分析,展示熊继柏教授的辨证思路,并为临床上治疗顽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朱婷婷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11):1161-1162
王键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新安王氏医家第六代传人,从医30余载,笔者有幸在王氏内科流派工作室随师临诊数载,受益匪浅,兹引王师治疗眩晕病案数则,探讨其临证经验。案1瘀血阻窍型某女,60岁。2009年12月5日初诊。原有美尼尔氏综合征,颈椎病,背肌筋膜炎等病史,患者曾在针灸医院接受针灸治疗,症状稍见改善。  相似文献   

3.
眩晕,即旋转运动之意。患者自觉视物旋转运动,震掉欲仆,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船,虽闭目亦觉天旋地转,不能站立。眩晕作为一个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中,但若以眩晕为主症,则中医学又将其单列病名,称为眩晕病。其发病之由,既可因内伤而引起,亦可因外伤,特别是头部外伤而罹患。究其病因病机,《内经》中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眩冒,目无所见”等说。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以风火立论;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则以痰病立论,提出“无痰则不作眩”之…  相似文献   

4.
眩晕辨因证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眩晕是指头晕眼花、视物旋转动摇的症状,有经常性和发作性的不同,病位主要在脑髓官窍,多因气血营精不能上荣于头,或风阳、火热上扰,痰瘀阻滞,清阳被遏所致.风眩、脑络痹、虚眩、耳眩晕、子眩、子痫、产后血晕、晕动病、脑萎缩、神劳等疾病,头部外伤、项痹、某些药物中毒、脑瘤及眼耳鼻等五官疾病,皆可出现眩晕的症状.笔者依据<中医内科学>[1]中眩晕病加以辨证分析,供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5.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病程日久,病情复杂,病证兼夹,辨治难愈。何镔主任医师在多年临证中辨治精确,用药精良,辨证施治,独辟溪径,屡获良效。何师认为治病必求其本,痰瘀互结为久病病机,治当痰瘀同治,扶正祛邪,标本兼顾、虚实兼治,才可达到治疗目的。选取临床验案4则,从脾虚痰湿,脾肾阳虚,肝肾不足,痰瘀互结论治,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眩晕病为临床常见病证,以视物旋转、站立不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根据起病的原因不同,可伴有耳部、眼部、自主神经、中枢神经等症状.本病可反复发作,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厥证或脱证等危重疾病.周德生教授临床经验丰富,其临床主张治病主方主药学术思想,病证方药相对,专治辅治主次分明.故本文基于眩晕病主要病种的辨病论治与病证同治原则,归纳出其临床上常用的鹿衔草、蓝布正、桂枝、天麻、山羊角丝、青礞石、蜈蚣等14组3味或者4味药物药组,作为固定结构配伍应用的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7.
刘爱民教授认为湿疹的基本病机责之于湿,其病情反复不愈的原因在于湿热难除。从首辨湿从何来、辨阳虚阳郁、辨六经三个角度来论述湿疹的发病机制,注重辨皮损和整体辨证,提出了湿疹的发病多和内湿外湿有关,内湿与阳虚、阳郁,气化功能失常有关,外湿则责之于卫气不固,感受外邪;治疗上分阳虚湿热、阳郁湿热两大证候,分别采用益气温阳除湿法、通阳除湿法。  相似文献   

8.
眩晕是由于风阳上扰、痰瘀内阻等引起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临床以头晕目眩为主要表现。多数由于素体虚弱或素体阳盛、房劳、情志不遂或嗜酒肥甘,脾虚生痰而变生本病,临床辨证常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湿中阻4型。根据祖国医学同病异护的原则,现将我院近2年来对36例眩晕病人的辨证施护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36例病人中,男20例,女16例;最大年龄65岁,……  相似文献   

9.
<正>导师熊墨年系江西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肿瘤临床、科研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对于中医药治疗肺癌、肠癌、胃癌等肿瘤疾病造诣颇深。笔者有幸作为全国第五批中医师承工作继承人,师从熊墨年教授,受益颇多,现将熊墨年教授治疗肺癌经验进行整理,报告如下:1肿瘤的病理基础导师认为正气亏虚是肿瘤发生的根本病因。《素问遗篇·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眩晕的临床常见证型,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中医分型治疗眩晕50例,分为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气虚血瘀三个临床常见证型,采用平肝潜阳、化痰降浊、活血通络法对其进行治疗。结果:痊愈14例,好转35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中医分型治疗眩晕疗效肯定,切实可行,体现出治病求本,异病同治之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胁痛为肝胆类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病症,其病位虽在肝胆,但与脾、胃、肾密切相关。西医对符合非手术指征的肝胆性疾病治疗效果往往不佳,且中医目前对于此类疾病引起的胁痛无较全面的认识及治疗。薛敬东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胁痛在临床上常见于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囊切除术后、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其主要病机为肝郁气滞,湿热为该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薛敬东教授通过临床辨证,以疏肝健脾、清热利胆为总则,不忘滋养肝肾、活血化瘀治疗胁痛,疗效显著。本文对薛教授辨治胁痛经验进行总结,旨在为今后胁痛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眩晕病人的辨证施护.[方法]对95例眩晕病人施行辨证施护,肝阳上亢病人平肝潜阳,滋水涵木;风痰上扰病人运脾和中,除湿涤痰;气血方虚的病人调理脾胃,补益气血;肾精亏损病人补肾益精,培元固本.[结果]95例病人,治愈率达29%,有效率达70%.[结论]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护,可提高临床治愈率,缓解眩晕发作,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李雪莲  张美菊  王磊 《全科护理》2011,(15):1339-1340
[目的]探讨眩晕病人的辨证施护。[方法]对95例眩晕病人施行辨证施护,肝阳上亢病人平肝潜阳,滋水涵木;风痰上扰病人运脾和中,除湿涤痰;气血方虚的病人调理脾胃,补益气血;肾精亏损病人补肾益精,培元固本。[结果]95例病人,治愈率达29%,有效率达70%。[结论]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护,可提高临床治愈率,缓解眩晕发作,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龚去非主任医师辨治皮肤瘙痒病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瘙痒病是一种无任何原发损害的皮肤病。本病以阵发性皮肤瘙痒为主要特征 ,可因多种因素而诱发 ,短者数分钟即过 ,长者可达数小时之久 ,多以夜间为甚。患者常因瘙痒无度而夜寐不安 ,心绪不宁。龚老认为本病因是内受血热、血虚、血瘀所干 ,外受风、寒、湿邪所袭。治以“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之理 ,采用凉血、养血、活血、败毒、化湿、散寒、祛风的治法。内外结合 ,表里同治 ,风血同治。以达到疏风、熄风、消风、搜风、和中、调营、清热止痒的目的 ,收效良好。1 清热凉血 ,疏风止痒此证型多见于青壮年之人 ,好发于夏季 ,以血热为主证…  相似文献   

15.
面肌痉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眼轮匝肌、表情肌、口轮匝肌)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内抽动样杂音,可严重影响生活。西医在治疗面肌痉挛方面效果欠佳,熊继柏教授认为面肌痉挛发生多与风邪有关,所谓风胜则动是也。治疗“面风”多从风出发,风为阳邪。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故风易扰动面部经络,出现面部肌肉跳动,故常以天麻止痉散为主方加减治疗。天麻止痉散主要由天麻、全蝎、蜈蚣、僵蚕组成,主要功效为祛风止痉。熊继柏教授诊治面肌痉挛患者屡获良效,现列举熊老治疗面肌痉挛案例3则,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总结其治疗面肌痉挛疾病方面的临证经验,为临床上治疗痉挛抽动案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导师张兰从医近30年,积累大量临床经验,对汗证有独到认识,并善用经方,临床收效显著。中医里的汗证分为自汗、盗汗。自汗是指白天时时出汗,动则尤甚,常由于气虚引起。盗汗是指夜寐中汗出,醒来自止,常由于阴虚引起。西医则认为汗证多由植物功能紊乱,或者甲亢等内分泌异常导致。而导师认为,治病重在求本探源,汗证的发生发展与脏腑密切相关,根据病人的体质、症状、  相似文献   

17.
黄明河主任从事中医脾胃病临床工作近60年,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诊治特色。其临床经验不但丰富了脾胃病的现代中医诊疗内容,而且为后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方法。①以中医脏象学说为导向,重视各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临床以脏腑辨证为主要手段,具体到脾胃病,临证时对脾、胃二脏分别辨证,使证型更加细化;②重视肾阳在脾胃病治疗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一旦发现肾阳虚弱的端倪,及早着手温补肾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③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治疗脾胃病,积极使用现代诊疗仪器,参考胃、肠镜检查结果、病理检查结果等,进行胃、肠病变的微观辨证,同时与中医传统望、闻、问、切宏观辨证相结合,提高了诊治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18.
MA Heming;SUN Shanbin(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Anhui Hefei 230038,China;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Anhui Hefei 230061,China)  相似文献   

19.
正张虹亚教授是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医术精湛,治学严谨,学验俱丰,擅治皮肤疑难杂症,且对银屑病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现将导师治疗银屑病的经验归纳总结一二,以飨同仁。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