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ERCP和EST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53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ERCP和EST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53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ERCP和EST取石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并发症处理。结果:本组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有效率为98.2%(1次取净35例,2次以上取净15例),好转2例,无效1例。结论:ERCP和EST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成功率高、痛苦少、恢复快、不需全麻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胆道取石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82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实施适当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术后2例出现急性胰腺炎,1例出现出血,但均痊愈出院,其余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EST术后护士应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取相应措施,配合医生的治疗,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ST)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45例行ERCP+EST+LC术后病人并发症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通过术前专科知识宣教和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减轻了病人痛苦,使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康复,节省了住院费用。结论:ERCP+EST+LC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术后并发症的早期观察护理,有利于早期发现,及时处理病人不适,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是保证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保证,对两镜联合治疗的成功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胆道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7年11月我院应用EST与LC联合治疗3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镜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全部成功并完成EST与LC联合治疗,其中30例(93.8%)EST一次取尽胆管结石;2例(6.2%)EST后未取净结石,1例2d后再次行EST取净结石,次日行LC,另1例于LC3周后再次行EST取净结石。10例EST后出现血淀粉酶升高,3例诊断为EST后插管性胰腺炎(轻型),给予抑酶补液改善循环等治疗后痊愈。LC无并发症。32例EST后住院时间4~26d,平均(5.34±2.87)d。结论EST联合LC是目前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对肝外胆管结石微创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治疗,观察组行LC+ERCP+EST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总用时、术中出血量、首次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无中转开腹病例,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总用时、首次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C联合ERCP、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前,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式有开腹手术和微创手术,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治疗单纯性胆总管结石相对开腹手术具有诸多优点,如:保持了胆道系统的完整性、对机体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实施EPBD术38例。应用气囊将十二指肠乳头开口扩张至8mm,直接用取石网篮取石,当结石较大时先行机械碎石网碎石后再取石。术后鼻胆管引流,并造影复查。结果:37例成功完成EPBD,36例在EPBD后清除结石,7例附加机械碎石术。37例中,2例十二指肠镜下取石2次,1例再次ERCP时改为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后取石。37例中无出血、穿孔、重症胆管炎或重症胰腺炎发生,无术后胆管明显积气;9例出现高淀粉酶血症,72h内恢复。结论:EPBD后取石具有与EST后取石相近的成功率,出血风险低,胰腺炎并发症发生率并不高,机械碎石比例较ESr术后为高。适用于10mm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但对较大结石也可应用。  相似文献   

10.
肝外胆管结石是常见的胆道疾病,以往经外科手术治疗虽比较彻底,但具有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较多等缺点。内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1],弥补了外科手术的不足,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非手术的最佳方法[2]。为此,笔者对27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别行乳头肌切开术(EST)、乳头柱状气囊扩张术(EPBD),并比较2种术式并发症发生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适应证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90例,分别行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和腹腔镜、胆道镜两镜联合手术,并观察术后临床表现.结果 三镜组34例,中转开腹1例(2.94%);腹腔镜手术平均历时92 min;术后发生胆漏2例,无其他并发症,无死亡;术后平均住院日8d.两镜组56例,中转开腹3例(5.36%);手术平均历时73 min;残余结石2例,未发生胆漏,无其他并发症,无死亡;术后平均住院日6.5 d.结论 三镜联合或两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的优点;三镜联合分期治疗更适合于合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两镜联合治疗对于非急性炎症期患者更经济、更安全,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影响因素,寻求超声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121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漏诊和误诊的经验教训。结果:121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超声显示97例,显示率80.2%;漏诊率19.8%。结论:超声诊断肝外胆管结石,受结石大小、部位、是否存在胆道梗阻等因素影响,提高扫查技巧,可为临床提供正确诊断、明确梗阻部位、程度,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胃毕—Ⅱ式术后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很多病人施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胆囊结石或胆道结石。我院自1994年9月至1999年3月,采用左肝外叶切除、十二指肠胆总管吻合术,治疗胃毕一Ⅱ武术后左肝内胆管结石1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32-65岁,平均 43.5岁。均以阻塞性黄疸入院,行胃大部切除木,胃毕-Ⅱ式术后5-8年,平均6.5年出现左肝内胆管大量结石。入院后均查肝功能及B超,术后复查,显示胆道梗阻及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本组病例中2例胆道二次手术,3例合并右肝内胆管少量结石,4例…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 ,73岁。 3年前上消化道造影时发现右上腹 2 .0cm的致密影 ,怀疑为胆囊结石。超声检查在脾静脉末端后壁可见 1.4cm的强光斑 ,后方伴声影 ,略向内突出 ,诊断为脾静脉管壁钙化。今年再次超声检查 ,除上述的脾静脉管壁钙化外 ,在门静脉起始段内发现一个1.9cm× 1.0cm的强光团 ,后方伴声影 ,变换体位不移动 ,酷似扩张的肝外胆管结石 (如图 )。其远端门静脉内径 1.6cm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门静脉内向肝血流 ,强光团处血流充盈缺损 ,而其前方有血流通过。肝实质回声均匀 ,胆囊未见异常 ,肝内外胆管无扩张 ,脾不大。CT图 门静脉…  相似文献   

15.
肝外胆管结石是指左肝管和右肝管汇合部以下的胆管结石。可原发于胆管系统,也可从胆囊排出至胆管。这个部位的结石,可位于胆管内,也可在肝总管内,但以胆总管下端为多见。患者发作时右上腹绞痛难忍,可伴寒战发热和/或黄疸,给患者带来莫大痛苦。本文所介绍的例均经B超诊断后确诊,现报告近年来治疗此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十二指肠镜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Olympas公司TJF240十二指肠镜进行治疗性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如: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腔内碎石、取石(QS)、鼻一胆管外引流(ENBD)、取石后胆道内金属支架置入(EMBD),必要时配合腹腔镜、术中胆道镜的应用。结果 28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中,“T”管放置率8.21%,剖腹手术率10.7%,平均住院日7.52d,并发症发生率1.07%。结论 采用十二指肠镜对肝内外胆管结石进行治疗,极大地废除了放置“T”管,避免了剖腹手术,明显缩短了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17.
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以往均采用开腹手术治疗为主。但开腹手术创伤大,可造成严重生理功能紊乱,延长恢复期。术后并发症和残余结石发生率较高,疗效不十分满意^[1]。近年来,我们采用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超声在肝外胆管结石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超声在肝外胆管结石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以胰头上下为界,应用超声对132例肝外胆管结石进行分段定位诊断,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 结果132例肝外胆管结石全部经手术证实。梗阻型112例,占84.85%(112/132),非梗阻型20例,占15.15%(20/132)。术前超声检出127例,检出率96.21%(127/132),未检出5例,占3.79%(5/132)。术前超声定位127例,术后符合119例,符合率93.70%(119/127);其中术前超声检出肝外胆管上段结石88例,术后诊断79例;胰腺段26例,术后诊断29例;壶腹部13例,术后诊断19例。 结论超声对肝外胆管结石定位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选取住院治疗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44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和临床治疗效果。开腹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均差于腹腔镜组,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腹腔镜辅助左肝外叶切除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发症较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切除胆囊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切开取石治疗,观察组采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首次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采取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创伤小,出血量少,且手术时间更短,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