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经穴规律,优化穴位贴敷治疗该病的腧穴配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1987~2017年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上传至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V1.2.8),选择系统集成的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穴对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腧穴归经、在人体各部的分布及处方取穴。结果:共纳入针灸处方93首,涉及腧穴39个,总取穴频次476次,其中取穴频次最高的腧穴为肺俞;关联规则分析中置信度最高的穴对是肾俞-肺俞、脾俞-肺俞、肾俞-脾俞-肺俞、大椎-肾俞-肺俞、大椎-脾俞-肺俞、大椎-肾俞-脾俞-肺俞,支持度最高的是大椎-肺俞,聚类分析显示可分为4类群。经脉以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为主,取穴以背部腧穴为主。结论: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以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腧穴为主,取穴以背部腧穴为主,肺俞、大椎、脾俞、肾俞之间的配伍是常用组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疗效。方法:采用刺五加注射液4ml背俞穴(心俞、脾俞、肝俞、肾俞)注射,每次选取一组穴位(双侧),交替使用。结果:观察28例,治愈17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61%,总有效率为93%。结论:刺五加注射液背俞穴注射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背俞穴药物注射治疗顽固性失眠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疗效。方法:利用刺五加注射液4ml背俞穴(心俞、脾俞、肝俞、肾俞)注射,每次选取一组穴位(双侧),交替使用。结果:观察28例,治愈17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61%,总有效率为93%。结论:刺五加注射液背俞穴注射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相关穴位是否对心脏靶器官有特异性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冠脉结扎心肌梗死模型,选取膀胱经背俞穴中五俞穴的心俞、肾俞及同名经原穴神门和太溪与同经的承山和非经非穴点作为针刺干预手段。对大鼠心电图、心率及心肌酶学进行检测。结论针刺干预穴位组当中与其他组比较,以心俞、神门穴为主表现了对心脏靶器官的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穴位:耳肺穴(包括肺1、肺2)、耳心穴、耳神门、迎香、神门、足三里。 功能:清肺和胃、安神镇静。 主治:头晕、失眠、疼痛、面部痉挛、神志病、戒烟等。 应用:1、上述病症属肺胃有热、心神不安烦躁者。2、穴位均用平补平泻手法。 加减法: 1、按五脏七情:若因七情、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两症较明显时可按下列加穴: 病在肝,患者多怒,加太冲、肝俞; 病在心,患者过喜,加神门、心俞; 病在脾,患者多梦,加太白、脾俞; 病在肺,患者多悲,加太渊、肺俞; 病在肾,患者多恐,加太溪、肾俞。  相似文献   

6.
伏灸法是指在三伏天施以灸法治疗疾病的方法。该法用于哮喘主要选择背俞穴、督脉的穴位、经外奇穴以及与症状相关的穴位,如肺俞、肾俞、脾俞、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夹脊、涌泉、丰隆等。灸法有隔物灸、瘢痕灸、麦粒灸、实按灸等。  相似文献   

7.
分析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临床文献101篇,对其所涉及的药物和穴位进行统计,涉及中药65味,其中以白芥子、细辛、生姜汁、甘遂、延胡索、麝香、麻黄、肉桂8味最为常用,使用率超过10%;涉及穴位29个,其中以肺俞、定喘、膻中、肾俞、大椎、脾俞、心俞、膈俞、天突、膏肓、足三里11穴位最为常用,使用率超过10%。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西药加理疗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治疗组45例用电磁波治疗仪(TDP)照射患儿背部及前胸,同时用酒精消毒肺俞、脾俞和肾俞三个穴位,后用梅花针叩刺使其充血并有少量渗血,同时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45例进行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见效快、疗程短,治愈高,复发率低。结论通过刺激背部俞穴及TDP的温热照射,可促进痰液的排出和吸收,解除气管平滑肌的痉挛,可迅速达到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西药加理疗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 方法 治疗组45例用电磁波治疗仪(TDP)照射患儿背部及前胸,同时用酒精消毒肺俞、脾俞和肾俞三个穴位,后用梅花针叩刺使其充血并有少量渗血,同时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45例进行西药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见效快、疗程短,治愈高,复发率低.结论 通过刺激背部俞穴及TDP的温热照射,可促进痰液的排出和吸收,解除气管平滑肌的痉挛,可迅速达到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0.
术者用手掌在患儿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摩腹2分钟;拇指指腹依次按压中院、气海各2分钟,关元、中极各3~5分钟,掌根按揉关元穴区1~2分钟;双手拇指依次按揉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各1~2分钟;拇指按揉百会穴约2分钟。掌根操或小鱼际滚法在背部胸腰段膀胱经循环操作3分钟;双拇指依次按揉双肾俞、膀胱俞、次,每穴1~2分钟;手掌依次援擦肾俞、命门和八穴区各半分钟。体质弱、食欲不振加用拇指按揉肺俞、肝俞、脾俞、胃俞各1~2分钟,捏育6~9遍;腹痛、腹泻加操天枢穴;夜眠多梦加揉心俞穴。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7次为1个疗程。治疗1~3疗程,结果:痊愈65例,显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7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FLIR-A615型便携式红外热像仪,观察健康志愿者和脑出血患者双侧足三里穴在针刺前后穴区体表温度的变化,分析腧穴在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下的穴敏化过程的变化,为腧穴穴敏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纳入30例健康志愿者和25例脑出血患者,采用红外成像技术,针刺双侧足三里穴,分别于针刺前、针刺即刻、针刺10 min、针刺20 min和针刺30 min时,采集记录并分析两侧足三里穴区局部体表温度的变化。结果 :(1)健康志愿者左右两侧足三里穴针刺后穴区体表温度升高,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足三里穴区体表温度在针刺前、针刺即刻、针刺10 min、针刺20 min和针刺30 min各时间点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脑出血患者患侧与健侧足三里穴针刺后穴区体表温度升高,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针刺前、针刺即刻、针刺10 min、针刺20 min和针刺30 min各时间点,患侧与健侧足三里穴区体表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足三里穴区体表温度低于健侧(P<0.05)。结论:针刺可以升高腧穴局部体表温度,为腧穴穴敏化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痉挛肌治疗仪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30例。在综合康复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痉挛肌治疗仪治疗。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价量表(GMFM)及改良Ashworth量表(MA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和肌痉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而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痉挛肌治疗仪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能更加明显改善痉挛状态,提高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This was a prospective analytical study done from October'99 through December 2000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profile of epilepsy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Sixty epileptic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were studied and their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epilepsy in 30 developmentally normal children. Ages of all children studied were 1-15 years. Majority were below five years of age and male out numbered female. Spastic quadriplegia (60%) was the commonest type of cerebral palsy. 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 (66%) was the commonest seizure type in both groups. Second most common type of seizure was partial (13%) and myoclonic (29%) in developmentally normal and cerebral palsy children respectively. Mental retardation (63%) and speech delay (58%) were the two common associated problems in cerebral palsy patients. Ventriculomegaly (55%) was the commonest computed tomographic findings in cerebral palsy patients. In electro encephalography generalized epileptiform activity was the commonest finding in both groups. Clinical pattern is different in many ways when epilepsy is associated with cerebral palsy.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艾灸刺激督脉命门穴及其旁非经对照点时经与非经部位传热特性的异同.方法 选择10名健康志愿者,用无烟艾务加热督脉线上的命门穴与旁开非经非穴位点,利用红外热成像系统采集背部图像,同体对照观察二者加热时皮温扩散的特点.结果 ①3名男性受试者在自然状态下可以观察到与督脉路线一致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艾灸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痉挛性脑瘫患儿与正常儿童步态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为临床痉挛性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运用分析软件对观察组28例痉挛性脑瘫患儿和对照组24例正常儿童进行运动学数据的采集;利用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两组膝关节最大角和最小角、踝关节最大角和最小角各参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②两组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①痉挛性脑瘫患儿膝关节最大角和踝关节最小角低于正常儿童;膝关节最小角和踝关节最大角高于正常儿童。②痉挛性脑瘫患儿膝、踝关节的活动范围明显低于正常儿童。③步态运动学各参数可作为痉挛性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在儿童脑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42例脑瘫患儿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42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脑MR平扫检查后,行脑的DTI检查,得到ADC图、FA图及彩色编码FA图。分别于双侧半卵圆中心、内囊前肢、内囊膝部、内囊后肢、环池水平皮质脊髓束设置感兴趣区(ROI),测定每个ROI的FA、ADC值,并以环池水平的皮质脊髓束及同侧内囊后肢为ROI,分别作出两侧皮质脊髓束图。结果 42例脑瘫患儿中,6例常规颅脑MRI显示正常,36例分别显示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脑萎缩、脑裂畸形等。42例脑瘫患儿ADC图、FA图、彩色编码FA图显示异常。脑瘫组半卵园中心、皮质脊髓束FA降低、ADC值增高,与正常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TI检查对脑瘫患儿的诊断及白质纤维损伤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常规颅脑MRI显示为正常的可疑脑瘫患儿,进行DTI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护理程序对脑瘫患儿实施健康教育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42例痉挛性脑瘫患儿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实施。结果 42例患者经过精心手术,充分评估,制定详尽的计划,具体实施与评价后均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运用护理程序对脑瘫患儿实施健康教育是一种严密和科学的方法,对促进早日康复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小儿脑性瘫痪合并癫痫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对93例脑性瘫痪患儿中合并癫痫的25例从临床发作特点及抗癫痫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93例脑性瘫痪患儿合并癫痫的发生率是26.8%,癫痫在1岁之前发病17例(68%),癫痫发作类型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11例(44%),肌阵挛发作6例(24%),部分性发作5例(20%),合并用药治疗20例(80%),13例(52%)癫痫发作控制,痉挛型脑瘫19例(76%)。结论癫痫是脑性瘫痪常见的合并症,发病年龄低,主要发作类型为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癫痫发作不易控制,治疗大多需要多药联用。痉挛型脑性瘫痪较易合并癫痫。  相似文献   

19.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脑瘫剪刀步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运动疗法、神经阻滞法、肌电反馈法、水疗法、足部矫形器、神经节苷脂等综合治疗小儿脑瘫剪刀步40例,总有效率82.5%,提示综合治疗有利于小儿脑瘫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乙肝患者经穴体表红外温度变化的循经特异性。方法:以慢乙肝患者为观察组,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膝关节至踝关节之间足三阴经所有经穴体表红外热成像,分别进行组内测温点红外温度,组间同名测温点红外相对温度(经穴温度/腋下温度)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经穴体表红外温度有升高趋势;中都、地机体表红外温度高于组内总体均值(P〈0.05),组间相对温度比较,地机高于对照组(P≥0.05),中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乙肝患者小腿部足三阴经穴体表红外温度呈高温变化,中都病理性升温显著,体现了经穴反映病症效应的循经性特异性和阴经郄穴治疗血证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