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志永 《现代保健》2012,(2):114-115
目的 探讨一次性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直肠肛管周围脓肿临床疗效.方法 诊断明确的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鞍麻下进行,取脓肿最薄处切开引流,反复冲洗脓腔后,取脓肿最顶端与直肠截穿并用橡皮筋拉紧挂线.结果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55例全部治愈,有效率100%,无一例脓肿复发、肛瘘形成.结论 肛周直肠周围脓肿一次性切开引流彻底冲洗脓腔加挂线术,效果显著,无复发,安全易行,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2.
顾明 《中国校医》2014,28(9):692-692
目的比较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肛周脓肿患者按照其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分别标记为挂线组、引流组。挂线组50例患者进行切开挂线术治疗,引流组46例患者进行切开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挂线组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且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挂线组患者术后肛瘘形成率为6.25%,脓肿复发率为5.00%,引流组患者术后肛瘘形成率为23.75%,脓肿复发率为22.50%,2组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相比,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患者术后恢复快,减少住院费用,明显降低肛瘘形成及术后脓肿复发的可能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切口引流联合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5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多切口引流联合挂线术,对照组采用切开缝合引流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有无复发.结果:观察组痊愈率和好转率分别为92.86%、7.14%,对照组分别为78.57%、2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两组患者治愈好转率均为100%.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水肿、继发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值<0.05或P值<0.01).随访3个月观察组未见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1例,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结论:改良切口引流联合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有效处理了感染组织,引流有效,避免了广泛切开,保护了肛门括约肌,治愈率高,且术中、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范建鹏 《时尚育儿》2016,(2):131-131
目的:探讨在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时选择一期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为期,挑选110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以随机数字法重组为两组。其中55例患者采用常规切开引流手术,数据记对比组;另外55例患者则采取了一期根治手术,数据记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术后感染控制时间为(4.71±0.62)d,明显低于对比组(7.32±1.28)d;研究组患者复发率为1.82%(1/55),明显低于对比组18.18%(10/55),同时研究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肛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一期根治手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可以有效缩短切口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和后遗症几率。  相似文献   

5.
李晓兰  刘婕  杨清 《现代医院》2006,6(6):46-47
目的探讨Ⅰ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疗效。方法对80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Ⅰ期根治术(RS组,48例)和单纯脓肿切开引流术(ID组,32例),比较术后疗效。结果RS组和ID组术后愈合时间分别为28d和41d,肛瘘的发生率分别为2.08%和84.38%,1年复发率分别为4.17%和2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Ⅰ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疗效好,肛瘘的发生率和1年内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治术在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我科8 0例确诊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治手术,然后对这些患者进行6个月~1年的术后随访,并对其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 0例患者术后肛门局部疼痛均立即缓解,术后伤口经冲熏洗、坐浴、换药,全部达到一次性治愈。治疗时间为9~32 d,平均2 0.5d。随访6个月~1年,未出现肛瘘,肛周括约肌功能全部正常。结论在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次性根治中,脓肿切开、引流及愈合同步进行,疗程短,疗效确切,减少了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避免了后遗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武玉杰 《药物与人》2014,(5):137-138
肛瘘大多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继发病,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排脓后,脓腔逐渐缩小而形成瘘道,内口多在肛门直肠脓肿原发感染的肛窦处,外口多在肛门直肠脓肿破溃,或切开处。内口借瘘道与外口相通。肛瘘占肛门直肠疾病的4.6%。此病常见于20到40岁的年轻人,男多于女。本人近两年来对收治的67例肛瘘患者进行分型,并相应采取切开法,瘘管剔除法,挂线法,切开挂线法手术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治术在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我科80例确诊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治手术,然后对这些患者进行6个月。1年的术后随访,并对其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患者术后肛门局部疼痛均立即缓解,术后伤口经冲熏洗、坐浴、换药,全部达到一次性治愈。治疗时间为9-32d,平均20.5d。随访6个月。1年,未出现肛瘘,肛周括约肌功能全部正常。结论在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次性根治中,脓肿切开、引流及愈合同步进行,疗程短,疗效确切,减少了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避免了后遗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研究高位复杂性脓肿微创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1月肛肠科收治的60例高位复杂性肛周脓肿,随机分为二组:一组用微创治疗——小切口负压引流手术;一组用常规传统手术方式——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二组进行比较。结果:小切口负压引流术在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评价,术后疼痛情况,术后脓肿复发及肛瘘发生情况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负压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脓肿在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外剥内扎加括约肌切断术与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形混合痔对肛肠动力学影响的差异.方法 采用瑞典生产的肛肠压力测量仪测量外剥内扎加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组,50例)和单纯外剥内扎术(对照组,52例)术前1d及术后3个月患者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耐受量、直肠最大顺应性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术后3个月肛管静息压[(34.7±17.3)mmHg(1mmHg=0.133kPa)]较术前1d[(74.9±14.2)mmHg]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术后3个月肛管静息压[(50.1±18.6)mmHg]较术前1d[(76.3±20.1)mmHg]降低(P<0.05),但两组术后3个月肛管静息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耐受量以及直肠最大顺应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使环形混合痔患者的肛管高压状态明显改善,但不会引起肛门失禁,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郁增强 《中国校医》2012,26(2):112+114-112,114
2007年5月-2011年5月,利用寻找内口切开引流,挂线一次性根治68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无1例遗留肛瘘、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等并发症,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商义  何德才  张才全 《中国校医》2010,24(12):938-939,941
目的探讨高位后蹄铁型肛周脓肿较为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将60例高位后蹄铁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0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双挂线引流"术式,对照组采用"放射状多切口挂线引流"术式。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瘢痕大小、肛门畸形、肛门功能状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手术时间短(P〈0.01)、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P〈0.01)、创面愈合时间短(P〈0.01)、肛门瘢痕小(P〈0.01)、肛门畸形发生率低(P〈0.01)、肛门部分失禁发生率低(P〈0.01),但术后复发率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双挂线引流手术治疗高位后蹄铁型肛周脓肿的效果比放射状多切口挂线引流术好。  相似文献   

13.
李强  房洁渝 《现代保健》2011,(24):150-151
目的观察比较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3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挂线组42例,行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术;引流组41例,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两组患者均通过复诊和电话随访1年。结果术后脓肿复发率,挂线组和引流组分别是2.38%(1/42)、17.07%(7/41);术后肛瘘发生率,挂线组和引流组分别是4.76%(2/42)、36.59%(15/41)。结论治疗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术的远期疗效要比单纯切开引流术的远期疗效好,显著降低了术后脓肿复发率和肛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肛周脓肿一次切开挂线术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对2004-01/2009-01在怀柔区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120例肛周脓肿患者均实施脓肿一次切开挂线术.结果 一次手术成功116例,治愈率96.7%,后遗肛瘘4例(3.3%),疗程14 ~29 d,平均18.7 d,无1例发生肛门失禁,肛管直肠狭窄及严重的肛门畸形等并发症.结论 肛周脓肿一次切开挂线术成功率高,既减少了患者二次人院手术的痛苦,又节约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李新儒  黄飞 《中国校医》2001,15(4):287-288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在高校学生中发病率较低 ,诊断容易 ,治疗简单。但由于局部解剖位置特殊 (腔隙多 ) ,术后愈合时间长 ,假愈现象较多 ,影响同学们的生活和学习。为此我院外科对 30例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患者采用肛周皮下脓肿切开术、低位脓肿切开皮下贯通引流术、高位脓肿切开加胶管引流术以及高位挂线术等术式治疗 ,均获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性 2 5例 ,女性 5例 ,年龄 18~ 2 4岁 ,平均 2 1岁。病程 2~ 7d ,平均 3d。肛周皮下脓肿切开术 10例 ,低位脓肿切开皮下贯通引流术 9例 ,高位脓肿切开加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口切开切口延长黏膜结扎术治疗直肠黏膜下脓肿的疗效。方法64例直肠黏膜下脓肿患者,治疗组36例,采用内口切开切口延长黏膜结扎术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传统的直肠黏膜下脓肿切开排脓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等指标。结果治疗组36例(100%)全部治愈,对照组11例(39.29%)治愈;术后随访2年,治疗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8例(72.73%)复发;两组治愈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发现肛门狭窄、肛门失禁、排便困难等并发症。结论内口切开切口延长黏膜结扎术治疗直肠黏膜下脓肿疗效肯定,无明显并发症及后遗症,亦无复发。  相似文献   

17.
许瑞明 《中国校医》2009,23(4):452-452
肛周脓肿,即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普外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常规的治疗手段是切开引流.笔者自2001年4月至2006年5月随机将患者分成2组,一组常规行切开引流,另一组采用切开挂线.2组疗效有显著差异,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俞一峰  潘燕  李森  冯强 《职业与健康》2008,24(19):2110-2112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经腹前切除术(Dixon术)术前术后直肠和肛管功能变化。方法采用4通道水灌注式肛门直肠压力检测系统,对46例直肠癌患者进行Dixon术前术后直肠肛门压力测定。结果①Dixon术后粪便质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次数较术前有所增加,里急后重感明显增加,控制排便的能力较术前有所减弱。②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最大收缩时间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③肛管直肠抑制反射均为阳性,但压力下降值及下降的百分率均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Dixon术后肛管自制功能和肛管括约功能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邹俭财 《中国保健》2009,(20):856-857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外科常见病之一,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近半数病人形成肛瘘,从而使病程延长,治疗难度加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近两年来,笔者采用一期根治性手术替代传统的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急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使绝大多数患者痊愈,伤口愈合而无肛瘘形成。现将我科2004—2007年35例急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采用一期根治性手术与单纯切开引流术两种不同方法的治疗结果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配合对口引流的量化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144例高位肛瘘患者以密闭信封进行随机分层抽样,随机分配到观察组(采用配合对口引流的量化挂线法治疗,74例)及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切开挂线法治疗,70例),比较两组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及大便失禁生存质量指数(FIQLI)评分.结果 观察组痊愈40例,好转27例,无效7例,对照组痊愈25例,好转43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第1,7天VAS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两组术前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及FIQL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肛门失禁Wexner评分,FIQLI-生活方式、FIQLI-抑郁/自我感知、FIQLI-窘迫评分较同期对照组及术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和FIQL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配合对口引流的量化挂线法在高位肛瘘的治疗中有效,且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