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实验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实验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3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两组:正常对照组(CON组,n=10)和心力衰竭模型组(CHF组,n=25),CHF组采用阿霉素2.5 mg/kg尾静脉注射,每周一次,连续10 w,建立CHF大鼠模型。12 w时采用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检测评价其心功能,放免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水平,氯胺T法检测羟脯氨酸及胶原含量,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进行左室胶原特异染色及定量分析,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并进行HE染色,观察其组织学变化。结果CHF组大鼠死亡率为40%(10/25),CON组无死亡。与CON组相比,CHF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收缩末期内径(LVESD)增加,心功能明显下降,表现为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环收缩期长轴方向峰值运动速度(Vs)、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升高(P<0.01);CHF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水平升高(P<0.01),心肌羟脯氨酸及胶原含量较CON组增加(P<0.01);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显示CHF组左室胶原明显增加,胶原容积分数(CVF)明显增高(P<0.01);病理学结果证实符合心肌病样改变。结论阿霉素多次小剂量静脉注射能导致大鼠发生心脏间质纤维化及心脏舒缩功能降低,可成功建立实验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仪动态观测SD雄性大鼠生长发育阶段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规律,为发育期实验大鼠动物模型制备及功能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小动物超声仪连续观测SD雄性大鼠出生后1—9周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动态变化。结果(1)M超检测结果显示左室壁厚度及左室内径随生长发育而增加,超声评估左心室重量与解剖称重结果高度相关(r=0.9326,P〈0.0001);(2)左室短轴缩短率(FS%)在发育期无显著变化;(3)脉冲多普勒测定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峰)与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峰)之比(E/A)〉1,在发育过程中无显著性变化;(4)组织多普勒检测提示:左室后壁心肌的舒张早期(Em)、舒张晚期(Am)及收缩期(Sm)运动速度出生后1—6周逐渐增加,6周时达平台期。结论高频小动物超声仪经胸超声心动图所检测的心脏结构能准确地反映大鼠心脏生长发育变化趋势;心脏整体收缩及舒张功能在出生后1周即达稳定状态;组织多普勒检测左室后壁心肌纵轴运动在出生后逐渐成熟完善,于6周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与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超声左心形态、功能的特点。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 30例老年左心室舒张性心力衰竭 (L VDHF)病例及 36例老年左心室收缩性心力衰竭 (L VSHF)病例进行超声检测 ,以2 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  1与 L VSHF组比较 ,L VDHF组左心房内径 (L AD)、左心室内径 (L VD)扩大程度小 ,但室间隔厚度 (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 (PWT)增加。 2与对照组比较 ,L VDHF组 L AD、IVST、PWT增加 ,但L VD无显著性差异 ,L VSHF组 L VD显著性扩大。 3L VDHF组左心室射血分数 (L VEF)、心脏指数 (CI)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而 L VSHF组 L VEF、CI减低。4与对照组比较 ,L VDHF组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 (EPFV)、二尖瓣舒张早、晚期流速峰值比 (E/ A )、舒张早期减速度 (DC)减低 ,二尖瓣舒张晚期流速峰值 ((APFV )、等容舒张时间 (IRT)增高。L VDHF组上述指标与 L VSHF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难以单纯从超声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判断有无 L VDHF的存在 ,应综合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功能及其与大鼠血清B型钠尿肽(BNP)的关系。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50只)与正常对照组(30只),手术组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进行心力衰竭造模,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手术处理,术前及术后50 d记录大鼠体重变化;在术后50 d采用超声心动仪对大鼠心脏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后壁厚度(LVPW)及室间隔厚度(IVS)进行测量,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内径缩短率(LVFS),测定大鼠血清BNP含量,比较心功能改变与大鼠血清BNP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心功能相比,LVIDd、LVIDs显著增高,LVPW、IVS、LVEF、LVFS均显著下降,血清BNP含量明显增高(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大鼠血清BNP含量与LVPW、IVS、LVEF、LVFS呈负相关(P<0.05),与LVIDd、LVIDs呈正相关(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改变评价结果良好,且心功能的改变与大鼠血清BNP含量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许多研究表明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同步化治疗中超声心动图的重要性。目前越来越多的超声心动图新技术用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前评价房室之间、心室之间和心室内部的机械不同步情况,同时在指导最佳起搏电极安置和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有效性预测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临床疗效,但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6.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可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已成为肾脏病和重症监护医学领域高度关注的临床综合征。尿量是反映肾功能的指标之一,AKI常伴尿量变化,故不论是诊断AKI的RIFLE标准、AKIN标准还是  相似文献   

7.
利用超声心动图评定大鼠心脏功能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通过与血流动力学检测比较 ,确定 M-型超声心动图是否可用来评价正常和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室功能和结构变化。方法 利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制备大鼠大面积心肌梗死模型后 ,术后 3 d和 3 0 d进行 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血流动力学检测和取材称左心室重量 ;同时也对心脏功能正常大鼠进行上述研究。结果 用 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功能正常大鼠 ( NOR组 )、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大鼠 ( AHF组 )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 CHF组 )的 EF和 FS值与用血流动力学方法测得的 LVdp/ dtmax值呈良好的正相关 ( r=0 .811-0 .972 ,均 P<0 .0 1) ;心肌梗死后 3 d和 1月 EF值与 FS值变化趋势与 L Vdp/ dtmax值变化趋势一样 ,均明显低于 NOR组 (均 P<0 .0 1) ,而且 CHF组各值也明显低于 AHF组 (均 P<0 .0 1)。同时还观察到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得的三种心功能状态大鼠左心室重量与精密天平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均 P>0 .5 )。结论 无创性经胸壁二维引导 M-型超声心动图可用来动态评价心肌梗死引起的大鼠心脏功能和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标志物水平及超声心动图特点。 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CHF患者设为CHF组,选择同期2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将CHF患者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4个CHF亚组:CHF 1级23例、CHF 2级25例、CHF 3级21例和CHF 4级13例。检测外周血脑钠肽(BNP)和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VPWT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AD)。采用Simpson公式计算左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从心尖四腔切面获得二尖瓣血流频谱,收集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峰),舒张晚期最大速度(A峰),E/A、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分数(RFF)、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比,CHF组患者外周血BNP和GDF-15均明显增高(P<0.05),在CHF组中,随着心功能降低,外周血BNP和GDF-15也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CHF组的IVSTD、LVPWTD、LVDD、LAD、LVMI、RWT、CO和A明显增高(P<0.05),CI、EF、E/A和RFF明显减少(P<0.05),在CHF组中,随着心功能降低,IVSTD、LVPWTD、LVDD、LAD、LVMI、RWT、CO和A也明显增高(P<0.05),CI、EF、E/A和RFF也明显减少(P<0.05)。 结论CHF心脏标志物BNP和GDF-15明显增高,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异常,异常集中表现为左心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9.
醛固酮对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起重要作用。该文研究依普利酮(10,30,100mg/kg&#183;d)对Dahl盐敏感大鼠心力衰竭的作用。从左心肥厚期(第11周)到心力衰竭期(第18周)用药。超声心动图研究发现心肌缩减分数与LVESP的压力/容积关系在依普利酮治疗后明显改善。心力衰竭心肌的eNOS表达,Akt磷酸化与NOS活性经依普利酮治疗后,  相似文献   

10.
作者通过超声心动图 (UCG)对 60例由心肌病 (CM)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米力农后的疗效评价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的由CM引起的CHF患者 60例 ,其中缺血性心肌病(ICM) 2 4例 ,扩张型心肌病 (DCM) 18例 ,酒精性心脏病 (AHD) 13例 ,围产期心脏病 (PHO) 5例。男 3 2例 ,女 2 8例 ,年龄14~ 69(43± 12 )岁。所有患者均对洋地黄治疗反应差。将 10mg米力农加入 5 0ml生理盐水中静注 ,速度约为 10ml h ,1次 d ,连续应用 7d为 1疗程。治疗中继续使用洋地黄 ,但停血管扩张剂。每例患者分别…  相似文献   

11.
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制作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建立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动物模型,深入心衰机制的研究。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主干,使心室壁发生梗死,长期饲养(6周),建立心梗后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并与同期的假手术组比较,观察术后大鼠临床表现、心电图、血液动力学变化及心梗区域大小。结果:手术组术后成活率52.5%,心梗后6周出现失代偿性心衰。结论:此方法有效且重复性好,可较理想地模拟心梗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对研究心衰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评价心电图QRS间期与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左心室同步性的关系。方法对54例慢性心衰患者(宽QRS组28例,正常QRS组26例)和15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心肌组织多普勒成像研究,测量收缩期和舒张早期12节段达峰时间(Ts和Te),评价不同QRS间期的慢性心衰左心室各节段不同步状况以及左心室不同步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慢性心衰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增大,宽QRS组较正常QRS组更加显著,12节段平均Ts显著增大。以Ts≥182ms作为分界值,正常QRS组46%、宽QRS组71%存在收缩期不同步。宽QRS组Te最大差值(Te-diff)最大,以Te-diff≥79ms作为分界值,正常QRS组58%、宽QRS组89%存在舒张期不同步。同时存在收缩期和舒张期不同步者,正常QRS组为31%,宽QRS组为64%。收缩末期容积与左心室收缩期不同步相关,舒张末期容积与舒张期不同步相关。结论心电图QRS间期不能完全反映慢性心衰左心室同步性状况,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和舒张末期容积直接影响左心室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同步性。  相似文献   

14.
《Indian heart journal》2019,71(5):406-411
BackgroundFew studies have evaluated the right ventricle systolic function in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heart failure despite its effect on outcomes.Methods and resultsSingle-centre, cross-sectional study included 150 patients, 50 patients in each category of HF: group I, preserved; group II, mid-range; group III,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 was assessed by 3D echo, and 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 was assessed by fractional area change (FAC), 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rsion (TAPSE), tissue Doppler image (TDI), and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GL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regarding sex, the prevalence of risk factors, but patients in group III were significantly older (p < 0.001) and had a higher prevalence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 = 0.004) than were found in the other two groups. In group I, the prevalence of RV systolic dysfunction was 18%, 22%, 14% and 26% by TAPSE, FAC, S wave velocity, and GLS, respectively. Their prevalence was higher in group II and much higher in group III than in group I. There we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among TAPSE, S wave velocity, GLS, and ejection fraction in groups II and III (p < 0.001).ConclusionThe prevalence and severity of RV systolic dysfunction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V systolic dysfunction, and the degree of RV dysfunction in mid-range was closer to reduce than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Study registration at clinical trial.govNCT03641599.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腹腔注射高剂量对乙酰氨基酚(APAP)构建稳定的用于研究药物导致急性肝衰竭的动物模型。方法本研究首先进行生存率实验,取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及不同剂量(300 mg/kg、500 mg/kg、750 mg/kg)APAP后,观察不同组别72 h内小鼠的精神、活动状态和生存率。根据生存率分析结果,另选取18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低剂量(300 mg/kg)和高剂量(750 mg/kg)APAP,每组分别在0、1、3、6、12 h等时间点随机选取12只小鼠,留取血清和肝组织,验证小鼠的生化和组织学是否符合急性肝衰竭的表现。结果生存率实验结果显示,0.9%氯化钠溶液组、300 mg/kg以及500 mg/kg组72 h内无小鼠死亡;750 mg/kg组72 h死亡率为100%,推测750 mg/kg组可能为急性肝衰竭导致的死亡。生化和组织学验证实验结果发现,对照组各时间点转氨酶均无明显升高;APAP处理的两组动物模型ALT3 h时开始升高,6 h时低剂量组ALT升高达到峰值[(6766.5±2001.27)IU/L],而高剂量组ALT于12 h达到(11707.58±1882.45)U/L(P0.01)。从HE病理染色来看,0.9%氯化钠溶液组各时间点肝脏形态结构正常。APAP处理的两组动物模型的肝组织学,主要表现为以中央静脉为中心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并随时间延长,损伤范围逐渐扩大。低剂量组坏死周围界限清楚,汇管区肝细胞结构形态正常,12 h可见坏死区周围肝细胞增生表现。高剂量组表现为典型的急性大片状坏死特点,仅汇管区残存少量变性的肝细胞,细胞快速坏死后,留下空的网状纤维支架,肝窦淤积大量红细胞,未见肝细胞增生。HAI评分结果显示,高剂量组的HAI得分(7.33±1.5)显著高于低剂量组(5.25±2.26,P0.05)。结论 C57BL/6小鼠腹腔注射高剂量APAP(750 mg/kg)后,生化和组织学改变与急性肝衰竭相似,本研究构建的动物模型对于探索APAP导致的AHF的发病及进展机制研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多普勒超声指标心肌生物能量消耗(MEE)与左心室结构指标及其收缩、舒张、整体功能指标及心衰严重程度(NYHA心功能分级)、C反应蛋白(CR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之间的关系,探讨MEE用于评估慢性心衰心功能状况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慢性心衰住院患者99例,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分为LVEF正常的心衰(HFNEF)组37例,LVEF降低的心衰(HFREF)组62例(其中LVEF>35%、<50%及≤35%分别为30例及32例);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26例)、Ⅲ级(42例)、Ⅳ级(31例);对照组30例.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并计算MEE及常规结构指标,左心室收缩(LVEF、LVFS)、舒张(E/A、EDT、IVRT)及整体功能指标(Tei指数),并测定各组血清CRP、血浆NT-proBNP水平,分析各组间各参数的差异,探讨MEE与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HFNEF组患者MEE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REF组患者MEE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慢性心衰组MEE随LVEF的降低及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MEE与心室结构及收缩、舒张、整体功能指标、NYHA心功能分级及血清CRP、血浆NT-proBNP水平之间均具有相关性,其中关系最密切的是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即MEE与LVEF、LVFS均呈明显负相关[分别为r=-0.540、P<0.01,r=-0.454、P<0.01].结论 随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及心衰程度的加重,慢性心衰患者的MEE水平逐步升高,MEE与现有的心功能评价指标(如LVEF值、NYHA分级、NT-proBNP 等)均呈明显相关,特别与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关系密切.MEE可从心肌生物能量学角度有效评定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肝功能哀竭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亚明  张晶  赵军  陈煜  段钟平 《肝脏》2006,11(3):175-177,180
目的建立与临床较相近的急性肝功能衰竭动物模型.方法应用中国实验小型猪7头,采用Β期门静脉-下腔静脉吻合、Ⅱ期(48 h后)供肝动脉暂时结扎4 h的方法建立缺血性急性肝功能衰竭动物模型;中国实验小型猪6头给于1.2 g/kg的D-氨基半乳糖诱导肝功能衰竭,建立药物性急性肝功能衰竭动物模型.观察比较每组动物一般状况、生存时间、生理生化指标、颅内压、组织病理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在缺血性模型中,1头猪死于术中大出血,1头猪的生存时间超过5 d,其余5头存活时间为18~30h[平均存活时间(22.5±5.6)h];反映肝功能的主要指标(AST,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血氨、血糖)均明显异常;组织病理显示肝脏大块坏死.在药物性模型中,动物在给药后12 h各项指标开始变化明显,给药后48 h损伤达高峰,平均存活时间为(67.9±9.4)h,最终死于严重肝功能衰竭.结论应用缺血方法与药物方法均能建立急性肝功能衰谒动物模型,其中D-氨基半乳糖1.2g/kg的给药剂量建立的模型稳定性好且能较好模拟临床急性肝功能衰竭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可用于研究机制和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18.
慢性心力衰竭校正QT间期与QT离散度及心功能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校正QT间期 (QTc)与QT离散度 (QTd)及心功能超声参数相关性。方法 :研究了 12 6例左室射血分数 (LVEF) <4 5 %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Tc与QTd、QRS间期、临床指标、心脏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QTc与年龄 (r =0 .2 1,P <0 .0 1)、左室舒张末期直径 (r =0 .2 6 ,P <0 .0 1)、左房直径 (r =0 .2 4 ,P <0 .0 1)、QRS间期 (r =0 .37,P <0 .0 1)、QTd(r =0 .4 1,P <0 .0 1)呈正相关 ;与短轴缩短率 (r=- 0 .2 8,P <0 .0 1)、LVEF(r =- 0 .33,P <0 .0 1)呈负相关 ;与二尖瓣E波和A波峰值速度比值、等容舒张时间无相关性 (P >0 .0 5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QTc和QTd、QRS间期、LVEF存在独立相关性。结论 :QTc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有关 ;QTc与QTd存在独立相关性 ,其生物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不同严重程度的心力衰竭动物模型。方法 35只犬随机分为5组,分别接受假手术,快速右心室起搏1周、2周、3周和4周,通过动物心衰症状的轻重和血液动力学指标评价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RIA法测定血浆内皮素浓度。结果 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动物逐渐出现相应的症状,血液动力学参数显示心力衰竭严重程度逐步增加,血浆内皮素浓度逐渐上升并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明显相关。结论 快速起搏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犬模型在病程上具有可控性的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