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后心脏会经历一系列形态学和功能的改变,这个过程称为心室重构,心室重构会加剧心力衰竭的形成。现代研究表明,多种机制参与到心室重构的进程中。目前现代医学的标准治疗方案并不能完全从诸多靶点进行心室重构的全面控制。中医药从分子、细胞及动物研究方面,已表明其干预AMI后心室重构的有效性,丰富了AMI后心室重构的防治手段。通过近年文献研习,系统介绍了AMI后心室重构的心肌纤维化、能量代谢、自噬等机制,并对新近中医药通过以上靶点干预心室重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危急重症,具有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AMI后心室重构是心肌对损伤及心脏超负荷的一种反应,可导致左心室进行性扩张和变形,使心肌梗死患者心室功能严重受损,并发症增多,死亡率明显增加,而RAAS的激活作为心室重构的主要促发因素,对心室重构的影响已成为共识。因此抑制RAAS激活,改善心室重构,成为防治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赵静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6):525-526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中医病因病机。认为正气亏虚是心室重构的病理基础,气滞血瘀痰阻是导致心室重构的主要原因,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是心室重构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药复方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近年来各期刊报道的中药复方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通过检索万方、中国知网等大型数据库及国外数据库,查阅近年来有关中药复方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机制的研究文献。发现中药复方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机制涉及降低心脏负荷刺激、改善室壁应力、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神经内分泌及抗氧化应激等方面。目前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协同干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凸显出巨大的优势和前景,但尚缺乏足够的循证临床研究,同时分子、基因水平机制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心肌梗塞后心室重构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溶栓及介入技术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大量梗死患者进入恢复期,在这其间,梗死心脏将经历心室重构过程。心室重构是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常见并发症。它可降低AMI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而左心室功能损伤的程度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梗死后心力衰竭、心绞痛、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早期有效地延缓心室重构有着重要的意义。AMI属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范畴,为本虚标实证。几十年来,中医药防治心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对心梗后心室重构的认识较少。本文结合文献及临床实践,从临床和实验两方面对心梗后心室重构的中医药研究作以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药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纪元  陆曙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189-1191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发生的左心室的进行性扩张和外形改变被称为"梗死后心室重构",包括心室容积、形状、室壁厚度、心肌结构和超微结构等方面的改变[1]。近年来,诸多研究证明中药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起到抑制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改善心室功能的作用。现将其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心肌梗死后免疫炎症反应及中西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认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心室重构,预防AMI后心室重构是预防心力衰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以往人们对于炎症和自身免疫损伤在AMI后心室重构过程中的作用一直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论述免疫炎症反应在AMI后心室重构中的重要地位,并探讨中西药物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8.
卢应  董均树  刘娅  于小风  曲绍春  睢大员 《中草药》2009,40(11):1785-1787
目的 研究西洋参叶20S-原人参二醇组皂苷(PQDS)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晚期缺血再灌注后心室重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2 h后,松扎再灌注7 d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晚期缺血再灌注后心室重构模型,同时应用PQDS治疗,给药7 d后测定心室重构大鼠心脏形态学参数、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 Ⅱ)及内皮素(ET)水平.结果 与心室重构模型组比较,PQDS 50、100 mg/kg均能显著增加梗死区胶原沉积(P<0.05),降低梗死扩展指数(P<0.05),并显著降低血浆AT Ⅱ及ET水平(P<0.05).结论 PQDS能够抑制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晚期缺血再灌注后的心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与加速梗死区愈合,降低血浆ATⅡ及ET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方面的应用受到重视。笔者以经胸壁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技术,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射血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基因水平观测不同中医证型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遗传学方法进行ACE基因多态性表达检测。结果:心梗后心室重构患者中医证型与ACE基因多态性有关联。结论:证实中医证型与ACE基因多态性是有关联的,验证了ACE基因多态性是中国汉族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将PCI和中医治疗相结合,探讨其对受损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AMI急性期且有PCI适应症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中医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西医治疗,中医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观察PCI术中TMP分级、PCI前后心肌受损标记物及PCI术后心电图变化,治疗前后血浆BNP浓度变化。结果:中医组PCI术中达到TMP2级、3级,PCI术后出现∑STR≥50%以及T波倒置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CK-MB、cTnT浓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或<0.01),术后30天,中医组血浆BNP浓度显著下降(P<0.05)。结论:根据PCI前后中医病机变化,在PCI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AMI患者的心肌再灌注,促进心肌血液循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起到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运重建后心室壁运动和收缩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曹飞  ;蒋梅先 《中医药研究》2009,(10):1140-1142
目的探索不同中医证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日发病的时间节律。方法对155例AMI患者进行问誊调查,并辨证分型,从中医时间医学的角度探究不同中医证型AMI的日发病节律。结果155例AMI患者中各中医证型的例数由多到少依次为:气虚血瘀证〉心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痰阻心脉证〉阳气虚衰证〉阴寒凝滞证。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阴虚证AMI日发病高峰分别在下晡、平旦、日中;气阴两虚证AMI日发病高峰在日中、下晡。结论2006年12月-2007年4月不同证型AMI发病高峰的五脏主时时段不尽相同,具有明显的中医病理节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养阴活血和解毒活血中药组分配伍干预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鼠早期心室重构(VR)和对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Wistar雄性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AMI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只穿刺,不结扎)、模型组、培哚普利组、生脉胶囊+复方川芎胶囊组,黄连生物碱+复方川芎胶囊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另设正常组10只,分别灌胃等量水。4周后观察左室重量指数(LVMI)、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测TLR-2、TLR-4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养阴活血和解毒活血法能明显降低心脏LVMI,且对TLR-2、TLR-4均有降低作用。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和解毒活血法均能减轻MI及大鼠血清TLR-2、TLR-4水平,从而抑制AMI后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AMI)相关动脉的血运重建,开创了AMI现代治疗的新纪元,减少了AMI患者住院并发症和死亡率,改善了预后,但AMI仍是冠心病主要的死亡原因,相关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一年内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仍在18%左右。相关冠状动脉局部病变的介入治疗为目前成熟并普遍推广应用的技术,但对介入治疗后的心肌组织无复流现象,尽管近年来进行机械、药物干预的许多尝试。仍无理想的干预对策,原因在于AMI作为一种应激损伤引起的机体病变的复杂性,包括内皮功能障碍、高凝状态、氧化应激、微血栓形成等,使心肌组织无法得到理想灌注,心肌细胞不能恢复正常的代谢状态。传统中医药包括益气、活血、解毒等的单味或复方中药,可作用于AMI后应激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如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和内皮细胞功能等。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从复杂成分和效应关系,复杂效应和患者预后关系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现代中医药防治AMI的疗效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合生脉饮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再灌注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60例行急诊介入诊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治疗,血府逐瘀汤组加用血府逐瘀汤口服,生脉饮组加用生脉饮口服,治疗组加用血府逐瘀汤合生脉饮口服,疗程7d。观察三组再灌注损伤事件(血管无再流或慢再流、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及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l2h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较其他两组显著升高(P〈0.05)。三组间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三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府逐瘀汤合生脉饮防治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再灌注损伤效果优于单用血府逐瘀汤或生脉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猪缺血再灌注前2 h给予通心络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心肌无再流变化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许春华 《新中医》2013,(11):21-22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经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丹参多酚组各30例。常规组PCI后即用双重抗血小板、抗凝、稳定斑块等常规治疗,丹参多酚纽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静脉滴注。分别做动态心电图测定2纽心率变异(HRV)的时域参数与频域参数。结果:2组HRV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丹参多酚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中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50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按冠状动脉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分A组(6h之内)27例和B组(6h~12h)23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梗死相关血管情况、冠脉病变范围及支架植入情况,并随访梗死后3年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效再灌注治疗后中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入院至IRA开通时间、抗凝用药、溶栓治疗、梗死前24h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PCI前室性心律失常、PCI前心肌肌钙蛋白T(cTnT)升高及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梗死相关血管发生率、冠脉病变范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采用雷帕酶素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支架的直径和长度无统计学意义,支架植入后取得满意的血管再灌注。③本研究中不同IRA开通时间组间除B组有1例患者再次血运重建外,两组在随访期内均无其他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结论及时有效的血管再灌注治疗极大地降低了AMI患者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改善其中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