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寄生虫虫卵实验教学,是将虫卵悬液滴于载玻片上,再覆以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即临时滴片法进行。此法对寄生虫卵消耗过大且不能回收。在人体寄生虫的人群感染率日趋下降,虫卵收集已较为困难的现状下,故常采用虫卵玻片封制标本来应对,虫卵封装标本能保存较长时间,重复学习使用可提高寄生虫卵实验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济宁市区中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与防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芳华 《济宁医学院学报》2007,30(4):324-324,333
目的了解济宁市中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及防治状况。方法取调查对象粪便样品,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厚涂片透明法、自然沉淀法及直接涂片碘液染色法镜检寄生虫虫卵或包囊。结果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25.38%。共检出7种寄生虫,其中以蛔虫感染率最高,为15.55%。男女学生感染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济宁中学生肠道人体寄生虫感染率低于济宁人群及全国平均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陈朱  陈莲芬  陈贤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698-1698
目的 了解三亚市私立学校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法检验粪便中的蛔虫卵、鞭虫卵、钩虫卵。结果三亚市私立学校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48.37%,感染率在年龄上、性别上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三亚市私立学校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卫生条件,整治环境卫生,开展集体驱虫从而降低三亚市私立学校学生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拉影镇与芒市遮放镇少数民族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近况及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为该地区儿童肠道寄生虫病的普查防治工作及采用规范药物进行驱虫等防治手段提供参考。方法在拉影镇和遮放镇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别选择一个学校的儿童,收集粪便,一份标本分别采用饱和盐水浮聚法和离心沉淀法两种浓集法检查肠道寄生虫卵。结果共检查粪便199份,肠道寄生虫感染36例,阳性率为18.09%。其中拉影镇感染率为16.16%(16/99);遮放镇感染率为20.00%(2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3)。共检出3种肠道寄生虫卵:钩虫感染率为5.53%(11/199);蛔虫感染率为12.06%(24/199);带绦虫感染率为3.52%(7/199),蛔虫感染率显著高于带绦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调查发现,随着母亲受教育程度的增高,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结论两地区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无明显差异,其中蛔虫感染率最高。有计划地在这些地区和人群中开展卫生宣教和药物驱虫,是有效降低感染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三亚市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法检验粪便中的蛔虫卵、鞭虫卵、钩虫卵。结果:我市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54.29%,乡镇小学生感染率明显高于城市小学生,城市小学低年级学生感染率明显高于高年级学生,城市小学男生感染率明显高于女生。结论:我市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卫生条件,整治环境卫生,开展集体驱虫从而降低我市学生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肠道寄生虫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它们寄生于肠道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育及健康。为了解我市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及新感染与药物防治疗效情况,为以后制定及开展我市小学生寄生虫感染防治工作提供客观依据,1994年6月~1997年6月三年期间,我们对菏泽市城区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8次抽查并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对象及方法1.1调查对象我市在校小学生。1.2调查方法采用直接涂片法,定性镜检大便寄生虫卵。查出寄生虫卵阳性者,口服复方甲苯咪哩片每天1次,一次2片,半年后,对服药者复查,若蛔虫卵阳性,认为…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为了解和掌握唐山地区3~6岁儿童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更好的开展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对3~6岁儿童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谪查。②方法收集3—6岁儿童粪便,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检查肠道寄生虫虫卵。③结果唐山地区总感染率6.93%,以蛔虫感染率最高,农村儿童寄生虫总染率为9.77%,唐山城区儿童寄生虫感染率为4.07%,无性别差异。④结论农村儿童的染率高于城区儿童(P〈O.05)。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海南省临高县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了解该地区肠道寄生虫病的流行状况和影响因素,为肠道寄生虫病在当地小学生中的防治提供科学数据和理论性依据.方法 2015年6~8月以临高县小学1~3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粪便为检验物使用生理盐水涂片法、饱和硝酸钠浮聚法检查蛔虫卵、鞭虫卵及钩虫卵;使用透明胶纸粘贴法检查蛲虫卵.检出虫卵者确定为感染者,依虫卵种类不同分别计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采集粪便标本1125份,肠道寄生虫病总感染率为48.53%.蛔虫病、鞭虫病、钩虫病、蛲虫病的感染率分别为6.13%、4.36%、0.98%、37.07%.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感染率分别是58.19%、48.43%、37.57%,不同年级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54,P<0.05);男学生、女学生的感染率分别是7.20%、4.27%,不同性别之间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65,P<0.05).结论 临高县小学生肠道寄生线虫病的感染情况仍比较严重,蛲虫病感染率最高,钩虫病感染率最低;肠道寄生虫病是该地区危害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地卫生部门应定期普查普治,加强卫生宣教,关注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9.
新会区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新会区目前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情况,为制定今后的人体寄生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调查对象采取改良加藤氏厚片法检查肠道寄生虫卵,并对感染对象分年龄,职业,学历和家庭聚集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507人,其中有279人次感染各种寄生虫卵,总感染率为55,03%,共查出肠道寄生虫5种,其中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最高,达50.30%。被调查者中农民和农村行政干部的感染情况最为严重,随着学历的增高感染情况有所降低。结论 经过多年的努力,新会的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有升高趋势,特别是农村较低学历人群感染为甚。加强重点人群寄生虫病防治将是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猫、犬、猪、鼠寄生虫感染情况,为人体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和清水自然沉淀集卵法,检查猫、犬、猪、鼠粪便,查找寄生虫虫卵.结果 调查猫、犬、猪、鼠粪便271份,检出寄生虫卵89份,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2.84%.以猫、犬寄生虫感染率最高.寄生虫感染度以猫粪中的曼氏迭宫绦虫最高,平均每张玻片检出虫卵580个.检出寄生虫卵6种:钩虫卵、蛔虫卵、鞭虫卵、曼氏迭宫绦虫卵、长膜壳绦虫卵和姜片虫卵.猫、犬、猪、鼠各种寄生虫感染情况,以钩虫、蛔虫、鞭虫和曼氏迭宫绦虫感染多见.猪感染寄生虫种类最多.结论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紫市镇猫、犬、猪、鼠寄生虫感染情况比较严重,以猫、犬为甚.寄生虫感染种类较多,提示当地人群也可能有同类寄生虫感染,应引起当地政府和卫生防疫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湖北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调查采用分层正群抽样方法,在2014—2015年选取15个县36个点农村人群开展土源性线虫病、带绦虫病、和肠道原虫调查,每个点调查250人,共调查9 718人;选取8个县10个点城镇人群开展华支睾吸虫病调查,每个点调查250人,共调查2 770人。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检查肠道蠕虫卵、带绦虫卵、华支睾吸虫卵,生理盐水和碘液直接涂片法查肠道原虫滋养体和包囊,对3~6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结果 湖北省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57%,共检出肠道寄生虫8种,分别为肠道线虫4种,吸虫1种,绦虫1种,肠道原虫2种,蛲虫的感染率最高(2.55%);全省4个生态区中湘赣丘陵山地生态区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最高3.06%;不同年龄组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69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2.25%),且以钩虫为主。不同性别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高于男性。本次调查共涉及到14个职业,仅4个职业人群发现有土源性线虫感染,不同职业间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农民的感染率最高为1.59%。结论 湖北省第3次的寄生虫病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病感染率及肠道原虫感染率与湖北省第2次寄生虫病调查结果相比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农村老年人、女性、学生和学龄前儿童感染率仍然相对较高,需加强这类人群的寄生虫防治健康教育。儿童的蛲虫感染应成为今后寄生虫病防治重点。防治重点地区为农村,重点人群是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和文化程度低以及年龄大的农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宝安区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及流行趋势,为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5个街道各抽取1个自然村为调查点;收集居民粪便,以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寄生虫卵;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人群寄生虫感染分布特点。结果共调查1 162人,总感染率为2.84%(33/1162)。检出5种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华支睾吸虫1.81%、鞭虫0.43%、蛔虫0.34%、蛲虫0.17%、钩虫0.09%,其中肝吸虫为优势感染虫种,占总感染人数的63.6%(21/33)。5个街道居民的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大浪4.53%、沙井3.46%、石岩2.92%、观澜1.82%和西乡1.31%。不同年龄组居民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异(χ2=15.59,P〈0.01),20~40岁年龄组为感染多发人群,男、女性别感染率差异不明显(χ2=3.28,P〉0.05)。与2003年肠道寄生虫调查结果相比,总感染率下降22.22%,而肝吸虫感染率上升52.10%。结论宝安区肠道寄生虫感染呈现低度流行态势,肝吸虫感染率存在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大鹏新区居民华支睾吸虫和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广东省肝吸虫病和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地理方位选取5个自然村作为调查点。收集调查对象粪便,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寄生虫卵;3~<10岁儿童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寄生虫感染人群分布特征。结果 大鹏新区3个街道5个调查点共调查居民1 000人,肠道蠕虫总感染率为1.50%(15/1 000),其中蛲虫感染率为1.00%(10/1 000),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0.50%(5/ 1 000);蛔虫、鞭虫、钩虫等其他土源性寄生虫卵未检出。大鹏、葵涌、南澳3个街道居民的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1.75%、1.50%和1.00%,不同街道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为3.95%,均为蛲虫感染;其次为40~<50年龄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1.28%;男、女性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鹏新区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低,但儿童蛲虫感染及成人华支睾吸虫感染的防治工作需要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韶关市武江区华支睾吸虫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岁以上的常住人群粪便为标本,用清水沉淀集卵法对感染者进行虫卵计数;常见螺蛳分类后压碎于解剖镜下找尾蚴;捕捉淡水鱼分类后取鱼肉压片找囊蚴;清水沉淀集卵法查找家畜粪便虫卵,解剖野鼠肝胆寻找成虫。结果6个点人群粪检3397例,感染者292例,感染率为8.6%。其中轻度感染276例,占94.5%;中度感染14例,占4.79%;重度感染2例,占0.68%。解剖纹绍螺11083只,感染32只,感染率为0.29%;长角涵螺440只,感染4只,感染率为0.91%。解剖淡水鱼334尾,272尾感染,感染率为81.43%。家畜猫粪检33份,感染17份,感染率为51.52%;猪粪58份和牛粪27份,未发现虫卵。解剖猫6只,均找见成虫,猪58头及野鼠43只未发现成虫。结论韶关市武江区存在华支睾吸虫感染,经多年大力防治取得了成绩,人群感染轻度占多数,但仍需继续开展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就诊者粪便寄生虫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佛山市三水区寄生虫感染的特点,为区域寄生虫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2年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共22470例,采用直接涂片法检查就诊患者的粪便标本。结果共检测22470份标本,检出寄生虫(或虫卵)631例,总感染率为28.082‰(631/22470)。40—60岁人群的检出例数最多;肝吸虫和钩虫是感染的主要虫种,分别占总检出数的85.3%(538/631)和11.8%(75/631);男性寄生虫感染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吸虫和钩虫是寄生虫感染的主要虫种.应加强健康教育和提高食品的安全管理,以降低人群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重庆市碘营养状况,科学制定碘缺乏病防治对策。方法调查重庆市40个区县,每县随机抽取1所中心小学100名学生,采集尿液,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计算中位数。结果检查8~10岁儿童尿碘4050人,尿碘中位数为246.00μg/L,碘含量≥100μg/L的尿样占88.07%。40个区县儿童尿碘中位数均大于100μg/L,中位数在100~300μg/L间33个,占82.5%;300μg/L以上7个,占17.5%。男女性别间及年龄间尿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渝西、渝东、渝东南3类地区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23.9、270.0和256.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济欠发达和经济较好的2类地区以及榨菜生产和非榨菜生产2类地区儿童尿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市儿童碘营养状况良好,但部分地区和儿童可能存在碘营养过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村民中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现状。方法 以加藤氏法检查宝安区某地村民粪样506人份。结果 检查总人数为506人,寄生虫阳性数16人,总感染率为3.16%。共检出寄生虫5种,其感染率分别为华支睾吸虫1.19%、蛔虫0.99%、钩虫0.59%、鞭虫0.20%和蛲虫0.20%。结论 村民的肠道寄生虫感染呈下降趋势,并将维持于一个低水平状态;食源性寄生虫的感染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肠道寄生虫病在本地区的感染率。方法 选出有代表性的村落,作人群粪便普查和透明胶纸肛检。结果 共调查粪便3055份,查出11种肠道寄生虫,阳性人数为275,阳性率为9%。其中,几种重要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蛔虫(2.2%);钩虫(0%);蛲虫(25.9%)。结论 肠道寄生虫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而呈下降趋势,但要在晋北三地区控制和消灭肠道寄生虫病,仍需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9.
C Feng  X Hu  J Chen  J Li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31(3):405-7, 418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injurious change of erythrocytes during blood preserv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we studied the denaturation of oxidative hemoglobin of blood preserved at 20 degrees C using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ed: when blood was preserved at 20 degrees C, there was ESR absorption of low spin hemichrome (g = 2) during the 204-hour preservation period; when the blood was preserved at 4 degrees C after it had been preserved at 20 degrees C for 24 hours, there were ESR absorption of the high spin methemoglobin (g = 6) and ESR absorption of low spin hemichrome (g = 2) during the 40-day preservation period.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ESR absorption will increase when preservation time increases. When blood is preserved at 4 degrees C, no ESR absorption will emerge during 40 days' preserv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