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反应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例1:患者,男,53岁。2003年8月17日因头部被一生锈的三角铁碰破,流血不止遂来我院就诊,给予清创缝合包扎后,做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用每支1ml含1500IU的破伤风抗毒素药液0.1ml加注射用水稀释至1ml(含150IU),取0.1ml(含15U)做过敏试验。在皮内注射7min后,病人诉注射部位发痒、皮丘增大,检查发现皮丘红肿大小约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城市居住的86例6岁以下外伤儿童进行破伤风抗毒素血清(TAT)的皮试调查,结果如下。临床资料①病例选择:为1990年在外科门诊就诊的86例2~6岁不同部位开放性损伤的急诊患儿。②试敏方法:将同一规格的 TAT 注射液稀释为15u/0.1ml 的皮试液,用5号针头在前臂内侧做皮内注射。③试敏标准;皮内注射15分钟后,观察结果。阴性标准:注射部位无红润或有红润皮丘<1.0cm。阳性标准:注射部位皮丘>1.0cm,红肿浸润,特别是形似伪足或有痒感者。④结果:86例患儿的 TAT 试敏结果均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不同剂量卡介苗接种1073名6岁以下易感儿后,其临床反应、免疫性与接种剂量密切相关。以皮内注射卡介苗0.113mg(0.15ml)的反应轻微,标准卡痕均径较高,达92.62%,是常规沿用剂量,皮内注射0.075mg(0.1ml)的2.2倍;结核菌素试验阳转率为81.90%,为常规沿用剂量的1.98倍;指出以皮内注射0.113mg(0.15ml)为最佳剂量。卡痕大小与结核菌素阳性反应呈正相关,提出检查卡痕的均径是判断卡介苗接种成功与否和了解当地对结核菌的免疫状况的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传荣 《中原医刊》2001,28(12):43-44
结核病的预防主要是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和卡介苗的预防接种 ,人工接种可以主动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低御细菌的侵入 ,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接种方法有很多 ,用皮内注射法接种剂量准确、接种后反应的阳性率高。我们对 2 0 0 0级学生PPD试验及卡介苗接种情况如下 :1 结核病菌素试验1.1 试验方法 (皮内注射法 ) :用结核菌的纯蛋白衍生物 (PPD)液 0 .1毫升含 5个结素单位。选用左臂曲臂侧中部皮肤无瘢疤 ,血管分布少的部位 ,用 75 %酒精消毒后 ,皮内注射 0 .1ml(含 5 Tu)的PPD液 ,使形成一个小皮丘 ,勿按压。于注射后 72小时观察局…  相似文献   

5.
采用教科书上传统的操作方法做皮内试验 ,通常存在着各人的手法掌握等原因造成进针深度过深或过浅 ,注射剂量不准确 ,而造成皮丘出现不标准 ,继而影响结果的判断 ,需要重新再试 ,给病人带来精神上及躯体上的痛苦 ,增加了重复工作量 ,或者引起病人的投诉。于 2 0 0 0年以来本人一直用一种经自己改良的方法进行皮内注射 ,减少造成操作失败的人为因素 ,与传统操作方法比较 ,在近三年来 ,皮内注射人数 182 0例 ,成功 180 1例 ,失败 19例 ,其中失败原因 :严重脱水 ,心脏病等皮肤弹性极差除外 ,成功率可达 99% ,该方法减轻了注射时的疼痛 ,结果判…  相似文献   

6.
杨凤玲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9):117-117
目的改进皮内注射法,提高皮内注射成功率,减轻护生疼痛。方法改进对实验组的教学法并与对照组采用的传统教学法作比较。结果实验组皮内注射皮丘达标率、未外溢率、未贯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皮内注射法能有效提高护生皮内注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头孢呋辛钠致过敏性休克 1 例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病例 男性患者 ,6 9岁 ,主因患右上肺癌拟手术于2 0 0 2年 4月收入我科 ,当月 2 6日在全麻下行右上肺叶切除术 ,术后当日应用达力新 (头孢呋辛钠 )预防感染 ,剂量为3 0 ,静滴 ,2 /d ,术后第 2天 ,体温一度达 39 3℃ ,因考虑抗菌素力量不够 ,拟加强抗感染 ,给予更换为罗氏芬 (头孢曲松钠 ) ,4月 2 9日下午行罗氏芬皮试时 (皮试液配制方法 :罗氏芬原药加入生理盐水 ,最后皮试液浓度为 2 0 μg/ 0 1ml) ,皮内注射 0 1ml 2 0min后患者出现皮丘肿大达 2 6cm ,皮丘四周有伪足 ,最长伪足达 2 0cm ,全身出现大面积皮疹 ,脸部部水肿 ,声音…  相似文献   

8.
破伤风抗毒素(以下简称TAT),是一种免疫马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可引起局部及全身过敏反应。因此应先做皮内试验,而后进行不同次数的注射。以往教课书的判断标准为:局部无红肿为阴性;皮丘红肿,硬结大于1cm,有时出现伪足或有全身反应为阳性。为了解决原判断标准存在的阳性率较高,注射时间长,病人痛苦大的不足,1983年我们通过大量临床病例观察,提出了一种新的判断标准,即不单一强调局部红晕和皮丘面积的大小,只要未出现下述之阳性表现者为阴性;即:皮试局部皮肤肿胀、发花,出现风团,有伪足或痒感和皮丘虽小于1cm,但局部表皮红晕,颜色分布不均匀;红中伴白点以及有全身过敏反应者为阳性。现总结如下: 设置了两个组,试验组197例,按试验标准进行判断注射;对照组65例,按原标准进行判断注射。皮试剂量均为15国际单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国内常用的0.1 ml含50 U青霉素应试液与国外0.02 ml含50 U的青霉素皮试液(均为本科配制新鲜溶液)皮试方法作对比研究,同时作相应生理盐水对照(排除消毒剂等影响因素)。皮内注射0.1 ml与0.02 ml,其皮丘面积95%上限分别为1.057 cm~2与0.369 cm~2,两者在测试青霉素过敏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报告 患儿,女,生后第7天,足月顺产,本院产科出生.生后第3天出现全身皮肤黄染,后减轻不明显,经皮测胆红素171 μmol/L.来诊,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于2004年3月1日上午11:30收入院.入院后医嘱给青霉素及能量合剂静点,即取配制好的青霉素皮试液0.1ml(含20 U),在患儿右前臂掌侧下1/3处,常规消毒,作皮内注射.注射15 min后发现,注射皮丘中心约3 mm变成灰白色,皮丘大小无明显变化,周围无红肿,无全身过敏反应,患儿精神,吃奶较好,体温正常.考虑此患儿为青霉索过敏所致的局部皮肤中心坏死.  相似文献   

11.
中药汤剂中包煎药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药汤剂中需要包煎的药物以煎出物干重为指标,采用不同装量的方法,进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装量不同,煎出效果也不同。并对传统认为包煎的必要性,作了详细观察,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肝显像剂99mTc-DTPA-半乳糖人血清白蛋白(99mTc-GSA)在3种不同类型肝细胞损伤小鼠模型中不同的摄取和生物分布情况。方法3种小鼠模型分别为肝硬化、淤胆性肝损伤和肝肿瘤模型。肝硬化模型用腹腔内注射CCl4完成(每48小时腹腔注射0.4 ml 10?l4,共48 d);淤胆性肝损伤模型以结扎胆总管72 h建立;肝肿瘤模型用H22肿瘤细胞株种植肝包膜下10 d建立。各模型组小鼠和正常对照组小鼠均以0.1 ml(0.37 MBq)99mTc-GSA(2μg)注射尾静脉,5 min后断头处死,取出各重要器官或组织(肝脏、心脏、肺脏、肾脏、脾脏、胃、血液、骨骼、肌肉、肠道)称量,测定其放射性计数。同时血清学及肝脏病理学检查验证肝脏损伤。结果3个模型组和对照组中99mTc-GSA在小鼠肝脏均有显著浓聚(均>40%ID.g-1),但与对照组(90.05±10.55)%ID.g-1相比,肝损伤模型组的浓聚度均显著下降(P<0.001)。病理检查结果和建立模型时预期的病变相符;血清肝功能显示肝硬化模型组的损伤[天冬氨酸转氨酶为(235.3±14.7)U/L]轻于淤胆性肝损伤模型以及肝肿瘤模型[天冬氨酸转氨酶分别为(841.3±68.7)和(1 060.3±208.3)U/L];但肝硬化模型的浓聚度(72.20±2.13)%ID.g-1较淤胆性肝损伤模型(56.72±5.92)%ID.g-1及肝肿瘤模型(42.80±6.05)%ID.g-1显著增高(P<0.001)。结论99mTc-GSA在肝脏有显著浓聚,其浓聚程度与肝功能受损情况呈负相关。99mTc-GSA可能成为临床上反映肝功能的显像剂,如与三维扫描技术相结合,有希望建立评估肝脏区段功能的三维成像系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50例肝癌患者共79个结节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经皮瘤内注射无水酒精,致肿瘤细胞及其血管内皮细胞迅速脱水,蛋白凝固,癌细胞变性坏死。肿瘤直径2.5-10cm,每个病灶每次注射酒精2-6ml,每周2次,4-6次为1疗程。结果50例肝癌患者经治疗后,甲胎蛋白下降率77%,转阴率60%;B超示:51%肿瘤结节直径缩小,平均直径从3.4cm降为2.7cm,2%肿瘤结节消失。肿瘤直径≤3cm组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7%与76%,高于直径>3cm组的52.5%与42%。结论本疗法操作简单,适应症广,副作用少,疗效确定,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15.
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抽液加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肾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超引导下经皮肾囊肿穿刺抽液+无水酒精囊内注射治疗肾囊肿患者36例。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47.8岁。单个囊肿者29例,2~3个囊肿者4例,多囊肾者3例。囊肿直径平均5.06cm(2~9cm),被抽出液量平均75.3ml(10~180ml),抽液后囊内注射无水酒精量(浓度为99%)平均16.6ml(3~45ml)。穿刺均一次成功,仅2例有短暂酒醉感、3例有短时轻微血尿。穿刺后复查囊肿分别于第2~3个月时全部消失,随访1~2年无1例复发。本文还就该法的优点、操作技术要点、硬化剂选择及其用于治疗多囊肾的有关争论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家兔自体骨髓移植在骨缺损瘢痕组织内成骨的组织学改变。方法:选择健康家兔18只,建立双侧桡骨骨缺损模型。6周后,于右侧桡骨骨缺损瘢痕组织内注射自体骨髓2ml,左侧骨缺损区注射自身外周血2ml。于注射前及注射后1周2周3周4周和8周行组织学检查。结果:骨髓注射组在注射1周后骨缺损区内有软骨组织形成,2周可见软骨组织内有骨小梁及骨髓组织,至注射后8周,骨缺损大部分为正常骨组织充填,而外周血组无成骨现象。结论: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在骨缺损瘢痕组织内可以成骨,外周血注射无成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显示免基底动脉的结果,为建立兔脑血管痉挛(CVS)动物模型奠定新的评价方法。方法:取日本大耳白兔25只,分为对照组(5只)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20只),制备模型。按25mg/kg氯胺酮加复方氯丙嗪针肌注麻醉后,经耳后中央静脉穿刺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Omnipaque 300mgI/ml)。使用GE Lightspeed pro(16层)多层面螺旋CT扫描仪进行免基底动脉扫描,视野(FOV)9.6cm,图像后处理工作站ADW4.2版本,原始图像三维后处理技术采用容积重建(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25只大耳白家免行基底动脉MSCTA检查,成功率达100%;根据MIP测得实验免SHA前基底动脉长径平均17.2mm,横径平均1.56mm;VR测得实验兔SHA前基底动脉长径平均17.0mm,横径平均1.30mm;本实验同时获得了SHA后兔基底动脉痉挛的动态变化。结论:MSCTA是动态评价活体动物CVS模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周期、凋亡及迁移的影响。方法 通过MTT法观察药物处理后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黄芪注射液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利用划痕实验检测黄芪注射液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迁移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发现,不同浓度的黄芪注射液(100、200、400、600、800mg/ml)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00和400mg/ml黄芪注射液均能导致G1期增加,且两个浓度的凋亡率都大于空白对照组;划痕实验结果显示200和400mg/ml黄芪注射液组较空白对照组划痕愈合率低。结论 不同浓度的黄芪注射液在体外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可将细胞增殖周期阻滞在G1期,促进MCF-7细胞凋亡;一定浓度的黄芪注射液对MCF-7细胞的迁移具有抑制作用,为乳腺癌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淫羊藿黄酮对β-淀粉样肽(Aβ)拟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淫羊藿黄酮小剂量(0.03 g/kg)、中剂量(0.1 g/kg)、大剂量(0.3 g/kg)组.灌胃给药14d后,行右侧脑室注射Aβ1-40造模,继续给药7 d,进行Morris水迷宫、避暗实验和自主活动实验,观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Aβ1-40侧脑室注射模型小鼠出现学习记忆障碍.淫羊藿黄酮中、大剂量组在Moms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潜伏期[(40.12±4.15)s.(34.99±5.49)s]和游泳距离[(648.36±88.42)cm,(781.57±104.41)cm]明显缩短.与模型组逃避潜伏期(65.45±5.15)s,游泳距离(1142.66±96.80)em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避暗实验中可延长模型小鼠的潜伏期[(255.40±11.00)s,(257.46±19.50)s]并降低其错误次数[(0.80±0.14)次,(0.77±0.17)次],与模型组潜伏期[(196.27±25.47)s],错误次数[(1.47±0.31)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自主活动实验中,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淫羊藿黄酮能明显提高Aβ脑室注射致AD小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超长随意皮瓣局部应用VEGF,探讨外源性VEGF对超长皮瓣成活与氧自由基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4年11月—2005年11月在华北煤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采用SD大鼠背部3cm×10cm单蒂缺血皮瓣模型,皮下局部注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后第十二、二十四小时检测皮瓣组织的MDA和SOD含量,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皮瓣成活率进行测定、微血管密度的测定、组织学检查等手段来观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缺血皮瓣成活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结果局部应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后,第二十四小时生理盐水组MDA含量中1/3段为(5.42±1.35)nmol/mgprot,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中1/3段为(2.79±0.22)nmol/mgprot;SOD活力测定在生理盐水组中1/3段为(58.27±12.81)U/mgprot、远1/3段为(109.71±40.13)U/mgprot,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中1/3段为(116.61±19.83)U/mgprot、远1/3段为(177.07±3.41)U/mgprot;表明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提高SOD活力,增强对自由基MDA的清除。组织学检查发现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皮瓣组织毛细血管增生。生理盐水组微血管密度中1/3段为(25.57±0.88)个/cm2、远1/3段为(25.2±0.40)个/cm2,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中1/3段为(31.76±0.77)个/cm2、远1/3段为(37.26±2.97)个/cm2;说明了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增加中远段皮瓣组织的微血管数量。结论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缺血皮瓣成活,其机制可能与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直接促进毛细血管新生、提高SOD表达增加对氧自由基MDA的清除间接促血管新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