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部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425例腹部手术病人的治疗护理,总结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减少了腹部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并发症。但仍出现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用静脉以下栓塞2例,左髂股静脉栓塞1例,股静脉栓塞1例。结论 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对病人术前、术中、术后密切观察护理是预防腹部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3.
万伟  林静 《中外健康文摘》2012,(30):341-342
目的骨科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对128例骨科术后患者进行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在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及指导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结果本组128例患者均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结论对于骨科术后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5.
<正>由于交通事故、运动损伤、老年病人等因素,血脂异常的人群在不断增多,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在不断升高。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又是骨折术后长时间卧床而较常见的并发症。据报道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为7%~45%。预防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的最好方法。我科自到2008年以来,通过对病人的饮食、体位、功能锻炼等多方面的精心护理,得到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  相似文献   

6.
钟丽  蒋文英 《华夏医学》2015,28(1):152-153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指下肢静脉血液不正常地在血管内凝聚、凝固,阻塞管腔,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血栓远端以下的静脉与肢体肿胀、疼痛及静脉扩张等临床表现。血栓形成后,血栓远侧静脉回流受阻,使小静脉毛细静脉瘀血缺血缺氧,渗透性增加,压力升高[1]。腹部手术后患者长时间卧床,下肢活动受限,血运状况不佳,极易引发下肢静脉血栓,如果不能及时对其进行处理或彻底治疗,会对患者的下肢造成功能性障碍,严重的甚至会发生致命的肺栓塞。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围产期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以120例产妇为对象,收集产妇的资料,分析影响产妇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结果120例围产期孕妇下肢DVT发生率为9.17%(11/120).单因素分析显示DVT组与非DVT组年龄、分娩方式、高血压、糖尿病、血栓史、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患者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方法:选择在我院2011年4月~2013年5月产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64例患者,并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2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患者再进行抗凝及溶栓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4.4%,干预组有效率为9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抗凝血与溶血治疗,同时进行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栓腔静脉滤器置入后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技巧及效果。方法对32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术前充分准备、术后精心护理和正确的康复指导等。结果 32例患者均1次成功置入VCF,VCF+抗凝+溶栓30例,VCF+抗凝+取栓2例。经综合治疗明显消失、阻塞血管再通,随访3~34个月,均无肺栓塞、VCF移位及血栓在形成;住院期间无压疮。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不仅保证了治疗效果,缩短了住院时间,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并发症产生原因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实施腹部手术的64例老年患者,回顾分析其并发症产生原因及护理效果。结果:64例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31%,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为感染、出血、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病症,针对性的对患者实行治疗并进行临床护理后,患者并发症消失。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产生并发症的原因主要是机体功能状态及病理特点,应注意加强患者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水平与老年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集的行腹部手术的年龄大于是60岁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70岁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61%;70~8岁患者为45.45%;>80岁患者为90.00%。60~70岁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慢性疾病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6.51%)明显高于不伴有慢性疾病患(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入院并发症发生率46.88%明显高于择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腹部手术的护理,可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意义。方法:选择骨折患者12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中发生下肢静脉血栓3例,干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2例,干预有效率为81.0%,观察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预防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意义重大,应重视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胃肠道腹部手术便秘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本科76例非胃肠道腹部手术便秘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非胃肠道腹部手术便秘的原因多与术前准备不充分,术前心理指导、术后功能锻炼等因素有关.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的症状.结论:通过手术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减少非胃肠道腹部手术便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预防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效果.方法 以80例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15.00%(6/40)(P<0.05).两组干预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降低,...  相似文献   

16.
<正>下肢静脉血栓是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统计0.61‰~1.50‰发生于分娩或手术后3周内1,术后一旦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严重者还会致残,甚至引起急性肺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高龄孕产妇的增多及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本病的发生逐渐增多。行剖宫产增加了产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故对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十分重要,现将预防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例为40岁经产妇,患者患糖尿病8年,血糖控制良好,体质,体重130 kg,术后卧床时间较长,下床活动较迟,发病时间为手术后6 d。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为左下肢肿胀、疼痛及行走受限,通过彩超检  相似文献   

17.
有目的 地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骨科术后病人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产褥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褥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对来我院治疗的DVT患者,采用心理、化学药物、局部护理的方法。结果:经护理后,全部患者疼痛、肿胀、皮温升高等症状消失。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地治疗DVT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传统护理方法护理的1 0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的1 18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下肢静脉血栓高危因素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20.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妇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DVT可引起肺栓塞及影响下肢功能,故对于DVT的预防十分重要。为探讨降低DVT发生率的更佳途径,我们对我院2005年6月~2006年5月骨科下肢手术及妇科腹部手术病人进行分组观察、统计DVT发病率,比较各组患治疗效果的差异性,以评价护理干预对降低DVT发病率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