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岭南地区冠心病的中医用药规律。【方法】对1990-2010年岭南地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方面文献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分析冠心病的证候分布及其用药规律。【结果】(1)证候分布:在相关的125篇文章中,常见证候依频次从高到低前8位为:气虚血瘀证>气虚血瘀、痰阻心脉证>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心血瘀阻证>气滞血瘀证>痰阻心脉、心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痰阻心脉证。证素分布依次为: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阴虚证、阳虚证、气滞证、寒凝证、热毒证。(2)总体用药规律:药物类别排前5位者为活血化瘀药、补虚药、理气药、化痰药、解表药;排前10位的常用药物为丹参、川芎、黄芪、当归、赤芍、甘草、瓜蒌、红花、三七、薤白。(3)分证用药规律:心血瘀阻证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气虚血瘀证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气滞血瘀证以血府逐瘀汤原方,痰阻心脉证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阴寒凝滞证以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减,气阴两虚证以生脉散加减,心肾阴虚证以左归饮加减,阳气虚衰证以参附汤加减。【结论】近20年岭南地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以在辨证基础上运用古方加减为主。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冠心病危险因素、分子生物学指标、基因多肽、心电图改变、冠状动脉病变和心功能变化、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代谢组学等8个方面对近4年来冠心病常见证型客观化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深入阐明冠心病中医证候的内在发生机制,探讨其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提供可作为辅助诊断的客观量化指标,以期提高冠心病的中医辨治水平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国内有关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频率描述分析,结果发现肾虚髓亏、肝肾阴虚、痰蒙清窍、瘀阻清窍、心肝火旺、心脾两虚、气虚血瘀等7种证型为血管性痴呆的最基本证型,其中肾虚髓亏出现频率最高,贯穿整个血管性痴呆病程或者与其他证型兼并存在。本病临床病机特点以正虚为主,兼有虚实夹杂,单纯实证较少见,在病位因素中以肾为主,其次为肝、脑窍、脾、心;病性因素中以气虚、阴虚、髓亏为主;病因证素中以痰浊、瘀血为主。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初步建立冠心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方法:应用文献整理、临床调查、专家研讨等方法,建立冠心病常见中医证候诊断规范草案,将该草案的辨证结果与专家经验辨证进行对比验证,根据临床验证结果与临床实际对该草案进行反复修订,逐步完善。结果:初步建立了冠心病证候定性与定位诊断规范。定性诊断包括实证与虚证,实证有气滞证、血瘀证、寒凝证、实热证、水湿证、痰浊证;虚证有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阳脱证,共11个定性证候。定位诊断,病位在心,主要涉及肾、肝(胆)、脾、肺、胃。诊断内容中确立了各证候特异性症状与非特异性症状,并设定了满足诊断的条件。临床验证结果显示,模型辨证与专家辨证结果对照,定性诊断符合率为75.73%,定位诊断符合率为83.33%。结论:冠心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基本符合中医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分布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CHD—AP)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对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G)确诊为CHD—AP.并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证候调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纳入标准中的证候诊断标准,辨证分析确定其证型;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研究对象各中医证型、证候要素分布的特点。结果CHD—AP患者各危险因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100例患者共出现8种证型,包含10种常见证候要素。实性证候要素中的血瘀为所有患者共有的基本证候要素,其余各证候要素按出现频率依次为:气滞、痰浊、寒凝、痰热:虚性证候要素中以气虚要素为主,各证候要素按出现频率依次为:气虚、阴虚、肾虚、脾虚、阳虚。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特征性,血瘀证候要素为所有CHD患者病变均具有的基本证候要素,气虚证候要素在虚性证候要素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1990年1月~2012年12月中国期刊数据库(CNKI)收录的肿瘤中医证候的相关分子研究的文献,通过频度分析总结中医证候和相关分子特点,以探讨肿瘤证候相关分子内涵。方法对所选文献中的证候、相关分子进行统计归类和频数分布分析;用BioProfiling.de网站进行分子生物信息分析。结果归类后得到27个证候,气滞血瘀、脾气虚、痰浊中阻、气阴两虚、阴虚燥热、湿热互结为常见证候,占68.42%;在证候要素中归纳出9个要素,实性证候要素占64.88%,主要有气滞、血瘀、痰结、热毒占59.52%;虚性证候要素占35.12%;27个证候中共涉及39个相关分子;痰证相关分子有EGFR、Ki67、TFF1;瘀证相关分子有:CA199、CEA、CA242等;虚证相关分子有:EGFR、CerbB2、Ki67、VEGF。结论肿瘤中医证候相关分子的数据挖掘可为进一步研究肿瘤证候分子内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中医证候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展了冠心病中医辨证学研究,并广泛结合现代客观指标和量化手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更趋规范化和客观化。本文从冠心病的证候特征、证候分布、证候病理生理研究现状及展望述评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冠心病中医证候与血液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探究血脂代谢、炎症因子、凝血-纤溶系统、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与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候之间的关联性,拟为临床指导冠心病中医辨证与生化指标结合提供的参考依据,从而推动中医辨证的客观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率变异性非线性特征,探讨其与中医虚实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分成中医虚证组50例,中医实证组50例,比较两组心率变异性的非线性参数。结果比较两组关联维数、近似熵、HRV复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达峰时间、抵谷时间及峰谷值,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虚证组峰值和谷值均小于实证组,虚证组每次达峰及抵谷时间均比实证早1-3h,研究冠心病心率变异性非线性特征可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岭南地区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2016年门诊、急诊及住院部收治的162例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流感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76±11.4)岁,临床以发热、恶寒寒战、疲倦乏力为主要症状,且肢体困重、纳减、口干不欲饮、恶心欲吐等症状亦较突出。中医证型分布以风热犯卫、风寒束表、热毒袭肺、热毒壅肺和湿证为主,其中以风热犯卫、热毒袭肺最为多见,二者占77.79%,而上述证型中又多兼夹有湿证、湿热证的特征。【结论】岭南地区流感患者普遍兼夹有湿证、湿热证的特征,中医证型以风热夹湿证为主,可能与岭南地区气候湿热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银屑病中医基本证候在人群中的分布,探讨银屑病中医基本证候与疾病分期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纳入2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寻常型银屑病基本证候与疾病分期及各项病情严重程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医基本证候分布依次为:血瘀证(70.3%)>血燥证(17.3%)>风热证(12.4%);疾病分期依次为:稳定期(57.5%)>进行期(26.9%)>消退期(15.7%)。(2)中医基本证候与疾病分期的关系:风热证在进行期中所占比例较大,血瘀证和血燥证在静止期中所占比例较大。风热证与进行期相关,血瘀证与稳定期相关,消退期与血燥证相关。(3)中医基本证候与各项病情评判指标的关系:不同中医证型间银屑病的疾病严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P<0.01),PASI评分风热证>血瘀证>血燥证;瘙痒评分风热证>血燥证>血瘀证。回归分析发现:躯干部的PASI评分和瘙痒评分对3种证型的影响程度不同,与血燥证和风热证正相关,与血瘀证负相关;年龄分段与血燥证负相关。【结论】血瘀证与稳定期的病人在本次研究中所占比例最高。不同中医证型间银屑病的疾病严重程度存在差异,证型与银屑病分期可能有对应关系:风热证与进行期相关,血瘀证与稳定期相关,消退期与血燥证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冠心痛痰瘀证与多种因素的相关性,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135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痰瘀证组(87例)和非痰瘀证组(48例),另选择体检健康者28例设为正常对照组,从证候计分、危险因素、基本实验室检查、炎症因子、冠脉造影等5个方面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痰瘀证为冠心病的主要证型,冠心病痰瘀证组的证候计分较高。在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中,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及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痰瘀证的关系密切,尤其血脂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升高与冠心病痰瘀证的发病有密切关系。炎症因子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可溶性CIM0配体(SCD40L)、细胞黏附因子-1(ICAM-1)水平与冠心病痰瘀证的关系密切。冠心病痰瘀证的冠脉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冠脉病变程度较重。【结论】冠心病痰瘀证与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3.
回顾《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创刊的背景、办刊的特点和办刊的成效,体会到《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年来办刊一直坚持的三个重要定位——中医特色、学术前沿性和编辑规范性,正是该刊遵循办刊规律的具体体现,是该刊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信息的传播效能,扩大刊物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中医分型与血流动力学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乳腺癌血流动力学特点与乳腺癌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从肿瘤血管微观特征方面为中医辨证提供科学的、客观的定量分析指标.[方法] 通过超声造影技术联合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58例不同中医证型(分为3型)且,临床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乳腺癌肝郁痰凝与正虚毒炽证型间的血流峰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起始增强时间比较:冲任失调与肝郁痰凝证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达峰时间比较:冲任失调与肝郁痰凝证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冲任失调与正虚毒炽证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曲线斜率方面,肝郁痰凝与正虚毒炽证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中医证型分级与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提示,证型分级仅与血流峰速呈正相关(r=0.245,P<0.05),与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乳腺癌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各中医分型中的分布有一定差异;乳腺癌患者证型分级与部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存在相关性,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以为中医辨证提供科学的定量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医院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医院电子病历信息系统数据库转出功能,提取本院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的中医信息,运用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方法,分析其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候构成。【结果】35~59岁年龄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构成比例最大,占63.6%,无论男女患者中医诊断均以痹证(病)最多,占95.3%;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中气滞血瘀证排在第1位(占60.2%),其次是肝肾不足证(占18.3%);年龄小于35岁及35~59岁患者以气滞血瘀证为主,60岁及以上老年住院患者以肝肾不足证和气滞血瘀证为主。【结论】中医院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的中医诊断以痹证(病)最多,中医证候以气滞血瘀和肝肾不足为主,提示应加强对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临床医疗工作及开展此年龄段人群的预防保健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6.
气虚、气滞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发病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发病中,气病致瘀的气滞心血瘀阻证和气虚心血瘀阻证的异同。方法 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患者中分别对气滞心血瘀阻证、气虚心血阻证间的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FGF1α)、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率、心钠素(ANF)、高频心电图和心功能等指标进行了观测比较。结果 气滞心血瘀阻证。结论 气滞心血阻证病情相对较轻,是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初发阶段,气虚心轿瘀阻证的病情重,是气滞心血瘀阻证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病各中医证型患者在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P-选择素(CD62P)等方面的差异,研究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内皮损伤、炎症反应、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方法]将冠心病患者186例分为心血瘀阻型、痰阻心脉型、心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及阳气虚衰型,另选正常对照组30例,检测各组血中vWF、hs-CRP、CD62P水平.[结果]冠心病各中医证型患者血中vWF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但各证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冠心病各中医证型CD62水平比较,阳气虚衰型显著高于心血瘀阻型、痰阻心脉型、心肾阴虚型及气阴两虚型(P<0.05或P<0.01);各中医证型中阳气虚衰型患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心血瘀阻型、痰阻心脉型、心肾阴虚型、气阴两虚(P<0.05或P<0.01);各中医证型中阳气虚衰型患者hs-CRP异常率最高(73.3%),经卡方检验.与心血瘀阻型、痰阻心脉型、心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冠心病各中医证型内皮损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炎症反应及血小板活化与阳气虚衰证型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介入术后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作用,评价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2011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60例LEDVT病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管内介入技术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分为气滞血瘀证39例,气虚血瘀证21例。介入术后1个月、6个月根据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观察各项指标。【结果】介入术后1个月,气滞血瘀证临床治愈34例,显效5例,有效和无效均0例;气虚血瘀证临床治愈14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0例。术后6个月,气滞血瘀证临床治愈38例,显效1例,有效和无效均0例;气虚血瘀证临床治愈18例,显效1例,有效2例,无效0例。术后1个月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临床疗效均优于术后1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可提高LEDVT介入术后的近期临床疗效,防止血栓形成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插入与缺失(I/D)多态位点与糖尿病冠心病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2%琼脂凝胶电泳法,捡测了52名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人血ACE基因I/D多态性,根据中医辨证,将其分为血瘀和肾阳虚2个亚组,并与41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糖尿病冠心病组DD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正常组(分别P<0.01和P<0.05);在糖尿病冠心病中,血瘀组的ID型频率高于肾阳虚组(P<0.01),而DD型频率却低于肾阳虚组(P<0.05),2组 I、D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未见显著性差异,并均以D等位基因占优势。【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分布与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和病情转归预后有关,D型等位基因可能是糖尿病冠心病,尤其是肾阳虚衰型发生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