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慢性湿疹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选取湿热型慢性湿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龙胆泻肝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西替利嗪治疗,4周后观察其症状、体征的改变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评分比较除红斑外,治疗组其余3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能有效的改善慢性湿疹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2.
李晶 《黑龙江医学》2010,34(12):941-941,946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4例125耳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并设90例102耳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提高,疗程缩短。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以提高治愈率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龙胆泻肝汤联合灯芯草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取本院门诊急诊的带状疱疹患者90例,随机把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龙胆泻肝汤联合灯芯草灸治疗,观察两组平均疗程与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平均疗程为(6.5±1.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4±2.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龙胆泻肝汤联合灯芯草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磷酸氧钛钾(KTP)激光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KTP激光治疗,术前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溶液冲洗泪道,术后给予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每日3次,使用5~7 d.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服用龙胆泻肝汤,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连续服用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83.34%,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83.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3月、6月及1年时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KTP激光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加减龙胆泻肝汤联合转移因子封闭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  高卫华 《河北医学》2008,14(9):1019-1020
目的:探讨加减龙胆泻肝汤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96例急性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加减龙胆泻肝汤每天1剂,同时应用1单位转移因子 2%利多卡因5m l,对皮损患处进行封闭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阿昔洛韦,肌注V itB12。结果:治疗一周后,皮损消退率治疗组为76.78%(43/56),对照组为45%(18/40)。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转移因子对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王卿森 《中外医疗》2009,28(30):101-101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对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将6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以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加服中药龙胆泻肝汤,每日1剂,10剂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2007年3月~2010年5月将5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以龙胆泻肝汤加味内服治疗;对照组24例,口服阿昔洛韦、阿昔洛韦软膏外用.2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2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味内服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和观察组(常规药物加加味龙胆泻肝汤),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43例患者,治愈19例(44.2%),好转16例(37.2%),无效8例(18.6%);观察组,治愈28例(65.1%),好转14例(32.6%),无效1例(2.3%).结论 常规药物和加味龙胆泻肝汤合用能更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面膜配合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痤疮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口服加减龙胆泻肝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药面膜。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7%,两组之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面膜配合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痤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合马齿苋合剂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带状疱疹52例,口服龙胆泻肝汤合马齿苋合剂,水煎服,1次150毫升,1日2次,疗程1~4周。结果:52例治疗后疼痛缓解,疱疹消失,其疗程最短1周,大多数在十天至二周治愈,最长的治疗1月。52例全部治愈,有效率100%。结论:近年来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也有报道,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龙胆泻肝汤、消风散、消风散去荆防方对豚鼠急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7%、1%的2,4-二硝基氯苯(DNCB)-丙酮溶液间隔1周,分别涂抹于豚鼠背部去毛皮肤以复制豚鼠急性湿疹模型,口服灌胃给药,并设外用曲咪新乳膏组为药物对照组,据皮损局部的症状评分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龙胆泻肝汤组、消风散去荆防方组的症状评分和组织病理学改变均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龙胆泻肝汤组与外用曲咪新乳膏组无显著差异,消风散去荆防方组优于龙胆泻肝汤组与外用曲咪新乳膏组,消风散组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但消风散组组间差异较大。结论:消风散去荆防方对豚鼠急性湿疹的疗效优于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与外用曲咪新乳膏疗效相当,消风散疗效不稳定。  相似文献   

12.
补肾活血汤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补肾活血汤(由熟地、山茱萸、淮山、龟板、何首乌、枸杞、巴戟天、肉苁蓉、石菖蒲、远志、水蛭、蒲黄、紫河车、太子参、陈皮等组成)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V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补肾活血汤结合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都可喜和尼莫地平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VD患者的智力障碍程度,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VD患者的生活能力,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57.5%,2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的MMSE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治疗组在MMSE及ADL评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1),其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补肾活血汤辨证加减治疗能改善VD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这可能与其改善VD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13.
银屑灵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银屑灵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4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治疗组给予口服银屑灵片(由生地黄、当归、赤芍、川芎、紫草、莪术、金粟兰、土茯苓、乌梅、甘草等组成)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阿维A胶囊治疗,同时两组均外用本院制剂肤必润.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参照银屑病患者皮损程度评分(PASI)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检测血清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1)第1疗程(4周)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阿维A胶囊起效较银屑灵片快;第2疗程(8周)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两组长期疗效相仿.(2)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FN-γ水平均有显著性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FN-γ水平下降更显著(与治疗前比较,P<0.01),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两组在皮肤干燥、腹部不适、唇干、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提示银屑灵片的副作用较阿维A胶囊少.[结论]银屑灵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与阿维A胶囊相仿,但副作用较阿维A胶囊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银屑灵片能降低患者血清IFN-γ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中药胃疡生肌汤对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药胃疡生肌汤对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三联疗法(灭滴灵、阿莫西林、洛赛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胃疡生肌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白芍、白花蛇舌草、黄芪、天花粉、郁金、佛手、甘草、三七粉、白及粉等组成)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HP根除率治疗组为92.9%,对照组为92.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血浆ET-1水平均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P<0.05或P<0.01),且治疗组的升高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胃疡生肌汤能显著提高西药三联疗法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这可能与其促进ET-1的生成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分析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对带状疱疹伴抑郁患者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 例带状疱疹伴抑郁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西医结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及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P物质、神经生长因子、前列腺素E2、白介素6水平,以及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CD3+、CD4+、CD4+/CD8+、NK 高于对照组患者,CD8+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可促进带状疱疹伴抑郁患者的病情恢复,在强化患者免疫功能方面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52例急性胆囊(道)炎、胆石症均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认为大柴胡汤对这类疾病切中病机,值得进一步总结、研究、推广.在治疗观察中并发现大黄在方中是一味举足轻重、必不可少的有效药物,只要把大黄用量增加至30克以上,一般在用药后2-4天内诸症消失而渐愈,即使单味大黄也可使多数患者排出结石而获效,只是单味大黄可引起呕吐并可加剧早期的腹痛,而将其配之于大柴胡汤中则正好能防止此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消疣方联合光动力防治尿道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先予以微波治疗去除外生疣,然后予以自拟消疣方(药物组成:黄芪30 g、板蓝根30 g、白术15g、马齿苋30 g、木贼10 g、贯众10 g、香附10 g、大青叶10g、毛冬青10 g、紫草10...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骨洗二方配合关节松动训练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 对32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在术后2周内给予主动锻炼为主,辅以小幅度CPM(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机功能锻炼;从术后第3周开始,给予中药骨洗二方(由薄荷、防风、豆豉、桂枝、威灵仙、半枫荷、独活、乳香、羌活、川五加皮、没药等组成)熏洗和关节松动训练(包括CPM机锻炼以及理疗师手法按摩).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估系统分别评估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结果] 优2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0.6%.[结论] 中药骨洗二方熏洗和关节松动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凯时(脂化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勃起功能障碍(ED)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凯时组30例和凯时+中药组36例。全部患者均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凯时组仅给予阴茎海绵体注射治疗,凯时+中药组在凯时组基础上同时服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桃红四物汤加生黄芪、刺五加)治疗,治疗前后根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表(IIEF-5)由患者进行自我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的IIEF-5量表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凯时+中药组对IIEF-5量表评分的改善作用显著优于凯时组,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凯时治疗糖尿病患者ED具有良好效果,加味桃红四物汤与凯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绝经后妇女中有临床表现的6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运用六味地黄汤加味(熟地、山萸肉、淮山药、泽泻、丹皮、茯苓、骨碎补、续断、仙灵牌)为主方,视其肾阴、肾阳、肾气虚随证加减,每天1剂,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并测定患者的血清激素水平和骨密度指标。[结果]本组60例,治疗两个疗程后显效42例,占70.00%;有效10例,占16.67%;无效8例,占13.33%,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后患者的右膝关节超声振幅衰减系数(αBRA)、超声传导速度(vSOS)和骨硬度指数(pSTI)等骨密度指标均有提高(与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后患者的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有提高(与治疗前比较,P<0.01)。[结论]中药六味地黄汤能有效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改善患者的骨密度;其疗效机制可能与其调节患者的血清雌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