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 傅通敷(fū).涂;敷布.《荀子·成相》:“禹傅土,平天下”.《后汉书·华佗传》:“傅以神膏”.〔例〕《诸病源候论·伤寒登豆疮后灭瘢候》:“所以宜用消毒灭瘢之药以傅之.”《诸病源候论·牙齿痛候》:“此则针灸不瘥,傅药虫死,乃痛止.”倍通背(beì).违反;违背.《礼记·缁衣》:“信以结之,则民不倍”.《墨子·非儒》:“倍本弃事而安怠傲”.〔例〕《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病人有强弱相倍也.”受通授(shòu).授予;给予.《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因能而受官”.《宋书·垣护之传》:“岂是朝廷受任之旨?”〔例〕《诸病源候论·牙齿病诸候》:“虫居其间,又传受余齿,亦皆疼痛.”长通常(cháng).经常.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诗:“茅檐长扫净无苔.”〔例〕《医林改错》:“随胎衣而  相似文献   

2.
李蔚  王奎  刘路 《世界中医药》2010,5(3):194-195
在翻译界众所周知,自严复在《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以来,“信、达、雅”就成为中国近现代翻译理论探索的高度浓缩,所谓“信”指意义不背原文,可见“忠于原文”是翻译首要而重要的一个原则。中医法语翻译是翻译工作在中医领域的应用,中医学有很多特定含义的术语,因此“信”,即内涵对应性尤为重要。我们试从中西医差别、多义词、近义词等角度剖析中医名词术语法语翻译原则“对应性”的产生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偶读《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年第12期《识破借字读本字——古音通假说略》一文,觉其中个别说法似有商榷之必要。此文引用滑寿的观点,认为“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句中,“佩”通假作“悖”,“佩”的本字是“悖”。笔者认为此说欠妥,“佩”的本字应当是“倍”。首先从音韵学角度看,上古音中“佩”与“倍”同属并纽之韵,声母、韵母完全相同,而“悖”属并纽物韵,其韵母不同。其次从字义讲,“倍”有违反、违背之意,《说文》:“倍,  相似文献   

4.
明代医家所引述的《水镜诀》不是唐代王超的《仙人水镜图诀》,可能是元代曾世荣所作。因此,不能作为证明小儿指纹诊法起源于唐代的依据。《幼幼新书》引述的王超《仙人水镜图诀》、《杜光庭指迷赋》以及孙思邈之论和唐代“画指为信”在“立契”上的应用表明,小儿指纹诊法起源于唐代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叙述扁鹊“病有六不治”的议论 ,其中之一曰“信巫不信医”。后世医家学者对此评论甚多。前不久读钱钟书先生《管锥编》 ,发现钱先生有一篇文章也专门谈论“信巫不信医” ,其所引材料之丰富 ,立论之精辟 ,见识之不群 ,为以前所罕见。现略作转述于下 ,愿与同道分享、体味。  一、巫的一身二任及巫医之谓  钱先生认为 ,“巫是神来附身之巫 ,又是附巫身之神 ,民俗学中舞乐的形象化”。为神而亦为巫 ,一身而二任。至于巫与医 ,则初民之巫 ,就是医 (shaman)。并举《公羊传》隐公四年“于钟巫之祭焉” ,何休…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广泛运用称之为“国老”的甘草,在《神农本草经》谓“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胫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解毒”。甘草一药在《伤寒论》中组方共70次,在《金匮要略》组方计88次。兹就《伤寒论》中甘草的药证发挥介绍如下。古时候有“甘草主治赢瘦”之论。《神农本草经》  相似文献   

7.
“气至”一词首见于《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这说明针刺时“气至”的重要和它与疗效的关系。在《内经》中“气至”又称为“得气”。后人对“气至”的理解有所不同。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初探。一、古代对“气至”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易与医     
一、从《易》与医的起源谈起《易》是讲卜筮的书,医是“治病工”(见《说文》).卜筮和治病,是两种不同的职业,但在中国古时,却都是“巫”的事.巫,是跳大神的人.《说文》:“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袖舞形”(按:巫亦包括男巫.《楚语》:“在男曰觋,在女日巫.”《周礼春官神仕疏》则说:“男,阳,有两称,日巫,日觋:女,阴,不变 直名巫,无觋称”.).“筮”字从巫.“医”,繁体字作“醫”,《集韵》作“毉”,亦从巫,可证.卜筮和治病,虽然都是巫的事,但在分工上也有所侧重.如《吕氏春秋》就说;“巫彭作医,巫咸作筮”.当时虽然有的人信巫,  相似文献   

9.
银翘散为吴瑭《温病条辨》的第一首方,是辛凉解表的代表方剂。我国现代大中院校所学习的教材《方剂学》中,银翘散的组成中并没有玄参,而《温病条辨》中却有“倍玄参”和“去玄参”之说。究竟应不应该有玄参呢?本人认为应该有,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0.
医易同源,而易长于变化.故孙思邈云:“不学易不足以言太医”.王冰注《内经》多采用《周易》的词句和义理.历代名医注《伤寒》亦有采用卦名、辞句和义理者.张景岳年逾不惑,始信学医必须知易,而著《医易》.可见学习掌握点《周易》理论知识,有助于理解“玄冥幽微,变化难极” 的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对学习典经著作是有帮助的.一、《周易》来自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周密观察并非虚构  相似文献   

11.
扁鹊曰:“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也,凡针之体,先从鬼宫起,次针鬼信、鬼垒……不可错也。”现将十三鬼穴及针法明示于下。1.鬼宫人中穴也(《铜人》)。又名鬼客厅(《千金》),鬼市(《千金翼》),水沟(《甲乙》)。手法男子左边进针,右边出针;女子右边进针,左边出针。必须横穿才可。2.鬼信少商穴也(《灵枢》)。  相似文献   

12.
有关“气功治皮肤病”的问题答读者孙家孔自从我的一篇小稿“气功治好我的皮肤病”在《气功》1995年第10期发表以来,陆续收到全国各地皮肤病患者的信,信中提出有关“气功治皮肤病”的好多问题,由于来信很多,难于—一回复,只好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还望...  相似文献   

13.
《本草纲目拾遗》载石打穿治噎膈极效。《读名医类案》、《冷庐医话》亦皆载转之。唯皆以不知石打穿为何药为憾,如《冷庐医话》云:“石打穿,本草罕见,至《本草纲目拾遗》始载其功用,然世人知之者鲜,即或识之亦未必信而肯服。”按噎  相似文献   

14.
目前,广大气功爱好者经常来信要求我部整理刊登气功古籍。为此,本刊从这期开始分四期刊登广州中医学院气功研究室主任黎泽泉副主任医师的《“道”与气功——破译《老子》七十六个“道”字一文,提出个人见解。欢迎读者来稿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三折肱辨     
拜读2001年5月26日《上海中医药报》总刊号第454期《览史磋医》连载第十三期“三折肱知为良医解”,颇生疑义。作者列举了与“三折肱”有关的出处,最早的有《左传·鲁定公十三年》:“冬十一月,荀跞、韩不信、魏曼多奉公命以伐范氏、中行氏,弗克。二子将伐公,齐高强曰:‘三折肱知为良医。唯伐君为不可,民弗与也。我以伐君在此矣。三家未睦,可尽克也,克之,君将谁也?若先伐君,是使睦也。’弗听,遂伐公。国人助公,二子败,从而伐之。”屈原《楚辞·惜诵》:“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孔丛子·嘉言》:“…  相似文献   

16.
养生在线     
《养生月刊》2004,25(1)
贵州省纳雍县杜华先生来信,小谈读《养生月刊》的感想。杜先生在信中写道: 有人说: “读一本好书,当与一位伟人说话。”真的,每次读到《养生月刊》,我都兴味盎然,爱不释手,读过第一期,  相似文献   

17.
《元和纪用经》,题唐·启玄子王冰撰。《中国医籍考》:“叶氏长文启玄子元和纪用经宋志一卷,存。”并全文刊许寂序及程永培跋。按曰:“乾隆中程永培刊《六醴斋丛书》收有是书,无叶长文序。题云唐启玄子王冰著。又有许寂序,所言虚夸难信。然检其文,决非宋以后物。且与陈氏《三因方》所引相合,则要为古书无疑矣。”  相似文献   

18.
在临床中,遇到患者诉说“寒热往来”,很自然会想到这是伤寒少阳经证症状之一。可是,千万不可疏忽,当患者“肝肾阴虚”时,也会出现“寒热往来”。笔者曾在1981年给《浙江中医学院学报》编辑部去信,表示赞同马莲湘教授在《学报》1981年第1期关于“寒热往来”问答专栏中的看法。古代医家对此早有论述,并引拙文《陈修园医案考证》中虚损案为证:“罗氏论虚弱之证,都因邪伏血郁而得,不独阴亏一端也。至晚寒热,时减时  相似文献   

19.
养生在线     
《养生月刊》2003,24(9)
湖南省华润电力鲤鱼江公司彭文生 来信道养生 彭先生在信中说,他是一个有5年“退龄”的退休干部,今年已是65岁,但老哥老姐们都说他看上去只有五十来岁,他自己也觉得精神旺,身体好。老哥老姐们向他求教养生之道,平时看何种保健刊物,他特别推崇的就是《养生月刊》。彭先生在信中写道:《养生月刊》有三个优点,即  相似文献   

20.
<正> 古人常用“三焦”来划分人体脏腑的大体部位。心肺居于膈上属上焦,脾胃居于隔下脐上故属中焦,肾、膀胱居于脐下属下焦,这些早巳定论,唯“肝属下焦”之信在《内经》中并无记载。在《灵枢》中只提到:“肝大则逼胃迫咽,迫咽则苦膈中,且胁下痛”。而王冰在注《素问.金匮真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