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25-gauge(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与20-G手术术后眼屈光稳定性.方法 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121例(121眼)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眼底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1眼采用常规20-G玻璃体切割手术,B组60眼采用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对比观察术前与术后1周、4周和12周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改变.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1周和4周,B组视力优于A组(x2=8.81、6.65,P均<0.05).A组术后屈光度向远视漂移,在术后12周回归至接近术前水平.B组术后屈光度向近视漂移.A组术后1周、4周、12周较术前改变的平均球镜度为(+1.93±0.07)D、(+1.06±0.04)D、(+0.15±0.03)D,较术前改变的平均散光度为(1.62±0.07)D、(1.05±0.05)D、(0.41±0.03)D.B组术后1周、4周、12周较术前改变的平均球镜度为(-0.06±0.02)D、(-0.04±0.03)D、(-0.03±0.02)D,较术前改变的平均散光度为(0.05±0.01)D、(0.03±0.01)D、(0.03±0.02)D.术后1周、4周、12周球镜度改变在两组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00.6、159.3、26.0,P均<0.01).术后各时间段散光度改变在两组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73.4、156.3、82.3,P均<0.01).A组角膜散光屈光率(SimK1-K2)、表面不对称指数(SAI)、表面规则指数(SRI)在各个时间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1、3.44、3.28,P<0.05),而B组患者各角膜地形参数在术前、术后各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之间在术后短期内角膜SimK1-K2、SAI、SRI的改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1.5、45.5、47.0,P<0.05).结论 与20-G常规玻璃体切割手术相比,25-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眼屈光稳定性更好,可获得更完善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导航系统引导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在角膜曲率最大子午线上行对向透明角膜切口矫正术前角膜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 队列研究.选择35例(40眼)术前角膜散光度均大于1.0 D白内障患者为实验组,在表面麻醉下于最大角膜曲率子午线上做2.8 mm对向透明角膜切口;另选27例(30眼)术前角膜散光度均大于1.0 D白内障患者为对照组,在表面麻醉下于最大角膜曲率子午线上做2.8 mm单个透明角膜切口.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及平均角膜曲率的变化.根据Jaffe's矢量分析原理计算手术源性角膜散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配对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对照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分别为(1.84±0.40)D和(1.49±0.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5,P<0.05).实验组分别为(1.89±0.74)D和(0.71±0.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3,P<0.05).术后3个月2组角膜散光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1,P<0.05).2组手术源性散光分别为(0.38±0.18)D和(1.55±0.84)D.对照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平均角膜曲率分别为(44.18±1.31)D和(44.14±1.3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P>0.05).实验组分别为(44.33±1.51)D和(44.29±1.5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P>0.05).结论 超声乳化吸除术中行对向透明角膜切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矫正角膜散光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眼球屈光系统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眼科A型超声仪、i-Trace像差仪等对玻璃体切除术及部分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的20例(20只眼),单纯玻璃体积血、混浊和20例(24只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前及术后1、4、12周时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长度及眼球角膜曲率、屈光度等低阶像差和高阶像差进行测量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1周前房深度加深、晶状体厚度变小(P<0.05);术前散光轴多在0度和90度附近,术后散光度加大,散光轴主要在30度和150度附近,术后12周同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角膜曲率在术后1周明显增加(P<0.05),在切口径线的角膜曲率变化最大;黄斑裂孔组高阶像差术前显著高于对侧眼,术后4周玻璃体疾病组和黄斑裂孔组的高阶像差仍偏高(P<0.05),12周后接近对侧眼水平.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眼球低阶像差在1个月内变化较大,3个月后恢复正常,黄斑裂孔术后3个月高阶像差较术前明显改善,视觉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睫状体平坦部的单纯玻璃体切除手术对角膜表面曲率所造成的影响。方法: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仪分析行单纯玻璃体切除手术20例(21只眼),观察术前、术后2-3周及术后3月的角膜表面形态变化。结果:术后2-3周△SimK值增加,P<0.05,正柱镜散光轴位改变与切口方向有关。术后3月与术前比较,散光度数与轴位均无统计学意义改变。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早期可致角膜散光增加,但这种影响髓术后伤口愈合而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水平斜视及垂直斜视术后屈光状态变化及不同术式对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 通过睫状肌麻痹验光和角膜地形图检查,对40例水平斜视及42例垂直斜视患者术前、术后1、4、8周的屈光状态动态分析.结果 下斜肌转位组术后球镜及柱镜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眼一条直肌后徙组睫状肌麻痹后柱镜变化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眼一退一截组睫状肌麻痹后球镜变化在1周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柱镜变化及角膜地形图dk值变化术后1、4周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地形图曲率变化:后徙侧角膜3 mm、5 mm区角膜曲率增大,而截除侧变小,术后1、4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术式对眼球屈光状态影响持续时间不同,但均可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改良四点固定与传统两点固定人工晶状体悬吊植入术后角膜曲率及散光的变化,以寻求提高人工晶状体悬吊术后视觉质量的更佳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0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眼二科行改良四点固定人工晶状体悬吊植入术患者28例(28只眼)为A组,行传统两点固定人工晶状体悬吊植入术患者29例(29只眼)为B组,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应用Sirius角膜地形图仪测量角膜曲率K1、K2值及散光值,术后3个月随访,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术后角膜曲率及散光的差异性。结果A组术前K1(43.57±0.63),术后3个月K1(43.58±0.70),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P>0.05);术前K2(44.19±0.68),术后3个月K2(44.46±0.63),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P<0.05);术前角膜散光(-0.81±0.30)D,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1.10±0.32)D;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P<0.05)。B组术前K1(43.50±1.04),术后3个月K1(42.98±1.24),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5,P<0.05);术前K2(44.12±1.13),术后3个月K2(44.71±1.03),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P<0.05);术前角膜散光(-0.76±0.41)D,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2.08±0.94)D;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8,P<0.05)。A组术前术后角膜散光差值(-0.29±0.29)D,B组术前术后角膜散光差值(-1.31±0.50)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6,P<0.05)。结论与传统两点固定法相比,改良四点固定人工晶状体悬吊植入术后角膜散光变化更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手术后屈光状态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RRD的患者30例30眼的临床病例资料。高度近视组15例15眼,非高度近视组15例15眼。两组患者均先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并填充硅油,3个月后均行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IOL植入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玻璃体切割术前均测量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根据这两项指标计算IOL植入后的预测屈光度。硅油取出结合IOL植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测眼轴长度、角膜曲率、验光计算实际屈光度数(实际屈光度)。两组手术前后均测量最佳矫正视力并计算LogMAR视力。观察两组手术前后LogMAR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的变化,分析高度近视组术后屈光预测误差与术前眼轴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后两组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度近视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屈光较术前均向近视方向漂移,随时间变化近视漂移逐渐增大,术后各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非高度近视组术后各时间点屈光较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屈光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度近视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均为P<0.05);非高度近视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度近视组术后6个月屈光预测误差与术前眼轴长度之间呈负相关(R2=0.580,P=0.001)。结论 RRD患者行玻璃切割联合晶状体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高度近视患者术后屈光向近视方向漂移,且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屈光向近视方向漂移更明显;高度近视患者术后眼轴增长,角膜曲率增大,高度近视患者术前眼轴越长,术后屈光越向近视方向漂移。  相似文献   

8.
角膜切口矫正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散光的光学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角膜地形图引导下2.6 mm最大曲率子午线轴向透明角膜切口矫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散光(0.50~1.50 D)的光学质量和效果.方法 试验组为角膜地形图引导下2.6 mm最大曲率子午线轴向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5例(21眼),对照组为常规颞侧2.6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8例(21眼).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和5 mm瞳孔直径下手术诱导的角膜各高阶像差以及角膜点扩散函数.结果 随访3个月,试验组术眼裸眼视力≥0.8者15眼,对照组8眼(X2=4.709,P<0.05);试验组矫正视力≥1.0者17眼,对照组14眼(X2=1.109,P>0.05).试验组平均角膜散光度较术前减少(0.29±0.27)D,对照组较术前增加(0.03±0.53)D(t=0.018,P<0.05).手术诱导的角膜各高阶像差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0,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诱导的总高级散光像差分别为(-0.33±0.59)μm和(0.10±0.21)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68,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角膜点扩散函数Strehl ratio值分别为0.023±0.043和0.008±0.012(z=-2.069,P<0.05).结论 角膜地形图引导下2.6 mm最大曲率子午线轴向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角膜光学质量优于常规颞侧角膜切口,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散光的理想术式(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8:354-356)  相似文献   

9.
小梁切除术对角膜地形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及程度。方法:对30例(40只眼)原发性青光眼手术前后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并对比分析,根据术前散光状态分为循规性散光组和逆规性散光组。结果:手术后1~2周角膜地形图变化与手术前相比循规性散光组散光增加,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逆规性散光组术后散光较术前减少,差异有显著性。角膜不规则参数(cornea irregular measurement,CIM)及形状参数(shape foctor,SF)也有小波动。手术后3个月角膜地形图变化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可产生一定程度的手术源性循规性散光,3个月后角膜屈光状态基本回复到术前状态,术后早期散光的产生与眼压的变化、手术切口及缝线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不同大小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后角膜屈光变化的差异.方法 选取160例(160只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组(2.2mm透明角膜切口)78例(78只眼),B组(3.0mm透明角膜切口)82例(82只眼),在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行角膜地形图检查,比较角膜散光度的变化.结果 术后1周,A组的散光度高于B组(P<0.05);术后1个月,A组的散光度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散光度仍高于B组;术后3个月,A组与B组比较,两组的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较硬核的白内障双手3.0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比2.2mm透明角膜切口术后早期角膜屈光改变更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沿角膜散光陡峭轴方向做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散光和视力的变化。方法:根据IOL-Master检测结果选择角膜最大屈光力轴行3.0mm透明角膜切口做白内障超声乳化术42眼作为观察组(A组),常规颞上(右眼)、鼻上(左眼)3.0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68眼作为对照组(B组)。检测术前、术后1d;1wk;1,3mo角膜散光和视力变化。结果:A组术前、术后1d;1wk;1,3mo视力分别为0.2±0.24,0.73±0.37,0.78±0.38,0.94±0.36,0.76±0.13;B组为0.17±0.2,0.82±0.3,0.84±0.2,0.77±0.26,0.8±0.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术后1d;1wk;1,3mo角膜散光度分别为1.01±0.10D,1.33±0.13D,1.15±0.14D,0.90±0.13D,0.89±0.12D;B组为0.95±0.13D,1.25±0.15D,1.07±0.13D,0.87±0.12D,0.82±0.11D。术后1d;1wk;1mo与术前相比散光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mo散光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mo裸眼视力≥0.8者分别为21眼(50%)和32眼(47%),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沿陡轴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有助于患者视力提高及减少术后角膜散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膜地形图及散光度的改变。方法对56例(56眼)翼状胬肉行手术切除,分别于术前、术后使用角膜地形图仪进行检测,记录术前、术后第3个月的角膜地形图主要参数、最佳矫正视力,术前和术后以角膜地形图及综合验光仪验光法确定角膜散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角膜地形图检查平均散光:术前为(5.14±3.12)D,术后为(3.19±2.44)D,术后散光较术前减少,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验光仪验光平均散光:术前(1.91±0.64)D,术后(1.12±0.71)D,术后较术前亦有所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地形图参数:平均中央角膜曲率术前(42.94±3.13)D,术后(44.72±2.94)D;平均角膜几何中心与视轴中心距离术前(1.17±1.26)mm,术后(0.64±0.41)mm;平均角膜表面形态系数SF术前0.53±0.17,术后0.31±0.14;平均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CIM术前3.29±1.35,术后2.01±1.04;上述参数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最佳矫正视力 :术前4.73±0.31,术后4.92±0.2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能明显减少角膜散光,改善术前角膜地形图的不规则形态,有利于提高视力和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术前伴有规则角膜散光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囊袋内旋转稳定性.方法 前瞻性研究.收集32例(47眼)角膜散光均大于1D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眼轴长度>25 mm).术前通过生物测量及软件计算确定IOL型号及放置轴位,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术中将IOL准确放置于目标位置.术后1 d、1周、1个月和3个月充分散瞳后裂隙灯照相,采用Adobe Photoshop软件行IOL轴位分析,记录各组术前、术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前角膜散光、预计残留散光、术后实际散光、IOL旋转度数及其他并发症.采用单项有序资料列联表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 术后3个月,91%患者UCVA大于0.5,显著高于术前B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67,P<0.05).术前平均角膜散光为(2.11±0.83)D,预计残留散光为(0.31±0.26)D,术后3个月残留散光为(0.44±0.35)D,术前、术后散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8,P<0.05).预计残留散光与术后3个月实际散光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9,P>0.05).术后3个月IOL旋转度数为(3.75±1.39)°,其中旋转度数>5°的有3例(占 6%),无旋转度数超过10°的病例.结论 Toric IOL能有效地矫正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角膜散光,预测性强,且植入后具有良好的旋转稳定性,患者术后获得更好的裸眼远视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在合并低度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中行陡峭轴角膜切口和颞侧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和视力的变化。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合并角膜散光≤0.50 D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共60例(60眼)根据术中切口不同分成A、B两组。A组30例行陡峭轴切口,B组30例行颞侧角膜切口。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角膜散光、术源性散光(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SIA),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3个月,A组UCVA均优于B组(均为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均为P<0.05)。A组UCVA术后3个月优于术后1个月、术后1个月优于术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为P<0.05)。A组BCVA于术后1个月基本稳定。术后1周、1个月、3个月,A组角膜散光均低于B组(均为P<0.05)。A组角膜散光术后3个月为(0.26±0.20)D,略低于术前的(0.32±0.13)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B组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为(0.62±0.45)D,高于术前的(0.23±0.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A组 SIA为(1.28±0.63)D,高于B组的(0.77±0.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SI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术前角膜散光≤0.50 D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时,选择陡峭轴切口并不能矫正术前角膜散光,但能减小术后总角膜散光,且可以有效提高术后UCVA,术后效果优于颞侧角膜切口。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AcrySof Toric SA60TT型人工晶状体(IOL)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自身对照研究.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就诊的白内障合并中高度规则散光患者25例(30眼),术前测量所需植入IOL的球镜度和角膜散光度,并通过Alcon在线软件计算IOL的型号和放置轴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植入AcrySof Toric IOL,放置IOL于目标轴向.随访3个月.观察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预计术后残余散光度、实际术后残余散光度、IOL旋转度.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 术后1d裸眼视力为4.72±0.12,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为4.96±0.08.术前角膜散光为(1.80±0.45)D,预计术后残余散光为(0.29±0.16)D,术后3个月实际残余散光为(0.33±0.21)D,术前与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P<0.05),预计术后残余散光与术后3个月实际残余散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4,P>0.05).术后1d20跟IOL轴位发生旋转,平均(5.50±4.07)°,术后3个月8眼无旋转,6眼轴位旋转<2°,12眼2~5°,4眼5~10°,无一例旋转超过10°以上,平均(5.68±4.12)°.结论 AcrySof Toric IOL对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有良好且稳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屈光状态。方法老年性白内障52例(68眼)。术前应用手动角膜曲率计及眼科A/B超测量角膜曲率及眼轴长度,计算所需人工晶状体度数,全部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角膜曲率、散光及实际屈光度。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3月,裸眼视力0.5~0.8者51眼(75.00%),裸眼视力〉0.8者13眼(19.12%);最佳矫正视力〈0.5者4眼(5.88%)(检查发现此4眼为老年性黄斑变性)。角膜曲率平均K值44.22±1.45,角膜散光(0.98±0.76)D,与术前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屈光度等值球镜(0.10±0.95)D,与术前预测目标屈光度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现代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角膜散光影响较小,手术安全,并发症少。但术后实际屈光度与术前预测值存在差别,应在工作中进一步探索准确计算所需人工晶状体度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2.2 mm与2.75 mm透明角膜切口(CCI)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134例(167眼)白内障患者按掷硬币法随机分为2组:2.2 mm切口组57例(70眼)和2.75 mm切口组77例(97眼),术前角膜散光<0.50 D者,做正上方切口,角膜散光≥0.50 D者,在最高屈光力子午线上做切口.测量2组术前,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UCVA、BCVA、角膜散光度(CAD)及轴向(CAA).比较分析2组间及组内不同时间点视力及角膜散光变化的差异.数据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两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独立样本R×C列联表的x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2组术后CAD总体较术前明显降低.2.2 mm组术前为(0.73±0.43)D,术后3个月为(0.49±0.36)D (P<0.01);2.75 mm组术前为(0.87±0.57)D,术后3个月为(0.53±0.38)D(P<0.01).2.2 mm组术后1周CAD有短暂增高(P<0.05),术后1个月时下降至术前水平(P>0.05);而2.75 mm组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1个月时明显低于术前(P<0.05).2组之间CAD变化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组内手术前后CAA总体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最高屈光力子午线上做CCI,2.2 mm及2.75 mm的切口均能矫正部分术前角膜散光,且矫正角膜散光的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比较角膜瓣的旋切方式与平切方式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角膜知觉恢复的影响。方法观察2005年11月~2006年4月在我院行LASIK矫正手术且随诊数据完整者62例(120眼),将其按微型角膜刀制作角膜瓣的类型分为两组:Ⅰ组为角膜瓣平切方式,32例(60眼);Ⅱ组为角膜瓣旋切方式,30例(60眼),两组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0天、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角膜知觉的测定和比较。结果Ⅰ组和Ⅱ组术前、术后第10天、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角膜知觉均值分别为(54.91±3.25)mm、(54.75±3.49)mm,(16.33±4.59)mm、(13.92±5.05)mm,(33.58±8.78)mm、(24.16±5.38)mm,(45.75±7.41)mm、(36.08±4.79)mm,(53.58±6.95)mm、(46.00±5.43)mm。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Ⅰ组及Ⅱ组术后第10天、第1个月、第3个月、Ⅱ组术后第6个月角膜知觉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角膜知觉均在术后第10天时最低,1个月后开始恢复。Ⅰ组术后第6个月时基本正常,Ⅱ组接近正常则需要6个月以上。结论在LASIK手术中,采用角膜瓣的平切方式对角膜神经的损伤小,其术后角膜知觉的恢复早于角膜瓣的旋切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轴性近视散光白内障患者使用囊袋张力环联合散光IOL(Toric IOL)植入及单纯Toric IOL植入的临床效果进行量化对比。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大庆市油田总医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Toric IOL植入术的轴性近视散光患者,入选术眼术前角膜散光≥1.5 D,眼轴长度>25.5 mm,角膜地形图结果显示均为规则散光。联合组Toric IOL+CTR植入,共20例(20眼);单纯组Toric IOL植入,共13例(13眼)。术前使用IOLMaster、主觉验光等分别测得术前角膜散光、全眼散光、UCVA、BCVA等,根据Alcon提供的在线计算器计算术眼所需Toric IOL球镜度数、晶状体型号及轴位、预计残留散光,术后6个月,使用主觉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测得术眼UCVA、BCVA、残余散光、Toric IOL轴位。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联合组Toric IOL均位于囊袋内,仅有2例发生轻微旋转,大约是2°~3°,余均未发生旋转。单纯组Toric IOL虽位于囊袋内,但IOL轴位均发生旋转,5眼旋转<10°,7眼<20°,1眼<30°。联合组术后6个月残余散光(-0.40±0.15)D与预计残留散光(-0.36±0.11)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7,P>0.05)。单纯组术后6个月残余散光(-1.07±0.37)D高于预计残留散光(-0.40±0.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90,P<0.01)。术后6个月,联合组UCVA(4.6±0.1)高于单纯组UCVA(4.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3,P<0.05)。结论CTR植入可以有效提高轴性近视散光白内障患者术后Toric IOL囊袋内旋转稳定性,达到预期矫正角膜散光的目的,患者视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