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作用。 方法 于2007年1月一2009年2月期间,共选择96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进行研究,其中随机选择:诊断为呼吸窘迫综合征并达到上机指征的28例患儿为对照组,给予NCPAP治疗后诊断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30例患儿为治疗组。两组患儿都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患儿达到上机指征后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组患儿生后便给予NCPAP加强呼吸支持,达到上机指征则改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平均上机时间为(9.23士1.3) h,治疗组平均上机时间为(0.85士0.25)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5, P< 0. 01);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为(158. 5士45. 8) h,治疗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84.8士32.3)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4, P< 0. 01);对照组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6例,发生率21.4%,治疗组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2例,发生率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5, P < 0.01);对照组平均吸氧时间为(6.4士3.1)d,治疗组平均吸氧时间为(13.2士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 P< 0.05);对照组治愈出院19例,治愈率67.9% ,治疗组治愈出院26例,治愈率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 P < 0.05)。 结论 早期应用新型NCPAP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以缩短机械通气的使用时间,降低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尤其是呼吸机相关肺炎,提高撤机的成功率,进而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联合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窘迫新生儿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实验组采用NCPAP呼吸机支持治疗,并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对照组只给予NCPAP呼吸机支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通气前、通气后4h与12h时动脉血气分析,以及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儿在通气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改变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通气后4h、12h时的血气分析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变(P<0.05);实验组在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上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治疗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联合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黄瑶 《当代医学》2021,27(14):136-137
目的 探究无创呼吸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模式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79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模式辅助通气,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Nippv模式辅助通气,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与pH值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03%(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Nippv模式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理想,能明显减少猪肺磷脂使用及减少有创呼吸机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李婕 《当代医学》2021,27(30):150-152
目的 探究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INSURE)技术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气指标及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技术治疗,n=42)和观察组(采用INSURE技术治疗,n=44),比较两组患儿血气指标、临床指标、VAP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上机时间、呼吸困难改善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吸入氧浓度(FiO2)均低于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aCO2、FiO2均低于对照组,PaO2、PaO2/Fi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SURE技术治疗可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征患儿血气指标,缩短上机时间、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及氧疗时间,降低VAP的发生率,促进患儿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7例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NRDS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不同时间的血气分析及氧合参数变化情况、上机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差异。结果治疗开始时(0 h)两组患儿的吸入氧浓度(Fi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h、6 h、12 h、24 h,观察组患儿的PaO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aCO2、FiO2、OI指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h、6 h、12 h、24 h,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PaO2、PaCO2、FiO2、OI指数值与0 h时刻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上机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4±0.8) d、(29.8±5.4) 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死亡率为18.18%,低于对照组的25.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主要并发症为新生儿硬肿症、其次是肺炎,两组患儿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较常频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氧合指数,可以显著的缩短住院及机械通气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应用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设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4例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舒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用机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氧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症少,且患儿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NRDS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1例,在机械通气及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珂立苏150~240mg/kg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予机械通气及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氧合功能、病程及预后.结果:治疗后的不同时期,治疗组患儿的氧合指数(01)低于对照组(1h t=2.521,12h t=3.423,24h t=3.372,36h,t=3.823,P<0.05);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高于对照组(1h t=2.47,P<0.05,12h t=3.724,P<0.05,24h t=3.923,P<0.01,36h t=2.783,P<0.05).治疗组呼吸机参数能早下调,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气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均显著少于对照组(t=5.15,9.52,χ2=8.38,11.7,P<0.05).结论:珂立苏能有效改善NRDS患儿的肺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气胸及VAP的并发症,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医学》2017,(8):741-743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双向压力触发(Biphasic tr)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NICU收治的5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of newborn,RDSN)临床资料,将双水平压力触发通气治疗作为观察组,将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通气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RDSN患儿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ion,In Sur E)治疗失败率、机械通气治疗比例、机械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常规氧疗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In Sur E治疗失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 Sur E治疗失败后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无创通气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及常规氧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支气管发育不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hasic tr与NCPAP在RDSN患儿的应用可降低机械通气的使用,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RDSN患儿视网膜病变及支气管发育不良的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与比较双水平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对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3月到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DuoPAP组患儿给予双水平正压通气,NCPAP组患儿则给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儿相关临床指标、有创呼吸支持率、并发症、治疗期间PaO2、PaCO2与OI.结果:DuoPAP组患儿有创呼吸机支持时间、总用氧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住院时间、48h内有创呼吸支持率与72h内有创呼吸支持均低于NCPAP组,体重增长百分比高于NCPAP组;通气后1h与12hPaO2水平组间比较均高于NCPAP组;1h、12h与24hPaCO2水平组间比较均低于NCPAP组;1h与12hOI水平组间比较均高于NC-PAP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24h内有创呼吸支持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NCPAP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正压通气对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于2014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病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气管插管,一侧刺入注射器,导管内滴入固尔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机械通气参数,治疗前及治疗1h、12h、24h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以及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呼气末正压、吸氧峰压、平均气道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机械通气各项参数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PaCO2与PaO2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h、12h、24h两组患儿的两项血气指标呈显著改善,组间在各时间段比较,观察组均改善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使用固尔苏,能显著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降低机械通气各项参数,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nIPPV序贯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撤机方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NICU接受常频通气的NRDS早产儿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53).观察组适当放宽撤机标准,对照组严格按照标准撤机,两组撤机后均予nIPPV过渡,比较两组撤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为(37.45±18.04)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0.36±20.0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撤机成功率及无创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通气后气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撤机后,两组呼吸暂停发生率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可适当提前撤机并予nIPPV序贯通气过渡,不增加医疗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入医院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予以肺表面活动物质(PS)治疗,根据通气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予以NCPAP,对照组予以常规机械通气(CMV),记录两组用机时间、氧疗时间,观察两组治疗24 h后指标呼吸频率(RR)潮气呼气峰流量(PEF)、达峰时间(TPEF)、达峰容积比(VPEF/VE),评估两组治疗治疗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机时间和氧疗时间分别为(54.26±9.64)h、(73.21±16.59)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RR为(54.15±6.21)L/min较对照组快,TPEF为(0.23±0.09)s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PAP能够改善NRDS肺功能,缩短用机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NRDS患儿9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分别给予NIPPV和NCPAP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后1 h和12 h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氧合改善情况、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并发症和预后等.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患儿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分别为(48.7±14.1)mmHg和(52.8±8.7)mmHg,对照组患儿为(47.2±13.9)mmHg和(51.1±9.2)mmHg,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h及12 h后,两组患儿的PaO2、PaCO2、pH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为(39.6±11.2)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2.8±10.8)h,治疗成功率为93.8%(45/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1%(37/48),重新插管率为4.2%(2/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1%(1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较NCPAP能在较短时间内明显改善患儿肺部氧合功能,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降低气管插管呼吸机上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救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对其肺部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出生后12h内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96例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血气分析、呼吸机使用时间、吸氧时间、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呼气流量峰值(PEF)。结果:给药后6h、24h、48h和72h,观察组患儿血pH值和PaO2上升幅度以及PaCO2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吸氧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给药后72h,两组患儿FEV1、FVC和PEF水平均较给药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儿FEV1、FVC和PEF水平升高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减少通气阻力,对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肺部发育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与常规机械通气(CMV)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NRDS患儿34例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NCPAP组16例,CMV组18例。NCPAP组应用德国STEPHAN呼吸机。CMV组应用美国VIP—BIRD呼吸机: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辅助呼吸。结果存活:NCPAP组14例,CMV组16例,两组惠儿在上机时间、存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呼吸机并发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PAP可有效地治疗NRDS,并明显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经鼻无创间歇正压通气(NIPPV)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惠州市惠阳三和医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IPPV组)和对照组(NCPAP组),每组各30例。分别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12 h的血气分析指标,包括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治疗效果、氧暴露时间和并发症(气胸、腹胀、颅内出血和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12 h患者PaO2均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治疗后12 h试验组PaO2值高于对照组,而PaCO2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氧暴露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腹胀、颅内出血和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气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无创间歇正压通气较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可显著提高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儿的氧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CPAP呼吸机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溴索联合CPAP呼吸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与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Fi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氧疗时间、平均住院时长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以提高疗效,降低FiO2水平,减少氧疗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和观察将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质与NCPAP结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6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3例,分成31例的研究组与32例的对照组,研究组患儿以NCPAP+固尔舒治疗,对照组患儿以固尔舒+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结果: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且治疗后的组间差异也较为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且症状缓解时间、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肺泡活性物质+NCPAP进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疗效显著,患儿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持续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我院治疗的64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分析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CPAP呼吸机联合氨溴索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和使用呼吸机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取CPAP呼吸机联合氨溴索治疗,效果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俯卧位通气辅助呼吸机抢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依据不同的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组患儿采用俯卧位通气,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仰卧位通气,观察记录两组患儿在呼吸机治疗1、2、3、4h的氧合状态、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的PaO_2、PaCO_2、pH值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患儿改变为俯卧位通气后,Fi O2显著降低,而PaO_2/FiO_2升高,经4h治疗后,两组患儿的FiO_2、IBP、PaCO_2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aO_2、PaO_2/Fi O2、pH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2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俯卧位通气辅助呼吸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呼吸状态,降低血氧及二氧化碳分压,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