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并据此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监测北京医院2011~2013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和菌株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3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前3位的多重耐药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62.63%)、泌尿系统(12.11%)和血液(6.05%)最为常见;科室分布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室、呼吸科病房、急诊科病房。结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呈迅速增加趋势,应延缓耐药菌发展,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有针对性地干预和培训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40例临床分析李家雄,汤序洋,吴纲,姚宜卿,陆曦关键词: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本文对1975年以来我院收治的新型隐球茵性脑膜炎(隐脑)40例作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5~67...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研究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住院患者肺部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探讨RICU患者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RICU收治的5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分为多重耐药菌组(n=166)与非多重耐药菌组(n=336),采用SPSS 25.0系统分别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RICU患者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502例患者中MDRO感染者16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RICU住院时间>14 d、气切或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中心静脉导管、使用3种及以上抗生素、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气切或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使用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RICU住院时间>14 d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是肺部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RICU患者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很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尽量减少有创操作及缩短RICU住院时间可能有利于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病原菌谱的演变与抗生素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病原菌的变迁,机会致病菌(Opportunist)引起的各种感染不断上升,多重耐药菌的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了解菌谱的演变和正确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就显得极为重要[1~3]。1对临床感染病原菌的回顾[4~6]。50年代~60年代,临床感...  相似文献   

5.
隐球菌性脑膜炎26例临床分析宁夏银川市妇幼保健院(750001)张云慧严俊英宁夏银川市第三医院(750001)苏德友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在临床上极易误诊,本人在华西医科大进修期间统计到2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9例,...  相似文献   

6.
高颅压下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研究高颅压下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AM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3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鞘内注射组11例,采用鞘内注射和同时静脉滴注AMB,合用氟康唑或氟胞嘧啶。非鞘内注射组12例,不采用鞘内注射治疗,其他治疗与鞘内注射组相同。结果:鞘内注射组全部治愈,未遗留后遗症。非鞘内注射组治愈7例,好转2例,死亡3例。结论:鞘内注射是抢救和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缓解高颅内压、减少后遗症值得推荐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治愈27例(96.4%),死亡例(3.6%)。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结核、激素、降颅压、鞘内注射、脑脊液置换冲洗、醒脑等综合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FQN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抗菌活性及利血平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对倍稀释浓度琼脂平板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同法测定利血平对FQNS对金葡菌MIC值的影响。结果:临床分离的耐药金葡菌及诱导耐药金葡菌对FQNS存在明显的交叉耐药,但无明显的多重耐药,利血平能降低FQNS对大多数金葡菌实验菌株的MIC值,但FQNS对敏感菌和耐药菌MIC值降低的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亲水性FQNS对金葡菌实验菌株MIC值的降低百分比明显高于疏水性FQNS;FQNS对诱导耐药金葡菌MIC值的降低尤为明显。结论:金葡菌对FQNS存在明显的交叉耐药,而无明显的多重耐药,FQNS的主动外排泵是金区菌所固有的,而药物泵出量的多少可能与耐药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北京市153株沙门菌分离株多重耐药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的沙门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WHO全球沙门菌监测系统及北京市肠道门诊监测系统分离到的153株沙门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同时采用K-B纸片法检测药物敏感性,并统计相关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153株沙门菌药敏结果显示多重耐药菌株为61株(39.87%),其中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要的多重耐药血清型。61株多重耐药菌株中以耐4~5种抗生素为主,占55.74%(34/61);主要耐药模式为耐五种抗生素:氨苄西林、链霉素、磺胺异噁唑、萘啶酸、四环素,占27.87%(17/61)。61株多重耐药菌株中男女比例1.54:1,以男性为主。年龄分布以0~10岁(占24.59%)和21~30岁(占27.87%)为主。结论沙门菌多重耐药性分析提示耐药模式更加多样化,耐药人群趋于年轻,进一步强调合理选择及使用抗生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气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12月—2020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产气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原学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8例患者,平均年龄(61.4±19.1)岁,男性16例(57.1%)。24例(85.7%)发病前进行过侵入性操作,8例(32.1%)为多重耐药菌感染。9例(32.1%)需要接受重症监护治疗,6例(21.4%)合并休克,病死率21.4%。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肺部基础疾病、多重耐药菌感染、休克、需要重症监护治疗为导致产气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重耐药菌感(OR=2.58)、休克(OR=28.00)、需要重症监护治疗(OR=13.33)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产气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多重耐药菌感染、休克、需要重症监护治疗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5月~2022年7月青岛市中医医院肺病中心监护室收治的12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烟酒嗜好、多重耐药菌、中医四诊等,提取并统计不同菌种耐药菌的病性类中医证素分布情况并进行虚实分类。【结果】(1)12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中共检出201株多重耐药菌,其中主要病原菌种类为革兰氏阴性菌,占95.52%(192/201),显著高于革兰氏阳性菌的4.48%(9/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612,P<0.001)。革兰氏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占比最高,为23.38%。(2)126例患者共提取证素12种,实证中以痰、热为主,虚证中以阴虚为主。阴虚、血虚、热、痰、饮、湿证素在不同菌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126例患者的中医证素特征可分为单纯实证62例(占49.21%)、单纯虚证1例(占0.79%)、虚实并存证63例(占50.00%)。126例患者中,单一证素19例、二证并见41例、三证并见49例、四证并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flexible ureteroscopy,F-URS)治疗感染性肾结石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科确诊感染性肾结石合并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行F-URS治疗共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留置D-J管2周及静脉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至少1周,一期或分期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术后留置D-J管2~4周,收集患者基础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结石参数(大小、位置)及围术期数据资料(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结果:15例患者均在一期手术成功置入通道鞘及成功碎石,结石最大径(2.07±0.72) cm,8例术中发现肾积脓并脓苔形成,5例患者需行二期手术,2例行三期手术。手术时间(52.87±18.97) min。术后住院时间(3.40±2.06) d。一期结石清除率53.3%,总结石清除率80.0%,3例患者因残留结石位于孤立或封闭的下盏内无法探及而未能清除。术后发热2例、输尿管黏膜轻度损伤1例、持续性血尿1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6.7%,无尿源性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输尿管断裂、肾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软镜治疗感染性肾结石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具有一定风险及难度,充分术前准备、术中低压灌注、清除感染源、缩短手术时间、合理分期手术能够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部位及分布特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统计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住院患者各类标本鉴定到的常见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对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20例。其中,有3例属于医院感染,占15%,17例属于社区感染,占85%。感染发生部位以胃肠道多见。病原菌种类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大肠埃希菌EsBls(+)菌(60.00%)、AD大肠埃希菌EsBls(+)菌(20.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5.00%)、鲍氏不动杆菌(5.00%)。并分析得出了常见多重耐药菌标本分布情况、临床分布特点及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结果。结论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管理涉及医疗、护理、检验等多个学科,需要从诊断、用药、监测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督和指导,以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带来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目标性监测多重耐药菌(MDRO)的医院感染隔离方法。方法通过建立MDRO的监测报告体系,床头挂“接触隔离,及消毒隔离措施”提示标识,采取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措施。结果新发MDRO株出现不同程度下降,2009年1-6月新发MDRO株分离率32.3%,2009年7—12月新发MDRO株分离率24.1%,2010年1~6月新发MDRO株分离率14%。2010年1-6月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多药耐药的鲍氏不动杆菌(MDR—AB)没有住院新分离株。结论通过建立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报告体系,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减少MDRO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5.
邹倩  耿苗苗  祝延红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2):1441-1448
背景 既往研究证明多重耐药菌会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之间交叉传播,患者获得多重耐药菌感染将影响其现有疾病的治疗效果;且临床上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速度较为缓慢。在此背景下,多重耐药菌感染预测研究应运而生。 目的 基于循证理论构建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并回顾性收集真实临床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 方法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构建模型,即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2012年1月至2020年6月发表的有关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文献,提取可分析的危险因素,采用Stata/SE 12.0软件对纳入文献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确定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各个危险因素的合并效应值进行β值转换构建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预测模型。选取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入住ICU的成年患者3 90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构建预测模型,绘制预测模型预测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从而进行预测模型外部验证。 结果 共纳入31篇文献,确定17个危险因素。通过换算公式得到预测模型Logit(P)=-2.476 3+0.086X1〔性别(男)〕+0.191X2(住院史)+0.392X3(从外院转入)+1.723X4(ICU住院天数)+0.315X5(其他感染)+0.385X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0.131X7(糖尿病)+0.536X8(肾脏疾病)+0.285X9(肾衰竭)+0.565X10(透析)+0.148X11(机械通气)+0.742X12(中央静脉导管)+0.336X13(导尿管)+3.483X14(抗菌药物使用种类)+0.174X15(抗菌药物使用史)+0.975X16(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1.151X17(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将3 908例患者数据代入预测模型中进行外部验证,结果显示,灵敏度为64.36%,特异度为80.39%,约登指数为0.447 4,ROC曲线下面积为0.724。 结论 基于循证理论构建包含17个危险因素的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预判效果较好,证明基于循证理论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外推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该方案可推广适用于其他疾病的预测研究中。  相似文献   

16.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美国联邦感染监测系统(NNIS)和中国院内感染病原菌耐药监测资料显示,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baumannii)在院内感染占第四位,成为仅次于铜绿假单孢菌的非发酵菌。而随着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世界各地陆续出现了泛耐药或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报道。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被认为是目前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最有效的抗菌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住院复治肺结核病人耐药分析李卓亚吴玉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肺科医院)为了解乌鲁木齐地区复治肺结核病人耐药大致情况,对1991年元月至1993年3月住院的76例痰菌阳性的复治肺结核病人进行耐药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痰菌阳性并有药敏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12月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12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尿液、痰液、血液、穿刺液、胸腹水、粪便等标本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及药敏试验。分析多重耐药菌菌株分离情况;分析多重耐药菌标本来源及构成比;分析多重耐药菌在抗菌药物中的耐药性。结果:120例住院患者中共分离出细菌440株,检出多重耐药菌46株,检出率为10.45%(46/440)。多重耐药菌标本分别源于痰液、尿液、分泌物、血液、肺泡灌洗液和其他,其中痰液标本检出多重耐药菌最多为28株,检出率为60.87%(28/46),其次为肺泡灌洗液(5株)及尿液(4株),检出率分别为10.87%(5/46)、8.70%(4/46)。碳青霉素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E)对环丙沙星耐药性较高,耐药率为61.54%。碳青霉素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A)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亚胺培南、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耐药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100.00%、91.67%、91.67%、83.33%、83.33%、83.33%、83....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创面病原菌定植和感染情况的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2013-2016年临床科室送检的病人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难愈性创面和非难愈性创面中共采集分泌物478例次,分离出病原菌340株,其中71.76%为多重耐药菌。难愈性创面分泌物中病原菌多重耐药菌比例为77.96%,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非难愈性创面分泌物中病原菌多重耐药菌比例为55.79%,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本次住院超过2周是难愈性创面病原菌定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不同类型创面病原菌多重耐药菌比例均较高,而难愈性创面分泌物病原菌多重耐药菌尤为突出,应加强病人创面感染防控,尤其是难愈性创面的感染防控,以降低病原菌定植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编码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qacE△1-sul1耐消毒剂基因的检测。结果本组7株多重耐药的Pa菌分别检出aac(6’)-Ⅰ、aac(6’)-Ⅱ、ant(3″)-Ⅰ和ant(2″)-Ⅰ等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qacE△1-sul1型耐消毒剂基因。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存在多重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