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 10~ 2 0 0 2— 10我科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35例 ,其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30例 ,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5例。我们均在常规降颅压、控制继续出血、防治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去除病因和防止复发的基础上 ,采取了脑脊液置换疗法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5例均为我科住院病人 ,其中男 15例 ,女 2 0例 ,年龄 30~6 8岁 ,平均 5 0岁。均为突然发病 ,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和脑膜刺激征阳性 ,仅 3例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局灶性神经缺损体征 ,5例伴有意识障碍。经头 CT检查 ,且大脑外侧裂、前纵裂池、后纵裂…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脑表面或脑底部血管破裂出血流入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的蛛网膜下腔,可伴或不伴有颅内或椎管内其他部位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内科的一种急危重症,它起病急,发病快,病情凶险。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轻、中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病因主要由于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或颅内异常血管网症等破裂出血引起。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阳性。本科采用双针鞘内大量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致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脱水降颅压、止血、钙通道拮抗剂、预防感染、止痛镇静等对症治疗,并绝对卧床休息4周以上,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治愈率等优点,且无不良反应,方法简便、经济,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适于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脑脊液置换疗法,由于其较好的疗效而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现总结我科20例如下。1病例选择 所有20例均经头部CT平扫证实,Hunt和Hess分级Ⅰ、Ⅱ、Ⅲ级者,均给予绝对卧床止血、降颅压、抗血管痉挛药及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7.
8.
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脊液(CSF)置换法及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腰椎穿刺,缓慢放出血性脑脊液4~6 ml,再缓慢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如此反复置换后加地塞米松5 mg鞘内注射.结果除2例分别因再出血致脑疝死亡及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外,29例置换后头痛等临床症状能迅速缓解,平均5.3 d.较对照组11.2d明显缩短,死亡率也明显降低.结论脑脊液置换法配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的应用可缓解头痛,减轻脑水肿、防止蛛网膜粘连、脑积水和脑血管痉挛,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出血传统疗法为脱水、止血、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为了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我科在传统疗法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在该疗法中根据病情大胆加入激素,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共32例,以 30~50岁为高发年龄,男 9例,女 13例.32例病人均急性起病,25例动态发病.头痛28例,意识障碍9例,抽搐5例,恶心、呕吐24例,精神症状4例.高血压病史13例,糖尿病史翼例,冠心病史5例.脑膜刺激征:颈强 31例、克氏征 24例,偏瘫5… 相似文献
10.
脑脊液置换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静脉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的防治作用及缓解SAH后头痛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56例SAH患者作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并逆时选取2005年1月以前采用传统保守治疗的50例SAH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头痛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头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再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静脉应用尼莫地平治疗SAH,对预防SAH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有效,且可有效缩短SAH后头痛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1.
笔者总结我院近2年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3例,早期采用脑脊液置换加尼莫地平治疗,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均为急诊入院患者,男9例,女4例,年龄21~74岁。人选条件:(1)病程1周以内;(2)神志清醒或浅昏迷者;(3)呼吸规则,瞳孔等大。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致残及死亡率很高的脑血管病,应用脑脊液置换疗法可迅速缓解症状及减少致残率。现将我院自1994~1997年治疗的20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治疗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8~71岁,平均40.3岁。另选择1992~1993年收治的21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24~68岁,平均41.4岁。病程均为1~36小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5-01~2001-12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36例,均行脑脊液(CSF)置换,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6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继发于脑实质内出血的蛛网膜下腔出血1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19~75岁,平均54岁。均有头痛,呕吐32例,意识障碍25例(嗜睡13例,浅昏迷10例,深昏迷2例),一过性意识丧失8例,颈强直34例,偏瘫18例(15例为脑实质出血,3例为血管痉挛致脑栓塞)。病程4~8周,脑实质内出血者病程较长。腰穿脑脊液均呈均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4年2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对实验组患者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脑水肿以及脑血管痉挛的机会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采用采用GCS评分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尼莫地平可明显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脑脊液置换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96年起作者采用腰穿脑脊液(CSF)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5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男11例,女4例;年龄34~71岁。另选1993~1995年间收治的SAH病人15例作为对照组,男9例,女6例;年龄25~70岁。均在发病后72h内入院。诊断标准为急性起病伴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等脑膜刺激征,腰穿为血性脑脊液。按Hunt和Hess分级标准。治疗组Ⅰ级6例,Ⅱ级6例,Ⅲ级2例,Ⅳ级1例。对照组Ⅰ级6例,Ⅱ级7例,Ⅲ级1例,Ⅳ级1例。1.2 方法 两组SAH病人均采取脱水、止血、钙拮抗剂及防治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前头痛、呕吐剧烈者快速静滴20%甘露醇250ml后再行腰椎穿刺。常规腰穿,测脑脊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7~1999年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定时注入地塞米松、尿激酶.现将治疗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和方法 本组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16~62岁,平均(48 ± 10.95)岁,均经 CT及腰穿证实,脑出血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者不作为入选病例.均为突然起病,并在48h内入院的患者,临床表现均有头痛、呕吐,入院时意识障碍 28例(其中意识模糊8例,嗜睡11例,浅昏迷6例,中度昏迷3例).意识清楚24例.入院时颈强直42例,发病时伴有抽搐8例.1.2分组 … 相似文献
18.
19.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SF置换治疗SAH效果。方法40例SAH患者经腰穿缓慢放出CSF,每次置换量20~40ml,隔日1次,一般3~5次,最多7次,平均总置换量是(132±52)ml。结果CSF置换后头痛时间显著缩短,死亡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死亡8例、总有效率79.4%,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SF置换是治疗SAH的一种简单有效方法,能迅速缓解症状,减少脑血管痉挛、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用脑脊液平衡液进行脑脊液置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最佳疗效。方法:配制与正常脑脊液的离子浓度、糖浓度以及渗透压等基本相同的脑脊液平衡液对SAH病人通过腰穿等手段进行脑脊液置换,置换组(A组45例)与用生理盐水进行脑脊液置换组(B组34例)及单纯腰穿放脑脊液组(C组32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A组病人症状、脑压、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脱水剂应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B组和C组(P<0.01),结论:用脑脊液平衡液进行脑脊液置换治疗SAH,可改善脑、脊髓及神经的外部环境,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