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贯彻中央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实现卫生战线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卫生部于一九七九年二月在北京召开了部分著名中、西医专家、教授及西医学习中医等有关同志参加的中西医结合座谈会。会议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畅所欲言。围绕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为实现医学科学现代化做贡献这一中心问题,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并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我们从中选登几篇发言摘要,或能有所借鉴,希望引起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中央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实现卫生战线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卫生部于一九七九年二月在北京召开了部分著名中、西医专家、教授及西医学习中医等有关同志参加的中西医结合座谈会。会议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畅所欲言。围绕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为实现医学科学现代化做贡献这一中心问题,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并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我们从中选登几篇发言摘要,或能有所借鉴,希望引起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中央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实现卫生战线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卫生部于一九七九年二月在北京召开了部分著名中、西医专家、教授及西医学习中医等有关同志参加的中西医结合座谈会。会议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畅所欲言。围绕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为实现医学科学现代化做贡献这一中心问题,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并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我们从中选登几篇发言摘要,或能有所借鉴,希望引起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中央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实现卫生战线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卫生部于一九七九年二月在北京召开了部分著名中、西医专家、教授及西医学习中医等有关同志参加的中西医结合座谈会。会议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畅所欲言。围绕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为实现医学科学现代化做贡献这一中心问题,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并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我们从中选登几篇发言摘要,或能有所借鉴,希望引起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中央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实现卫生战线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卫生部于一九七九年二月在北京召开了部分著名中、西医专家、教授及西医学习中医等有关同志参加的中西医结合座谈会。会议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畅所欲言。围绕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为实现医学科学现代化做贡献这一中心问题,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并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我们从中选登几篇发言摘要,或能有所借鉴,希望引起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中央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实现卫生战线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卫生部于一九七九年二月在北京召开了部分著名中、西医专家、教授及西医学习中医等有关同志参加的中西医结合座谈会。会议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畅所欲言。围绕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为实现医学科学现代化做贡献这一中心问题,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并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我们从中选登几篇发言摘要,或能有所借鉴,希望引起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中央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实现卫生战线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卫生部于一九七九年二月在北京召开了部分著名中、西医专家、教授及西医学习中医等有关同志参加的中西医结合座谈会。会议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畅所欲言。围绕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为实现医学科学现代化做贡献这一中心问题,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并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我们从中选登几篇发言摘要,或能有所借鉴,希望引起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中央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实现卫生战线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卫生部于一九七九年二月在北京召开了部分著名中、西医专家、教授及西医学习中医等有关同志参加的中西医结合座谈会。会议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畅所欲言。围绕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为实现医学科学现代化做贡献这一中心问题,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并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我们从中选登几篇发言摘要,或能有所借鉴,希望引起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中央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实现卫生战线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卫生部于一九七九年二月在北京召开了部分著名中、西医专家、教授及西医学习中医等有关同志参加的中西医结合座谈会。会议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畅所欲言。围绕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为实现医学科学现代化做贡献这一中心问题,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并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我们从中选登几篇发言摘要,或能有所借鉴,希望引起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曲倩倩  马伦  侯茜  康敏 《中医学报》2016,(7):998-1000
中西医结合是推动中医走出去的主要动力之一,病证结合、循证医学、循因医学这几个概念是实现中西医结合的关键。病症结合是在西医辨病的前提下,用中医理论分析疾病的中医证候特征和转化规律,实现辨病与辨证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循证医学"作为推动中西医结合的一个切入点,注重对临床证据的总结,以增强西医对中医临床诊断结果的信心,实现中西医结合并且取长补短。循因医学是揭示疾病和治疗手段的本质机制并应用这些本质机制来指导临床,并最终揭示生命的本质机制的医学模式。这三个概念彼此联系,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中西医结合,推动中医走出国门,与世界接轨。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某些器官和疾病的救治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培养西医专业学生和医师的中西医结合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通过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两条途径在肾内科临床教学中贯彻和实施了中西医结合理念,并结合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验证和升华,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应用探索了有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创刊于1991年,是由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办的中西医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秉承"坚持贯彻党的中医政策与中西医结合方针,以中西医结合为主,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以从事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医务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和临床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3.
<正>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基于我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客观事实而创立的一门医学学科。据王阶等[1]考证,"中西医结合"作为一个独立名词,最早见于1958年10月徐运北的讲话。此后逐渐由"中西医结合"发展为"中西医结合医学"概念。自从这一概念问世以来,围绕着如何理解和定义,研究和争鸣一直不断,至今尚未达成共识。这对于中西医结合工作是不利的。为了统一认识、形成合力,迫切需要一个既符合时代要求,又能够被广泛接受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新定义。  相似文献   

14.
李恩 《疑难病杂志》2009,8(11):641-643
<正>我国有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三个医学,在卫生工作方针中明确地提出:"中西医并存"、"中西医并重"、"坚持中西医结合方针"。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对中医工作的指示中指出:"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地位。一方面,中医药学是我国医疗  相似文献   

15.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I0004-I0004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是由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主办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秉承"坚持贯彻党的中医政策与中西医结合方针,以中西医结合为主,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报道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理论和科研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思路与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学术讨论和争鸣,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正《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是由浙江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办的中西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秉承"坚持贯彻党的中医政策与中西医结合方针,以中西医结合为主,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报道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开展学术讨论和争鸣,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正>《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是由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办的中西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秉承"坚持贯彻党的中医政策与中西医结合方针,以中西医结合为主,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报道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开展学术讨论和争鸣,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事业发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在临床中不能机械地结合,而应优势互补,从产生两种医学不同的思维方法相互融合开始,以中医为基础,各取所长,裨补阙漏,从而提高疗效,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文章从中、西两种医学诊疗方法的结合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以及两种医学思维方法的结合存在不容忽视的难度和必要性等方面,尝试探讨"中西医结合"未来的发展方向。自20世纪以来西方医学在中国迅速发展并传播,中国本土传统医学在受到挑战的同时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和进步,从"衷中参西"到"中西医结合",中、西医是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受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影响而形成的两种医疗体系,因各自不同的观察视角和研究工具而按照不同的方向发展,故此"中西医结合"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叉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现存的中医和西医相互渗透所产生的一门新学科,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客观存在是不容质疑的。40多年来,中西医结合医学以其崭新的学科面貌及学术优势,在我国的医药卫生工作中,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为人类的医疗保健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临床中,中西医结合医学具有单纯西医或中医都不能具备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增设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专门人才,是十分必要的。1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回顾与展望1958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对卫生部党组关于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的报告作出批示,中央指出…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二者在理论体系、临床诊疗技术等方面各有长短。发展中国特色医学应该摒弃"西医为主,中医保健"以及"中医西医化"的模式,从国家、医院管理者、医务工作者以及医学生等各个层面努力,借助中国传统医学的平台,将中医的诊疗思维与现代医学相关的检查和治疗方法相融合,深入发掘传统中药的科学内涵,实现真正的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