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市川沙镇2008年—2012年期间确诊的140例大肠癌患者的社区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肠癌发病高峰年龄为65岁~69岁,进行手术、化疗并结合中医治疗的生存状况良好。结论大肠癌生存率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治疗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大肠息肉是指结肠粘膜的各种局限性隆起病变,大肠息肉是癌前病变之一,尤其是腺瘤型息肉与大肠癌发生有密切关系,过去由于检测手段不够,往往不能早期发现,以至许多病例并发癌变、出血等并发症时才被发现。自内镜问世以来,提高了息肉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使其得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避免了癌变、出血等并发症。研究大肠息肉的分布、大小、形态和临床及内镜特征,早期发现大肠息肉恶变,对改善大肠癌的预后,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均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军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11):1512-1513
目的对123例大肠癌结畅镜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对19年间结肠镜检查、病理及手术确诊大肠癌123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50岁以上为大肠癌的高发年龄,青年大肠癌占7.32%,直肠病变占多数,乙状结肠其次,分别为34.1%和26.8%,右半结肠占34.8%,大肠腺瘤与大肠癌关系密切;无痛性血便、腹痛、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应警惕大肠癌的可能。结论50岁以上为大肠癌高发年龄,直肠和乙状结肠为大肠癌的高发部位,全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大肠癌的有效手段,积极处理腺瘤性息肉,提高早期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探讨结肠镜检查对大肠癌手术的临床指导作用。方法分析144例经病理证实的大肠癌的临床资料、术前结肠镜检查结果和手术治疗情况。结果结肠镜诊断大肠癌的符合率为97.91%(141/144),早期大肠癌占3.4%(5/144);Borrmann I型、Ⅱ型、Ⅲ型、IV型,手术根治率分别为83.3%、75.9%、60%、56%。结论结肠镜检查有助于判断大肠癌的部位、病理分类、范围、程度和进展情况,但不能作为术前分期和选择手术方式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有上升趋势。大肠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除手术以外的其他治疗方法都称为辅助治疗 ,辅助化疗仅针对能行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 ,对于晚期无法手术治疗的患者 ,姑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放疗和化疗。近年来结直肠癌的辅助化疗取得了许多新进展 ,以下分别进行讨论。1 应用范围辅助治疗的目的在于杀灭手术无法清除的微小病灶 ,减少复发 ,提高生存率。因此转移复发可能较大的肿瘤患者术后均应接受化疗。长期以来形成的观点是 ,对于Ⅰ期结肠癌化疗没有作用 ,而不行辅助治疗时Ⅱ期结肠癌…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亦称大肠)癌是世界范围内第4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大肠癌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仍然徘徊在较低水平,其主要原因是到医院就诊的大肠癌患者中2/3是中晚期患者。通过筛检查出癌前疾病或早期癌,进行有效的干预性治疗,可以影响其自然病程。因此,大肠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是降低大肠肿瘤发生率、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肠破裂是普外科常见病。因小肠所处位置使得其在外力作用时易于受损伤。而部分闭合性损伤,因期早期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的低阳性率,使得其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但外伤性肠破裂的早期诊断、治疗无疑对愈后产生直接影响。困此务必使用一切手段,务必使其早期诊断,此文就早期诊断及手术时机把握,浅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诊断、治疗.方法对我院1995年-2004年收治的19例大肠癌术后复发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吻合口复发9例,腹腔、盆腔种植复发5例,腹腔淋巴结复发2例,肝转移3例,肺转移1例.非手术治疗1例,二次手术18例,其中行根治性切除10例,姑息性切除8例,根治性切除与姑息切除平均生存时间为24个月和7个月.结论预防大肠癌术后的复发,重在首次手术的切除范围,无瘤操作及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点,定期随访是早期诊断复发的关键,治疗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胃癌在我国发病率很高。其发病与环境、遗传、免疫因素,特别是与进食过量食盐、油煎食品,熏烤制品及发霉食品有关。目前,早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所以,早期诊断、早期做胃癌根治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胃癌的方法。对于胃癌的检查和诊断,化验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虽然各种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32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手术治疗,其中同时性肝转移17例,异时性肝转移15例,均痊愈出院。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6.9%、62.5%和28.1%,其中2例行2次手术者,术后均生存4.0年,1例行3次手术者,术后生存1.8年。结论大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主要是在确定大肠癌的同时要想到有肝转移的可能,同时积极进行癌胚抗原、B超、CT及MRI的检查,掌握好手术适应证、时机及方式,手术治疗本病完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59例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复发病人的治疗关键。方法对比分析59例,再手术病人的术后生存期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显示随访的重要性。结果显示完善的随访机制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有效手段。结论提高直肠癌复发病人的疗效关键是密切随访,早期诊断,早期手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大肠癌在我国是常见病.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早期诊断和手术改进.5年生存率已达50%.日本结肠癌的术后5年生存率已达78%。为提高术后病人的生存率,术后辅助治疗是不可缺少的治疗环节,我院自1996年10月至1998年10月对市中心医院、市医院及我院45例结肠癌患者进行术后5-FU腹腔化疗后5年随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的总结出大肠癌肝转移的诊断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989年10月至1997年10月48例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合并转移者B超和CT诊断阳性率分别为18.2%和53.3%。对转移灶的治疗行肝转移灶切除10例,无水酒精瘤内注射10例,门静脉插管化疗8例,放射介入治疗8例,放弃治疗12例。结论大肠癌肝转移术前诊断困难,术中B超结合术中仔细探查是诊断大肠癌肝转移的最可靠方法。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首选,其次是无水酒精瘤内注射、门静脉插管化疗、放射介入治疗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徐晓刚 《现代保健》2009,(15):169-169
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小管细胞的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肾肿瘤的78%。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B超、CT等)的改进和历年体检的普及实施,早期肾癌的比例明显增加。大量的研究证明肾癌对化疗和放疗治疗的效果差。免疫治疗目前多用于辅助治疗。近年问世的靶向治疗主要适用于转移性和无法手术切除的肾癌。手术治疗是目前肾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对于早期无转移的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是目前唯一可达到根治目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的特征及其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对53例原发小肠恶性肿瘤进行临床表现、病理分型、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术前诊断率为60%,手术切除率100%,1、3、5年生存率分别84%、81%、66%.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小肠恶性肿瘤预后的主要手段,X线钡餐检查是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化疗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心脏外伤的早期诊断及心脏外伤抢救治疗的关键。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1999~2008年收治的21例心脏破裂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CT及心脏超声等辅助检查均能早期诊断,并均急诊给予手术治疗,除3例并发其他脏器严重损伤,两例术前心脏已停跳死亡外,其余1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迅速准确的诊断、积极抢救失血性休克和尽快实行手术治疗是心脏外伤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正>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年龄超过50岁的人是结直肠癌的高发人群。早期大肠癌的治疗效果很好,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90%以上,而晚期大肠癌5年生存率则低于50%。因此,大肠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32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手术治疗,其中同时性肝转移17例,异时性肝转移15例,均痊愈出院。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6.9%、62.5%和28.1%,其中2例行2次手术者,术后均生存4.0年,1例行3次手术者,术后生存1.8年。结论 大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主要是在确定大肠癌的同时要想到有肝转移的可能,同时积极进行癌胚抗原、B超、CT及MRI的检查,掌握好手术适应证、时机及方式,手术治疗本病完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大肠癌合并肠穿孔的急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肠癌合并肠穿孔急诊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大肠癌合并肠穿孔的临床资料以及手术方式。结果本组治愈26例,死亡5例,死因为感染性休克伴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4例,吻合口漏2例,腹腔脓肿2例。结论早期诊断与正确术式选择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妇科异位妊娠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病例的病因、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和治疗措施,为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进而总结合理有效治疗措施。结果经手术治疗44例,药物治疗9例,期待疗法7例,各种治疗方法中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诊断成功率及治愈率均为100%。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d,均康复出院。结论妇科异位妊娠的患者入院后需详细询问其病史,早期正确诊治,辅助检查起关键作用。要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要求等选择适合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为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