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的3% ̄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为脂肪肝,严重者脂肪含量可达40% ̄50%。脂肪肝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引起脂肪肝的原因主要有长期饮酒,摄入高脂饮食或长期大量吃糖、淀粉等糖分,肥胖,缺乏运动,本身患有糖尿病、肝炎,某些药物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损害。1.肥胖、营养过剩性脂肪肝由于长期摄取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饮食,加之运动不足,剩余的热量便会转化为脂肪储存,从而引起肝内脂肪来源过多,如果不能及时降解,将形成脂肪肝。据资料统计:肥胖者肝脏活检中,50…  相似文献   

2.
中医辨证论治加调护治疗脂肪肝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安  王小军 《吉林中医药》2008,28(6):421-422
脂肪肝又称肝内脂肪变性,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脂肪含量超过肝重量的5%(最高可达40%~50%),或在组织学上超过肝实质30%.目前西医对脂肪肝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辨证论治却能起到满意效果.笔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加调护治疗脂肪肝5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脂肪肝的中医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生 《山西中医》2010,26(4):56-58,60
脂肪肝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过多的一种疾病,正常肝内脂肪的含量占肝重的5%,其中主要为磷脂,还有少量脂肪酸、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等。当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10%以上,有时可高达40%~50%,即为脂肪肝。尽管脂肪肝是良性疾病,但无论成因如何均有部分脂肪肝患者可发生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同时,  相似文献   

4.
王红玉  杨新玲 《养生月刊》2008,29(2):105-107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有合成、利用和转运脂肪的功能.当脂肪来源过多,合成增加而利用和释放减少时,即可导致脂肪肝.根据肝内脂质含量占肝湿重的比率可将脂肪肝分为轻度(含脂肪5%~10%)、中度(含脂肪11%~25%)、重度(含脂肪25%以上)3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从水谷精微化生、代谢探讨脂肪肝的病因病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肝细胞内脂质的蓄积超过肝湿质量的5%,或组织学上肝实质脂肪化超过30%时,即为脂肪肝。中医学没有脂肪肝的概念,据其症状属中医学胁痛、积聚、痰饮等范畴。因为脂肪肝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大量脂肪异常蓄积所致,而脂肪系水谷精微化生,所以试从水谷精微化生、代谢探讨脂肪肝的病因病机,以为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手诊:脂肪肝乔秀芝人体的正常肝组织内含有少量脂肪,占肝脏总重量(成人约1.5公斤)的5%。肝脏内脂肪积聚超过5%时,即为脂肪肝。肝内长期堆积大量脂肪会形成肝硬变,晚期会出现肝硬化腹水等症,因此对脂肪肝不能轻视。脂肪肝早期一般无症状,严重时可感到疲劳,...  相似文献   

7.
消胀汤加非诺贝特治疗脂肪肝4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勇谋  赵玉瑶 《中医研究》2005,18(11):44-45
脂肪肝是指肝脂肪过量浸润,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10%,或组织学上80%以上的肝实质脂肪化的一种病态.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腻,饭后腹胀,疲乏,中上腹或右上腹部隐痛,饭后或运动时尤为明显,大便不规则,可伴便秘和稀便.长期脂肪肝者,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变.笔者近年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脂肪肝4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脂肪肝是指由多种因素或疾病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堆积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病理表现为肝组织内脂肪含量超过肝湿质量的5%或组织学上单位面积中有1/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临床常见的脂肪肝类型有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化学损伤性脂肪肝和糖尿病性脂肪肝等多种。  相似文献   

9.
脂肪肝是指由多种因素或疾病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堆积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病理表现为肝组织内脂肪含量超过肝湿质量的5%或组织学上单位面积中有1/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1].临床常见的脂肪肝类型有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化学损伤性脂肪肝和糖尿病性脂肪肝等多种[2].  相似文献   

10.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为脂肪肝,严重者可达40%~50%脂肪肝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近年来笔者采用二十五味松石丸配合清肠清脂汤治疗脂肪肝60例,并与服用西药的60例作对照,疗效满意,现介  相似文献   

11.
脂肪肝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肝细胞内脂肪异常积累的弥漫性肝病,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临床病理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肝脏可随脂肪程度不同而相应的发生改变,如肝内脂肪在组织细胞内贮积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有30%的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即为脂肪肝,继续发展可能出现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①。轻度脂肪肝经治疗后,可逆转恢复正常,长期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硬化。以下是我院3056名体检者超声检查中发现1023例脂肪肝的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2.
高丹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2):139-139,142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的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为脂肪肝,脂肪肝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为了解本市火电行业从业人员这一特殊人群近年来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本文对某大型火电企业职工2004~2008年健康体检中B超检出的脂肪肝患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3.
自拟降脂汤治疗脂肪肝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玉珍 《光明中医》2007,22(9):85-85
脂肪肝是肝脏本身或肝外原因引起的过量脂肪在肝内持久积聚所致的代谢性肝病.严重者可出现低钾和低钠血症,腹水和下肢浮肿.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患脂肪肝的越来越多.而西药治疗脂肪肝又有很多不良反应.笔者在2000-2005治疗脂肪肝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脂肪肝是一种综合性代谢性疾病,是由肝内脂肪氧化减弱,脂肪酸合成增多,引起肝细胞内脂肪堆积所致,是常见病.  相似文献   

15.
王肃 《河北中医》2010,32(12):1896-1898
<正>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当肝内输出的脂肪减少,肝细胞氧化功能减低,肝细胞合成脂肪酸增多,周身运往肝脏的脂肪过多时,脂类物质(主要是甘油三酯)便可在肝内贮积,形成脂肪肝。脂肪肝可出现肝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6.
肝是人体内脂肪及胆固醇的贮存处,正常人肝内总脂肪量占肝重的4%~5%。肝实质病变、胆碱缺乏时发生脂肪变性,可有大量脂肪在肝内积存,占肝重10%以上,甚至占40%~50%,主要为甘油三脂及脂肪酸、磷脂,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则轻度增多,这就是所谓脂肪肝。我国脂肪肝发病以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症、肝炎引起的较多。  相似文献   

17.
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脂肪类(主要是甘油三酯)在肝内蓄积超过肝湿质量的10%或组织学上的50%以上的肝实质脂肪化[1],现有资料证明,脂肪肝可引起脂肪肝肝炎和肝硬化[2],目前尚无疗效满意的药物。王国三为全国名老中医,  相似文献   

18.
脂肪肝是由于多种疾病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摄入脂肪过量、脂肪组织释放游离脂肪酸过多、肝细胞内游离脂肪酸清除减少,均可导致脂肪肝,最主要的是肝细胞氧化功能减低.笔者临床应用自拟调脂保肝汤治疗脂肪肝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内脂质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学状态,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重的5%或组织学上1/3以上的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1].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脂肪肝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现代医学对脂肪肝发病机理了解尚未明了,治疗上除了饮食和运动疗法以外,药物以降低血脂、保护肝功能、抗氧化为主,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中医药以其整体思维和辨证论治在治疗脂肪肝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健脾益肾祛瘀法治疗脂肪肝3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天虹 《河北中医》2004,26(11):818-818
脂肪肝是一种肝组织脂肪积蓄过多所致的肝脏疾病。在某种病因下,如果肝内脂肪占肝湿重达到或超过10%时,即为脂肪肝。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的盛行,脂肪肝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其危害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部分脂肪肝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因此其治疗也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2001-2003年,笔者采用健脾益肾祛瘀法为主治疗脂肪肝3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